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佛教是什麼(下):淨空法師如何挽救社會風氣系列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各位觀眾:

  今天我看到同修們提出一些修學上的問題,我們利用這個時間,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第一個問題也是多數人都有的共同的問題。他說我們常見有許多佛菩薩的形像,供奉在寺院或者是家庭之中,供給大家膜拜。問題是:供佛菩薩形像,及拜佛菩薩的意義,到底在那裡?拜佛菩薩與拜神有什麼不同?我們應當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拜佛菩薩以及拜神明,才是正確的?

  這個問題,我想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因為迷信帶給社會是負面的影響。敬天、敬神在中國是幾千年來的習俗,對於社教有正面的作用,決定不是迷信,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佛法是師道,它不是神道,所以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在佛教裡面,可以說是在幾千年前,它就懂得藝術化的教學。所以我們在寺院、庵堂之中,所看到的佛菩薩的形像,有塑像、有彩畫,形形色色,種類甚多。在佛經典裡面,佛曾經說了一部《萬佛名經》,在台灣過年期間,還有不少道場拜萬佛。在這一部經裡面,佛給我們講了有一千兩百多佛號,諸佛名號,菩薩還不在其中。佛告訴我們這許許多多的佛號,都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具的德能。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說,大家就曉得。

  譬如釋迦牟尼這個名號,這個名號是梵文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翻作能仁;牟尼翻作寂滅,就是清淨的意思。由此可知,仁慈跟清淨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個德能一定要用名號把它顯示出來,我們聽到這個名號,就要知道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以清淨心對待自己,以慈悲心對待別人,這就是釋迦牟尼的意思。所以聽這個名號,或者見到釋迦牟尼佛的形像,提起我們這一個觀念,這就是教學。這是藝術的表法,用這種方式,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性德不斷向外流露。菩薩的名號是修德,也就是佛菩薩是我們本具的德能;本具的德能,現在我們迷失了,並不是真的失掉,是迷了;迷了之後,自性的性德就不能現前。譬如我們本來是慈悲的,是大慈大悲,現在我們對人、對物一點慈悲心都沒有。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現在一天到晚是妄想紛飛,妄念不斷,帶來了無盡的煩惱,這就是我們性德喪失了、迷失了。怎樣才能恢復呢?一定要靠修行。所以菩薩代表修德,所以性修不二。修德也是無量無邊,因為我們迷得太廣,迷得太深,因此這個修德的方法、理論也就無有窮盡。代表修德就用菩薩,代表性德就用佛,所以諸佛菩薩名號、形像,都是啟發我們性修的作用,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目的在此地。這是我在過去講習當中,常常跟大家說明的。

  我們佛教徒、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不外乎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紀念的意思,佛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接受他的教育,得到這個教學的殊勝功德利益,對於創始的這個老師,我們總是感恩,念念不忘,這是屬於紀念的意思,所謂返本報始。第二個意思就是要向他學習,所謂是見賢思齊,我們見到形像,我們要學他;聽到這個名號,我們也要學他。這是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應該有的心態,我們懂得他真正意義是在此地,所以這種供奉決定不是迷信。諸佛菩薩很多,譬如我們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代表孝敬,孝親尊師。看到地是心地,藏是寶藏。我們每一個眾生心地都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供奉佛菩薩形像,要開發我們自性的心地寶藏。用什麼方法來開發呢?用教育,用教學,而教學的根本,就是在孝親尊師。所以《地藏經》是我們佛門的孝經,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地藏》學起。這是供奉地藏菩薩的意義。並不是說我供奉地藏菩薩,天天拜他,天天供養他,他就來保佑我,那你就是迷信,你的性德永遠不會現前。那用什麼樣的態度呢?要學習地藏菩薩,《地藏經》裡面講的理論,講的方法,理論要徹底明了,方法要切實去做到,這就是地藏菩薩真正加持我們,真正保佑我們。

  可見得,如果我們不明其理,不依照方法去奉行,那是迷信,那是絲毫利益都得不到。不但得不到反而有過失,這個過失從那裡來呢?過失是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去賄賂賄賂他,巴結巴結他,以為就能夠保佑自己,這是談條件,所以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污吏來看待,你想你這種心態就是罪惡。所以這是我們不能不明了的,決定不能夠有錯誤,錯誤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至於拜神、拜天神,天地鬼神,這在中國古禮上都有,這個是修敬。我們對於天神、鬼神也毫無所求;毫無所求,為什麼要拜他?我們要尊重他,我們要尊敬他。敬這一個字是性德,怎麼樣培養這個性德,怎麼樣把這個性德發揚光大?我們對於天地鬼神這一份恭敬,要把這個恭敬心用來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就對了。所以這個是古時候祭祀天地鬼神真正的意義,都是屬於教學,絕不是有求於鬼神,有求於鬼神,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古時候最初的祭祀意義裡面沒有,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第二個問題問的是,常見有許多人買鮮花、水果、供品,或是在寺院,或是在家庭當中供養這些佛菩薩,同時也燒香、也點蠟燭,求佛菩薩保佑平安健康、升官發財。這些真正用意在那裡?佛菩薩是不是需要這些東西?

  給諸位同修說明,佛菩薩決定不需要這些東西。那麼這些東西真正意義在那裡?還是在教學,要用現代的話來講,這些種種供養具就是教學的工具,讓我們接觸這些東西,就能有所感觸。譬如我們在佛像面前,佛像的意義大家知道,供佛是代表自性的性德,菩薩是代表修德。通常我們供奉一佛兩菩薩,因為性德只有一個,沒有兩個。修德就是多方面的,多方面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個是知,一個是行。在佛門講解、行,一個是解門,一個是行門,所以用兩大菩薩作代表。王陽明先生講的知行合一,實在講都是從佛法裡面得到的啟示,得到這些靈感。知行這兩個字,就是佛家講的解行。解門譬如我們常供的,一般人常供養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菩薩,這是一般人常供的佛菩薩形像。佛表性德,文殊、普賢表修德;文殊表解門,他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門,代表要實行、要實踐,所以這兩尊菩薩就全部都代表,細分就很多了。像修淨土同修多半供養西方三聖,佛是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意思是無量覺;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是無量,佛是覺悟的意思。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不覺悟,這是究竟圓滿的性德。而菩薩表修德是觀音、勢至,觀音菩薩代表實行,代表行;大勢至菩薩代表解,代表智慧,所以還是一個行、一個解。但是淨宗法門是把行擺在前面,解擺在後面,這是跟供養一般佛像不相同的地方,我們注重在實行,把實行擺在第一。所以我們了解這個意思,就不致於發生錯誤的觀念。

  那麼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講這一切萬法的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互相轉變,相續不斷。所以因果是講相續不斷的意思,是講無量無邊變化的意思,這個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說因果不空。那麼先開花後結果,花是因,果在後面。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們就能夠預想到果會結得好。所以見到花,你就要想到我們要修善因,將來才能夠得好的果報,花表這個意思。那麼供果,果就是代表果報,是我們所希求的;花是美好,我們要修的。在大乘佛法裡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叫六度之花,然後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報,所以供花是這個意思。但是諸位要曉得,在佛前供的這個花表這個意思,你明白了,就像學生在課堂上課,懂得花是代表因行。離開這個佛堂之後,我們在外面所看到這些花,有沒有這個意思?都有這個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要看到花,就提起自己一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乃至於身上穿的這個衣服,印上這些花紋的時候,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這個方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夠得好的果,得善果。這是供養鮮花、水果的意義。供養食品,實在講沒有什麼,不太重要。食品是表示自己一點敬心,我們需要好的飲食,我們也以好的飲食供養佛菩薩,這是一個紀念的意義,也是有表法的意義。

  燒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種信號。這個在古時候應用得非常的廣泛。最明顯的,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旅游,總免不了要到長城去參觀,你看長城每隔一段有一個烽火台,烽火台是傳遞訊息的,烽火台實在講,就像一個香爐一樣。古時候資訊不發達,用什麼方法傳遞消息呢?就用烽火,燒的是狼煙,狼煙這個密度跟一般的不一樣,風不容易吹散,所以這個煙能夠持久。在遠處看到了,這個地方有烽火,就曉得那個地方有狀況發生,用這種方法來傳遞消息。我們用這個來表法,就是用燒香,用這個表法,我們跟諸佛菩薩來傳遞消息,來感應道交,取這個意思。但是真正的含義,我們常講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那這個意義就深了,所以你懂得這個意義,這個燒香能夠提醒你,學習的東西就更多。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條就是戒、定、慧,後面兩條加上解脫、解脫知見,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醒我們。

  燈的意義是象征著智慧、光明。古時候用油燈、用蠟燭,這個意義就更深、更明顯。油燈實在講,真的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蠟燭是特別的明顯。這是教給我們,我們要求智慧,要能夠捨己為人,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體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務社會,幫助一切眾生,而不求報酬,這是佛教導我們。所以燒香、燃燭是表這個意思。那麼真正這樣做,自自然然得到平安、健康、長壽。至於升官發財,這是你命裡面所有的,這個命中所有,這要講到因與果的關系。你命裡面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賜給你;如果你命裡頭沒有財,佛菩薩可以幫助你發財,你命裡頭沒有官位,佛菩薩可以賜給你高官,那這個因果定律就被推翻,那有這種道理!諸佛菩薩智慧再大,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改變因果一絲一毫。世間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佛法還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我們不能不明了的。《法華經》一乘因果,《華嚴經》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經論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必須要明了。

  佛菩薩能不能幫助我們發財呢?他能。怎麼能呢?他教給我們發財的理論,教給我們發財修學的方法,我們明了理論,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那你自然就得到。不是說他教給你,你就直接能發,你自己要去做。譬如說,你要想吃瓜,他告訴你怎麼樣去種瓜,怎麼樣去選這個種子,怎麼樣去培養土壤、肥料來調節、來栽培,教給你這些技術,你都能照這樣做,那將來你一定有好的收成。不是說你求瓜,他就拿個瓜送給你,沒這個道理,那就變成迷信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他真正的用意在此地。至於求平安、求健康,佛也教導我們,怎樣才能真正達到自在、幸福、美滿,這裡面就包含了平安、健康、長壽。佛告訴我們一切要順乎自然,所以佛給我們講自在、隨緣,你就能得到。

  隨緣兩個字,意義非常之深。譬如現代人所講的環境的生態,環境生態這是大家都曉得,在這個地球上無論是動物、是植物,它都有相輔相成的這一個事實的存在。如果某一方面受到破壞,一定影響另一個層面,這些道理事實現在人都懂得,因為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被破壞的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所以有許許多多動物,不但是動物,連植物都沒有生存的環境。有一些植物、動物,必須在這一個時代裡頭消失掉,這都是出自於生態環境的不平衡。我們人的身體、人的精神,肉體這一部分是生理的,還有精神這一部分,也是跟大自然一樣,沒有兩樣。如果你能夠順應大自然,那你就一定是健康長壽,你會生活得很愉快;如果違背了自然,那你是破壞自然的生態,你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疾病、痛苦,乃至於一些災難,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這個要懂得。

  那麼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是清淨的,心是空虛的,它決定是有,但是你找不到。所以佛法常常用輪來表法、來代表,輪是圓。圓,現在大家都曉得,圓有圓心,圓心在那裡呢?圓心決定有,但是圓心不可得。你說它一個點,點已經變成面積,所以點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圓心是一個點,決定是有,了不可得。所以佛告訴我們心要清淨,心就是圓心,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我們一個人生命的中心。心既然是決定有,了不可得,你心裡頭要是含著一點東西,你的心就壞了。我們心裡面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有憂慮、有牽掛,你的心壞了,你已經與自然的原則相違背。如果你能夠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你的心就恢復正常,這就叫隨順自然的法則。所以心要清淨,決定不能有東西。

  身呢?身要活動,身是圓周,周是動的;那要不動,你就壞了,你就違背自然原則。所以身要動,心要淨,這是養身之道,這是養身的真谛。可是現在特別是富貴人家,與這個道完全相違背。你看,心要清淨,心要無一物,禅宗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講心。他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是無量無邊,這個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那麼身呢?需要動,所以活動,你要活就要動,你不動就不能活了。可是偏偏他身不想動,心不能動,偏偏在動;身要動,他偏偏不動,於是,他身心怎麼能避免疾病的發生?疾病從那裡來的?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佛法裡面有一種修行的方法叫拜佛,用這個方法來修行。每一天拜幾百拜,甚至於拜幾千拜,有人拜到最多拜三千拜。拜佛,身在運動,每一個部位都運動到,養身!除了拜佛之外,勞動。勞動是養身,心清淨,心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憂慮、牽掛,這個人自然是幸福、健康、長壽。所以佛法給你講道理,它教給你方法,這些方法都是與事實真相,就是自然生態環境相應。它告訴你這個,你才能真正得到健康、長壽。

  至於福報,那是另外一樁事情。富貴人可以得到幸福、美滿,貧賤人也可以得到幸福、美滿,可見得幸福、美滿,是人人可以得的到,不在乎富貴、貧賤,與富貴、貧賤不相干。富貴、貧賤是修德,譬如說有財富,財富從那裡來?財布施得來的。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你修因一定得果報。如果過去生中,或者現在沒有修因,你想發財,財從那裡來?不可能的。這樁事情,諸位讀《了凡四訓》就能夠明白,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來,佛菩薩、天地鬼神也無可奈何。你去求佛菩薩、求鬼神,求發財,果然發財了,說實在話,那還是你命裡頭有的,剛剛在這個時候碰到,機緣碰到,不是佛菩薩有靈。佛菩薩、鬼神要真有靈,一百個人求發財,一百個人都發財,那才叫真靈;一百個人求,九十九個發財,還有一個人沒有發財,就不靈了。我們的頭腦要冷靜,不要被人欺騙,更不可被鬼神欺騙,被人欺騙還情有可原;被鬼神欺騙,那是不能原諒的事情。所以總要有理性,要有智慧去觀察,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供養諸佛菩薩那些供具都是表法的,並不是他需要的,是用這些東西,用這些道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讓自己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念念都能夠達到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要達到這個目的。由此可知,這些供養具確實有它的必要。

  最簡單的供養具,譬如家庭清寒,沒有能力備這些供養具,那我們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簡單的供養就是一杯水,這是供養具裡頭最重要的。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水要清淨,表清淨心。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養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淨、平等,這是供養具裡頭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甚至於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香花、水果供養,但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水。這是供養品裡頭最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淨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一切環境、境緣當中,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當中,要知道修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第三個問題,也是現在普遍的一個現象。他說:一般人在正式供養佛菩薩形像之前,都要舉行一個開光儀式,開光究竟是什麼意義?有沒有必要?開光了,這個佛像就靈;不開光,佛像就不靈。到底什麼樣的人有資格去替佛菩薩形像開光?這個問題,我們過去在講經、講習當中也多次的提到。現代一般開光,已經趨向形式、迷信,把開光的意義完全喪失掉了。實際上,開光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義,就是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像意義之所在。這個事情就如同我們世俗間一個偉人的形像,我們建築成就了,舉行一個開幕的典禮。在典禮當中一定要向大眾說明,說明這個人他在世的時候,豐功偉業,他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會大眾見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這種心念,這就是佛教開光的意義。譬如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像造好了,造好之後,我們要啟用,供養啟用。在啟用的時候,我們要向大眾說明,我們為什麼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意義是在那裡?那麼藉這尊像,開發我們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是佛菩薩形像為我們開光,這意思在此地。如果說這一尊佛菩薩形像,請一位法師來給他開光,他就靈了,不開光他就不靈。因為有很多人找我去開光,給佛菩薩開光。我就老實告訴他,你不要供養佛菩薩了,他問為什麼呢?我叫他靈就靈,叫他不靈就不靈,我比他還靈,你供養我就好了,你供養他干什麼?你想想對不對?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裝模作樣比劃比劃,我幫他這一比劃,他就靈了,你們想想,我豈不是比他更靈嗎?連這一點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疑迷惑到極處。一個頭腦冷靜聰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實真相。我說替佛菩薩開光,他就靈,這是欺騙眾生,你們未免也太愚疑、太糊塗了,哪有這種道理!

  所以開光是宣說這個佛菩薩代表的意義。譬如說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薩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這個本願宣說出來。我們供養佛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要效法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這一種悲願。所以見到觀音菩薩的形像,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就把我們大慈悲心引發出來。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愛護、關懷、幫助,這是這一尊名號、這個名號,這一尊形像開發我們自性慈悲的光明,這叫做開光。所以是藉佛菩薩名號,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薩的形像,啟發我們自性的光明,是這個意思。決定不能搞錯,錯了,那你就迷信。迷,決定不能解決問題,唯有智才能解決問題。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至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來給佛像開光,對於佛菩薩的經論、歷史淵源,他所表達的意義,都能夠通達明了,為大家解說清楚、解說明白,這就對了。所以絕對不在那些形式。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都要把它講解清楚、講解明白,才不致於趨向迷信,把佛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敬、來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諸佛菩薩來賜福,這是錯誤的觀念,這是不正常的想法。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他說:現代密宗在全世界相當的盛行,但是有幾個問題使大家感到困惑。第一個問題就是講到灌頂,灌頂是什麼意思?接受灌頂就能夠消除業障嗎?密宗上師用灌頂就能夠替大家消除業障,怎麼樣才能夠迅速的消除業障?灌頂是個形式,有很重要的意義在其中,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就形式上的灌頂,在你頭上灑幾滴水,你的業障就消除了,你能夠相信嗎?首先我要問你,什麼是業障?你要把它搞清楚。業是什麼?業是你的造作。簡單的說,你對於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講法、錯誤的作法,你在這裡造作這叫業。這些業障礙了你的清淨心,障礙了你的自性覺,這就叫業障。那麼上師給你一灌頂,你的業障是不是就消除了?如果業障真的消除,你就得清淨心,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你對於宇宙人生過去、現在、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真正你的業障消除,你得到好的結果。那麼你灌頂之後,你自己去想想,是不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了;或者你妄想、分別、執著就減少了,減少了也就不錯。如果灌頂之後,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減少,甚至於還不斷的在增加,由此可知,那完全沒有效果。而真正灌頂的意義,你並沒有懂。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注解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因為他本人就是密宗的上師,他說了真話,沒有騙人。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也就是真正關懷你、愛護你、幫助你,這是灌的意思。頂是至高無上的大法,那麼換句話說,把至高無上的大法傳授給你,這叫做灌頂。不是拿幾滴水灑在你頭上,那叫灌頂;那個灌頂,你每天晚上洗澡沖涼,那個是大灌頂,那灌得多舒服!不可以迷信。那是表法的意思,是以甘露之水來灌頂,甘露就代表至高無上的佛法。那麼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無量壽經》是一切經典裡面至高無上的大法。你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不僅是阿彌陀佛給你灌頂一次,十方一切諸佛都弘揚這個法門,都講解這一部經典,你將這一部經典念一遍,就是十方一切諸佛給你灌頂一次,你都不知道!這是真正的灌頂,沒有欺騙你。你不了解這個道理,而去求密宗上師給你頭上灑幾滴水,你就以為是消業障,實在講業障沒有消除,而且不斷在增加。因為你這一念心是個迷惑顛倒的心,你這個作法是一個錯誤的作法,你自己完全不知道,你墮入在迷信之途,你怎麼能得到功德利益呢?你怎麼可能消除業障?這是諸位同修必須要明了的。今天時間到了,我跟諸位簡單介紹到此地,謝謝大家!

  九七年淨空法師 講於電視台

  各位觀眾:

  大家好!

  今天我們還有幾個問題必須要提出來說說。

  第一個,現代社會上密宗、禅宗都很盛行,密宗裡面講的「即身成佛」,禅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麼究竟成佛是怎麼回事?我們不能不清楚,尤其不能夠含糊籠統。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其實這個字是可以把它翻成中文,為什麼沒有翻譯呢?這在過去譯經場中,有所謂五種不翻,這個名詞是屬於尊重不翻。我們對這個名詞很尊重它,所以用音譯。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智慧跟覺悟我們很容易理解,可是「佛」這一個名詞裡面的含義,是超越我們的理解,他這個智慧是圓滿的智慧,他的覺悟是徹底的覺悟。換句話說,對於整個宇宙人生,乃至於過去、未來,真正所謂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覺,要到這樣一個境界,才叫做成佛。諸位如果明白「佛」這個字的含義,你就曉得密宗即身成佛能成得了嗎?就在現前這一生當中,或者你修學短短時間,你就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白了嗎?如果依舊是不明白,換句話說,你沒成佛。

  禅宗裡面講的,比密宗說的即身成佛,我覺得它講的要進步一點,為什麼呢?它有條件,條件是明心見性,見性才成佛。誰能夠做到明心,明是個動詞,由此可知,我們現在的心不明,現在這個心迷惑了。禅宗修學所求的就是破除迷惑,恢復自性。迷的時候在佛法裡面叫做「心」,覺悟的時候就叫做「性」。諸位要知道「心」跟「性」是一樁事情,所以「心」要明了,就叫做本性,佛家也稱之為真如。幾時你見性了,你明心了,這個時候就稱你作佛,你就不是凡夫;換句話說,凡夫跟佛的差別就在此地。我們凡夫要穿衣、吃飯,佛菩薩還是要穿衣、吃飯;我們凡夫有我們自己的工作,佛菩薩每一天也做他的工作,所以在事相上沒有兩樣,差別就是境界不相同。他有真實的智慧,真正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就曉得這兩句話雖然在經論裡面,古大德的注疏裡頭有,而事實上絕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

  說到密宗的即身成佛,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就講得很清楚,這個不必我在此地多說。而往生不久的黃念祖老居士,我跟他見過面,他也是密宗的傳人,他本身是金剛上師,他不騙人,他很老實的告訴我,在這一個時代學密的根機已經沒有了,換句話說,學密要想在一生當中成就,已經找不到。密宗不能成就,禅宗同樣的困難,所以佛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末法時期唯有淨土法門帶業往生,這個容易成就,而且是穩穩當當的成就。我們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就是佛的好學生,認真努力的去念佛,依照淨土三經一論去修學,將來一定能得殊勝的結果。在過去、在現代念佛往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瑞相,我們時有所聞,這些人實在說,都做出明顯的榜樣給我們看。密宗即身成佛,我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黃念祖老居士也不敢說他即身成佛。談虛老法師說得就更好,他老人家活到九十多歲才往生。生前他告訴人,他見過許許多多禅宗的善知識,他見過得禅定的,沒有見過開悟的,也就是明心見性的人他沒有見過,不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由此可知,密與禅難!絕不是普通人能夠成就的。

  禅宗六祖大師說得很好,他所接引的對象叫上上根人,我們自己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上上根的根器?什麼叫上上根呢?煩惱輕,智慧長;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很少,六根聰利,眼一看、耳一聽、身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而且沒有錯誤,這樣的根性才算是上上根人。你才有緣分,你才有資格,接受修學這樣的法門。密宗的條件那就更高,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密宗說即身成佛,這個話也不是假話;換句話說,學佛不學密,決定不能成佛。可見得密很重要,密不是秘密,佛法裡面沒有秘密,凡是有秘密,總不是一樁好事,為什麼呢?不可告人!那還是好事嗎?佛法講的這個密是深密,理太深,不是淺智、不是小慧之人所能夠領悟的,所以稱它為密,是這麼一個意思。那麼什麼時候正式來開始學密呢?在大乘法裡面講八地菩薩。那麼要問問,你現在是幾地菩薩?八地菩薩就正式學密。為什麼呢?他已經證到不動地。

  通常我們講修行,修行成佛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數字我們現代人講天文數字。三大阿僧祇劫從什麼時候算起呢?給諸位說,不是從我們現在算起,也不是從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算起,都不算的。那從哪一天算起呢?那一天你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從這一天算起。由此可知,你要是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輪回,證得阿羅漢果,這了不起了,這不算。你再能進一步,破塵沙無明,超越十法界,還不算!必須更進一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從這一天開始算起。實際上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三大阿僧祇劫是對他們講的,不是對我們說的,我們沒資格。那也就是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是圓教,這個諸位必須要知道。第二個阿僧祇劫修滿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修滿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由此可知,越往上去越艱難。那麼你就想到,八地菩薩他這個修行,已經進入第三個阿僧祇劫的初期,也就是說三大阿僧祇劫是第三個阿僧祇劫才正式學密,哪裡是我們的份?我們沒有份!不能說傳你幾個咒語,天天持咒,學幾個手印,這就叫學密,那是密的形式、密的樣子,不是真的。這些常識我們一定要曉得,然後才不會產生錯誤的觀念。

  那麼在國外,國內這些年,我住的時間比較少,多半的時間都在國外。尤其在美國,我們常常聽到同修說,某一個法師、某一個大德、某一個仁波切,說他是菩薩再來的,說是佛再來的。他們來問我,問我這個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實在講,他問錯了人,我怎麼會知道呢?我要是知道的話,那我不就成佛了。我要沒有成佛,我怎麼知道他成佛?我不是大菩薩再來的,我怎麼曉得他是大菩薩再來的?因此,這些傳說迷惑了廣大社會學佛的同修,特別是初學。實在講不但是初學,連老修都被他迷惑。可是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是真的、是假的,但是佛在經上有交待、有說明,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確實是很多,這是佛在經上講過的。尤其是眾生有極大苦難的時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應化在世間,與一切大眾和光同塵。不定是以什麼身份,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裡面都有佛菩薩現身。可是有一個原則,他決定不會暴露身份,如果暴露身份,他立刻就要走,他就不會住在這個世間。這個我們在歷史上都看到,身份一暴露,大家知道了,他就走,那就是真的。如果說身份暴露了,他還不走,這就很奇怪了,與經教上講的不相應,那大概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是冒充佛菩薩。他為什麼要冒充呢?無非欺騙眾生,獲得名聞利養,這個是造罪業。我們懂得這些常識,就不致於受騙。我們曉得晚近,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你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儀,跟一個普通凡俗的人毫無差別。但是看他的修行,看他教化眾生,確確實實跟《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講的原理、原則相應。那麼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個事情是在《永思集》裡面,有一個居士說出來的,諸位去看這個書就曉得。這是大師往生四年前的事情,這個人在當時是個初中的學生,沒有接觸到佛教,她曾經作了一個夢,夢到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雖然沒有接觸過佛教,雖然不相信佛法,這個白衣觀音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作夢夢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跟她講大勢至菩薩在上海講經說法,叫她去聽;他說哪一個是大勢至菩薩呢?就告訴他是印光法師,是這麼樣傳出來的。她們一家人去見印光法師,把這個事情,作夢這個事情,告訴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把她大罵一頓,妖言惑眾,以後決定不准說,再說你就不要到我這邊來。嚇得她不敢講。到四年之後,印光大師往生了,她才把這個事情公布出來。所以真正是再來人,決定不會暴露身份。暴露身份不走的,決定有問題。印光法師,人家說的,他是一口否認,絕不承認這個事實。那裡會自己稱是什麼佛菩薩再來,這個的確是有問題,我們要小心謹慎的來應付。

  其次是社會上普遍的流行拜拜的習慣,在台灣,過去在中國的南方,一般人選擇初一、十五都去趕廟會。他的目的都是在祈福,求健康長壽、升官發財,目的在此地。這些事、這些理,我們平常在講經裡面都說得很多。有沒有效果呢?給諸位說,沒有效果。絕對不是你去拜拜,就真正能夠消災得福,那有這麼容易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懂得因果的道理。災難有災難的因緣,福德有福德的因緣,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種善因一定能夠得善果;遠離一切惡因,你就不會遇到災難,因緣果報是真理,我們要相信。世間人特別是現代開發中的國家,人民生活富裕,富裕之後就增長貪嗔癡。頭一條就要求長生、求不老,古代秦始皇、漢武帝求長生不老,現在民間也都個個求長生不老。能求得到嗎?秦始皇也死了,漢武帝也死了,我們要相信生必定要死,誰能逃得過這一關?於是乎這個社會上,看相、算命、看風水的,這個生意就特別興隆。

  命相、風水有沒有?確實是有。命相是數,風水是居住的環境;人沒有定功,沒有智慧,心隨境轉,所以居住的環境影響他的情緒,影響他的心態,這是居住環境不能不重視,不能不選擇,這叫做風水。而風水的好壞並沒有一定,甲住在這個地方對他很好,乙住在那個地方未必恰當。由此可知,居住環境是因人而異,它不是固定的。所以諺語裡頭有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如果你真正有福報,你住的這個地方本來風水不好,它自然會變好,境隨心轉,這是佛所講的,這個話是真的。境是什麼?境就是風水,是居住環境,隨著心轉。我們本著這個原理、原則,來看今天我們地球的環境,我們居住的大環境,現在人心貪嗔癡慢加速度的在增長,把我們這個大環境,這個大環境原來是美好的環境,現在把這個環境破壞了,這個不就是風水隨著人心轉嗎?大環境如此,小環境也不例外。明白這個道理,那就像過去金山活佛所說的,金山活佛是俗稱,他是民國初年鎮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師。這個人在世,他的形像確實有一點像古代的濟公長老那個樣子,也是表現得瘋瘋顛顛,實在講,他所說的話,他所做的事,真正是如來事業。他曾經有一段講到算命的事情。他說得很好,算命的先生連他自己的命都不知道,他怎麼能知道別人的命呢?他搞算命這個行業,他是要賺錢生活,他那裡能算得准?他說算命算得最准確的是誰呢?釋迦牟尼佛,那是最高明的,算得最准的。到最後他下個結論說,勸人不要相信命,要相信業,為什麼呢?命是業造的。也就是勸人不做惡業,多做善業,你的命就好了。你想,繼續不斷還造惡,還搞損人利己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命好,哪有這個道理?決定沒有這個道理。

  我們在講習當中也常常提醒同修們,損人決定不利己,你只要冷靜的去觀察,你看過去、看歷史上,你看看現代這些社會,凡是造損人利己的事情,最後都是一敗塗地,這個在佛法講,這叫現世報。而來世的果報必定在三途,這又何苦呢?真正利己就是利人,你能夠利益眾生越多,對你自己的自利也就越大。所以聰明人、有智慧的人,真正求自利的人,自利的方法就是全心全力的利益眾生、利益社會,這是真理,世、出世間聖賢常常這樣教導我們。我們應當好好的去思惟、去體會,然後你就會接受,就會依教奉行。所以妙善法師講,我們要相信業,不要去考慮命運的問題。換句話說,需不需要看相算命?不需要!需不需要看風水?不需要!如果你居住的環境,你覺得這樣很好,這就是好風水,對你就很適合。你居住的環境很歡喜,床這個擺法,櫃子這個擺法,桌子擺法擺得很歡喜,你覺得很自在,對你就是好風水。如果你請一個看風水先生,他叫你擺那裡,你就擺那裡,你的命運就受別人擺布,受別人控制,你好可憐!你好愚癡!雖然你有財富、有地位、有富貴,你愚癡,任憑別人愚弄,這就是佛在經上講的「可憐憫者」。什麼人可憐憫者?受人擺布的人是最可憐的人。佛教人是教人頂天立地,教人自作主宰,不要聽人擺布。所以這些陋習、這些迷信一定要破除。

  你要明了真理,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多讀聖賢書,對你決定有好處。聖賢書多半是古時候人所寫的,古時候用的這個文字,我們今天稱之為文言文,現在學校教育使用的是白話文,於是這個文字就產生了障礙。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障礙不大,很容易突破。文言文是我們中國老祖宗高度智慧的發明,古聖先賢他們在想,如何將他們的智慧,將他們人生當中的經驗,傳給後人作參考,這是一樁大事。用什麼方法傳,這個方法是大的工程,這才想到發明了文言文。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呢?因為他知道言語會隨著時代變,會隨著地區變,如果用一般言語,用這些方式來記載,傳個幾十年、幾百年,後人就看不懂了。正如同現在的西方,古典的東西是拉丁文寫的,現在只有極少數的專家還在那裡摸索,絕大多數的人不得受用,這個可惜。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他們聰明,把語跟文分開,語言隨你怎麼變法,文決定不變,這一招就對了。所以今天,你要能稍稍懂得文言文,你讀《論語》就跟孔老夫子對面談話沒有兩樣。孔老夫子去我們兩千五百年,兩千五百年這個傳遞沒有改變,這是文言文的好處,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找不到的,我們祖先對我們後代的恩澤多麼大!我們應當感恩戴德。感恩具體的表現就是要學文言文,文言文學習難不難呢?不難。諸位如果到故宮博物院,或者到大的圖書館,你去找,找民國初年小學生的作文,大概還有模范作文這些本子。這些東西我過去都看過,還是線裝書。小學生寫的文章文言文,他們的年齡不過八、九歲而已,可見這個東西不難!八、九歲,十來歲就寫出很漂亮的文言文。過去我在台中求學,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們要學經教,文言文不能不學習。學習文言文方法就是背誦,現在人一聽到背誦就嚇倒了,他不知道背誦是學習的基本,並不困難。你一個星期背一篇古文,有什麼困難呢?你花上一年的工夫,能夠熟背五十篇古文,你閱讀文言文的基礎就具備了。一年的時間,一個月念一篇,你去選《古文觀止》,在《古文觀止》裡面選五十篇。能夠熟背一百篇古文的,他就有能力寫文言文。所以從前八、九歲的小孩,他念的文言文大概不止一百篇,所以他能寫得很好,這有什麼困難!這是我們中國固有文化裡面的特色,無比的殊勝,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你把這一關突破,你可以讀文言文,你可以寫文言文。《四庫全書》是文化的遺產,文言文是一把鑰匙,你拿到這個鑰匙,這個文化遺產你就接受了,你就得到受用。智慧的寶庫,經驗的淵源。佛經的文字比古文要淺顯得多,這是當年譯經的這些大師,總是想把佛法能夠普遍的宣揚,讓一切大眾都很容易明了接受,所以用最淺顯的文字,也可以說是當時的白話文。所以佛經我們看起來更容易,不感覺得困難,這在文學裡頭,稱佛經這種文字叫做「變文」。我們說到這個地方,對於中國古典的文化要留意,文言文要特別注重,最重要的是要教你的子弟,兒童好教。雖然現在學校裡面不念了,你在家裡頭幫助他,幫助他學習古文、背誦古文。你能夠帶領著他,他能夠背個一百篇、兩百篇,將來一生受用無窮,然後他才知道父母對他的愛護,父母對他的好處。他現在雖然不知道,將來一生感激不盡,這是真話。

  所以我在國外常常勸勉我們學佛的同修,最好用《無量壽經》教誡子弟,把《無量壽經》當古文來讀,其實《無量壽經》的文字,雖然是文言文,是最淺顯的文言文,也可以說是最白的文言文。它裡面一共有四十八品,也就是四十八章。過去李老師要求我們要熟讀五十篇,那這四十八篇大概就差不多了。所以我說讓小朋友熟讀這一部經,一舉有四得。第一他在海外,他不會把中國的言語忘記,他天天要念!第二,他認識中國字,不會把中國文字忘記。第三,他學習了淺顯的文言文。第四,同時他也學到佛法。所以一舉四得。我們如果真的是愛護子弟,應當要這樣去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千萬不能夠疏忽。

  還有一個問題,社會一般大眾對於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許多誤會。念佛的人當然對於佛所講的決定不懷疑,佛教人不妄語,妄語是佛家的大戒,佛怎麼會妄語呢?佛講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真實的。特別是我們現在科技發達,發現太虛空當中無量的星球,現在也常常聽到外星人、外太空人,這個說法是越來越多。我們這個地球有人住,難道別的星球沒有人住嗎?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另外一個星球呢?都很有可能。這是我們用最淺顯的科學來推測,它決定不是假的。如果再用高深一層的科技來說明,那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科學家現在證實,空間是多維次的。我們講三度空間、四度空間,我們現在是居住在三度空間裡面。四度空間的人我們看起來,就像神仙一樣。科學家證實至少有十一度空間,這個說法很有趣味,很像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由此可知,佛家講的十法界,實在就是時空維次不相同。越是高維次,那個境界生活環境就格外的殊勝,我們講他生活的空間就越大。到最高的維次,究竟圓滿的,他的活動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科學家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怎麼形成的,他並不曉得,如何突破他也不知道。但是在佛經裡面講得很透徹,十法界怎麼形成的?妄想、分別、執著形成的。如何去突破呢?用禅定的功夫,把這個無限度的空間重重突破,然後你才見到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叫一真法界。這個與科學家所發現的,與他們所說的相應,能講得通。

  那麼淨宗法門裡面,又有所謂,往生也有人問我,古大德所講的「生者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那到底有沒有往生?生者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什麼實不去呢?你並沒有離開這個法界。為什麼說生者決定生呢?你的時空轉變了。假如這樁事你還是模糊不清楚,我們可以用電視來作比喻。電視的螢幕就那麼大,那個螢幕裡面,這邊是台灣,那邊是美國,你看到這個人提了包上飛機飛到美國,這裡離開了,那個地方美國境界現前。到美國去了沒有?去了,決定去了。有沒有離開那個螢幕?沒有!換句話說,頻道的轉換。我們現在這個頻道是娑婆世界,是這個地球,頻道一轉換就轉換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度,還在這個畫面上,還在這個法界裡面。所以從一真法界來講,沒有來去;從往生來講,頻道的轉換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十法界就是十個不同的頻道。雖然不同的頻道,都在這個法界裡面,也就是都在這一塊螢幕之中,沒有離開這個螢幕。諸位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你對於這一個事實真相,多少能夠理解一些。然後才知道,我們要不要求生淨土,決定要求生。唯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才能夠突破無限的時空維次,這個是科學家一直到今天沒有辦法突破的。他們曉得,如果能夠進入到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就能夠回到過去,又能夠進到未來,這是事實。那麼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們的維次跟我們就不一樣。在他們那個境界裡面,他們知道過去,他們也知道未來,他們可以化身在過去世,也可以應身到未來世,真的得大自在。所以佛經裡面所說的種種境界,逐漸逐漸被現代科學所證實。科學家了解這些事情、事實真相,但是不知道其所以然,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突破,能夠進入這個境界。但是佛法就高明,佛法明了其所以然,也知道用什麼方法去突破,所以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就肯定了。

  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消極呢?不是消極。你要說它消極,說它是逃避現實,那就完全錯了,這是淺見。《無量壽經》佛特別說明,這個經非是小乘,這不是小乘經,它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究竟了義的經典,所以才被十方一切諸佛贊歎,一切諸佛宣揚。這是事實的真相,那裡是逃避現實呢?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去享樂,如果你還有享樂這個念頭、這個妄想,西方世界你去不了。西方世界去的條件是心淨則土淨,念佛是一種方法,必須達到一定的標准才能往生。標准是什麼?標准是心清淨,用念佛的方法修清淨心。清淨心得到了,這才有能力、有資格往生淨土。如果清淨心得不到,妄想、分別、執著依然存在,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沒用處,正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呢?就好像那個念書的人一樣,學生念書很用功,拼命念書,一考試都不及格,那有什麼用處呢?所以要講求成績,要講求實效,這個實效,《阿彌陀經》上的標准是一心不亂。我們用什麼方法達到一心不亂呢?用執持名號的方法,這是《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都提倡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求學,那個地方是學校,到那個地方去完成學業,到那個地方去作佛,真的是成佛。成佛是什麼?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學到一身的本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然後你才能夠在盡虛空、遍法界,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就講佛度眾生,度眾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幫助這些眾生破迷開悟,幫助這些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非常有意義,這個就真正有價值,這一生就沒有白過,這一生就過得非常充實。價值達到真正的圓滿,一定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話絕對不是騙人的,是一切諸佛肺腑之言,無比的真誠懇切來勸導我們。佛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什麼也沒有!不需要我們恭敬他,也不需要我們供養他,沒有條件的、無條件的,那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凡是說假話欺騙人的,他總有目的、總有企圖。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沒有任何企圖,沒有任何條件,句句是實話。

  好,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時間也差不多了。謝謝諸位!  

上一篇:佛教是什麼(上):淨空法師如何挽救社會風氣系列一
下一篇: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淨空法師如何挽救社會風氣系列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