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釋了幻]婚姻與佛法:佛教的婚姻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教的婚姻觀,簡明的說就是佛教對婚姻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 ●婚姻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和唯識的; ●婚姻源自愛欲心; ●凡夫皆執著於婚姻家庭; ●愛欲源自“我見”,其過患是無休止的輪回。
1、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 依佛法的觀點,對婚姻的基本看法則是——婚姻是由於人們內在的愛欲需求,累世的會聚因緣,以及業力的牽引,導致今生男女兩人遇合,組成家庭,乃至生兒育女。 這中間,有其必然的因果關聯。一對美滿的家庭如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婚姻的美滿與痛苦,來自各人前世與今生的行為和造作,非是上天安排,也非他人強加。故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過去、現在、將來的行為負責。 同時,佛教也教導人們要遵從所在國家的法律、道德,保持和維護家庭的穩定和幸福,從這個觀點出發,也可以說佛教是反對離婚的。 問:常聽佛教中講業力,請問什麼是業?什麼是業力? 答:業,即行為或造作之義,它包羅了思想、語言和行為的方方面面。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就叫做惡業;業力:善惡之業有生起苦樂果之力用,稱為業力。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佛經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斯裡蘭卡那蘭陀長老在《覺悟之路》中指出:“在這個世界上,發生在任何一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本人應得的。……我們對自己的幸福快樂和痛苦憂惱負責,自己創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獄,自己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又如在生活中,當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一個好孩子,你將得到快樂,我們就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不聽話,你將得不到快樂,我們也不會喜歡你了。”這時,她教育孩子的也正是業的思想。 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就是業力因果最通俗的說法。 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它固然是今生的努力所為,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如有的人一輩子小心謹慎,為人厚道,婚姻卻屢遭挫折;有的人雖然未經努力,而幸福婚姻卻如影隨形,得來全然不費功夫。這種看似不合理的差異,除了三世因果說,確實很難解釋得清楚。 婚姻的偶然中也有其必然性。
2、婚姻的本質 問∶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答∶婚姻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和唯識的。 婚姻建立在愛欲的基礎上,是諸因緣合和的產物,愛欲是內因,其它的條件均是外緣。它的本質,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的。即:事相上是有的,本體(自性)上則是“空”的。 一般人聽見“空”,便以為一無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 其實,空是無自性義:即萬物萬物皆是發展、變化的,有條件的;非永恆不變、無條件的存在。不僅愛情、婚姻是有條件的,世間萬事萬物均是因緣合和而成的。雖然沒有永恆不變的愛情和婚姻,但是有條件的、因緣聚合的婚姻,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所謂:有因有緣則諸法(事相)生,無因無緣則諸法(事相)滅。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希望完美、希望永恆的觀念,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執著欲望,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愛情的真相是什麼? 大概很少有人說得明白。在愛情中的人們很容易癡迷,相信“愛你一萬年”的諾言。如流行歌曲中唱的那句:“一份真愛,如果要讓我定出它的時間界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話,讓許多青年男女感動得如癡如醉。 但科學與實踐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愛情、婚姻不過是諸因緣——包括生理化學(激素)的作用結果。 愛情與婚姻,並非如詩歌唱頌的那般純潔、高尚、永恆。人們發現:現實中長久的婚姻,往往平淡無奇,而那些震撼人心、離奇淒美的愛情,則如夜空中的流星——閃亮耀眼卻又短暫,令人掬捧出無數眼淚!
3、婚姻源自愛欲心 “一切眾生皆以愛欲而正性命”,愛欲是三界眾生輪回的根本。如《圓覺經》雲:“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也就是說有愛欲之心,就會輪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脫。 佛教把有意識的生命稱為“有情”,如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認為其組成要素:除地、水、火、風、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識”,即有知覺與認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雲何為三,於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若無外識應來報,便不成胎,……”這段話說明受胎,除了父母外,還要有外識(神識)前來參與才可。 “神識”即現代人所說的靈魂,“神識”之所以來投胎,驅使它的力量就是愛欲心。 對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兩件事,就是“飲食男女”。飲食是維持肉體生命的存在所必須,而男女欲愛則是維持人類種族延續的必要活動。 古人說:“飽暖思YIN欲”,在飲食、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男女欲望的滿足,往往上升成為第一需要。兩性之間的迷戀,經過多生累世的熏染,於是在人們的意識深處,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性,以至變得癡迷堅固。故佛陀曾指出:眾生對YIN欲的執著,甚深甚巨;如果對世上還有一種事物,其迷戀程度若能與它相等的話,那麼,便沒有任何眾生能超越生死,我也無法度眾生了!如《佛說四十二章經》雲:“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由此可見,YIN欲的力量何等巨大,這也是眾生始終在六道中的輪回之因。 《佛說四十二章經》又雲:“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佛說八師經》:“YIN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癡荒,死復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薮。”
下面,我們來看看愛欲在婚姻中的作用。 就男女的感情產生來說,最核心的元素是情欲(貪)。男女從相識到產生感情,是因為彼此愛慕的欲貪,因此通過交流、協調,而有可能發展成為夫妻。從貪的角度來分析男女的感情。貪的對象有很多,其中色貪第一、眷屬貪第二,其它還有財、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貪對方的美貌,有人貪對方的錢財,有人貪對方燒的好菜,有人貪甜言蜜語等,這都是貪著。但是男女之間最深的貪著是情欲,這是維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東西。 男女的情欲有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本質是一樣的,但是程度有差別。
(1)色:也就是貪著外在的美貌; (2)情:所謂情是兩個人心靈有了溝通點,不管任何溝通點,都會產生情。不但男女之間如此,朋友之間也是這樣; (3)愛:愛已經是一種執著,就是不管你愛不愛我,反正我愛你!這跟情是不一樣,它是不需要溝通的; (4)YIN欲:YIN欲是生理的反應,比較污濁,不管有沒有色、情、愛,它是一種經常出現的生理需求,屬於動物性(眾生性)的層面。
這四個層次,就是男女之間互相貪著的情執。所以如果沒有辦法超越這四個層次,就一定會墮入男女情欲的漩渦而苦惱。因為有愛欲,我們心性便無法達到最深刻的純淨。 不少男女今天為什麼會離婚?一定是彼此的貪著已經沒有了,或是外面的貪著比對妻子的貪著更強烈;今天為什麼他會愛一個不該愛的人,而捨棄他該愛的人,就是因為他煩惱、愚癡,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靈純淨,他站在任何角度,都會把他的煩惱降伏,讓他的善性激發,面對再大的困難,他都不會使感情破滅。今天我們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煩惱障蔽人的心性,讓他陷入愚癡執著的狀態,而造成錯誤的決定。 所以如何激發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煩惱,才是徹底解決人與人之間感情問題的關鍵。
4、凡夫皆執著於婚姻家庭 問∶我們希望擁有婚姻和建立家庭,這個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嗎? 答∶是的。這個欲求潛藏於內心深處,生生世世,根深蒂固,它就是佛法所說的“愛欲”。愛欲,包括了性欲,但它的范圍更廣。愛欲,即貪愛之法。與愛著、愛染、愛執同義。愛,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欲,又作樂欲,意謂希求、欲望。 愛欲主要有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
(一) 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求戀著而不捨。 (二) 色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貪染,而起造諸種YIN欲之事。故心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 (三) 飲食欲,飲食即世間之肴膳眾味。謂人必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 (四) 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 (五) 睡眠欲,謂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幾年前的冬天,我乘火車從北方返回四川,臨近春節,返鄉歸家者甚多。漫漫旅途中,與幾位中年打工者談起了佛法: 問∶“出家人可不可以結婚?” 答∶“不可以。” 問:“現在都什麼時代了,佛教也可以改革改革嘛!” 荅:“不行!這一條是佛教出家人的根本大戒,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能出家。” 問∶“為什麼?” 答∶“出家人是捨小家,為大家。為了追求真理,學習佛法,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實踐。有了家室,就會時時替自己打算,容易增加私心和占有欲,身心都會被綁住,沒有辦法全身心的奉獻和實踐,更不可能無條件地服務大眾。” 問者驚愕∶“唉呀,如果不結婚,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我就想不通這些人,為什麼好好的不結婚成家,跑去出什麼家。幸好國家沒有禁止結婚,如果真要我不結婚的話,我情願馬上自殺!” 車廂裡隨即發出一陣附合的笑聲。…… 這個例子,說明一般人皆對婚姻十分執著。
5、愛欲源自“我見”,其過患是無休止的輪回 一般人的愛欲,主要是五欲中的食欲、色欲,表現在對異性的追求、家庭的迷戀,對所愛事物的執取不捨等;這種貪欲是一強大的潛在心力,它是絕大多數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這種大小不一的貪欲,引導眾生往復輪回於此婆婆世界,迫使眾生執著於生命的一切形式。 愛欲心強的人,則對五欲均有很大的貪愛與占有欲,既使他們在生活中,早已出人頭地,家庭、權力、財富、名譽等等,應有盡有,但他們還是會無止境地向攝取一切。個別人還可表現為強烈的征服欲,除了占有、征服世間的名、利、異性外,其欲望還擴大到對事業、國家,甚至對世界、太空的占有與征服。如中外歷史上的暴君:秦始皇、希特勒等等。 問:愛欲心從何而生? 答:從“我見”而生。人們意識深處一直執著的這個“我見”,即是凡夫流轉的生死根本。導致“我見”的牢不可破,佛法上稱為:“無明與愛”,它直接表現為“欲愛結”——即是心對情欲的貪愛。由於有我,便產生了我所愛,從愛自己(自體愛),發展到(境界愛),愛由我產生的一切,如家庭、財產、名譽等等。 《雜含卷一○?二六六經》言:“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執取“我”是生命誕生的根源,也是輪回受報的根源;佛經中常以“愛欲海”譬喻愛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如《八十華嚴經十三》曰:“眾生流轉愛欲海。” 執著創造了生命,同時也把苦放在了生命中。佛陀曾喻示有關愛者,《增支部》經典即謂:“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 《佛說四十二章經》雲:“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又雲:“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佛說八師經》雲:“YIN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癡荒,死復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薮。” 故佛教言愛言憎,恰若手心、手背,為一體之兩面。愛之愈深,則憎怨之可能愈大。故當人們享受“五欲之樂”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創造痛苦。
通常說來,感觀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的快樂。毫無疑問,對這些遷流不定的物質快感的期待、滿足和回憶,確實會給人帶來一種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們都是迷幻不實的假象。根據佛陀的教誡,超越物質享受,超越生死系縛更為快樂。 古德雲:“一燈能破千年暗,”只要我們覺悟到生死輪回的根本源自“我見”,“欲愛結”就會被逐漸解開,系縛我們的無明、貪愛的力量就會失去作用,超越生死,解脫自在便能得到。 但要從愛欲執著中超越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僅一般人執著於婚姻家庭,就是一些已經學佛的居士,面對家庭婚姻變故,思想上往往也是多年不能適應:
前幾年,我在街上遇見一位熟人,乍見之下,令我不敢相認:她骨瘦如柴,面色晦暗。她倒是一下就認出我,並招呼我。敘談之中,我才知道她的家庭發生了變故:丈夫提職升官後,經常深夜不歸;理由是工作忙,要陪客吃飯等等。她兒女已大,各自皆建立了小家庭,平時亦難見面,故她常是獨守空房。 最後,她開始追蹤丈夫行跡,發現丈夫晚上的工作地點,往往是在夜總會、OK廳甚至包廂裡。見此情景,她五髒俱焚,大吵大鬧,甚至到市政府找領導,要求幫忙處理。領導回答:我們只管工作內的事,工作外的事管不了! 長期的郁悶與痛苦,使她患上胃炎,後又轉成胃癌,體重降至士六十余斤。在醫院做了切除手術不久,她便獨自住進了市郊的一座寺廟內,皈依了佛教,成了學佛居士,過起了晨鐘暮鼓,吃齋念佛的生活,力求內心平靜,前後已達一年。 但她看到我後,談起往事仍是憤憤不平,一連迭地說:“我就是想不通,為什麼以前家庭條件那麼差,兒女又多,他那麼勤快,對我也好;為什麼現在條件好了,他反而在外面花天酒地不規矩?為什麼?……”想到她既然已入佛門,我便用佛法開導她,希望能平復她的怨恨,但後來發現完全沒用,她已成了現代的“祥林嫂”,自問、自答、自怨,使我感到無能為力,唯有嗟歎不已。
在婚姻家庭中,執著感情的永恆,往往成為痛苦的根源,譬如印度泰姬陵的故事。 曾有人說,無論是國際政要還是普通游客,但凡來印度,哪怕日程再忙,都要擠出時間,去瞻仰一下位於新德裡以南200公裡處的泰姬陵。的確,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這座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宏偉陵墓,正如萬裡長城一樣,濃縮著一個偉大民族和文明古國數千年的燦爛文化。 建造泰姬陵的故事在印度家喻戶哓。 但建造泰姬陵的動機並非出於高尚無私,而純粹是個人情愛的執著。 泰姬陵——是印度莫臥兒王朝帝王沙賈漢,為愛妃泰吉?馬哈爾於1631年至1648年而建造的。 當年印度國王沙賈漢聽到他36歲的愛妃,在分娩第十四個孩子時難產去世的消息後,竟因悲傷一夜之間白了頭,為此他穿了兩年喪服。為紀念泰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傾舉國之力,耗費無數錢財,大約有2萬名工匠參與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這座晶瑩剔透的泰姬陵。 國王本想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誰知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就弑兄、殺弟篡位,他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國主沙賈漢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淒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直至病死。 盡管300多年來泰姬陵的兩側,一直威嚴地矗立著兩座暗紅色清真寺為它保駕,但泰姬陵還是孤獨、寂寞的,就像一位形單影只的絕代佳人,在潺潺的朱木拿河邊癡癡企盼著愛侶歸來。亡者有靈,不知對每天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熙熙攘攘的游客作為感想?
|
|
|
|
|
|
上一篇:[釋了幻]婚姻與佛法:婚姻是人乘佛教的基礎
下一篇:[釋了幻]婚姻與佛法:佛教看宇宙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