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文學創作
陽光照向黑暗 黑暗自然消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黑暗的房間會看不見東西,那是缺少光線而不是沒有東西。負擔很重但卻做得輕安,那不是不會累,而是做得甘願,做得歡喜。同理,黯淡的人生不是沒有希望,而是陽光尚未升起。陽光一旦升起,還需我們也打開心窗、敞開心胸,這樣光明才會照射進來。
很多人都會說:“為善最樂”,希望能透過行善的工作,做一個快樂的志工。但是,偶而隨喜去行善一下,或隨自己的方便去做個義工,可能還可以體會“為善最樂”的喜悅,因為這尚屬隨心所欲。蓋因去為善的時候都是自己方便的時候,是自己剛好有空的時候,是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很少人是在情緒低潮、心情惡劣之際跑去行善,因為,一個活得不快樂的人絕對無法給人快樂,一個沒有愛心的人也絕對無法奉獻愛心,自己本身都已經缺愛的人要如何送愛?這就有如,自己都沒有的東西要如何送給別人?
選擇自己心情好或快樂的時候去行善一下,當然能體會“為善最樂”,因為自己本來就已經很快樂。問題是,當行善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或布施已成為生命中的一個實踐目標的時候,可能就要接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考驗。這時候,可能不會每次行善都是為善最樂,甚至偶而也會感覺自己不再是快樂的志工。此乃做好事也會遭逢困境,僅有為善最樂還無法克服困難與挫折,尤其是做事容易做人難。要在逆境中讓人事圓融,讓行善之路暢行無阻,非有“悲智雙運”的能力提升實不足以做到。因此,慈悲與智慧就有如生命中讓萬物滋長的陽光,唯有讓陽光生生不息,生命才會持續散發光芒與熱能。如此,人生縱有晦黯,也才有可能讓它化暗為明,讓生命的能量永續綻放。
甘願心就是使命感, 歡喜心就是法喜。 甘願做,歡喜受, 讓生命無怨無悔、永不言累。
曾經有人請示證嚴上人:“師父!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每天日理萬機,推動繁重的慈濟志業,工作這樣忙碌,難道不會累嗎?”上人回答:“說不累是騙人,身體也會疲倦。但懷著歡喜心與甘願心,就會有如陽光照向黑暗,黑暗會自然消失。”所以,做任何事只要有歡喜心跟甘願心,自然就能“甘願做,歡喜受”,如此才不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這種“以使命感去做事”“以歡喜心去承受”的心念轉折,其實就是讓生命無怨無悔、永不言累的一種自我加持。
黑暗的房間會看不見東西,那是缺少光線而不是沒有東西。負擔很重但卻做得輕安,那不是不會累,而是做得甘願,做得歡喜。同理,黯淡的人生不是沒有希望,而是陽光尚未升起。陽光一旦升起,還需我們也打開心窗、敞開心胸,這樣光明才會照射進來。問題是,陽光在哪裡?何時會升起?生活中時時常懷歡喜心與甘願心,其實就是一種大智慧,這就是慧光顯現。它是讓慧命永續成長,讓人生充滿陽光與朝氣的希望所在。
來自內心的慧光一旦顯現, 則我們不必出力, 煩惱自動化為菩提, 吃苦自動化為了苦。
佛家說:“煩惱即菩提。”可能很多人無法體會個中意境。也有人勸人說:“吃苦當進補。”可能很多人無力轉此心念,因為他們會抱怨說:“又不是你在吃苦!”但是,有一種生活經驗是你我曾經體會過,那就是“做得歡喜甘願就不累”。“做得甘願”就是陽光已經升起,“做得歡喜”就是光明不再熄滅。來自內心的慧光一旦顯現,則我們不必出力,煩惱自動化為菩提,吃苦自動化為了苦,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體兩面,只要我們用心慎選其中一面,另一面當然就會自動消失,生活的哲理就是如此奧妙。
人生的際遇難免有憂悲苦惱、悲歡離合及喜怒哀樂。陰霾晦黯的人生是因為失去光明,所以烏雲密布,看不到曙光。無怨無悔的人生是因為光明持續照耀,因此撥雲見日,生命永遠充滿希望。人生難免遭遇狂風巨浪,或需走過黯黯黑夜,但我們仍需提起正念,告訴自己:“冬天雖來到,那表示春天已離我們不遠。”有時,我們也要提醒自己:“黑夜雖來臨,那表示黎明即將來到。”
正念有如陽光,提起正念就是讓光芒照耀。唯有確保慧光永不止息,才能令我們快速走過人生的黑暗期。生命中,如果陽光永續照耀,人生當然就會“黑暗消失,光明在望”。
|
|
|
|
|
|
上一篇:第一篇:生命誠可貴
下一篇:把握因緣就是智慧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