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世界壞的根本是家庭教育的崩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宣化上人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二日開示於法界佛教總會總辦事處


我們學佛的人,不要好奇,不要好高骛遠,平常心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勉強做出什麼事情來,都與道不相應的。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最好是任運而行,不加造作。有的人學佛學了一輩子,貪心比誰都大,我也不知道他是學的什麼佛。學佛,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都要任運而行,不勉強,不要存著一種貪心,不要爭心,不要在那兒學佛,學來學去總是有所求,也不要自私,也不要自利,最要緊不打妄語。我們人若能不打妄語,這誠實的根就扎下去了。

有父母的人好好孝順父母,有兄弟的家庭要和氣,不要爭吵,一爭吵就沒有家庭的溫暖和快樂了。你們看一看,現在全世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家庭都壞了。家庭分崩離析,不能和樂相處。“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可是你要安於室,不安於室,就是天天爭爭吵吵的,雖然有家庭,可是沒有家庭的溫暖和快樂。
這個溫暖快樂並不是說不知足。有的家庭互相不滿意,不知足,說我怎麼生到這麼一 個家庭?就有一股怨氣,怨天尤人,就搞得夫婦離婚了。所謂“父不父,子不子,妻不妻”,家庭沒有一天和氣的時候,整天吵吵鬧鬧。這樣一來,就離心離德,然後就離婚了。你看看全世界現在離婚的人有多少?離婚的比結婚的人還多。離婚不要緊,卻把整個世界每一個國家都破壞了。你看這個世界壞的開始,追源禍始就是從夫婦不和氣來的,因此造成天地災禍都發生了。
天地為什麼有天災人禍?就因為離婚的人太多了。這些離婚人,家庭都破碎了,生孩子也不會教育出有用的人才。家庭破碎,子女也都變成問題兒童了。這個孤兒、孤女,沒有爸爸媽媽的在在皆是。小孩子這麼無拘無束,沒有一種教育的方法來教育他,所以他就殺人、放火、販毒,無所不為了。這樣一來,國家也不像個國了,世界也都不像一個世界了。這追源禍始,就是夫婦不懂得治理家庭的業務,常常鬧離婚,所以這些問題都來了。
天災人禍,好像飓風、地震、水災、火災,這種種不一而足,瘟疫流行、戰爭,什麼災難都不知不覺就發生了。甚至於飛機失事、火車撞車、船在海上航行就沉了,淹死不知多少人,傷了不知多少人,這個禍源都是因為離婚,因為這個造成的。離婚,這是陰陽錯亂,陰陽錯亂就一切一切都不順利,不正常了。
所以你們各位想要知道世界怎麼不好的,你要追源溯本,研究研究是從什麼地方壞起來的─就是從夫婦間不和諧,不能相敬如賓,不能舉案齊眉。現在人都說自由,你講自由啊,就越來越不像人了,人都不如畜生了,所以這個時代就壞了。各位要深深明白這一點!不是學佛學了幾十年,學了一輩子,找不出世界壞的根本。
這個夫婦一壞,你這一爭吵,往上來說,就是不孝順父母,不忠於國。往下來說,生的子女都是一些有問題的兒童。往上也壞了,往下也壞了,這都是有連帶關系的。你們各位學佛的人,要真正懂得這個世界從什麼地方壞的?從外面來說,就是從夫婦那兒壞的,往裡邊來說,就是從人心那兒壞的。人心一壞了,外邊就都不正常了,都不符合規矩了。你無論到哪個地方,你可以觀察觀察,看一看,家庭若不好,吵吵鬧鬧的,社會也不會安定,國家也不會出人才了。
各位善知識,今天大家聚會到這一個大的堂裡邊,共同談一談教育的問題。教育是人人的根本,若把這根本問題忽略了,那就叫捨本逐末,捨近求遠。
教育是由有生以來,耳濡目染影響的,形成我們人一生的行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教育的問題,甚至於可以這麼說,不單生出後做人受教育。就是沒生出以前,在母親的腹裡,已經就接受教育了。當小孩子在母親腹裡的時候,這個母親如果是有學識的,也會影響這個小孩子很聰明,很有學問的。母親懷著子女的時候,如果是愛發脾氣,出生的小孩子脾氣一定很大的。母親非常剛強,不接受任何人的勸告,這個小孩子生出來也一定非常剛強,不聽任何人的勸告,自己有自己的主宰,不是一般人所能左右的。所以胎教非常重要。
女人為國民之母,為國家的根本,所有的女人都應該會教育兒童,在懷孕的時候,就懂得胎教。這時候也不應該爭,也不應該貪,也不應該妄求,也不應該那麼自私,也不應該那麼自利,也不應該打妄語。因為你打妄語,有爭、貪、求、自私自利這些行為,就影響胎兒也有這種心理,所以就不會在社會上做一個良好的國民。因為這個,所以父母於懷孕的期間,就應該特別注意教育。
趕在小孩子生出來了,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子女做個好榜樣,不要那麼爭啊!吵啊!自私自利、貪、求、打妄語啊!如果你有這樣的行為,那子女是見到什麼,就會學什麼。譬如大人會講話,小孩子也一點一點就會講話了。他受這種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所以做父母的不能說能養子女,不能教子女。你能養子女,那是幫助國家生一個國民了;可是你不能教養子女,這是沒有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關心。你沒把你生出的子女教育好,令他做一個問題兒童,甚至於危害社會國家,這都是做父母的要負的責任。
所以做父母的,要以教育子女為當務之急,不要把去賺錢去搞名搞利,做為第一了。應該以教育子女,做為最要緊的一件事情。你若是把子女教育好了,比你為他賺多少錢都價值;因為他知道怎麼樣做人,怎麼樣愛惜身體了。所以子女在家庭,還沒有入學的這個階段,教育的責任是父母的。
那麼等到他一踏入學校,學校做人師表的,應該要以身作則,影響得學生盡量知道怎麼樣敦品立德,怎麼樣能孝順父母,尊敬長上。一開始的時候,要教他孝道。萬佛聖城的小學,盡量灌輸小學生孝順父母;在家裡要替父母工作,也要順承父母的意思。所以萬佛聖城的小學生回到家裡,他的父母都非常滿意的。
老師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做自己真正的天職義務,就應該負起教育一般人的子女這種的責任,令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吸毒,不男女不守規矩,應該在這個地方著手。

家庭教育最重要
◎一九八八年六月五日
宣化上人開示於金佛寺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就是說人出生的時候。“性本善”,性是善。這個善的性就是佛性,並不是人性。性本善,沒有說是人性或是佛性,所以我們斷定這個是人的佛性,不是人的人性。若是人的人性,那也就等於一般的種子一樣,春天種下去,秋天收起來,到冬天把它制成米吃了。春天又種下去,秋天又收起來,年年輪轉。一般的種子是無情。無情是無性;沒有什麼“性”,就是沒有佛性。我們人及一切眾生,不單人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都能成佛,這叫“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人做人與佛性是相近的。沒有違背佛性;順著佛性,藉著天地造化,陰陽孕育而生的人是善性。男孩在十六歲之前,女孩子在十四歲之前那種被世俗熏陶漸染的習性還不深,所以那時候叫童子。這時候男的是干三連的乾卦,女的是坤六段坤卦,這叫純陰純陽。赤子是渾沌,沒有分出善也沒有分出惡;沒有分出什麼叫陰什麼叫陽,不復雜。他本身那種佛性也沒有變。等長大成熟,那時候近朱則朱,近墨則黑;左右鄰裡鄉黨是善,就熏陶漸染成為善。左右鄰裡若是惡的,那就會養成一種惡霸土豪的性習,所以叫“習相遠”。所謂“茍不教,性乃遷。”假如你不好好的教導他,在這個時候,你不幫一幫他,他這個“性”就會下流了。所以要是放縱他、自由他,這是錯誤的,這是沒有明白自由本來是什麼樣子。他沒有能乘興去發揮自己本有的佛法,所以就在這個時候,他可以上天堂,也可以到佛國,也可以做修羅,也可以做人,也可以做惡鬼,也可以做畜生,也可以墮地獄,這是在做人的途徑上的一個轉捩點,在這個時候必定要有良師善友,好的家庭及學校教育。所以啊!小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之重要。“教之道,貴以尊。”那麼你想教他學好學壞,則要有一個專一的目標去幫助他、栽培他、提攜他、引導他去走這一條正路,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應該把家庭子女好好的教育好。

自由發展不是真正的自由
這個世界上特別的事情很多,是人想像不到的。雖然想像不到,可是,什麼事情一半是天造的,一半是人為的。天造的,人若不為,也不會成功;人若為,而天不造,也是沒有一 個根本。因此世間的事情都是對立的,有善就有惡,有陰就有陽,有是就有非,有好就有壞,這是一種對待法。這個對待法,你若會做的,壞又可以便成好;不會做的,好也可以變壞。會用功的人,陰氣最盛的,也可以調和得有一點陽氣。陽氣太盛的,也可以調和得有一點陰。陽是屬動,陰是屬靜;陽就屬剛,陰就屬柔。好壞是由人而養成的,因此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因為這個,所以在中國有個孟子,他是亞聖。這聖人,小的時候就沒有爸爸了,只有媽媽帶著他過日子。最初他們的鄰居是個殺豬的屠宰場,因此這個小孩子天天就學殺豬,學屠宰的這種事情。他媽媽一看,啊!這不可以讓他自由發展,不可以教他學殺豬,做屠宰的這種事情,所以就趕快搬家。一搬嘛,又搬到一個墳場的旁邊,這個孟子當時就學挖地造墳,祭祀這一類的事情。小孩子在那兒擺上個碗,祭祀祖先;看人家到那兒燒香化紙,他也在那兒燒香化紙。他媽媽一看說,這個不得了,若由他自由發展,這小孩子長大了,會變成一個埋墳的人,這有什麼用啊!唉,趕快搬家!趕快搬家!不能由他自由發展,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於是又搬家了,搬到一個學校的旁邊。那麼這學校的學生上學向聖人鞠躬,放學也向聖人鞠躬,回到家裡向父母也行禮,在學校也好好讀書。孟子家裡沒有錢,雖然沒有錢,但是他有學習的能力。 
他看人家怎麼樣,他就模仿模仿,怎麼樣去讀書識字,進退有禮,禮儀如一,他就學這個。孟母一看,這回我要在這兒住下來了,這個孩子一學,學好一點,不要由他自由發展。那麼在這兒一住,以後孟子學啊學,時間一久,他又討厭了,就不讀書,又淘氣,又調皮。孟母那時候織布,看兒子不讀書了,就把織布機割斷,布也不織了。孟子一看織布能賣錢,維持家庭生活,那麼母親不織布了,生活的來源斷了,怎麼辦呢?就請問媽媽,為什麼把這個機和線都弄斷了,不織布?媽媽就對他說:“你現在不讀書,就等於織布機斷了線一樣,不能再織了。”孟子一想,原來我不讀書,就等於織布機斷了線一樣,這是不行的。於是以後就用功讀書,終於成了一個大聖人。 
所以,我並不是在反對這個國家,但是你任小孩子自由發展太過,也是錯誤的觀念。由於小孩子就像一棵小樹似的,長得很多枝枝丫丫,你若想它成一個材料,必須要把這些橫枝都斬去,留一個正的根,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棟梁之材。所以,小孩子若是對的,當然由他自由發展去;如果他不對,應該教他改過一點。 
在這個國家,我發覺很多小孩子都是左撇子,寫字、吃飯,做什麼都用左手,這是不太方便的。右手屬於柔順,左手是屬剛強,所以左撇子是不太好的。每一個家庭,如果有小孩子是左撇子,最好還是教他在學習的時候就能轉過來,用右手寫字、拿筷子等,這是好一點。因為向右是順序,順著秩序去的。好像我們繞佛都是向右轉的,這一切一切都是向右的。右手就比較靈活一點也方便寫字、吃飯,一切一切的都很順利。所以我向有左撇子小孩的家庭做這樣建議。 
說是這樣說,不過你們若是一定教小孩子自由發展,那將來不聽話,也是自由發展發來的。因為他說我要自由發展,我不聽你的,你講什麼我也不聽。所以到大了就做嬉皮,或著就做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從電視上會讓人學得很壞的,你若是教他看電視,那不也是自由發展嗎?這都是一種影響力影響了他!所以若真自由發展,要怎麼樣呢?就要到山裡頭,電話也沒有,電視也沒有,什麼都沒有,完全與世界隔絕了。他在那個地方自由發展,好像山裡頭的樹木和世人離開,那可以自由發展。因為它沒有人了嘛!那地方沒有人,你不自由發展也不行。若在社會上,有人在這兒,我們則應該維持一般的智慧、常識和行為。 
 我並不是反對左撇子,不過這左撇子的人,有的時候好像古裡古怪,有一點不聽話似的,這都是自由發展的關系。這個國家的小孩子,說讓他自由發展,那麼你們查一查,詳細研究研究,在這些自由發展的小孩子裡,有多少個是出來做總統的?是不是他自由發展,每一個都可以做總統?若可以這樣子的話,那這個國家個個完全都變成總統了。如果不是這樣子,那還是應該幫助他一點。幫助他一點,就是:對的,就讓他自由發展;不對的,就應該告訴他不要那樣子。

人為什麼要盡孝道?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觀音七開示於萬佛聖城
今天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要孝順父母?應該孝順父母,還是不應該孝順父母?這個問題,有兩種解釋。站在出世間法的立場來講,不應該孝順父母。我相信任何人聽過這句話,一定大吃一驚,因為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話,你所知道的是人人應該孝順父母,沒有聽過人說不應該盡孝道這句話,所以你覺得驚奇。若按照真理來講,是這樣的說法;若是站在世間法的立場來講,當然應該孝順父母。世間法是木本水源,應該慎終追遠、孝順父母、恭敬師長,這是天經地義之事。 
若按出世法來講,我們努力修行,用功學習,發大菩提心,就是盡大孝,而不是小孝。此話怎麼解釋?因為修行有所成就,可以超度七世父母生天,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就是大孝。 
孝有四種:一為大孝。二為小孝。三為遠孝。四為近孝。何為大孝?就是報生生世世的父母恩、師長恩。何為小孝?就是孝順現世的父母,膝下承歡,令父母高興。養父母的身、慰父母的心,也就是要恭敬父母、供養父母。何謂遠孝?就是孝敬古聖先賢,效法他們的一言一行,作為借鏡;一舉一動,作為圭臬。何為近孝?就是除了孝順自己父母之外,還要孝順他人的父母,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有這種的思想和行為。 
真正出世法,超過孝道,所以我方才說:“不應該執著孝。”若是執著孝順父母,那就沾上情情愛愛的思想,就有妄念,終日念父思母,焉能修道?所以按真理來講,不應該盡孝道。我講這個道理,有人會懂,有人不會懂,所以大家要深一層研究這個問題。 
現在的人心,一天比一天壞,品行一天比一天惡劣,所謂“人心不古”。為什麼,因為世間人,本應該孝順父母,可是他不孝順父母。認為孝順父母是落伍的思想,又認為父母養育兒女,是他應盡的責任而已。那麼,他不盡孝道,是不是修行呢?也不是的。他真能修行,不需要養父母,也算是孝順父母。這是盡大孝,將來超度父母生天。 
他既不孝順父母,也不修行,專造種種的惡業,將來一定墮落三惡道,毫無疑問。你們看!現在的青年男女,學下流的行為,不是殺人放火,就是奸淫邪道,無惡不為。覺得應該這樣放蕩不羁,以為自由。他認為人不應該孝順父母,就應該學壞,這種思想,大錯特錯。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大致差不多是犯了這種通病。 
修行人,雖然不孝順父母,可是能拯救父母離苦海,生於天界。但有些人,既不孝順父母,又不修行,終日做些不道德的事,有害於家庭,擾亂社會、國家,不得安寧。這是賠本的生意,越賠越沒有底,前途不堪設想。這樣胡作非為,乃是不可寬恕的罪人。 
 在前邊所說的修行人,能把父母放下,專心一致修行,這是對的。既然不修行,也不盡孝道,這是不對的。這一點要弄清楚,所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做人的根本先要盡孝道
◎一九九三年元月四日
宣化上人開示於法界佛教印經會
我們做人,人要是沒有做好,都是不能成佛的,所以必須把基礎建立起來。什麼是做人的基礎?做人的基礎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那麼做人的根本先要盡孝道,先要敬老尊賢,看所有的老人都是等於我的父母一樣,中年人都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樣,青年人則像我的子女一樣,能這樣看,這才是懂得怎麼樣做人。因為這個古人才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以敬老尊賢,尊重賢人,再能恭敬有道的人,這是做人的根本。 
禮運大同篇上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在古來古聖先王,有道的名君,都是這樣治理天下。文王發政施仁,必先周濟矜寡孤獨這四類人,所以周朝人民享受太平。文王能以天下像一家似的,世界像一體,所以沒有彼此親疏遠近的分別,這叫大同世界的開始。我們做人都要本著這種心理來學佛,你如果有這麼大的心量志願來學佛,佛一定會護持你,你要是不這樣去做,你就是念佛、拜佛,然後常常發脾氣,這也是無有是處的,於佛教得不到什麼利益。 
我不會說什麼高談闊論,只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把脾氣布施出來,這是你真正的布施。你要是不能布施你的脾氣,這與佛道一定不相應的。 
今天我頭一次到這兒來和你們各位見面談話,因為在飛機上也沒有睡覺,昨天晚上也沒有睡覺,今天又有很多人來見我,所以覺得很累。我不多說了,說得太多,你們都忘了,也是沒有用的;說得少,你們記住一句,真能去躬行實踐,真能去認真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再加上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是把佛教的路邁出頭一步,第二步你們更應該努力勇猛精進,祝你們各位早成佛道。 
我們要愛惜我們的身,先要把身體修好了,修身先要正心,你心不正,身就不能修,身不能修,國也不能治,天下就不能太平,所以首先的功夫要在格物上用功夫,格物是什麼呢?格物就是要格除你一切的私欲,你一切的物欲,你一切的貪欲,格除這一切的欲念,“格物”把這一切的欲念都格出去了,格除你的欲念了,然後才能致知,致知就是你的智慧,能發揮你本能的、本有的智慧,你能發揮本能、本有的智慧,這個就叫致知,這個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你想要致知、有真正的智慧,先要誠意,這個意怎麼要誠呢?誠意就是專一不雜、念茲在茲、時時刻刻、一分一秒,都不離開,這叫誠意,你這個能誠意了,才能正心,你正心才能談到修身,修身然後才能齊家,齊家才能治國,治國然後天下就太平啦!天下太平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個世界就沒有戰爭了。所以只要從我們自己來做起,一開始就要在格物,不要這些欲念,有財欲、有色欲、有名譽欲、有食欲、有睡欲,這財、色、名、食、睡,這是五欲,這五欲你要是有了,你就也不能格物了也不能知致了,也不能誠意,也不能正心,也不能修身,也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都談不上,所以那麼歸根解題,我們根本的說法要在“格物”,格物的功夫你要懂了,你把這一切一切都懂了,你要先不把這個物欲格出去,你先還有很多的欲念,在你的心裡,你這個智慧永遠都不會發展出來的。 
所以我們大家注意這一點,這是儒教所謂八條目、三綱領,三綱領就是: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明德:我們這個本來的德行都有的,萬德莊嚴的,自本性都沒有明,沒有明就沒有顯現出來,沒有顯現出來,所以就糊裡糊塗的了,糊裡糊塗就因為沒有明明德,所以第一要明明德,第二再新民,怎麼叫新民呢?新民就是你自己明白了,然後再把這道理給所有的同胞,令所有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了,這叫新民,新民大家,然後都止於至善,到這個最好的地步,最好的境界上,最好的果位上,最有智慧的這種程度。 
所以你要明白道理的人,世間萬事萬物沒有不在說法的,沒有不是叫你回光返照,改惡向善的,好好的做一個修行人,你明白了一切萬事萬物都在說法,你要沒有明白呢,那麼一切萬事萬物種種色色都是令你眼花撩亂的,不知做什麼好。所以大家要是“見事省事就會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善的也是對你說法,不善的也是對我說法,那麼善、不善之中都是對你、我、他大家來說法!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不一定要到這個講堂,到這個譯經院來聽法,隨時隨地都是在學習,隨時隨地都是妙法,到處皆是,你能這個樣子,這是法爾如是,這個一切一切本地風光,不是從外邊來的。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起什麼念頭,用什麼心,這比什麼都重要
下一篇:宣化上人:為什麼人會得癌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