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法師開示  
                                                                                                                        
                                                                                                                        
                                                                                          
                                                                                            
    | 
	 
	  
	
	星雲法師:吃虧的奧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盡管有一句話說:“吃虧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數的人仍然喜歡討便宜,而不喜歡“吃虧”。既然沒有人願意吃虧,那麼,經常占人便宜的人,無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歡迎的人。因此,處世做人要肯得吃虧,吃虧不但是待人處事最討巧的方式,也是做人處世能夠成功的不二法門。  過去社會上經常傳出金光黨騙財的案例,其實受騙的人正是為了占人便宜,因為一時利欲熏心,希望貪圖意外之財,結果反而吃了大虧。反觀一些看起來“吃虧”的人,結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他為民謀福,寧願自己吃虧,但到最後,大家公推他為帝;著名的“管鮑之交”,旁人都說管仲在占鮑叔牙的便宜,但是鮑叔牙卻處處為管仲說話,後來還推薦他作宰相,然而正因為鮑叔牙肯“吃虧”,所以不但交到一個好朋友,而且為國舉才,利益了全國人民。
  閩南語有一句俗諺說:“佛祖疼憨人”,中國也有一則故事,述甲乙兩個小鬼要到人間投胎,閻羅王要他們選擇過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結果選擇付出的甲投生在一個富貴人家,終其一生樂善好施;希望過接受人生的乙卻投生在一個以乞丐為生的人氏,終其一生皆以乞討為業。
  這則故事說明:一個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計較“吃虧”,才能擁有一個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較,只知道接受,卻吝於付出,必定是一個貧窮的人生。所以,討便宜的,未必真討便宜;吃虧的,也未必真吃虧,真正說來,吃虧才是在討便宜。
  語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人只要心存正念,隨順因緣,助人為先,即使一時“吃虧”,最終“因果”必定不會讓你“吃虧”。因為,吃虧即非吃虧也,該是你的,即使吃虧,還是你的。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吃虧便是福”,真可以說是先人智能的結晶。  	
    
     |          
     |                                                                                     
    
                                                                                                       
     |                       
      
      
     |          
     |                                                                                     
    
                                                                                                       
     |                       
    
	上一篇:修煉忍辱44招 
	下一篇:生活裡有很多煩惱,我們應該多點耐心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