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建立合理的世界道德規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道德與當今社會
當今世界面臨著信仰危機,也面臨著道德危機。在經濟至上、金錢至上的觀念指導下,傳統的倫理道德,淳樸的民風民俗,以及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正在逐漸從我們眼前消失。物質文明的發展既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方便,但同時,由此而來的社會問題也頻頻出現。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進行反思,不能正確認識到道德重建的必要性,那麼,人類社會業已出現的各種危機必將愈演愈烈。
近來,***提出的“以德治國”方針,也正切合了這一時代和社會的需要。作為國家而言,道德與法治是立國之本。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道德信條,除此而外,近代哲學也在努力尋求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道德規范。正是這些道德,維系了人類社會數千年來的和諧與安定。如果缺乏這一基礎,社會的健康發展就無從保障。當我們提倡以德治國之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對道德的選擇。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科技的發達,隨著唯物主義的盛行,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傳統道德已受到極大的沖擊;而以唯物論為基礎的道德觀,在人類不斷膨脹的欲望前也顯得蒼白無力。因此,如何建立新時期的道德規范,是國際社會面臨的當務之急。據有關報道,聯合國曾邀請宗教界代表進行多方座談和研討,希望宗教界能為當今社會提供一套合理的世界道德規范。本人多年來致力於人生佛教的弘揚,接觸到很多社會問題,對當今世界的道德滑坡深懷憂慮,在對人類道德規范進行綜合考察之後,發現佛教的道德體系不僅最為完善,也最契合當今時代及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這一問題。

一、人本思想為基礎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這一事實說明,宗教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性,而信仰作為人類的精神需求,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
傳統宗教不僅作為信仰存在,更是道德建立的基石。歐美地區根據基督教建立了他們的社會道德規范,阿拉伯地區根據***教建立了他們的社會道德規范,而印度、中國等亞洲地區則根據佛教、印度教、儒教建立了他們的社會道德規范。這些源於宗教的道德觀維系了人類社會數千年的社會安定。
那麼,依宗教而建立的道德觀又是怎樣的呢?一般宗教都是神本的,不論是原始宗教,還是其後出現的多神教、二神教乃至一神教,幾乎都以神為中心。尤其是目前世界最為盛行的一神教,以上帝或真主為世界的唯一主宰,並由這最高的神決定人類的命運。因而,人類必須根據神的旨意生活,以信仰獲得救度,獲得抵達天堂的圓滿歸宿。不可否認,以神為本的道德信條對人類行為的改善具有重大意義。相信宇宙間存在無所不能而至高無上的神,使得人類對世界存有敬畏之心,而這份敬畏之心便是止惡行善的基礎。
但建立在神教信仰基礎上的道德不具有普遍意義,因為這種道德只對有宗教信仰的人才能夠發生效用,如果不是信徒,這種道德便不能起到制約的作用。而且,一般宗教尤其是一神教都具有排他性,以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為宇宙唯一的真理,以自己所供奉的神祗為世界唯一的主宰,而視其它宗教的信仰者為異端。當這種狹隘的宗教熱情趨向狂熱時,就會走向極端,甚至成為戰爭的導火索。於是,歐洲歷史上出現了十字軍東征,直至今天,***國家仍因宗教信仰的沖突而頻頻爆發聖戰。
而佛教卻和一般宗教有著本質的不同,佛教是人本的,否定宇宙間有主宰神的存在,認為人類自己就是命運的主宰,而並非由什麼主宰神來決定。佛教也十分重視人身的獲得,因為在一切生命的現象中,唯有人類才能探索真理,獲得真理,並成就智慧和解脫,佛陀就是由人的身份修行成就的。但人身短暫,難得而易失,所以佛教要我們珍惜人生,切莫辜負人生。
佛教認為人類遵行道德行為的意義,首先是基於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說:生而為人,就必須遵循人類的行為標准。唯有符合這一行為標准的人,才能真正地稱之為人,反之,則是不合格的人,或者是勉強算是人而已。佛教中的慚愧二法,就是使人能夠保有人的身份的德行。慚,是基於對自身身份、人格的重視,對自身不道德的行為生起羞恥之心,從而尊重有德行的人;愧,是基於對社會公共道德的重視,對社會不道德的行為生起羞恥之心,從而抵制壞人壞事。正因為佛教認為人類的道德是建立在慚愧心,也就是羞恥心的基礎上,那麼,遵行道德就是立足於人類自身的需要,而給外在的約束。
另外,人類遵行道德也是基於對未來生命的負責。佛教認為人類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在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勤奮學習,就會擁有豐富的知識;因為努力工作,就會獲得相應的財富;因為有良好的處世態度,就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正如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有待於自身的努力一樣,未來的光明前景也是取決於我們的道德行為。不論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美好的未來,而對道德的遵行才是未來人生幸福的根本保證。
佛教主張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都是平等的。佛陀出現世間,也是以一切眾生為教化對象,無論男女老少,無論種族差異,甚至一切的動物,在佛陀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都要以慈悲心來對待,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任何以犧牲眾生利益為前提的行為,都是佛教所禁止的,這就避免了神教的相互對立,避免了因信仰不同而導致的相互排斥,更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統一,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友好交往。

二、因緣因果為依據
人本思想,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同樣富有人文精神。儒家雖然也相信宇宙間有鬼神的存在,但並不以鬼神為本,而是教導我們“敬鬼神而遠之”。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主要是為維護現實社會的安定和幸福服務。但儒家的倫理思想在對待義與利,欲與理的問題上,往往將兩者機械地對立起來,因而也難以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儒家重義而輕利,甚至要求人們只講道德,不講利益,這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因為人類的生存要以利益為基礎,人類的幸福也要以利益為保障,如果離開這樣的基礎和保障,所謂的道德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如果道德不能和利益發生關系,甚至完全對立,那麼,它注定只能是口號式道德,是脫離現實的教條。
儒家發展到宋明理學,更出現禁欲主義的勢頭,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道德信條。佛教稱我們這個世界為欲界,欲界眾生的特點就是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正如孟子所說的那樣“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所存焉”。由此可見,欲望的力量是根深蒂固而難以抗拒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禅定的修行,要消滅欲望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樣的道德信條自然很難落實到生活之中。
西方社會經歷了數百年的神教統治。在以神為中心的宗教體系中,只有上帝才是絕對的權威,只有天堂才是永恆的歸宿,塵世是短暫而虛幻的,欲望是罪惡而危險的。隨著人本思想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竭力證實自身力量的時代,禁欲主義遭到了厭棄,轉而追求個性自由,認為人生的價值只有在發展自我、證實自我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全面展示。因而,人本思想肯定了人類追求欲望、追求利益的合理性,這一思想解放極大地促進了近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我們樂觀。
人本思想是以唯物論為基礎,推翻了神的主宰地位,使人類首次成為世界的主人。在創造新世界的過程中,在開發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在追求幸福和享樂的過程中,壓抑已久的欲望蘇醒了,在此同時,人性的弱點也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人本思想的道德觀是建立在肯定欲望和利益的前提下,唯有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傷害到他人的利益才是不道德的行為。這一道德觀的確有它的合理性,也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但人類的天性是自私的,因而,很難抵擋欲望的誘惑,在利益的面前也很難把握自己的理智,甚至利欲熏心,致法律與道德的規范於不顧。這樣的行為固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法律畢竟還存在許多漏洞,而執法機構及執法人員也沒有能力去發現所有犯罪現象,這就使得許多犯罪者會抱著僥幸的心態铤而走險。對物欲的極端崇拜,使整個社會走上了唯利是圖的歧途,使得人類在滿足物質欲望的同時,不斷地制造精神痛苦;在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不斷地破壞自然環境。到今天,被縱容的物欲已經使人類不再能夠清醒地把握自己,而陷入了重重的危機和困境之中。
而佛教的道德觀是以因緣因果為依據,從因緣因果的規律中體現道德行為的價值所在。和人本思想相一致,佛教也肯定人類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它從緣起的角度,揭示了世界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由條件所決定的。有情在世間的生存,離不開衣、食、住等生活資糧,假如離開這些基本的物質條件,有情的生命則無法延續。而利益的獲得又是維持生計的基礎,這就說明,人類的生存不能沒有利益,因而人類對利益的追求也是合理的。
那麼,道德與利益又是怎樣的關系呢?佛法認為,真正的利益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在佛經中,對善的定義是:能給自己帶來現世和未來利益安樂的白淨法。也就是說,善的行為和利益是互為因果的。善的行為不僅能使我們在現世得益,更能惠及我們未來的生命。
要完整地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理解佛教道德觀的內涵,則需要透過三世因果,及生命的整個延續過程來分析。通常,人們因不了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而懷疑因果的必然性,只顧及眼前利益,只是以暫時的得失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價值,不知行善必得樂果,行惡必得苦果。所以才會覺得行善是吃虧的表現,對待他人和社會只求索取,不講奉獻;只希望獲得權利,卻不顧及自己應盡的義務。或許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反對道德,可一旦道德規范與他們的現實利益發生沖突時,如何取捨就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假如人人都能深信因果的必然性,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想人人都會樂於行善,而不願造惡。那麼,如何才能深信因果?只有通過對佛法的學習。整個佛法都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而這正是佛陀以他圓滿智慧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發展規律,唯有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以此作為參照,來指導我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佛教的因果思想還揭示了自利與利他的統一性。凡是真正對自己有益的行為,同樣能夠為他人帶來利益。因為善行才是真正的自利行為,而善行必然不會危害到一切眾生的利益,否則便是惡行了。利人才能利已,損人必然損已,只有在“我為人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實現“人人為我”,其過程雖為利他,但得益卻在自身。
佛教從緣起的角度看世界,揭示了世界是無我、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就這個意義上來說,個體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是一體的,個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體的。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佛教的道德觀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因而能更好地協調集體與個人的雙方利益,協調他人與自我的雙方利益,使社會的運轉進入良性循環之中。

三、五戒十善為准則
在佛法中,道德的具體規范又是如何的呢?道德的行為又稱為善行,它的基本內涵便是十善。十善,即不殺生、不偸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這十種善行是包含著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體現是身體方面的善行;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是體現在語言方面的善行;不貪、不嗔、不邪見,是體現在思想上的善行。
與十善相反的便是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嗔、邪見。十惡行可以說是對世間惡行的總結,人類的種種犯罪行為,都沒有超出這十種惡行的范疇。因此,佛教將對治這些惡行的十善業道作為人類的基本道德准則。
十善而外的五戒,主要是對有情行為的約束,具體內容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從戒相上來看,五戒與其他宗教的道德規范非常相似,如耆那教,以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淫、離欲為五戒,基督教的後五戒為:勿殺、勿盜、勿淫、勿妄證、勿貪他人之所有。摩那法典亦以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非梵行、不貪嗔為五戒。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道德規范代表著古代聖哲們的真知灼見,雖然樸實無華,但正如培根所說的那樣:“對瑣事的明智指導正是最高明的教條,因為生活並不由新奇和奧妙的事情成立。”
或者有人會懷疑,在步入信息時代的今天,那些傳統的道德觀念是否早已過時?是否還能具有永久的權威性?我們要知道,雖然人類有性別之分、種族之分,但也有著相似的共性、相似的弱點。今天,物質文明雖然有了空前的發展,但人性並沒有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得到完善和提高,正相反,在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的旗幟下,人性的弱點因為失去制約而表現得更為充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殺、盜、淫、妄的犯罪現象非但沒有收斂,甚至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嚴重。要想改變社會的現狀、改變人類的命運,唯有將道德普及到民眾中。
佛教的五戒十善有雄厚的義理作為基礎。從自身而言,持戒就是在培養我們生命中善的種子,抑制生命中惡的種子。當我們生命中善的種子增長時,就意味著我們的人格得到了淨化,我們的生命得到了升華。而當我們生命中惡的種子增長時,就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在趨向墮落。我們的每一樁善行,所帶來的也不只是暫時的人天果報,更會將我們未來的生命帶入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環中。而惡的種子一旦萌芽,也會形成強大的力量,給我們的未來帶來無窮的過患。善惡的果報不是一時的,所以,持戒的意義也是長遠的。
無論是善行還是惡行,它的根源都在於我們的心。通常,我們所認為的犯罪行為只是那些已經付諸實施的行動,但在佛教的十惡行中,將我們的貪心、嗔恨心和邪見也納入了犯罪的行為。只要我們生起一念貪心、嗔恨心的時候,同樣屬於犯罪的行為。因為貪心和嗔恨心的產生,雖然沒有具體地傷害到他人,但卻在無形中傷害了我們自己。
我們起貪心的時候,就是在給生命中貪的種子澆水,是在助長我們生命中貪的力量,而這種貪的力量又會形成巨大的慣性並左右我們的行為。當我們貪著財富時,會表現出悭貪吝啬;當我們貪著地位時,會表現出阿谀奉承;當我們貪著虛榮時,會表現出自贊毀他,正是這一切,污染著我們的心靈,腐蝕著我們的人格。而我們起嗔心的時候,也會導致同樣的結果。所謂修身養性,一方面要求我們有效地約束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方面要求我們不斷地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因為我們的不良習慣是來自無始以來的積累,有著根深蒂固的力量,只有從思想上根除它,才能使我們的人格得到升華,成為眾善畢備的有德之人。
五戒十善不僅能完善我們自身,還能給社會帶來自他和樂的效果。今天的社會,存在種種不安定因素。歸根結底,不外乎人類的貪、嗔、癡在作怪。只要人類的貪、嗔、癡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世界將永無安寧之日。因為人類世界的和平始於人類內心的和平,***能為我們帶來和平嗎?導彈防御系統能為我們帶來和平嗎?如果優良的軍事裝備能夠為我們帶來和平,能夠保障我們的安全,美國的世貿大廈就不會出現撞機事件。先進的武器一方面是用來相互制約,一方面是用來相互威脅。***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是安全的保障,還是更大的不安定因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只有認識到世界不安定的根源,才有可能最終解決不安定的問題。如果人人都能慈悲不殺,還會有生靈塗炭的悲劇嗎?如果人人都能視天下萬家為己一家,還會有硝煙四起的戰場嗎?如果人人將社會與自身當做一個整體,還會隨意地侵犯他人的利益嗎?
人類的犯罪現象千差萬別,可以運用法律的手段來制裁,也可以運用經濟的手段來制裁,但最有效的莫過於道德的建設,因為道德建設不僅從根本上鏟除了犯罪的根源,更不會帶來任何負面的影響。如果眾生都沒有了貪嗔癡,這個世界便是安樂祥和的佛國淨土!所以說,五戒十善的提倡,對社會安定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義!  

上一篇:濟群法師:唯識學上的唯識義
下一篇:北京奧運會運動員超過20%是素食主義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