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你還看不慣,你還不行,功夫差遠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善導大師也給我們講了三忍,一般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他生在唐朝時候,那時候日本、韓國,還有越南,不少的高僧大德到中國來留學。他們認定兩個老師,一個是善導,修淨土的,還有一個是智者大師,學法華的。這兩位老師他們國外的學生非常之多,確實回去也真有成就。善導大師給我們講的三忍,第一個是「喜忍」,歡喜,「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他講的話很好懂。諸位想想,念阿彌陀佛念到生歡喜心,不但是講有感應,肯定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到法喜充滿,得喜忍,這是念佛功夫的淺深。第二種「悟忍」,開悟了,「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真理就是諸法實相,念佛開悟了。為什麼?煩惱念掉,不就開悟了嗎?我們現在不少人念佛,為什麼不能開悟?第一個是夾雜,功夫不純,念阿彌陀佛裡面還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第二個懷疑,信心不足。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的綱領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三昧,不夾雜;淨念相繼,如果六根沒有收回來,眼攀緣色,耳攀緣聲,六根攀緣六塵境界,夾雜在念佛裡面,把念佛的功夫全破壞了。所以,都攝六根簡單講,把你的妄念統統收回來,就這個意思。一心專注,這叫淨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相繼是不間斷,會開悟。開悟之後,就跟惠能大師一樣,你所沒有學過的經教你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瞭,開悟了。第三個是「信忍,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這個正信,相信自己決定得生,功夫成就了。「善導大師解觀經中」,他對《觀無量壽佛經》有一部註解叫《四帖疏》,「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善導大師講就是這三樣,「喜忍、悟忍、信忍」。「淨土文類行卷」裡有句話說,「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這都是解釋《觀經》的。「慶喜」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念阿彌陀佛,一念相應之後,跟韋提希夫人一起都獲得三種忍。這三種忍,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喜忍、悟忍、信忍。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六波羅蜜裡面的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有三種形象,我們應當要學。第一個是「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敵之惱害」。「有情」是說人,我們的冤親債主。這些人來,不一定是什麼原因,他毀謗你、他侮辱你、他破壞你、他陷害你,你能不能忍?你要不能忍,你不是修菩薩行。害到極處的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叫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把他凌遲處死,用刀把身上肉一片一片割,割死,不叫你好死。那是歌利王怨恨心,你是修忍辱,我看你能不能忍?用這個手段把他處死。割到快死的時候問他,你有沒有怨恨?佛說沒有怨恨,而且還告訴他: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佛說話算話,釋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個得度、成阿羅漢的是憍陳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典范,沒有一絲毫怨恨,不但沒有怨恨,還有感恩的心。為什麼?他是來考試的,看看你忍辱到什麼程度,你畢業通過了,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原本成佛是賢劫第五尊佛,在彌勒佛之後,因為忍辱波羅蜜圓滿,他提前了,在彌勒菩薩之前他先成佛,彌勒菩薩退後了。提前成佛,你說要不要感謝歌利王?

    所以我們遇到別人來毀謗、侮辱、陷害,要感恩這些人,不能有一絲毫怨恨,他來考我,我知道我程度提升了。如果還有一點沒放下,那不行,還要重新來經過考試。一次考試就及格,你就不會有第二次,可是你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就參加不斷的考試,你在菩提道這個路上不是一帆風順。如果真正修忍辱,是一帆風順通過,好事,不是壞事,問題就是你用什麼眼光去看,你用覺悟的人眼光去看就是好事。仁者無敵,仁者是菩薩,菩薩對一切眾生沒有一個是敵對的,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就對了。佛菩薩來考試我的,他表演的做種種惡事、造種種罪業,也是給你看的,看你能不能忍受?看你是不是能看得慣?你還看不慣,你還不行,功夫差遠了。

    這社會是個大舞台,每個人都在考你,每個人都在測驗你。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鍊心。五十三參是我們現實的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的、有惡的,都讓你看,關關通過,以清淨心、平等心、恭敬心看待,都是諸佛如來的示現。所以一生圓滿成就,就這個道理。我看到人,我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不是他做錯,是我們自己有問題,他做的是對的。善財童子看那些行惡的人,他恭敬、供養,沒有贊歎。表演是善的、正面的,他有贊歎;表演是負面的、反面的,他只沒有贊歎,恭敬、供養、請教樣樣都不缺,他在學習。善的我要跟他學,不善的我看到我也要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統統是善知識。夫子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是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兩個都是我的老師,這成就你自己。

    第三個是「谛察法忍,又雲無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者」。跟前面無生法忍意思是一樣,就是你看一切法,看到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不動心。這三種忍,前面兩種是忍耐的忍,後面一種忍是信忍之忍,好像是不一樣,「然決定不動心之義則同」,這句話重要,就是無論什麼境界現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麼高級的菩薩,證無生法忍菩薩,他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無生法忍。不分別、不執著,那都還屬於耐忍這個程度,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無生法忍。

    《華嚴經》裡面也講到這三種,這三種講得詳細一點。第一種,「耐怨害忍,謂人以怨憎毒害而加於我,即能安心忍耐而無返報之心」。決定沒有報復,中國古人所說的逆來順受,古人又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定要有個信心,別人沒有過錯,過錯一定在自己。他為什麼不怨恨別人怨恨我?我一定有過失,一定有對不起他的地方。遇到這個事情認真反省,找出原因、消除原因,這個問題就化解了,決定沒有沖突。千萬不要認為過失在對方,那就錯了,那完全錯了。我這一生沒有得罪他,前世可能有。我們相信六道輪迴,我們有過去生,過去生中結的怨現在遇到了,他的怨恨心沒放下,他來報復。我們學佛懂得這些道理,我們就應當承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罵我,恭恭敬敬聽,他罵累了他自然不罵了。我一直表示真誠、恭敬,沒有一點怨恨,這個怨結就會化解,這一點很重要。第二種「安受苦忍」,這裡舉的例子,「謂疾病水火刀杖等眾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這些是什麼?這是業障。調整我們的心態,這些業障也都能夠化解。這些業障是我們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語、不善的行為所造成的,絕對不是外頭無緣無故而加之於我的。

    末後一條,「谛察法忍,謂審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這個忍是有肯定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道理我同意、我接受、我肯定它,這是這個意思。佛有的時候講的理很深,我們雖然不能理解,不懷疑,假以時日慢慢的就會懂了。所以學經教,古人教給我們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決定有道理的。長時薰修就是你學一遍是決定不夠的,幾個人能一遍開悟?有,像惠能那樣的人一遍就開悟了。太少了,這是我們學不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重復。我讀書有個習慣,重要的這些學習的課程,我至少是十遍,這是我一般的標准,要學十遍,聽要聽十遍。在從前沒有這些錄音帶、錄影帶,沒有這個東西,哪個地方有講這個經我就去聽,聽的遍數愈多愈好。我聽李老師講「佛學概要」,我聽了十一遍,他每一次辦班都要講這個課程,我都去聽。十一遍聽下來我都會講了,可以不要用書本我就會講。不重復不行,這個經至少要十遍以上,重要的經典我差不多是聽三十遍,才真正能體會,遍數少了不行。所以學佛不得利益,沒有別的,遍數太少,薰習的時間不夠,真正長時期薰習,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然就相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9集

 

上一篇:淨空法師:念頭無論有意無意,跟法界所有一切現象互通信息
下一篇:淨空法師:《無量壽經》展開是什麼?是你的家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