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寺位於峨眉山麓,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眾多寺廟裡,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是游峨眉山的起點。這裡寺周楠樹蔽空,紅牆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袅袅,磬聲頻傳。此寺坐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後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鳳凰展翅朝金阙,鐘磬頻聞落玉階。”就是對報國寺這只“金鳳凰”周圍景物的生動描寫。橫匾“普照禅林”和“普放光明”,同是一個意思:佛教稱峨眉山為“大光明山”,晝有神奇的佛光出現,夜有萬盞聖燈來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右邊“鶴駐雲歸”,意為鶴停下了,雲歸山岫,喻指清涼靜地,含有道家韻味。大門上的聯語:“獨思喻道,敷坐說經。”前者是說靠自己的思維明白佛經的道理,就是佛學講的“獨覺”境界。後句是說高僧大德鋪設好法座向弟子講經說法。
和英英師兄一起抵達報國寺的時候已是下午四點多了,本想在此住宿,可正值客房裝修,看來無緣在此過夜了!
弘一大師題的橫匾
後殿裡傳來悠揚的念佛聲,走進門邊看到有兩位法師領著一群老居士在繞佛。禮佛後就跟著他們念佛,走在最後的那位法師見有人跟著念就把我倆讓進了隊伍。感覺很好,象是回到心靈的老家。饒佛後又坐著念,念得挺攝心的,磁場真好!起來後他門又開始了下一輪,可天色不早了,想想還得找住宿的地方,於是兩人離開了這不錯的念佛堂,後來聽人說這每天都有法師帶著念佛好幾小時呢!
問了報國寺裡的一位師父,附近有伏虎寺可住宿。步行沒多遠,就到了山門。
山谷裡溪水邊的人們好悠閒
寺前溪水潺潺,綠竹纖纖。看到如此清幽的美景,本來還在猶豫第二天是坐車還是走路上山的英英,格外高興地說:“還是走上去好了!”我說:“要是坐車,好多地方去不到。我們慢慢走好了,走累了就找個寺院住。”
在門口買了地圖和上山的竹棍子
伏虎寺是峨眉山有名的一個寺廟,位於報國寺西約一公裡,始建於晉代,當時稱為藥師殿,後來一度曾改稱為"龍神堂"、"虎溪禅林"、"虎溪精捨"。因山形如臥虎,遂將寺定名為"伏虎寺",又因為傳說樹林中多有虎患,於是建立"尊勝幢",其外形制作像塔一樣,上刻梵咒,放在無量殿前。寺內建築,歷經朝代興廢,也曾幾度興廢。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該寺現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
伏虎寺深藏於茂密的叢林之中。清代可聞大師的徒弟寂玩在寺周廣種杉樹、桢楠、柏樹,按《法華經》一字一株,稱“布金林”。布金林與大峨寺的旃檀林、白龍洞的功德林並稱為峨眉山的三大園林。
神奇的是,寺中幾處殿宇雖然被參天古森所覆蓋,屋頂卻終年不見一片落葉,因此清康熙皇帝曾經題賜匾額“離垢園”。形成這一罕見景色的原因,據說是特定的地勢——寺居山阿之中,山風浩蕩,自然清除了屋頂落葉。
羅漢堂內供了五百羅漢,規模較大,甚是莊嚴!
這是全山最大的“羅漢堂”
寺內有華嚴塔亭,中置明代鑄造的紫銅華嚴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層,塔身鑄有4700余尊小佛像,塔體镌刻《華嚴經》文。華嚴銅塔以其時代久遠、體形高大和鑄造精良而居中國銅塔之最。(注:圖未拍,去時天色已晚,漏拍了!華嚴塔附近還有峨眉山尼眾佛學院)
伏虎寺的早課
注:圖原創,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絡
清夢居博客(2011.雲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