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念佛的甘苦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憶前五年,弟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忽起大惡念,駭極,汗出如洗,竟有數日不敢作功課,嗣思生平絕無此想,何來此念,殆多生業種乎?稍稍自釋。然究疑莫能決。後叩諸谛老法師,谛公曰:此多生種子,今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當知八識中惡種藏積甚多,倘遇外緣引之,彼即出頭露角,不可收拾。所以佛法修心之功,不可不用。功用得勤,惡根方可拔除,善根乃能增長耳。弟因此亦知念佛之要。蓋一切法門,必將業種斷淨,方離生死,必歷三只功行始克辦到。惟修淨土者,依彌陀願力,慈悲攝受,遂得帶業往生。但得生西,便出輪回,此之謂勝方便,謂方便善巧勝過一切也。(帶業二字,的指未能除盡之種習而言,非謂現行惡業。或曰:果爾,何以惡人臨終十念,亦得往生耶?須知惡人臨終地獄相現,幸遇善友開示,則恐懼之情與求生之心,一時並急,勇猛念佛,有一往直前之慨。但大限已到,甫及十念,遂已命終,非只發心十念也。試思當彼哀悔誠切,情急求生之際,此時之心,固已惡念全清,善根開露,故蒙攝受耳。此中道理亟應細辨。)
  弟修淨土,亦已十年,然至今尚因循於第二第三兩層之間,乍前乍後,絕無進步,至為慚愧!若第四層功夫,特依據經教而陳述之,弟猶未能達此境也。又此四層亦依言說方便,立此次第,實則或前後互起,或一時並現。亦有人念佛甚久,無甚出入;或念之未久,境界甚佳者。此視根性之利鈍,業障之淺深,功行之勤怠,隨人而異。
  總之,無論何人何時發現何境,必須審其利病,知所修治,乃為最要。所慮者自不審知,所以宜常親近善知識也。更有進者,用功固應求證念佛三昧,但不可著急求之,功到自能證得,非可強求。即令生前未能親證,但須真修切願,臨終必能蒙佛接引,不可自餒也。至要至要。
  (六)《觀經四帖疏》、《無量壽義疏》、《往生論》、《淨土十要》各一部,五彩及不著色三聖像各一幅。一並奉贈,即囑寄上。其《四帖疏》等書,如六謙先生有未見者,請與共讀之可也。
  (七)三業清淨之法,最好一心念佛。蓋一句洪名,無業不銷,無德不備故也。
  (八)在家人應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是也。兄今殺、酒已戒,而盜等之戒,平素之立身行事,已立其基。今復致力防檢,更自易易。夫戒有止持、作持。如堅持五戒,止而不為,是名止持。自己止持,復勸他人止持。以及不殺且放生,不盜矣且布施之類,是名作持。布施非必財施也,教人以佛法,曰法施;設種種方便,令人離恐怖,得安樂,曰無畏施。持名而得一心不亂,即是定,非必坐禅也。兄能信入淨土法門,即是莫大慧根。若於念佛之暇,將淨土教義探討明白,大足啟發智慧。且因此己既增長道力,並得開發他人信心,益莫大焉。至於根本大智不可強求,果能一心不亂,則性光朗耀,徹體圓明矣。
  右列八條,念佛之道,用功之方,一一備具,請由此門而入。以兄之至誠至勇,證道何難哉?不勝欣盼之至!
 

上一篇:古代素食含義 為何初一、十五要吃素
下一篇:一心念佛有四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