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居士:在家與出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家與出家

黃念祖 

  教中說,在末法時期,在家人比出家人容易成就。當前正是末法,出家並不見得比在家人好修,甚至於更困難,所以在家也可修行。既是在家,就有在家人的問題。

  所謂人生三大問題:學業問題、職業問題、婚姻問題。我們有這些問題,行動就分了些神,尤其是現在,你出國的時期,專心地去求學問,種種。所以我們一方面在家修行,一方面人生三大問題,都要陸續得到解決。在修持裡頭,對於人生所需要的事情,都可以在修法之中祈禱,祈求佛加被。同時,我們還要在寶貴的時間裡,擠出一定時間去修持,我們要取得世間一些問題的解決,是為了便於我們現在和以後的修持,而我們現在的修持也就能夠保證我們世間這些問題解決得順利。

  但是大家祈禱之中也要記住“可許則許”這個小冊子。這是一個居士寫的,他自己愚癡,所祈求的事,可能對自己不利,很可能是個害我的事,因此,在所求的事後加了四個字,“可許則許”。也就是說:“請佛替我考慮,能允許我再允許我。”為什麼要加這四個字了有一個故事能回答這個問題。一個人,他最喜歡的兒子,十幾歲生病,花了無數的醫藥費,還是死了,兒子死後父親非常思念。後來聽說,有一個人能通陰間,能把死的人找來談話,他就說,無論多少錢,都要把它辦到,我要同兒子當面談話。後來朋友就告訴他說:“看來情況很復雜,你恐怕不能露面,你這個兒子對你懷恨很深。通陰的人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你先藏起來,情形好你再出來。情形不對,你就別出來。”老頭聽這麼說,朋友都攔 著他,他也就先沒露面。通陰的來了,不久,就把他的兒子鬼魂找來了,兒子騎著一頭驢,怒氣沖沖的問大家:“那個老畜牲來了沒有?”“沒來,沒來,他今天沒來。”“他要來了,我非好好揍他一頓不可。”怒氣沖天,講他父親前生怎麼坑害他,怎麼騙他的錢,使他受了多少多少苦,恨氣末消。所以今生討還了一些債,可是余恨末消,恨不得好好地教訓他一頓,最後氣得牙癢癢的走了。兒子走後,老頭出來哆哆唆唆遍體發抖,出了一身冷汗,從此不再想這孩子了。所以,我們對世間的這些事情,平淡一些,肯定有好處。

  人生三大問題裡,有個婚姻問題。外國人往往頌揚愛情,把愛情看得很神聖。其實說穿了之後,愛情屬於情欲,並不神聖。愛是愛欲,情是情欲。總之和欲緊密相連,欲是人與動物都有的,主要兩種:食欲、色欲。吃東西,什麼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這個上頭的時候,吃東西也不知道什麼味兒。這個味兒那去了 ?因為沒有食欲呀!不覺得有味兒了。“子在齊聞韶”,孔子在齊國聽到了演奏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在三個月裡頭,吃肉不知道肉什麼味兒。亡室蕭侬華在重慶的時候,我的朋友齊居士告訴她,吃肉時觀想的法子,觀想肉變成一朵蓮花,然後咽下去,她按這法子,試了一陣之後說:‘我吃的肉一點味也沒有了。”可見味兒是由於你的食欲所產生的。所以,為什麼你的心不在上頭,就沒有味兒了。外國人很明白這個道理,請客宴會,總要自誇,今天,菜如何珍貴講究,廚師多麼高明難得,誇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紹、宣揚,引起大家食欲,讓賓客覺得好吃。愛情不離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從欲上出發,並不神聖。《楞嚴經》就說:“汝愛我心”,你愛我思慕之心,“我憐汝色”,我就喜歡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緣”,就是因為這個因緣,經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纏縛。你喜歡我的心,我喜歡你的顏色,互相愛戀,常在纏縛。這種情,是以欲為本,互相捆綁起來。當然在家就有夫婦之道,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因緣,大家也應該隨緣。有在家人提出要絕欲的問題,我反問說:“您夫人同意嗎?”所以應該注意家庭的和諧。

  因此,在選擇物件的時候,一定要有很正確的標准,以人品為第一,其余的條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對方是個明白人,俗語說:“願意跟明白人打架,不願意跟糊塗人說話。”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願意害人,不願意損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誠實,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術。第四是正派,作風正派,男女關系上也很正派。這樣的人就很好,是上選。其他的條件都可以降低,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十全十美是聖人了;現在找個賢人都不容易。我們婚姻、家庭問題解決得好,對於修特有極大便利。建設一個佛化的家庭,對於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兒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兒女都不信佛。現在你們還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臨終,你兒女信佛和你兒女不信佛,這個差別就太大了。他幫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後腿,你就往生不了。現在一般說起來,這個時候還是需要有人幫助一下,完全能夠生死自由,不需要幫助,這種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這個力量,有人幫一下還是好嘛!可以增上呀!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別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結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們應當慎重,也應祈禱,靠佛力。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眼睛,所以要不斷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對於一個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後判斷,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關鍵是寧缺毋濫,有的人很善於討人喜歡,獻殷勤,很伶俐,很聰明。而實際上,往往跟我們所要求的主要問題:明白、良善、誠實、正派是不相容的。

  我們在家,但可以心出家。許多和尚身出家而心不出家,咱們身在家,心可以出家。打個譬喻,好比蓮花在污泥裡一樣,蓮花就長在泥裡頭,所以在家人不能離開社會與家庭,就是這堆泥,藉就在泥裡生長,要是離開這些泥,就等於把花捏下來了,也就不會結蓮蓬了。所以就離不開家庭,離不開社會,也就是世間。可是,若總在泥裡,還能開花結果嗎?有什麼出頭之日,所以花與葉都要發出來,發出來不但離開了泥,而且離開了水。所以我們應該這樣體會,這個家庭是一堆泥,你離不開這堆泥。你到和尚廟裡,和尚廟裡還是一堆泥。但我們的目的不但要出泥,而且要出水。長到虛空中,才能開花結果,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比喻,這就是心出家。

 摘自《看淡世俗的纏縛》

 

上一篇:夢參老和尚:親近倓虛、慈舟、弘一、虛雲老和尚的經驗
下一篇:宣化上人:六祖惠能大師對「在家修行」的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