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獲。」前面我們學到的是「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易修前面說過了。我們一定要認識,學佛終極的目標是要成佛,我們學習的目的達到了。佛弟子不能沒有這個志向,世尊告訴我們,佛佛平等,不但佛跟佛平等,佛跟一切眾生平等。經論上也常說,生佛平等,生是眾生,把眾生放在前面,佛放在後面,這是對於眾生的尊重,生佛平等。學佛成佛是應該的!為什麼學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必定成佛。我們有這個願、有這個心,如果沒有緣是決定做不到的,願是空願,心是妄心,怎麼能成就?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緣殊勝,正如善導大師所說,他是講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說得好。我們套這句話來談談我們眾生與佛,八萬四千法門,淨宗殊勝獨妙,也是遇緣不同。緣具足了,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能成就,這是肯定的,至於能不能真的成就,關鍵決定在自己,不在別人。在自己,往生的道理、往生這樁事得搞清楚,這個理事在什麼地方?就在這部經上,乃至於淨土五經一論。但是我們知道,五經一論裡面講得最詳細、最透徹的,無過於《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稱為淨宗第一經。我們在今天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這個緣太殊勝,也可以說超勝獨妙。遇到了,要把經的道理、方法搞清楚、搞明白,然後依教奉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一生不變,沒有一個不成功,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這樣殊勝的因緣,超勝獨妙的因緣,到哪裡去找?可遇不可求。
無論什麼人都能修,總得搞清楚,沒搞清楚的,依教奉行也能成就,那是兩種人,上智與下愚,這兩種人好教,遇到了,他就成就了。我們不是這兩種人,上不上,下不下,當中這些人是最難教的。這個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人間,教學四十九年,為誰?就是為當中這些人,上智下愚很簡單、很容易。谛閒老和尚教鍋漏匠,鍋漏匠是下愚,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教他怎麼干他就怎麼干,教他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念到底。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三年,你看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稀奇!谛閒老法師替他料理後事,多有福報,多麼令人羨慕!這是菩薩示現給我們看,為我們做證明,念佛往生不是假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七九集)2011/2/13 檔名:02-039-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