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想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講的是“萬法皆空”的佛理。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講的是這個“萬法皆空”;《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講的是這個“萬法皆空”;《法寶壇經》中六祖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講的也是這個“萬法皆空”;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說:“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講的還是這個“萬法皆空”。 

    宣化上人解釋說:“不見一法即如來”:你若真是明白了,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忍可於心,這是得到“無生法忍”,一法都不立了,那還有甚麼呢?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一法不立,何處惹塵埃,那還有甚麼麻煩?還有甚麼問題?所以不見一法即如來,你要是明白一法不立,萬念俱空。“方得名為觀自在”:這才真正的叫做觀自在菩薩。因為你沒有跑,你是做得主了,你沒有向外馳求,你沒有在六根門頭上顛倒,所以才叫“觀自在”。(讀者可以參考《無生法忍》一章) 

    “萬法”對於我們來說明明是“有”,為什麼佛陀和菩薩要說它是“皆空”呢?原來,在佛教理論中的“空”,不是“沒有”,也不是“不存在”,而是指“不真實”(幻有、妙有),“妙有”與“真空”的關系是“妙有非有”、 “真空不空”。“萬法皆空”的意思是說一切“幻有”、“妙有”的事物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虛妄”的。因此,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遲速不同倫。”文中的 “順逆皆方便”說的是我們了解“萬法皆空”這一佛理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順觀”——從“畢竟空”到“究竟有”的過程來了解“萬法皆空”的佛理;也可以通過“逆觀”—— 從“究竟有” 到“畢竟空” 的過程來了解“萬法皆空”的佛理;因此說:“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無論是“順觀”還是“逆觀”,重點是要了解“萬法皆空”的實質,相對而言“逆觀”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比如說有了“人類”,才有了“人類”的“萬法”,在沒有“人類”之前,“人類”的“萬法”即是“空”;同樣,有了“哺乳動物”,才有了“哺乳動物”的“萬法”,在沒有“哺乳動物”之前,“哺乳動物”的“萬法”也是“空”;同理,“恐龍”、“兩棲動物”、“魚類”、“多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也都是如此。 

    “順觀”是從“空”(無)到“有”的過程,“逆觀” 是從“有”到“空”(無)的過程,以“順觀”來說,“單細胞生物”— “多細胞生物”— “魚類”(水生動物)—“兩棲動物”— “恐龍”(陸生動物)—“哺乳動物”—“靈長類動物”— “人類”,這是動物“進化的歷程”。而這種“進化的歷程”用佛理來說則是“因緣所生法”,《楞嚴經》雲:“ 因緣和合虛妄名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佛學常說:“緣起性空”、“ 緣生如幻”,因緣和合則一切法生,因緣別離一切法則滅。“因”就是我們的“心”,好比“種子”,“ 緣”就是陽光、雨露、、溫度、肥料等外部條件。微塵與微塵之間的“因緣”具足了,“單細胞生物”就產生了,“單細胞生物”產生了,則關於“單細胞生物”生存、繁衍的“萬法”也隨之產生,如此漸進到“多細胞生物”、 “魚類”(水生動物)、“兩棲動物”、 “恐龍”(陸生動物)一直到人類的產生都是如此。 

    講到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四大和合,虛妄名生。四大別離,虛妄名滅。”我們人類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的產物,“四大”即是地、水、火、風,我們源於泥土歸於泥土的物質屬“地”,我們人體裡的水分屬“水”,我們人體溫度屬“火”,我們的呼吸屬“風”。“因緣”具足時,我們就從“四大”幻化成“人類”,關於人類的“萬法” 也隨之產生,因此就有了“生”的“幻象”; “因緣” 別離時,我們再從“人類”幻化成“四大”, 因此就有了“死”的“幻象”。 

    如果講具體一些,人們可能會把“萬法皆空”的佛理看得更清晰。比如說我們人類是“哺乳動物”,哺乳類動物(Mammal)哺乳類是一種恆溫、脊椎動物,身體有毛發,大部分都是胎生,並藉由乳腺哺育後代。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哺乳動物具備了許多獨特特征,因而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特征是:智力和感覺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保持恆溫;繁殖效率的提高;獲得食物及處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強;體表有毛、胎生、哺乳身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用肺呼吸;體溫恆定,是恆溫動物;腦較大而發達。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征。胚胎在母體裡發育,母獸直接產出胎兒。母獸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獸。 

    這一切涉及身體各部分結構的改變,包括腦容量的增大和新腦皮的出現,視覺和嗅覺的高度發展,聽覺比其他脊椎動物有更大的特化;牙齒和消化系統的特化有利於食物的有效利用;四肢的特化增強了活動能力。有助於獲得食物和逃避敵害;呼吸、循環系統的完善和獨特的毛被覆蓋體表有助於維持其恆定的體溫,從而保證它們在廣闊的環境條件下生存。胎生、哺乳等特有特征,保證其後代有更高的成活率及一些種類的復雜社群行為的發展。 

     簡單的說“哺乳動物”就是吃“乳汁”(奶水)長大的動物,以“哺乳”的形式來養育後代的方法,叫做“哺乳法”,“哺乳法”是隨著“哺乳動物”的產生而產生的,“哺乳法”也只適用於“哺乳動物”,對於“非哺乳動物”而言,“哺乳法”毫無意義,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哺乳動物”產生以前“哺乳法”是“空”,也就是佛學中的“無生”。因緣具足了,“哺乳動物”就產生了“哺乳法”也隨之產生。 

    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我們不但要從“順向”來觀察事物的“發展”過程,而且要從“逆向”來觀察事物的“產生”過程,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因此一切事物的實質都是“空”,都是“無生”。如果我們的眼光過於狹隘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因此要有長遠的眼光,才能了解“萬法皆空”的實質,嘉大師在《證道歌》中說:“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宣化上人解釋說:‘大千沙界海中漚’:三千大千世界在空裡,就像大海裡一個水泡一樣,很渺小的,不要以為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大,所以《楞嚴經》上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空在大覺覺性裡,就像海裡的水泡一樣,那麼渺小。‘一切聖賢如電拂’:那麼這個時候,返本還原,一切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一切聖賢只是如電光,一掠而過,毫無蹤跡。 

    我們再來看看釋迦牟尼佛的眼光是何等的長遠,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纨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诃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禅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四十二章·達世如幻》 

    人們在讀六祖所作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偈頌時,“菩提本無樹”這一句可能就理解不了,“菩提樹”確實是“樹”,而且釋迦牟尼成佛時的“菩提樹”今天還依舊挺拔,為什麼六祖要說“菩提本無樹”呢?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解決。(我們把宣化上人的解說放在後文供讀者參考。)下面我們了解一些關於“菩提樹”的知識。 

    “菩提樹”原產印度,因此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智慧樹”。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藥三藏從西竺引種菩提樹於廣州光孝寺壇前。從此我國廣東、雲南均有菩提樹生長。是印度國樹。在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它在《梵書》中稱為“覺樹”,被虔誠的佛教徒視為聖樹,萬分敬仰。 

    菩提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大喬木。一般樹高15米,直徑2米。樹皮黃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縱稜,冠幅廣展;樹干凹凸不平。樹枝有氣生根,下垂如須,側枝多數向四周擴展,樹冠圓形或倒卵形,枝葉扶疏,濃蔭覆地。葉互生,近革質,三角狀卵形;或三角狀長圓形,先端驟尖,延長成尾狀,基部寬楔形至淺心形,全緣或波狀;深綠色,有光澤,不沾灰塵,被看作聖樹的象征。 

    葉形美觀,常用作詩畫題材。花生於葉腋,不見真面目,稱隱頭花序成對腋生。無總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內壁近口部,無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無梗,花被片3-4,花柱近頂生。瘿花多數,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線形。隱花果,扁平圓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菩提樹樹干富有乳漿,可提取硬性橡膠;花可入藥,有發汗解熱之功。它適於寺院、街道、公園作行道樹。 

    “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在英語裡,“菩提樹”一詞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寬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類學中,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osa,有神聖宗教之意。 

    宣化上人解釋說‘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台’:你說心如明鏡台,其實根本沒有個台,若有個台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台呢?‘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今天,我們應該對“萬法皆空”的佛理有更深刻的了解才對,可是由於人們沉迷與欲望,就變得越來越糊塗了。就“植物”而言,在“植物”產生之前,關於“植物”的“萬法”皆是“空”,這裡的“萬法”包括了“植物”的生長、繁衍、變異、演化等一切“方法”。同樣,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在“人類”產生之前,關於“人類”繁衍、生存的“萬法”也是“空”。 

    依次類推,一切事物的實質都是“萬法皆空”。“汽車”發明之前,一切關於“汽車”的“萬法”也是“空”,比如說汽車的“制造方法”、“駕駛方法”以及隨“汽車”產生而產生的“交通法規”、“交通標志”。同樣,“手機”(移動電話)發明之前,一切關於“手機”的“萬法”也是“空”;“電視機”發明之前,一切關於“電視機”的“萬法”也就是“空”。 

    一切“萬法”皆是“無中生有”,今天在我們看來十分寶貴的“石油”資源,對於不知道如何利用“石油”的原始人來說,“石油”毫無用處。“核能”也是如此,我們只有在掌握了這些“能源”的使用“方法”之後,這些“能源”對於我們來說才是“有用”的。《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要知道“此岸”的一切都是“幻相”皆不久長,只有我們的“真心”是亘古不變的。 

    “萬法皆空”的根源在於宇宙的本質是“空”,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中的“漚”(水泡)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宇宙”, “宇宙”的實質即是“空”, “宇宙”的“實相”即是“空花相”。《西游記》中齊天大聖法號“悟空”,我們只有“悟”到“萬法皆空”(萬法無生)的“空”性,才能獲得解脫。“悟能”是要“悟”到“能所雙亡”的佛學真谛,“悟淨”是要“悟”到“不垢不淨”的佛學真谛。(讀者可以參考《正報與依報》一章) 

   關於“萬法皆空”,在《法寶壇經》中也有很好的開示: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雖說“萬法皆空”是佛學的真谛,但是不可以“妄說一切法空”,《楞嚴經》中記載了“ 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說明。(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YIN欲。妄言行YIN,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為誅瞿昙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此,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宣化上人解釋說:“了即業障本來空”:你若明白了,真開悟了,這叫“剎那滅卻阿鼻業”,“阿鼻”——無間地獄的罪,也都滅了;你若是不明白呢?“未了應須還夙債”:你要是沒有了悟的話,還要還你往昔所造的業,要去還債去。吃飯要還飯錢,穿衣要還衣錢,吃肉要還肉錢,喝血要還血錢,血債血還。你沒有明白,就在六道輪回裡轉來轉去,互相借貸,你借我的,等一等又要還;我借你的,等一等也要還,互相討債還債。就拿吃肉來說,你吃的時候,覺得很好吃,等你還肉的時候,就覺得痛苦得很,一樣的道理,所以“未了應須還夙債”。 

    “萬法皆空” 而“因果不空”,關於“因果不空”禅宗有這樣一個公案:百丈大師每一次在法堂說法,有一位白胡子老人家均隨著眾人來聽法。有一天眾人都走了,獨有老人家不走。 

    百丈大師問﹕“汝是何人也?” 

    老人家答﹕“我不是人,而是迦葉佛在世時,曾在此山,也是學佛者。有人問我,‘大修行家將來還要落因果嗎?’我回答那個人說,‘大修行家將來不落因果。’就因為這一句話,遂五百世來都墮入野狐之身。今天特來請問大師一語,以脫離這野狐身。” 

    百丈大師說﹕“汝問吧!” 

    老人家問﹕“大修行家還落入因果中嗎?” 

    百丈大師答﹕“不昧因果”。 

    老人家一聽,則大悟。老人家向百丈大師作禮說﹕“我已脫離了這野狐身,我目前住山後,希望以出家僧的葬禮來替我做佛事”。百丈大師則令僧眾准備送亡僧的儀式。這時的僧眾都感到詫異,僧人全在,並無一人升西,何有亡僧? 

    百丈大師率眾僧至後山,在一巖洞之內,以杖挑出一具死野狐,乃依佛事禮儀火化送之。這一段《指月錄》中的故事,是指修道人大法未明,參修悟證有所偏差,竟而走向歧途而失正覺,這“不落因果”同“不昧因果”只有一點點差別而已,然而竟然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所以修道人千萬不能撥無因果。  

    淨空法師說:“不落因果”是沒有因果,過去造的惡不受惡報,這叫“不落因果”。“不昧”是明了,“昧”是不明了。“不昧”就是明了我受的果報,知道這個果報,是過去什麼樣的業因感得的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不昧因果”。  

    世間人昧因果,迷執因果,覺悟的人不昧因果。我們讀《高僧傳》,安世高大師他在過去兩次到中國廣州還命債,那就是不昧因果。大師前世誤殺了眾生,這一世故意找到前世被他殺的這個人,跟他在一起,也被他誤殺,這個因果就結了,帳就結掉了。他為我們示現,他有這樣的神通道力,他可以避免;但是你這一生避免,來生避免不了,生生世世這個帳欠在那裡不是辦法,總得要還清,“欠命的還命,欠錢的還錢”。 

    諸位從祖師大德這種種的示現,我們就覺悟了,我們就明白了。“這個世間,人與人之間,哪一個人想占哪一個人的便宜”,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你這一生占便宜,來生要還人家。真正看清楚、看明白的,沒有占便宜的,也沒有吃虧的,所以今生如果你有錢財被人騙去了,你一點都不要難過,為什麼?你現在沒有神通,你現在是昧因果,不是不昧因果,你不曉得這個前因後果。 

    它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我過去世騙他,今生他把我的騙走了,這個帳結了,歡歡喜喜帳結了;如果我過去生中沒有騙他,他來騙我的,沒有關系,來生他會還我,我還有什麼憂愁?“不昧因果”的道理,如果你想通了,你生活在這個世間快快樂樂,歡歡喜喜,沒有吃虧,也沒有上當,也沒有任何便宜好占。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通三世,要明白這個道理! 

    “萬法皆空”而“因果不空”,的根源是——“萬法皆空”是從“實相”(彼岸)上來說的,而“因果不空”是從“幻相”(此岸)。正如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又因為“此岸”(幻相)即是“彼岸”(實相)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說:“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萬法皆空”的根源在於“自心本空”,正是因為“自心本空”,所以斷臂求法的二祖(慧可)才說:“覓心了不可得。”何止二祖之心“了不可得”,我們每個人的“心”皆“了不可得”。“佛學”即是“心學”,佛學中的一切,說的都是我們的“心”,因此,學佛的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不要“心外求法”,“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因此“法”還是“心”。《大乘起信論》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 

    《黃檗傳心法要》曰:“學道人多於教法上悟。不於心法上悟。雖歷劫修行。終不是本佛。若不於心悟。乃至於教法上悟。即輕心重教。遂成逐塊。忘於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為境礙心。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於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捨。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 

    “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祗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如力士得珠時。祗得本額珠。不關向外求覓之力。故佛言。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見。五語所言。真實不虛。是第一義谛。” 

    “自心本空”的根源,在於能讓我們快樂和痛苦的這顆“心”(緣影心)的實質是“六根”“四大”假合而成的。釋迦牟尼佛在《圓覺經》中說:“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釋迦牟尼佛接著說:“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我們常說的自己的“心”(緣影心),實際上並不是自己的“真心”,那個我們快樂和痛苦的“心”,是“妄心”。我們的“真心”從來不曾“快樂”或“痛苦”過,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我們今天的“快樂”或許在明天就變成了“痛苦”;而我們今天的“痛苦”或許在明天就變成了“快樂”,因此我們要徹底地認識到“妄心”(緣影心)的“虛偽”,不要跟著“感覺”(妄心)走。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曾有過“痛苦”的日子,然而,三年以後,五年以後,十年以後,我們再去看那些“痛苦”,就能夠知道那些“痛苦”是如何的“虛偽”,同樣“快樂”也是如此,一切“快樂”和“痛苦”的實質都是“空”,當一個死去的時候我們能夠把這一點“看得”更加“透徹”,因為他的一切“快樂”和“痛苦”也隨著生命的終結而終結。 

    為什麼要說“妄心”(緣影心)是“有害”的呢?一個人或許會因為自己的“心”過於“痛苦”而“愁眉不展”,另一個人或許會因為自己的“心”過於“快樂”而“得意忘形”,這兩者都是極端,“愁眉不展”會發展成“痛不欲生”,“得意忘形”會發展成“橫行霸道”,這些都是“心”的“毛病”,人們應該努力作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講到這顆“心”,儒教也是從“心”下手的,《孟子》雲:“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文中的“苦其心志”、“動心忍性”、“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都是為了幫助人們找到自己“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真心”。因為“自心本空”所以“萬法皆空”,故此,釋迦牟尼在《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六祖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口訣》中說:“過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然已過,追尋無有處所。現在心不可得者,真心無相,憑何得見?未來心不可得者,本無可得,習氣已盡,更不復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為佛。”

 

上一篇:印造佛經佛像之十大利益
下一篇:看完宣化上人講解的楞嚴經第一篇的強烈感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