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煩惱有多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煩惱有多少?-宣化上人開示

摘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台頌解》

 

    煩惱。這煩惱啊,比客塵又厲害了。那個客塵,僅僅讓你在形式上受一點刺激;這個煩惱,簡直就被這個客塵攻到裡邊來了,攻到裡邊,生了煩惱了,所以這個煩惱比那客塵更厲害。

    煩惱是怎麼有的呢?就是這個主人哪,這個主塵也搖動了;本來是個主人來的,但是現在被搖動了。被什麼搖動呢?被那個客塵搖動。被搖動得也就不知道自己是主人,就發起脾氣來了,就有了煩惱了。你說這是不是比那客塵厲害呀?那客塵,你還可以說:「客塵呀!你快一點走了吧!你若不走,我太苦了!」可以把它推到一邊去。這個主人你說你往什麼地方推?你推到哪個地方去?推不出去,它已經到你的家裡了,所以這是很厲害的。 

    這個煩惱有多少啊?我最不願意講這個煩惱,為什麼呢?因為我一講,怕你們煩惱就多了。沒有講的時候,你不知道有多少,還可以不清楚,隨便起一個煩惱就算了,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我若講明白了,你每起一個煩惱,就說「這個是個什麼煩惱?喔!這個是這個。」這是煩惱上又加上一個煩惱,所以我講了這麼久的經,我不講有多少煩惱。有人說:「我聽說你講過了呀!」什麼時候講過的?「你不是說有八萬四千煩惱嗎?」不錯的,我講過有八萬四千煩惱,不過八萬四千煩惱那太多了,我沒有單單提出某一個煩惱叫什麼名字。現在,我想把這個煩惱的名字告訴告訴你們,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再要生煩惱就比以前還更容易了。所以以前我不講,就是怕你們容易生煩惱。今天應該講了,因為時機到了,機緣成熟了。今天就是講多煩惱的一個日子,因為今天我有煩惱。為什麼今天我有煩惱呢?哈!這個我怎麼能告訴你呢?我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不能對你講的。不過我要講講這個多的煩惱,多到多少呢?二十個。 

    這二十個煩惱叫隨煩惱。二十個煩惱裡頭,又分為小煩惱、中煩惱、大煩惱。小煩惱有多少?有十個。中煩惱有多少?有兩個。大煩惱有多少?有八個。小中大合起來就是二十個煩惱。你要多少個煩惱?你要多少,我給你多少。你要一個就給你一個,你要十個就給你十個,你要十五個給十五個,二十個全給你也可以的。 

    什麼叫小煩惱?我本來可以形容出小的煩惱是什麼樣子,但這要很多時間,並且我若真要形容這個煩惱是什麼樣的,我就就要先打你們一頓,這就是煩惱,打人就是煩惱。頭一個煩惱是「忿」,忿就是忿忿不平的,「你真是混帳,可惡到極點了!」你說這是煩惱不是煩惱?你歡喜這個不歡喜?歡喜就拿去,我不歡喜,所以我就想把這個煩惱送給人,有人接受嗎?沒有人接受,我就等著慢慢再給人。這第一個是忿。 

    第二個煩惱是「恨」,「我恨你,我恨透了你了。」為什麼我恨透了你了?怎麼叫一個「恨」呢?恨就是愛的反面。為什麼你要恨這個人呢?就因為愛這個人愛不成功了,所以就要恨。我有一個弟子,她有一個男朋友。這個男朋友一聽說她要出家,就恨起來了,在電話上就說:「我恨你!」把這個徒弟嚇得「 I feel terrible. 」 

    第三個是什麼呢?第三個更厲害了,不單恨,還惱了,生了煩惱了,第三個就是「惱」。苦惱也是這個惱,煩惱也是這個惱,惱怒也是這個惱。無論是苦惱也好、煩惱也好,惱怒也好,都是不自在。這個惱是很不自在的。怎麼叫惱呢?惱者,腦也。什麼叫「腦」呢?就是頭。你這一惱,唉呀!頭也痛了,眼睛也發火了,這個頭就不知道有多大了。這都是惱出來的,越惱頭就越大,惱到極點,這個頭一直大大大,大到極點就生腦溢血,血就流出來,死了。也就是因為惱,所以才會有腦溢血病。這個腦子的煩惱,有人歡喜嗎?有人歡喜我現在就做布施,這二十個煩惱我今天要做布施用,布施給人煩惱。 

    第四個是什麼?第四個煩惱是「覆」,覆藏。「覆」就是蓋覆、遮蓋住了。這個覆比忿、恨、惱更厲害。忿、恨、惱是發到外面去。這個「覆」是不叫人知道,是把它圈到自己心裡邊,蓋上它,不歡喜人知道,這叫覆藏。這覆藏啊,對自己很受傷的。傷什麼呢?一覆就生胃病。這個毛病美國人很少,中國人尤其出家人很多。為什麼很多呢?就因為它有個覆,都把煩惱包藏在裡邊,不叫人知道。明明他有煩惱,他把它藏到裡邊蓋住不露出來,在裡邊憋著憋著,就憋出胃病了。一生胃病,就常常「呃!呃!呃!」,就生這種病了。有這種病的人,你就知道他有這一種覆藏的煩惱。你說我講這個怎麼樣啊?這是最正確的一種講法。我這是設身處地的來告訴你們這種煩惱。 

    第五個是什麼呢?第五個「诳」。這個覆,他不叫人知道,外邊也沒有人問他,它總在裡邊圈著,還不要緊。這個诳,也就是妄語。本來他生了煩惱了,這時候有人問他:「你為什麼生煩惱?」「沒有呀!我沒有生煩惱呀!誰生煩惱了?」還反問你,誰生煩惱了!他自己裡邊這無名火把天都拱破了,你問他,他不但說沒有,還反問誰生煩惱,這是打妄語。所以呀,我因為不願意給你們講,也就怕你們到那時候會打妄語,我如果一問,「你發什麼脾氣?」「沒有啊!我沒有發脾氣啊!」會先有這個覆藏,而後就打妄語了。我如果不講呢,你們不懂這個方法,也就免得打妄語了。 

    第六個是「谄」。谄就是谄媚。怎麼叫谄媚呢?谄媚於人就是明明心裡不歡喜這個人,見著他還要給他講好話,現在流行話就叫「拍馬」。就像窮人見到有錢人:「啊! 張 先生,您到什麼地方去呀?」,總是谄媚的樣子,那種邪奸谄笑就是谄。 

    第七個小煩惱是什麼呢?就「驕」,驕傲。「哼!我睬都不睬你,你有錢是你的事,關我什麼事!」「你看我多大!這個世界我是最第一了!啊!我這個身體比須彌山還大,我為什麼要對你客氣呢?」這個驕傲,以為自己的身體大過須彌山。前一個是谄,這個他不谄,他就「哦!你好給人家拍馬,我才不睬人哩!」變成個驕了。 

    那麼第八個是個什麼呢?變成一個「害」,就是傷害。「你有勢力,你有錢,哈!我一刀把你殺了,我看你再能有什麼用!」他並不是實實在在去做傷害人的事情,只是這樣想,在心裡想要傷害人。 

    第九個是什麼呢?這第九個我以前沒有做布施,但你們已經早都有了,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偷來的。它是什麼呢?就是「妒忌」。這個妒忌我以前所以沒有講,就因為我知道很多人都有,你也妒忌他,他也妒忌你,互相妒忌。可是,你不知道這個妒忌是從什麼地方來,所以我說你是偷來的。因為你不知道,來路不明;來路不明就是偷來的嘛!以前你不知道你這個妒忌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現在我告訴你,你就知道了。這是二十個隨煩惱裡,十種小隨煩惱中的第九個煩惱。 

    第十個,差不多的人會有,差不多的人會沒有,這就是「悭貪」的「悭」。什麼叫悭貪?就是捨不得,不肯布施。有錢了,拿一個銅板在手裡用力地攥、攥、攥、攥……,啊!把銅板攥得都變成水了!說:「喔!我的銅板怎麼沒有了?我也沒用啊,怎麼沒有了呢?」原來變成水了。這是第十個小隨煩惱。 

    二十個隨煩惱已經講完了十個小隨,還有兩個中隨、八個大隨。隨就是跟隨的隨,跟隨誰呢?跟隨你,也跟隨我。你有煩惱,就跟你去了;我有煩惱,就跟我來了;那麼他有煩惱,就跟他去了。 

    這兩個中隨煩惱是什麼呢?就是「無慚」、「無愧」,不知道慚愧。「慚」字是豎心邊,加一個斬首的「斬」,也就是斬斷煩惱的「斬」,是個殺的意思。這種煩惱,就是你做錯事了,而還不認為是錯。譬如你殺了人了,本來是犯法的,你自己卻覺得這是你應當殺的,不犯法。乃至於殺眾生,那更不用說了,自己就不知道改悔。你心裡所應該斷的煩惱,你不去斷它,這也叫無慚;也就是你心裡有一種殺心,你不去改過去,這也叫無慚。 

    無慚在中文講就是不知道羞恥。什麼叫羞恥呢?羞,就是不能見人了。不知羞恥,就是你做的事情很不光明正大,見不了人了,但是你不以為這是不對,還認為「這有什麼關系,他也一樣做錯事嘛!」自己給自己講道理,自己給自己做辯護律師,說自己怎麼樣、怎麼樣有道理,還理直氣壯的認為自己的理論非常正確。那麼這就叫無慚無愧。 

    「愧」,這愧是心字邊加一個鬼神的「鬼」字,就是說你心裡不光明,可是你還認為是對的,這就叫無愧。愧就是愧疚、內疚。內疚就是心裡有一種很抱歉的感覺,好像很對不起人似的。無愧就是很對不起人,可是他也不說「 I am sorry 」,還覺得自己沒有對不起人。「無慚」、「無愧」這是兩個中煩惱。 

    再有八個大隨煩惱。第一個大隨煩惱就是「不信」。你想不到「不信」是一個煩惱吧?你講什麼他也不相信,你講對的他不相信,你講不對的他更不相信;你講得有道理他也不信,你講得沒有道理他更不信;你講多一點他也不信,講少一點他也不信;你講有他也不信,講無他也不信;講空他也不信,講不空他也不信。無論講什麼他都不相信;你說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他也好像沒聽見似的。總而言之,他的這個宗旨就是不信。這是第一個大隨煩惱。 

    第二個是什麼呢?第二個大隨煩惱就是「懈怠」。人人都想不到這個懈怠是個大隨煩惱。什麼叫懈怠?「懈怠」就是懶惰。懶惰就是不勤學法門,無論做什麼他都懶惰,甚至吃飯他都懶得吃,吃一口要等五分鐘,再吃一口再等五分鐘;睡覺他也懶得睡,干什麼他就不懶惰呢?中國那個打麻雀;打麻雀,就是那麻將,就是玩那種牌。幾個人坐在那個地方打麻將,那個時候他就有精神,不懶惰、沒有懈怠了。他這種的懈怠,在法上也懈怠,在修行上也懈怠。他不單自己懈怠,還要影響其它的人也懈怠,不單要影響其它的人懈怠,他根本就不願意任何人去做什麼事情。好像這兒有一個人,他睡覺睡到八點鐘,為什麼呢?就因為旁人起身起得早,所以他要替旁人來睡覺,這就是一種懈怠。他這種懈怠就是有一種煩惱心了,有什麼煩惱?「你們這些人這麼修行,我就不修行,把你們影響得也不修行了,你們就勤力兩天,連三天都不到,你們就也懶惰了。」他想用他這個懈怠,來影響其它的人隨著也懈怠,所以這就叫隨煩惱,隨著人家而生的煩惱。 

    第三個大隨煩惱叫「放逸」,也叫放蕩。什麼叫放逸?「放」就是放開,「逸」就是散漫。散漫、放逸也就是不守規矩了,不願意守規矩。他不單自己不守規矩,而且也希望人人都不守規矩;譬如他自己歡喜喝酒,他想把一切的人也都拖到酒海裡頭去,用酒把他泡起來。他自己歡喜什麼事情,就把一切人都拖到那裡邊去。他歡喜跳舞,就把一切人都拉到跳舞廳去;他歡喜看電影,就把所有他認識的人都拖到電影院裡去;他歡喜下地獄,就把一切的人也都拖得下地獄裡去。他歡喜做餓鬼,就說:「餓鬼是最好的,你快來、快來啦!」把他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拖到餓鬼道裡邊去了。他歡喜做畜生,就說:「我做人做夠了,還是做狗最好。你看那狗不需要做工,就有人給牠東西吃,又有人來保護牠,這多好啊!」就去做狗去了。不單他自己做狗去,把親戚朋友也都拖到狗道裡頭去了。這個放逸是這樣子的。 

    第四個是什麼呢?這回都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去了,是什麼呢?昏沉!什麼叫昏沉?你看他聽經,聽著聽著,頭就垂下去了。打坐也是這樣,他自己還以為這是入了定了,其實這是昏沉。自己還說:「我聽經聽得清清楚楚的,但是這個頭大了起來,想和腳去做朋友,去接近這個腳了。」這都是昏沉。昏沉就是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就是想睡覺,睡又沒有睡著,聽經又聽不太清楚,聽人家說「如是我聞」,「唉!我有沒有聞?」這就叫昏沉。 

    第五個叫什麼?叫掉舉。「掉」就把它掉到一邊去,「舉」就舉起來。這個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掉舉呀,譬如你這兒正在聽經,不知怎麼的這個頭自己就搖動了,也不知誰叫它搖動的。你自己本來也不想搖動這個頭,好像阿難他是要看佛放的光才左右搖動他的頭,你這兒也沒有光,它自己就這麼搖動起來了,這叫掉舉。還有,心裡頭這個煩惱總也掉不了,總一直往上冒出來,心裡不安樂,「這個怎麼好?聽這個經沒什麼意思,我就打坐吧!」心裡不安樂,坐在這個地方總覺得屁股好像坐在針上似的,甚至比坐在針上還痛,這都叫掉舉。你看!所以我不講,你們都不知道這些是毛病啊!「這原來都是在八個大煩惱之中的其中之一呀!」你若常常這樣就會生出煩惱來,心裡就不安樂。你說這個掉舉怎麼辦?你掉不掉?你還舉不舉?你若不掉,它就舉,不舉它就掉,所以這掉舉也是煩惱之一。 

    第六是什麼呢?第六叫失念。「失」就是失去了、丟了;「失念」就是把念失了。有人說:「失念,沒有妄想了,那不是最好啦!這怎麼叫煩惱?」這個失念是失去正念。譬如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了三句就停了、忘了,不記得念了。你想念〈楞嚴咒〉,「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啊!還什麼來著?」這念念,大家都停住了,也不知道念到什麼地方了。這是什麼呢?就是失念,把你念經、念咒那個念失去了。並不是大家都不出聲,就都入了定了、入了無聲三昧了,不是的。現在你們懂了吧! 

    第七叫不正知。不正知就是邪知邪見、沒有正知正見。對的他說不對,不對的他說對;黑的他說是白的,白的他說是黑的;好的他說是壞的,壞的他說是好的。好像我聽見一個弟子講,說是多吃東西,吃得多一點那叫最難行的苦行,所以他們就左一下右一下,不要命那樣拼命地吃,說這是行苦行,這就叫不正知。他以前那麼講,我都不去理他,也不去管他。你苦行就苦行,甜行就甜行,你願意什麼行就什麼行,我不管。今天我告訴你,這就叫不正知,不正知就是邪知邪見。 

    第八是什麼呢?第八是散亂。散亂就是沒有定力,就是盡往外照,好像那個照相機似的,左有一個相片照進來,右又有一個相片照進來,都是照人家的相片,不往裡邊照,這是沒有定力,所以就有散亂。修禅定就是治散亂的。這是第八個大隨煩惱。 

    上邊講的是二十種隨煩惱,大的有八、中的有二、小的有十,合起來是二十個。還有六個根本煩惱,這六個根本煩惱,我相信你們都很熟的,可以說是老朋友了。 

    第一個就是你的那個「貪」,和我的這個「貪」,和他的那個「貪」。我們這三個貪都是一個樣的,三而一、一而三,人雖然不同,但是這個貪是一樣的。貪雖然是一樣的,但又可以說是不同。怎麼不同呢?你那個貪就大一點,我這個貪就小一點;或者你那個貪就少一點,我這個貪就多一點,各人有各人的貪。這個「貪」把我們都給害了,怎麼害了呢?你還不知道怎麼被它害的。你到現在為什麼還沒有成佛?為什麼你這樣的愚癡沒有智慧?現在你懂了嗎?就是因為這個貪!這個貪就是貪而無厭,什麼也不怕多,錢也不怕多、物質也不怕多、垃圾也不怕多,煩惱也不怕多,什麼都不怕多,越多越好。所謂「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韓信是漢朝的一個大將軍,他用兵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這就是貪的表現。 

    第二個就是「瞋」。這個瞋,我每講一回經,都要把這個「瞋」字詳細講一下。這個「瞋」是什麼呢?就是你那個無明,就是你那個像炮沖那樣的脾氣。像炮沖那還是小的,現在的人發明了原子彈,氫氣彈,人的這個無明、這個瞋心,也就有原子彈那麼厲害,有氫氣彈那麼大的威力。這個瞋就是一種脾氣,一種最大的火氣。 

    第三根本煩惱就是「癡」。我們為什麼盡做錯事呢?就因為有這個癡。這個癡,令我們不應該做的事情也去做,不應該學的也要去學。好像現在一般青年人吃迷魂藥,這本來是不應該吃的,他就吃了這粒還要吃那粒,吃了那粒又要吃多一粒,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要多吃。為什麼?就是因為愚癡。這愚癡使他以為這裡頭別有洞天,以為在吃這個藥裡頭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甚至於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大發現。他要在這個吃藥裡頭發現新大陸,你說這是不是愚癡?就因為「愚癡」,所以被這個「癡」字支配得顛顛倒倒的。 

    第四個就是「慢」,就是我慢的「慢」。驕傲、憍慢也是一種煩惱。 

    第五就是「疑」。疑,就生一種懷疑不信。什麼他都疑,疑神疑鬼、疑是疑非、疑己疑人。對自己他也懷疑,對人他也懷疑;這個道理是的,他也懷疑,這個道理不是,他也懷疑。 

    第六個是什麼呢?是邪見。他的知見是不正當,有邪知邪見。這是六根本煩惱。 

    我今天把煩惱講完了,我希望我們的煩惱也都完了。不要以為煩惱就是你的親戚、你的朋友,你應該把它撇掉,不要再幫著煩惱來造罪業。你幫著煩惱,煩惱就幫著你造罪業,罪業就落到你的身上。煩惱它是摩诃薩不管他了,它是不管你受罪不受罪、遭報不遭報的,它先逃之夭夭。你受罪的時候,煩惱就跑了,他也沒有煩惱了。你到地獄那時候,就沒有煩惱跟著你再起煩惱了。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煩惱也 Goodbye 了,跑了。 

    根本煩惱有六種,隨煩惱有二十種,這都是在四谛法裡頭的集谛裡包著。這個集谛裡頭,就招引出這麼多的煩惱來,所以說「此是集,招感性」。招感什麼呢?就招感煩惱。有煩惱就令你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你若想得到真正的智慧,就要把煩惱先降伏了。要降伏煩惱,你要先認識它是煩惱,你才能降伏它。你若不認識它是煩惱,你降個什麼呢?降哪一個呢?不知道哪一個是煩惱,你怎麼降呢?就好像《楞嚴經》裡講的,你想去殺賊,就必須先要知道這個賊在什麼地方,還要認識賊的面貌。你若不認識賊的面貌,你和這個賊對面走過,你還以為他是好朋友哩!為什麼呢?因為你不認識他,所以你不知道原來偷你東西,搶劫你珠寶的就是這個賊。煩惱也是這樣子的,你若認識什麼是煩惱了,就不會再被煩惱的境界所轉,這就可以把煩惱降伏了。 

 

上一篇:宣化上人: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學佛從哪裡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