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生的大智慧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本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佛教典籍中,一部經典的題目,往往是全經內容的畫龍點睛之處。因此,在學習經典時,首先要了解經題蘊涵的深意。
   先釋般若。般若,是梵語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兩種方式,音譯多是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玄奘三藏在譯經時,就制訂有“五不翻”的規則:一、尊重不翻;二、順古不翻;三、多義不翻;四、秘密不翻;五、此方所無不翻。“般若”既屬於第一種類型,以尊重故不翻。另一方面,漢語中也缺乏與“般若”內涵相應的詞匯,即此方所無,故采用音譯。
   由於般若是梵語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麼,般若又具有什麼深意呢?古德為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將般若釋為智慧,但它顯然不同於通常所說的世間智慧。因為世間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夾雜煩惱的,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圓滿、清淨的,能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徹底超越生命中的無明煩惱。
   所以,般若對於生命改善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人們就會產生兩種困擾:

一、認識上的迷惑

   凡夫因無明所擾,總是陷入各種迷惑狀態中,既不能透徹了解自己,也無法真正認識世界。或許有人會說:難道我們連自己都不了解嗎?這個問題聽來似乎令人費解,事實卻是如此。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就是我呵。其實,這是一個極為深奧的問題。我們以為,“我”就是我。那麼,究竟是以身體為“我”,還是以思維為“我”呢?倘若以身體為“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體之時,“我”在何處?倘若以思維為“我”,思維乃經驗及概念的積累延續,並無獨立自性可言。足見,這個問題遠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容易回答。所以,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記得有位西方哲學家曾對人生作過一番形象的比喻:人生有如過橋,而這座橋的橋頭、橋尾、橋下都布滿雲霧,人們就從一團雲霧走向另一團雲霧。以佛教觀點來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僅僅是一期生命的開端。當我們死亡時,也只是這期生命的終點,並不意味著它的徹底結束。事實上,生命還會生生不已地延續下去。在漫長的生命洪流中,今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短暫片段。因此,我們在著眼於現世生存的同時,更應追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答案,這也是每個人必須解決的切身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那麼,命運是什麼?人生是否存在命運?假如存在命運,它又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由什麼力量推動?對於這些問題,世人的看法往往大相徑庭:有人不信命運存在,以為生命發展沒有既定規律可尋;有人深信命運規律,認為冥冥之中確實存在支配我們的力量。此外,有人認為命運不可改變;有人認為命運可以改變;有人認為支配命運的力量來自神靈;有人認為改造命運的機會來自自身,等等。那麼,命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因果報應也是世人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從某些現象來看,世間萬物似乎各有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收獲來自播種,成功來自努力。但從某些現象來看,生活中又存在許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比如,有人作惡多端,卻過得逍遙自在;有人行善積德,卻過得窮困潦倒。因而,多數人認可一生論,不信因果報應。而世間各種宗教大多認可因果報應的觀點。那麼,因果報應確實存在嗎?
   人為什麼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也是人們經常提出的問題。生存在這個世間,許多人並不知道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只是沿著前人約定俗成的習慣,上學、工作、成家、生兒育女、升官發財、享受欲樂乃至一命嗚呼。一代又一代,人們重復著幾乎相同的生活模式,卻很少去思考這種生活能否實現人生的真正意義。怎樣才能開發生命的最大價值?這就必須知道:人究竟為了什麼而活著。

二、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

   佛經中,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為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可以這麼說,這個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什麼是欲?欲,就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產生的欲望,又有著千差萬別的表現形式。佛經中,將之簡單歸納為五種,分別是色、聲、香、味、觸“五欲”。色欲,是眼睛希望看見亮麗的顏色;聲欲,是耳朵希望聽到悅耳的音聲;香欲,是鼻子希望聞到芬芳的氣息;味欲,是舌頭希望品嘗可口的美味;觸欲,是身體希望接觸舒適的環境。在佛經中,“五欲”有時會另有所指,分別指財、色、名、食、睡“五欲”。財欲,是對金錢財富的希求;色欲,是對男女情感的希求;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食欲,是對飲食的希求;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有情的生命,就是在不斷追逐五欲的過程中延續。當上述欲望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暫時的快樂。因而,通常所說的人生幸福,無非是指欲望的滿足。
   但欲望又是不穩定的。人類欲望雖與物質條件有關,但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滿足?並沒有具體、統一的標准。從整體來說,往往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謂水漲船高。對古人來說,豐衣足食就能知足常樂;而對今天的人來說,衣食無憂已很難使人滿足,更難使人因此產生幸福感。隨著物質的繁榮,欲望也在隨之膨脹,而且是無止境地膨脹,這使人們永遠處在無休止的追逐中。
   欲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征:

   一、占有:人們被欲望驅使,總想不斷占有。當溫飽尚未解決時,人們只求吃飽穿暖,有個遮風蔽雨的住處。一旦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很快就不會滿足,進而希求方便舒適的生活。洗衣服太麻煩,最好有洗衣機代勞;走路太疲勞,最好有私家車代步;工作之余閒得無聊,應該有個電視消遣娛樂;外出旅游固然潇灑,還要有架攝像機隨時記錄。要求越多,需要添置的東西就越多,為此耗費的錢財也就越多。但錢財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相應的,我們就得為了賺錢,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欲望而拼命工作,忙碌不休。
   有了物質財富之後,人們又會向往名譽地位。總之,別人擁有的,我必須有;別人沒有的,我也得有。欲望,常常使我們一生都在不斷追逐、占有的循環中度過。一個欲望滿足了,新的欲望很快接踵而至。被欲望支配的人,往往忽略自己已經擁有的,忙於追逐尚未屬於自己的一切。卻很少考量,那一切究竟是不是人生的真正需求。俗話說:欲壑難填。一個對財富充滿欲望的人,即使有了百萬家產,還會繼續想著千萬、億萬。由於我們永遠把目標向前推進,怎麼可能有知足的時候?因而,即使擁有再多,也很難感覺幸福。

   二、比較:生活在現實社會,必然會與他人發生關系。於是乎,就會相互攀比。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坐夏利,我得坐奔馳,比你神氣;你吃千元一桌,我得吃萬元一頓,比你豪華;你穿新款時裝,我得穿國際名牌,比你時髦;你的電腦是386,我得買486,比你先進;你當縣長,我得當上市長,比你官大。
   帶著比較心態去生活的人,總在期待出人頭地,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感受幸福。但是,社會日新月異,即使我們不停地跟著跑,也難以長處潮流之先。比如電腦,前兩年286都難得一見,都覺得非常先進。短短幾年,386、486就顯得過時了,因為586已閃亮登場。不過,就算換了最新型號又如何呢?要不了多長時間,又會落伍於時代。20年前,誰家如果有一輛自行車,就夠他們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普及後,需要擁有摩托車才會感到幸福。待摩托車普及後,則需要擁有私家車才會覺得幸福。
   社會總在不斷推陳出新,處於比較中的人,雖然總在追求幸福,總在為達到某個目標努力,卻難有滿足之時。即使暫時處於領先地位,暫時感到滿足,但很快就會被新的比較驅使,繼續奔忙不休。

   三、競爭:以比較的心態生活,必然導致競爭。在家庭中,兄妹間為博得父母寵愛而競爭;在學校內,同學間為成績高低而競爭;在市場上,同行們為占領市場而競爭;在學術界,學者們為學術地位、作品影響而競爭;在國與國之間,則會因國土、資源的占有而競爭。人類社會,難道也要像自然界那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難道相互拼搏,乃至你死我活的爭斗,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嗎?在競爭中,多少人活得疲憊不堪,多少人過得不堪重負。
   欲望,使人們不斷向外攀緣,並在這種無休止的追逐中迷失自我。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靜坐後在林中漫步。這時,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詢問,是否看見幾個女孩從這邊經過?佛陀問其緣由,年青人說:昨晚他們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清早起來時卻發現她們已逃之夭夭,並卷走了他們的全部錢財。佛陀反問道:那麼,是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們自己更重要呢?
   其實,現代人多數和故事中的年青人很相似。在一味向外追逐時,卻很少關注自己,更不知道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如今,幾乎全社會都在瘋狂地賺錢,所謂“十億人民九億商”。今天的中國大地,與經濟掛鉤的書籍特別暢銷,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爆滿。文化界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社會上,各種生財之道五花八門。多少人為了賺錢挖空心思,不擇手段。
   隨著經濟發展,又創造了無數消費機會,以此不斷刺激人們的消費意識。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這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各類娛樂場所:如舞廳、酒吧、夜總會等等。人們白天忙於賺錢,晚上縱情享樂,在一刻不停的忙碌中,徹底迷失了方向。更令人擔憂的是,經濟繁榮了,社會道德卻每況愈下。
   對欲望的過度追逐,必將導致痛苦的結果。正如《阿毗達磨俱捨論·分別界品》所說:“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所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這首偈頌告訴我們:沉溺於欲望中的人,總在不斷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如願,就會沮喪失落,有如被利箭射中那樣痛苦難當。佛教中,將這種欲望不能滿足所造成的痛苦稱為求不得苦,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合為“八苦”,是對人生一切痛苦的簡要歸納。
   《中阿含經·苦陰經》中,也深刻闡明了欲的過患。《經》曰:“雲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伎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饑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若有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記述了追求財富和失去財富導致的痛苦。《經》中又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這些因爭奪財富而導致的糾紛,從古到今不曾停止。不僅社會上彼此爭斗,即使在朝暮相處的家庭中,在血脈相連的親人間,也時常會因財產而造成各種糾紛,或是夫妻反目,或是父子敵對,或是兄弟失和,或是親族離散。究其根源,也是因為占有欲造成的。
   《經》中接著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爭,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國國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斗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世人因欲望而彼此爭斗,永無休止。商人與商人爭,政客與政客爭,國家與國家爭。當年,德國法西斯席卷歐洲,日本侵略者危害亞洲,及人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種種痛苦,其始作俑者,也是欲望導致的霸權擴張。在武器落後的古代社會,戰爭通常只會造成局部地區的災難。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倘若某些大國無法遏制自身的擴張欲,人類就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其後果不堪設想。
   人類若想解決由認識困惑和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智慧的力量。《經》曰:“般若波羅蜜。”波羅蜜,漢譯為度,即到彼岸之義。所謂度,就是度過煩惱,度過生死瀑流。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所說的到彼岸,並非東方琉璃世界,亦非西方極樂世界,恰恰是我們所在的現實人間。假如我們被無明所惑,就是煩惱、痛苦的此岸,就是彷徨、苦悶的此岸,就是空虛、不安的此岸。一旦開發般若智慧,正見諸法實相,如法起修,如理而行,就會抵達安樂、祥和的彼岸,抵達解脫、自在的彼岸。所以說,般若正是將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的舟航。

 

上一篇: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下一篇:原安徽人大機關工會主席“拾荒”助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