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納蘭婉如
當前社會,青年學子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就業難。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這句話在大學生中普遍流行。的確,改革這麼多年以來,就業也從原來的包分配到現在的完全市場經濟化,都由供求關系來平衡。
工作一方面是維持生存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工具。人存活與世上,大多數人都是渴望通過工作來被社會認同和能為社會做貢獻。可是,在當前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就業市場形勢嚴峻。我們該如何獲得工作的機會呢?該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該如何在這樣不容樂觀的就業現狀中保持正確的心態呢?
對於即將走出象牙塔,准備參加工作的學子而言,我覺得可以准備三個必需品去謀求工作機會,即:專業程度、良好品格、平和心態。
要讓用人單位決定是否給你工作機會,首先取決於你能用什麼去打動別人。優秀的學習成績和較高的專業素養是你扣開別人大門的敲門磚。要知道別人是請你去工作的,是希望你能通過所學為別人解決問題的,所以專業化越強自然得到的機會越大。
現在不少學子在學校不是很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而是認為可以通過走關系,或者憑相貌來謀取工作。當然在就業市場中確實存在著這些灰色地帶。但是試想,若自身沒有真才實學,別人即便礙於種種原因接受了你,可是你能贏得別人尊重的目光嗎?若處處感受不到別人的尊重,自身又是半瓶水,在這樣不自在的環境中,你能坦然工作嗎?
良好的人品也是獲得工作機會的助緣。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處處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一舉手一投足都會體現較好的修養。相反,一個品行不佳的人,即使他時時刻意偽裝,但是總會在不經意的細節中馬腳畢露。所以平時就應該時時自律,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平和的心態也是取得工作機會所必不可少的。青年學子,往往未經世事,未免氣盛、清高。自持高學歷,對工作百般挑選,總認為這個委屈了我,那個埋沒了我,這樣就在挑揀中錯失了機會。
和同學比較也是一大敗筆。須知,世上人人的業力不一樣,每個人的福德因緣也不一樣,所以人生的起點和際遇注定都是不同的,故而也就無所謂公不公平。但是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抓住機會,通過因地努力來彌補差距。若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那只能是自己讓自己徹底的“不公平”了。
與這種心高氣傲的心態截然相反的是過度自卑的心態。這兩種心態在佛家而言都屬於掉舉心態。也許自身目前是有這樣那樣暫時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一切都是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今天和昨天不同,當下和剛才也不一樣,一切都在細微變化著。若只一味自怨自哀,只能讓自己處於消極的境地。所以佛家有雲:因地修行,果地隨緣。意思就是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正確的發心,然後破除萬難的去做,不要計較得失,至於結局如何,只要是自己努力過了,就不要太注重結果的好壞。這真是培養良好心態的一劑良方。
對於已工作的人來說,“太累!”是這個階層普遍的心聲。累,既有工作本身帶來的疲勞,還有心理上的疲累。的確,現在人才是供過於求,最不缺的就是人。工作說到底就是在處理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而人際關系是普遍被職場人士認為最不好處理的。為什麼呢?這牽涉的太多,而人人心上都有一個“利”字,“利”在當今社會可以說是典型性的標志了。
所以很多人都成了工作的“奴隸”,工作沒有讓人覺得有樂趣,相反如圍城:進去的想出來,在外的想進去。到底該怎樣面對工作呢?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智慧無漏的佛陀就已經解決了。佛陀所用的般若智慧也同樣適用於我們今天的職場,那就是:六度、四攝。在佛教中,它是菩薩道的修行,是開發無漏智,趣向解脫的法門。那麼何謂六度呢?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何謂四攝呢?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佛教中的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套用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可以修法布施。當別的同事遇到困難了,需要救急時,我們可以大方地把自己的智慧與他分享,耐心地教他,幫助他解決困難。每天養成用微笑對人的習慣,這也是在向別人布施友善,給人歡喜,廣結善緣,營造良好的氛圍。
持戒:是告訴我們在工作場合要守規矩,一切要按規章制度辦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公司有自身的企業文化和工作制度。所以,我們就要做到入鄉隨俗,不要隨心所欲,遵守工作制度、安然工作。
忍辱:在佛教原義中,忍辱的含義有三: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套用到職場中,就是要我們能忍受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要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打開心量。要知道自己的雙手尚且不一樣,更何況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種人。所以我們要大度能容,對別人一時的誤解、曲解,要嘗試著用平和的心態與別人做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而不要惡言相向,以惡制惡。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工作場所不是自己的家,自然有諸多不如己意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於安耐境忍。
精進:本義是遠離懈怠等不善行,出生無量善法,並另其增長。用在工作中則是要我們做一行專一行。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除了要熟悉外,還要專業。常常要善思考,善改善,把自己的工作完善化。要知道別人付薪水是請你去做事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所以,我們要有一分責任心、要具備職業道德,盡心盡力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去懈怠混日子。
禅定:用在工作中則是要我們能定心。我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心不定,不能專著。別人一句話、一個不經意的表情都能影響我們,並由此開始胡思亂想,也開始了種種顛倒煩惱。而心定專注才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才能良好的解決問題。
般若:佛教中的原意是智慧,但這種智慧不同於世界的有漏的聰明。它是圓滿無漏的。引申到工作中,是要我們能善思考,發揮主動的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工作做到完美、完善。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那麼四攝對我們的工作能產生怎樣的幫助呢?
愛語:就是要求我們能對同事說善言、說溫和的話、說好聽的話,當然絕不是說一些谄媚、虛偽之言。而是在別人痛苦時,能發自內心地說安慰的話;當別人取得成就時,能真誠地贊美;當別人沮喪時,能說鼓勵的話。
利行:就是要我們在工作中能時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業。時時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也就是行為處事要利及於人。自利利他,不要做損人不利的事情。在工作場合,難免會碰到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所以該是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擔當。不能有好處時獨攬自身,該擔當時兩手一撇,一推三六九。
同事:就是要求我們在工作場合能與人和睦相處。要知道能在一起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緣分。所以要惜緣,努力讓工作環境美好、氛圍和諧。要用仁愛之心對人對事。大家其樂融融,心情舒暢,那麼相信再枯燥、乏味的工作也會變得令人樂於接受和喜歡了。而作為領導者,就更應該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你的智慧和慈悲心對待員工。
大富靠天(因果),小富靠勤。沒有修來福德怎麼辦?現在學佛開始修福修慧還來得及。富貴是累世施捨貧窮眾生,或者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善果。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餡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
《雜阿含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日,佛陀住在於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在於早晨,著衣持缽,入捨衛城去乞食,尊者阿難,隨從在於世尊之後面。這時,有二位老年的男女,是一對夫婦。已年老根熟,偻背如鉤,詣於裡巷之頭,燒糞掃之處,都向火而蹲在那裡。
世尊看見那二位老夫婦,已年耆而愚老,偻背如鉤,猶如老鹄之欲心相視那樣。世尊看後,就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看見那夫婦二人,已年耆而愚老,偻背如鉤,都向火而蹲在那邊,有如老鹄之欲心相視之事嗎?”阿難白佛說:“如是,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此二位老夫婦,如果在於年少之時,盛壯之身,能勤求財物的話,也可以得捨衛城中的第一富有的長者。假如剃除須發,著袈裟衣,起正信而為非家,而出家學道,而精勤修習的話,也可以得阿羅漢之第一上果。如果在於第二分之盛壯之身,去勤求財物的話,也可以得為捨衛城中的第二之富有之人。假若是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於正信而為非有家,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以得證阿那含果。如果第三分之中年之身,勤求財物的話,也可以得為捨衛城中之第三的富有者。如果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於正信而為非家,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得證為斯陀含果。假如在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的話,也可以得為捨衛城中的第四富有之人。如果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於正信而為非家,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得證為須陀洹果。然而他們在於今日,已經年耆根熟,沒有錢財,沒有方便,無所堪能,不再堪能了。如欲想覓求錢財,也不能得到勝過他人之法的了。”
那時,世尊,又說一偈:“不行梵行故,不得年少財。思惟古昔事,眠地如曲弓。不修於梵行,不得年少財,猶如老鹄鳥,守死於空地。”
不修行梵行之故,不能得果證,年少時不努力,就不能得到應有的財物。唯思惟古昔之事,而睡眠在地上,有如彎曲之弓。不修習梵行之故,不能得果證,年輕時不努力,就不能得應有的財物,到了老年時,就會如老鹄鳥之守死在於空地一樣!
佛陀的智慧真是無比呀,若人人能奉行這六度、四攝法,相信對我們的工作和人生都是受益非淺。即便是最不如意的工作場所也一樣能化腐朽為神奇。歸根到底,工作是人做的,所以一切都取決於人的心態,用不同的心態看待工作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擁有一顆平和的心,那樣無論身處富貴或貧賤都自在。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在工作的點滴中能悟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好工作,在哪裡?
不在哪裡,就在於你的智慧、福報與努力。因為人生無常,窮苦的人經過奮斗同樣可以事業成功;相反,出生富貴的人若不珍惜自己的福報,花天酒地,吃喝嫖賭,醉生夢死,肆意揮霍,也會淪為貧苦下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