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益西彭措堪布:了凡四次改變命運的事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一次改變命運——科舉高中:
到明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驗,而秋闱14 中式15 矣。
到了第二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他應當考第三名,這一次忽然考了第一,原先的預言不應驗了。到秋天考試,他就考中了。
這是了凡第一次突破了定數,以前完全隨宿業流轉,被命數控制,自從改過自新以後,命運開始潛移默變,積聚到一定程度,就顯現出大的變相。
然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
了凡初期修身,也是“行義未純,檢身多誤”,就是作事不能完全如法,檢查自身的行為多有過失。比如,見善本該歡喜行持,卻提不起心力,退縮怯懦。或者救人時,心裡常常猶豫。
我們也有這樣的現象,義所當為的事,往往原諒自己,不去實行;應當挺身而出的事,為了顧全自己,往往退縮在後;該做的善不能實行,該圓滿的善不能圓滿,該堅持的善半途而廢,都表示向善的心力不夠。
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
或者,身體很努力行善,口上卻犯過失;或者,清醒時能把持,醉了又開始放逸。這樣,以過折功,沒有積到大的功德,日常還是虛度。
改過的初期,心力不強,往往善惡夾雜,這是正常現象。到了這個關口時,不能放棄,還是要堅持。能過了這一關,以後善會修得越來越純,惡會越來越少。改造自身必然有這樣的過程。了凡也不是一越而變成純善的人,最初他也有困惑、猶豫和夾雜。
自己巳歲(1569年)發願,直至己卯歲(1579年),歷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這是他立命的第一個階段,從發願到完成,經過十多年才完成三千件善行,平均每天一件善行都不到。他的可貴之處是有長遠心,始終不放棄。如果最初放棄,就不會有後來的轉變。任何學習都有由生轉熟的過程,最初很緩慢,需要逐漸地串習。能否最後成就,就看有沒有恆心。持之以恆,非常重要。
第二次改變命運——喜生貴子:
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回向。庚辰(1580年)南還,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就東塔禅堂回向。
當時了凡正隨從李漸庵入關,三千善行沒有及時回向。等到庚辰年南還時,才迎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在東塔禅堂回向善根。
遂起求子願,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巳(1581年)生男天啟。
然後又起求子的願,了凡知道,沒有積善,福報也不會憑空降臨,所以他為了求子,又許願做三千件善事。這個願一發,一年左右就生了一個男孩。
所以發願是有力量的,但願也不能空發,了凡發願之後,是實實在在地以行填願,沒有一點虛假。
余行一事,隨以筆記;汝母不能書,每行一事,辄用鵝毛管,印一朱圈於歷日之上。或施食貧人,或買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了凡每做一件善事,都隨時用筆記下來,他的夫人不會寫字,每做一件,就用鵝毛管在日歷上印一個紅圈。有時對窮人布施飲食,有時放生,一天做得多時,有十多圈。
同樣是三千善行,原來需要做十年,現在不到四年就圓滿了,可見了凡行善越來越純熟,速度越來越快。這種進步來自練習。
有人問:行善也需要練習嗎?確實需要練習。不練習的話,近在眼前的善事,心也不習慣緣著善事轉,只會呆呆地坐著,沒反應。但是做久了,習以成性,心自然處處緣著善轉。比如,商人天天想錢,看到有錢可賺,自己會往那方面考慮。但是沒有經商習氣的人在這方面腦筋動也不動。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串習的重要。行善上多想多串習,也會越做越廣,越做越深,堅持下去,就有極好的效果。原來一天一件也做不到,現在能做十多件,原來無事可做,現在拈來就是。這就是習慣成自然的道理!
那麼,怎麼才有力量呢?由衷而發的善心有力量。所以不要壓抑善心,要把善的力量發揮出來,世界上哪裡會找不到善事做呢?只是自己不肯做而已。在普賢菩薩的境界裡,佛剎極微塵數的世界全是他的道場,沒有一處不可以利益眾生,可以對花草樹木發善心,可以慈愛動物,可以慈愛一切人,善事隨時隨地可以做,世上有無數眾生的需要幫助,不必要拘泥在一個地方。
善法需要不間斷、殷重地作,我們應當把行善定為日常功課,其它不是我們的工作,行善是我們的工作,對世間八法不必要用心思維,對行善卻要時時思惟。能天天堅持行善,個個都會變成大善人,最後會成佛成菩薩。十善業道就像大地,一切草木、城市、高山都是依靠大地而存在的,同樣,一切人天道、聲緣道、菩薩道都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所以念念為善是修行最初的基礎。
至癸未(1583年)八月,三千之數已滿。復請性空輩,就家庭回向。
到了癸未年的八月,三千善行終於圓滿了,了凡又請性空等人,在自己的家裡回向。
第三次改變命運——獲大功名:
九月十三日,復起求中進士願,許行善事一萬條,丙戌(1586年)登第,授寶坻知縣。
第三階段他又許了中進士的願。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沒有大福報不可能在朝廷考試中入選為進士,所以他更勇猛地發願行善一萬條。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不久他就登第了,被授予寶坻知縣的官職。(善能使人上升到善妙的地位,除了善,不會有其它因緣使生命提升。佛是怎麼成就的呢?佛是以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因緣,以大悲心利益眾生而成就的。菩薩、阿羅漢、人天也是行善而成就,善的境界有高下,依善而成就則沒有差別。所以,行善才是向上。人的一生很短暫,不能無意義地消耗,這一生縱然不能成就聖果,也要有所增上。而要增上,就一定要改過遷善。)
了凡成了領導萬民的父母官,他從平民住宅搬進了官府大院,雖然身份、工作、環境都變了,但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他那顆隨緣行善的心並沒有改變。
進了衙門,考慮最多的還是如何行善。每天處理很多事件,關系到人民的疾苦,做不好是惡,做好了是善,所以他更加勤勉!
(我們行善不能和生活、工作脫節,應當把行善貫徹在一切時處,不論到哪裡,都要以行善為第一要事。)
余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
了凡專門准備了一本空格本子,取名為“治心篇”。每天早起坐堂,家人帶著“治心篇”交給門衛,放到他的案桌上。
了凡做官時仍然重視修心,日常有些什麼功德、過失,都要一一登記。
所行善惡,纖悉必記。
自己所作的善惡,哪怕微小的方面,也一筆一筆記下來。他很認真,對自己毫不放松。
夜則設桌於庭,效趙閱道焚香告帝。
每天夜晚,了凡就在庭院裡擺設案桌,效仿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
趙閱道是北宗一位修道有成就的大居士,時稱鐵面御使。(“御使”,是專門檢察內外官員操行政德,相當於現在紀檢、監察、檢察部門的官員。)傳記上說他“為人長厚,存養功深”,就是為人很寬厚,內在修養的功夫很深。
每天晚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恭恭敬敬地焚香告天,把自己一天所作的事匯報天帝。他說:“白天做的事,夜晚必定焚香告天,不敢說的,以後就不做。”
四十多歲時,他開始在佛法上參究用心,政事之余,常常歡喜打坐。
有一天打坐時,忽聞一聲霹雳,大徹大悟,當時說偈:“默坐公堂虛隱幾,心源不動湛如水,一聲霹雳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
臨終時,他自在地和後人告別,神志不亂,安詳坐化。去世以後,賜谥號為“清獻”,所以也稱他“趙清獻公”。
宋朝還有一位趙康靖,平常他在桌上放兩樣東西——一個瓶子、一碗豆,起一個善念,就投一顆白豆,起一個惡念,就投一顆黑豆。開始黑豆很多,逐漸黑豆減少,久而久之,善惡念都忘了,瓶豆也捨棄不用,因為他已修到心無妄念、明淨清徹的地步。
這些要和前面對照來看。前面雲谷禅師教了凡每天按功過格記錄一天的善惡行為,再加上持准提咒,就能真正立命。觀察了凡受教後的表現和結果,確實一一都實行、應驗了。
了凡把禅師的教誨銘記在心,始終不敢忘懷,他是那種一句教言能終生奉行到底的人。即使作官,還是案上放一本治心篇,一絲不苟地記下自己的善惡行為,連微小處也不遺漏。這樣笃實地用功,惡行日減,善行日增,命運哪有不轉變的呢?
趙閱道和袁了凡是我們修行的榜樣。每個人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選擇一種功過格來奉行,按照功過格規定的善惡功過數量,給自己每天的修行打分。或者寫修行日記,日日反省,造惡就猛利忏悔,行善就激勵自己更加努力。中下根人使用這樣的方法修行,效果非常顯著。
行功過格,要有恆心、有耐心,如果嫌麻煩,做幾天就不做,那也不會有效果。想想農民種田都要天天下地勞作,何況耕治自己的心田,沒有耐心,怎麼會成就呢?了凡在立命上有信心、有耐心、有恆心,還細心,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印光大師開示說:“受持功過格,凡舉心動念,及所言所行,善惡纖悉皆記,以期善日增而惡日減。初則善惡參雜,久則唯善無惡。故能轉無福為有福,轉不壽為長壽,轉無子孫為多子孫。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
汝母見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為善,故三千之數得完;今許一萬,衙中無事可行,何時得圓滿乎?
了凡的夫人看見做得不多,就皺眉說:以前我在家幫你行善,三千善行才得以完成,現在許了一萬善行,數量增加了三倍多,衙門裡無事可做,這一次許的願何時能圓滿呢?
古代官員住在官府當中,和平民的住宅分開,官員的眷屬也和外面不接觸,所以,了凡的夫人不方便出門去行善。
夜間偶夢見一神人,余言善事難完之故。
這天夜裡,了凡夢見一位神人,就告之自己如何許願,以目前的狀況難以完成。
神曰:只減糧一節,萬行俱完矣。
神人說:單憑減糧一件善,就能一時圓滿萬行。
了凡聽了很吃驚,怎麼會這麼容易?
蓋寶坻之田,每畝二分三厘七毫。余為區處,減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頗驚疑。
寶坻縣的田,原先征租為每畝二分三厘七毫,了凡施行一項善政,把租減到每畝一分四厘六毫,但他心裡總不踏實:這麼容易就圓滿一萬功行嗎?萬一不對,不是欺騙佛菩薩嗎?有這種驚疑的心態。
適幻余禅師自五台來,余以夢告之,且問此事宜信否?
當時趕上幻余禅師從五台來,了凡把夢境告訴禅師,詢問這件事是否可信。
師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
禅師說:只要善心真切,一件善行能頂一萬件善,何況這是全縣減糧、萬民受福。即使沒有真正減糧,單是真切為萬民著想,也能抵得上萬善。
舉一個例子,可以體會“一行可當萬善”:
比如,一位教育部長頒布把孝順父母納入全國中小學的德育教學中,做為重點課程。部長只用一小時起草這份文件,實際上推動了一億學生學孝。換一種方式,一個人一天只動員一個學生學孝,一億天總共動員了一億學生。從推動一億學生學孝這一結果來衡量,應當承認這兩種做法的結果相同。所以,前者是以一行當億善,僅僅一小時,就做到了後者一億天所行的善事,我們沒有理由以前者行善的時間短暫,就決定他的善行數量微小。
同樣的道理,了凡這一項善政實實在在利益到了千家萬戶,這樣一次性地做,和挨家挨戶布施同等的錢糧,在所做的利益上完全相同。
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台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
了凡聽禅師這麼講,心裡不再驚疑,他很高興萬行已圓滿了,就捐出俸銀,讓禅師在五台山齋僧一萬做回向。他行善的氣魄越來越大,這種氣魄來自對因果的信念。
下面再作一點發揮:
每個修行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積累到最大的善業資糧,這就像商人追求最大利潤一樣。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首先要通達方法,方法就在緣起上。懂得緣起,合理地創造緣起、利用緣起,能使善業功德大幅度增上,短短一生能積累連天空也無法容納的大功德。
下面具體分析業的輕重差別,知道這些之後,關鍵是如教實行。能像了凡這樣奉行,這些法確實可以轉成無盡的功德藏。
一、一條決定的規律:果唯一由因緣決定;果的大小唯一取決於因緣的狀況。
二、一個生活中的比喻:
譬如做菜,菜是以很多的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包括原料的質量和數量,彼此搭配的方式,烹制的時間、火候、順序、采用的工具等,因緣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就會造成多少道菜的差別。比如,制定一億種烹制方案,決定會做出一億道各不相同的菜。
三、業的差別如何決定:
任何一種業,都是造業的對境、意樂、身份、加行等的因素和合而產生的。因此,一種善業的功德有多大,具體是由對境、意樂、所依、加行等方面的因素而決定的,不能單單只以善業的數量來判定功德的大小。
四、具體說明如何創造巨大的善業功德:
1、對境的差別:
相比於其它對境,父母、上師、三寶是最重的造業所緣境,稍微做一點損害或利益,就會造下極大的善惡業。所以,面對殊勝的功德田和恩德田,一切行為都要恭敬、調柔,應當努力緣這些對境,修習供養、承事等的福業。這樣短期內就可以積累極廣大的善業資糧。
從對境的數量上看,對一個有情做利益,是一分功德,對十億人做同等的利益,應當是前者功德的十億倍。以心觀想也是如此,做同一件善事,發心真切,想到的是利益千千萬萬的眾生,功德也會成倍擴大。
又比如,觀想一身頂禮一尊佛的功德很大,進一步,能和普賢行願相應,一身化現佛剎極微塵數的身,每一身頂禮佛剎極微塵數的諸佛,福德將更加廣大不可思議。這樣衡量,真正能如法隨學普賢行願、念誦《普賢行願品》的願文,果報唯佛與佛乃能了知。
2、所求的差別:
比如做同一件善法,心中希求的可以是現世福報、後世人天的福報,也可以是阿羅漢果和佛果。
一切果都是隨心上的緣起轉,心中所求越高遠,果報也越巨大,當然需要生起相應的心量,才會產生那麼大的果報。而以菩提心來說,只是發起造作的菩提心,也有巨大的功德。
上面兩條合起來,可以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巨大無比。如果每做一件善行,意樂以菩提心攝持,心中考慮的是法界有情的利益,所希求的是把一切眾生都安置在佛果位中,則功德無量無邊。
比如,《般若經》說:如果菩薩僅僅布施七寶的財物,卻不發心成佛救度眾生,這位菩薩即使經歷恆河沙數的大劫,所得的福德還是不大。如果菩薩布施的時候,能夠回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眾生,即使少少地布施,也能獲得無量福德。
3、所依的差別:
我們的身體是造業的所依或工具。造作同一種業,業力的大小和造業者所依的律儀有直接的關系,律儀越殊勝,業力越大。具體來說,受一分戒、受多分戒、受滿分戒,受居士戒、受沙彌戒、受比丘戒,受別解脫戒、受菩薩戒、受三昧耶戒,依次是後後的業力勝過前前。
所以,我們行善,應當根據自己的狀況、能力來受持相應的戒律,以受戒身行善,善業的力量根本不一樣。但是反面也要知道,以受戒身造惡,罪業更加嚴重。
4、事相的差別:
比如布施當中,法施勝過財施,因為:財施只利益受施者的肉身,法施不僅利益他的肉身,更利益他的法身;財施只利益受施者的現前,法施不僅利益他的現前,還利益他的生生世世;財施的物質有使用窮盡之時,法施的正法永遠不會用盡,不但不會用盡,還可以輾轉無盡地傳播,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法施在事相上具有這樣殊勝的特性,因此功德巨大。
《金剛經》說:“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再比如,十法行 當中,行持大乘的十法行,功德勝過行持小乘的十法行,這也是因為大乘法宣說了以利益眾生為主的修行以及任運不斷的佛果事業,所以,行持大乘十法行的功德更為殊勝。
了解了這些差別後,能在主要的善事上努力,自己會成為主尊,功德會最殊勝。
5、心力的差別:
行善時,內心猛利、恆常,功德自然巨大,心力微弱或者不能堅持,功德也就微小。
了解了以上業的差別之後,應當運用智慧,在行善之時力求把心量放得最大,內心處在殷重的狀態中,使心力強大;時間上連續不斷,發願盡未來際行善利他;目標也定得最崇高、最遠大,行一切善都是以菩提心攝持,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而發願成佛;而且,經常考慮做最根本的善行。能這樣實行,那以學習《了凡四訓》為因緣,今後不只是為自己立現世的命,而且是為天下的蒼生立成佛的大命。
我們立志需要高遠,行持卻需要一步一步地實行。
第四次改變命運——延壽二十一年:
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
第四件事更有意思,這次對延壽沒有祈願,也不必祈願。因為天天行善,命運自然會轉變。
孔先生測算了凡五十三歲時有壽障,他並沒有對此執著,到了五十三歲,竟然沒病。《居士傳》中說他享年七十四歲。所以,延壽了近二十一年。
由於他的福德力增上,自然壽命延長這麼多。所以尋求現世短暫的安樂,也只有善是可依賴的資本。一生沒有修積到善業,就像窮人一樣,後世的命運會很悲慘。《集法句論》說:“如諸少路糧,入路苦惱行。如是無善業,有情往惡趣。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如是作善業,有情往惡趣。”《本生論》說:“若未修施屍羅等,隨具種色少壯德,極大勢力多富財,後世悉不獲安樂。(如果沒有勤修布施、持戒等的善法,不論你現在具有哪種種姓、相貌、健康、權勢、富裕,後世都不會獲得安樂。)種等雖卑不著惡,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滿海,後世安樂定增廣。(雖然現在種姓下賤、貧窮、沒有福報,但只要不去造惡,具足布施、持戒等的功德,那就像夏天的江河能逐漸充滿大海一樣,來世的安樂一定會增上廣大。)”
書曰:天難谌17,命靡常。又雲:惟命不於常。皆非诳語。
《書經》上說:“天難信,命運不是恆常不變的。”《周書》也說:“命無常。”都不是欺诳的話。
《書經》這兩句是講命運並非常數,以真心行善,就能改變。
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了凡說:我以身體力行而知道,凡是說禍福由自己求的,都是聖賢之言,若認為禍福唯一由天決定,則是世俗的觀點。
下面是了凡教誡孩子的話:
汝之命,未知若何?
你將來的命運不知道如何?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窭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這是教誡處順境的方法——常作反面想。凡夫人都有我執,往往遇到順境驕慢、放逸,如果不加防護,則容易墮落。
人在逆境當中,善心容易發生。比如遇到不如意,人就謹慎;了知過患,就會警惕;地位低,姿態就低;想到自己不足,就容易上進。所以,逆境磨砺人,往往能進步,順逆和人的心態有著密切的關系。
事實上,輪回中的圓滿都是變苦的本性,所謂盛極必衰。人在興盛時,能為將來的衰亡作准備,這才能保全自己。古人說:“居安思危,得寵思辱。”這是很重要的人生修養。修行上,生的時候要思惟死,快樂的時候要思惟苦,在善趣時要思惟惡趣,在今生要思惟來世,都有大道理在。
具體來說,命中發達、顯赫,常做不得志想,否則容易得意忘形。事業、家庭順利,常做困難想,才能時時保持謹慎,如果覺得一切順利,人就麻痺大意,極容易造惡。
眼前豐衣足食,要常作貧賤想。貧窮時,一針一線也會愛惜,捨不得浪費,富貴時,則鋪張浪費,這是一般凡夫自然的心態。富貴時,要常想到以後貧賤怎麼辦?這樣才能為將來的貧窮作准備,能在享福一分時修福十分,才是常保富貴的做法。
“人相敬愛”,別人愛敬、尊重你時,常常要做恐懼想。因為受人恭敬,耽著名聞利養,就會墮落。常常覺得自己受不起恭敬,才會努力修功德。人在低處比較安穩,在高處疏忽、放逸,容易釀成大禍。所以,受人恭敬處在高位時,更要提防小心。這是源於因果的認識。
家門望重,容易生起驕慢。人在卑下時,做事謙和,凡事隨順人、恭敬人。如果不做卑下想,我慢膨脹,心就無法安住在恭敬中。
“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常常覺得自己不足,就不會驕傲,不會得少為足,由此能精進求學、上進。如果自以為優秀,自滿自足,則不是大的器量,成就也十分有限。
我執是煩惱、惡業、過患的根源,不能伏住我執,最後會被它毀滅。念念從反面想,壓住我執,人生才能遠離過患,修集功德。
凡夫的心比狂象還厲害,可以一剎那間把人拋進惡趣。身處高位、春風得意時,如果我執膨脹,煩惱增上,很快就會前功盡棄。所以,為了保全自身,常常要做退步想,要低姿態,委屈自己,恭敬他人,愛惜福報。
生死當中,只有暫時的榮華富貴,沒有這些基本的修養,結局一般都很糟糕。人處逆境懂得防護,處順境容易放逸、墮落,所以要常做不如意想,富貴時保持樸素,高貴時保持謙下。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
這是講到做人應有的六種如理思惟。
遠的方面,常要思惟如何光揚祖宗的美德,就是要思惟如何光揚中華民族祖先的美德;近的方面,要思惟彌補父母的過失,父母有過失時,自己要好好修行,代父母忏悔,攝持父母進入善道;上要思惟報答國家的恩德;下要思惟造福家庭;外要思惟救濟別人的危難;內要思惟防范自己的邪念。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這一段非常關鍵。修行不在別處,務必要日日看到自己的過失,日日改正。天天都覺得自己沒有錯,一年也覺得自己沒有錯,這樣不但沒進步,反而有退步。
請問:從來不見自己過,怎麼去改過呢?不改過怎麼進步呢?既然無過可改、無步可進,幾個人不退步呢?所以常常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最後會變成法油子的狀態。
一天不知非,就是一天無明。一天安於自是,就是一天放縱。一天無過可改,就是一天無進步。一天無步可進,就是一天浪費人生。
天下的聰明人不少,講起道理來都頭頭是道,之所以功德不增進,善業不增廣,就是因為原諒自己,以“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換句話說,有人身這樣好的條件,本來可以成就,但是因為因循,修行多年並沒有進步,這是向外演說、不修自心的過失。
雲谷禅師所授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曠也。
雲谷禅師所傳授的立命之說,是極精深、極純正、極真實的道理。應當熟讀深思,努力去實行,不要荒廢了自己。
1開館:民國以前國家無中小學,都是私塾的教學方式,所以此處說開學館。 2一石:相當於十斗。 3宗師:即提學,相當於教育廳長。 4署印:代理的意思。 5燕都:就是北京。 6南雍:明清兩代國辦的大學叫國子監,明朝有兩處,分別設在北京和南京,叫北雍和南雍。 7格天:就是感動天地,意思是轉變境界。 8詩:指《詩經》。 9三殊勝:加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結行回向殊勝。 10觊觎:非分的希望。 11將迎:攀緣的意思。 12造:到達。 13窠臼:即陳舊的格式,是“老一套”的意思。 14秋闱:“闱”即科舉的考場。科舉時代,考試定在秋天的八月舉行,所以叫“秋闱”。 15中式:考中的意思。 16十法行:書寫、供養、施他、聽聞、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行。 17谌:相信的意思。
|
|
|
|
|
|
上一篇:金剛經靈異錄:至誠感光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