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什麼是經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經行?

 

什麼是經行?

靜坐和經行都是佛門修持禅定和智慧消除心的貪欲、嗔恨、愚癡缺陷的具體方法。靜坐是在靜中修定慧,經行是在動中修定慧,兩者交替進行。從經律中可以發現,佛在世時對此兩者同樣重視,甚至在修智慧時經行的修法更有勝於靜坐之處。可惜經行的修法為我國的佛教徒所輕視失傳了很久了。

行中若專注於意守一處,如:呼吸,身體的某一部位,觀想某一形象,反復默念一句話則是修禅定,可以壓服煩惱使身心安樂;若經行中觀察身、受、心、法,觀察人生宇宙的自然現象則是在修智慧。經行中可以調節身體,也可以消除眾多煩惱獲得身心的清淨安樂,大得可以體驗整個世界,微細時可以觀察組成身心的最微小的微粒和心念的真相,也可以體驗每一剎那中物質與精神的眾多生滅變化。其中的利益不是親身實踐的人所容易理解並獲得的。

下面收集了一些相關的解釋:

慈恩解雲。西域地濕。疊磚為道。於中往來。如布之經。故曰經行於一定之地旋繞往來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時,為此防之,又為養身療病。玄贊二曰:西域地濕,疊為道。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绡之來去,故言經行。

據大比丘三千威儀經卷上所載,適於經行之地有五,即閒處、戶前、講堂之前、塔下、閣下。

另據四分律卷五十九所說,時常經行能得五利:()能堪遠行,()能靜思惟,()少病,()消食,()於定中得以久住。

寄歸傳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一能銷食。(中略)若其右繞佛殿,旋游制底,別為生福,本欲虔恭。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舊雲行道,或曰經行。二事總包,無分泾渭。遂使調適之事久阙東川。

十誦律五十七曰: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

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經行時,不得搖身行,不得大駛駛,不得大低頭,縮攝諸根,心不外緣,當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繩。

《四分律》卷五十雲(大正22·938a):

時諸比丘露地經行,患風雨日曝得患。佛言︰聽作經行堂。不知雲何作?佛言︰聽長行作。作堂所須一切給與。時彼上座老病羸頓,經行時倒地。佛言︰聽繩索系兩頭循索行。捉索行手軟破手。佛言︰聽作卷若竹筒,以繩穿筒手捉循行。經行時疲極,聽兩頭安床。

《四分律》卷五十九謂︰(1)堪遠行,(2)能思惟,(3)少病,(4)消食,(5)得定久住。

經行是直行,與右繞佛塔的修福有差別。《南海寄歸傳》卷三說右繞佛殿,旋游制底,別為生福,本欲虔恭;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

 

 

上一篇:傳喜法師:學佛要戒酒、戒肉嗎?
下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心淨則世界淨,心平則道路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