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冬瓜湯(圖片來源:資料圖 攝影:風中彩虹)
材料:鮮蠶豆200克,冬瓜200克,豆腐200克
做法:
蠶豆冬瓜湯(圖片來源:資料圖 攝影:風中彩虹)
1、鮮蠶豆洗淨,冬瓜洗淨去皮切塊,豆腐切小塊。
2、鍋中倒入少許底油,先倒入冬瓜塊翻炒,隨後倒入蠶豆和豆腐塊,倒入清水沒過菜。
3、水煮開後,再煮兩分鐘即可關火。最後調入鹽和香油。
小貼士:非常清淡鮮美的湯,蠶豆、豆腐營養豐富,冬瓜消脂減肥,少油的健康烹調方式使這碗湯,無比清爽,極利瘦身。
蠶豆(圖片來源:資料圖 攝影:風中彩虹)
蠶豆的營養價值和食療作用
別名:
又名胡豆、夏豆、羅漢豆、南豆、馬齒豆、佛豆、川豆、倭豆。
形態特征:
蠶豆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植物。是豆類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它既可以炒菜、涼拌、又可以制成各種小食品,是一種大眾食物。蠶豆的莢果呈扁平筒形,未成熟時豆莢為綠色,莢殼肥厚而多汁,莢內有絲絨狀茸毛,因含豐富的酪氨酸酶,成熟的豆莢為黑色。每莢種子2至4粒,種子扁平,略呈矩圓形,種皮顏色因品種而異,有乳白、灰白、黃、肉紅、褐、紫、青綠等色,臍色有黑钯與無色兩種。
蠶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為大粒蠶豆、中粒蠶豆、小粒蠶豆三種類型:大粒蠶豆寬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產的大白蠶豆,品質較好,常作糧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蠶豆呈扁橢圓形,千粒重為600~800克;小粒蠶豆近圓形或橢圓形,千粒重為400~650克,其產量高,但品質較差,可作為綠肥作物。
蠶豆按種皮顏色不同可分為青皮蠶豆、白皮蠶豆和紅皮蠶豆等。
營養分析:
每100克營養成份含量如下:
維生素:維A:85微克,維B1:0.37毫克,維B2:0.12毫克,維C:16毫克,維E:1.2毫克;
生物素:K13:微克,胡蘿卜素:0.51微克,葉酸:260微克,泛酸:0.48微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煙酸:2.7毫克;
礦物質元素:鈣:49毫克,鐵:4.4毫克,磷:339毫克,鉀:992毫克,鈉:2毫克,銅:0.64毫克,鎂:113毫克,鋅:2.84微克,硒:2.02微克。
蛋白質:28.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49克;
此外,還含有磷脂、膽鹼、葫蘆巴鹼、呱啶酸-2等物質。
蠶豆中含有大量鈣、鉀、鎂、維生素C等,並且氨基酸種類較為齊全。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等,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
營養價值:
延緩動脈硬化: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
降低膽固醇: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
防癌抗癌:現代人還認為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益氣健脾:傳統醫學認為它能益氣健脾,利濕消腫。
健腦:如果你正在應付考慮或是個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
促進骨骼生長:蠶豆中的鈣,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
預防心血管疾病:蠶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
食用功效:
傳統醫學認為蠶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補中益氣,健脾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症。
嫩蠶豆煮稀飯能和胃、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秘有良效。
蠶豆莖止血,止瀉;葉收斂止血。花涼血,止血;種子皮利尿滲濕;莢殼收入斂止血。
補充人體營養物質:蠶豆所含磷脂是細胞膜、線粒體膜、微粒體膜結構的物質基礎,膜的通透性,突觸的功能,受體等也都依賴於磷脂,對人體的營養有重要意義。
促進骨發育: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有利於骨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
預防心血管疾病:蠶豆中蛋白質豐富,其蛋白不含有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
1、應用於水腫:蠶豆60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2、應用於肺結核咯血:蠶豆洗淨,搗爛取汁,每次服20克,一天2次。
3、應用於酒醉不醒:蠶豆苗適量,加油、鹽煮湯,灌服。應用於水瀉:蠶豆莖30克,水煎服。
制作指導:
1、蠶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後剝去種皮作炒菜或湯;
2、制成蠶豆芽,其味更鮮美;
3、蠶豆粉是制作粉絲、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點;
4、蠶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頭食品,還可制醬油、豆瓣醬、甜醬、辣醬等。又可以制成各種小食品;
5、蠶豆不可生吃,應將生蠶豆多次浸泡,焯水後再進行烹制;
6、蠶豆去殼:將干蠶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內,加入適量的鹼,倒上開水悶一分鐘,即可將蠶豆皮剝去,但去皮的蠶豆要用水沖除其鹼味。
保健食譜:
蠶豆湯:
陳蠶豆125克,紅糖90克。先將陳蠶豆洗淨,與紅糖同放人砂鍋,加水500毫升,煮至豆熟即可。每日服食3次,吃豆喝湯。此湯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適宜於慢性腎炎水腫,脾虛水腫等病症。
蠶豆飯:
蠶豆250克,糯米500克。將蠶豆浸泡脹,去皮,放人沸水鍋中煮至八成熟時撈出;另將粳米淘淨後,用煮過蠶豆的湯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蠶豆攪拌均勻,上蒸籠蒸大約1小時,即可食用。此飯具有補虛健脾,和胃調中之功效,對於年老體弱脾胃不和者,食之有保健作用。
紅蠶豆:
白梅3個,蠶豆5見克,花椒、鹽、茴香、蘇木、白礬各適量。先將白梅放人鍋底,再將蠶豆人鍋,加花椒末、鹽、茴香;另鍋以水煮蘇木,人白礬少許,去滓取水,將此水沿鍋四邊澆下,水平齊豆粒為度,煮至豆熟即可。此肴具有健胃醒脾,增加食飲的功效,對於脾虛胃納欠佳之人尤為適宜。
相關人群:
1、老人、考試期間學生、腦力工作者、高膽固椁、便秘者可以多食用;
2、中焦虛寒者不宜食用。
3、蠶豆含有致敏物質,過敏體質的有極少數人(男孩較多)吃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急性溶血等中毒症狀,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因為體仙缺乏某種酶類所致,是一種遺傳缺陷。發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4、不宜食用鮮嫩蠶豆,以煮食為主。蠶豆性滯,不可生吃,應將生蠶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後再進行烹制。
5、蠶豆性滯,不可多吃,以防脹肚傷脾胃。
蠶豆去殼:將干蠶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內,加入適量的鹼,倒上開水悶一分鐘,即可將蠶豆皮剝去,但去皮的蠶豆要用水沖除其鹼味。
文化欣賞:
宋代楊萬裡。《蠶豆》:“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沙瓶新熟西湖水,添累分嘗曉露腴,味與櫻梅之益友,名因蠶繭一絲絢,老夫稼圃方雙學,譜人詩中當稼粟。”
清代陸奎勳。《嘗陳豆》“蠶眠非我土,豆莢忽嘗新,實少腹猶果,沙退醉兒巡。名齊金氏薯,味敵陸家。植物留遺愛,農歌久未湮。”
清代葉申夢。《醉花陽·蠶豆》“種向中秋收待夏,久歷三時也,花吐宛如蛾,莢宛如蠶,形肖難畫。自來題寫憐應寡,僅誠齋詩話,欺蜜復欺酥,甘軟相兼,佐我盤餐雅。”
歷史傳說:據《太平御覽》載,張骞使西域,得胡豆種歸,公署人仍呼此為胡豆。
《農書》:“蠶豆,百谷之先,最為先登,蒸煮皆可便食,是用接新,代飯充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