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今日說法》,做了很多思考。故事是,有個海員在一次出海中遇難,他的妻子殉情而死。後來,兩家的親人之間大鬧矛盾。丈夫遇難後,妻子兩次自殺,第一救活了,第二次跳樓而亡。她留下了一些日記,留下了遺書,留下了兩家親人的傷痛、矛盾、是非、斗爭和怨恨。自殺的女子,25歲,和丈夫是中學同學,感情非常好。夫妻兩人的父親也是同學。結局是:兩家痛失兒女,反目成仇。
看完電視,我感慨寫到:
愛到深處成束縛,何如覺照未亡人。有人悲傷化力量,有人轉念覺紅塵。
有人艱難終成器,有人觀心慈悲生。有人尋死又覓活,海枯石爛誤青春。
像故事中的愛,變成了一種束縛,雖然有人被這樣的愛情所感動,其實,在一個覺悟的人看來,這樣的愛情是無明,是煩惱,是牽纏,也是自私和愚癡,遠離了愛的真谛。自殺者沒有想過父母的傷痛,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愛,既要真性情,也要真自在。自在不礙性情,性情不礙自在,才是真愛。很多時候,由於無明而掉進愛的陷阱裡,釀成悲劇。愛本來沒有陷阱,陷阱只是自己的無明,無明來自自私,來自我執。這個故事裡自殺的女孩,假如她想想自己的父母、丈夫的父母,想想生命的寶貴,想想自己的責任,她會殉情嗎?那種殉情,未必是因為愛,而是因為缺乏擔當,缺乏安全感,缺乏活下去的勇氣,缺乏智慧和責任感。
我看過一則報道,一個女孩自己愛上一個男子後,就因為那個男子想和她分手,她就在雪碧裡下了水銀來害那個男子;還有一則,是一個男孩,因為女孩不愛他了,不願意與他結婚,他就殘酷地殺死了女孩,然後自殺,且自殺未遂。這樣的愛是愚癡的,自私的,畸形的,心靈也是扭曲的。愛,本來可以提升生命到天堂,且無端地以愛的名義帶人到了地獄。
有一個女士,失去了兒子,她在悲痛中感悟了慈善和公益,積極投身到兒子生前從事的慈善和公益活動中,這時,她升華了自己,也在慈悲和功德中時時與兒子相遇。
愛,需要覺悟,需要智慧,也需要打破無明和拘束。不要以愛的名義干傻事,干壞事,還美其名曰是為了愛。
修行人不住於法,也不住於愛;不住於善,也不住於惡。修行人的心是自由的、慈悲的,但行為是嚴謹的,光明的;修行人是活潑的,更是智慧的,不會以愛的名義拘束自己,也不會以愛的名義拘束愛人。修行人在道德、責任、義務的台基上搭建生命最大的舞台,自由地演出因緣所生的劇目。修行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他演出,是因緣中有他;他觀看,是因為他是一個覺悟者,能像旁觀者一樣觀心,覺察人生。
把這篇短文盡情地轉發吧,喚醒那些以愛的名義傷害愛的人,盡快從無明中走出來。無明打破之後,你會發現:天地如此廣闊,人生如此美好,因緣如此奇妙,生命如此寶貴,而比生命寶貴的還有覺悟和慈悲,能引領我們的靈魂向永恆與自由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