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法語:如何回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如何回向?(非常重要,學佛必知)

1.佛法裡面對於回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回向?回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

2.我們要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回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3.“上報四重恩”是回向給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回向給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

4.常念三寶恩、常念眾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國家恩,這是我們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

5.一個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會愈積愈厚,我們常講積功累德,這是累德。

6.這個“下濟三途苦”,是叫我們看現代的人,造了這個業因,但還沒有墮落下去的,我們可以幫他忙;已經墮下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沒法子了。

7.回向偈我們天天都念,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做法?上報四重恩就要從“孝親尊師”這裡做起,下濟三途苦就要從“慈心不殺”做起。

8.做的善事統統回向,就是還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債。

9.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叫回向。

10.不回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范圍的、有限的。

11.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12.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則功德無量。

13.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

14.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而是為眾生修;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5.我們以智慧善巧方便將佛法傳播,推薦給一切大眾;這樣去做,做了不求人間任何的福報,只有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淨土,這叫回向。

16.念佛這個法門,經上還有說這個法門叫“不回向法門”。

17.為什麼叫“不回向法門”?因為念佛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換句話說,他雖然不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向。

18.我們斷惡修善不是為自己,破迷開悟不是為自己,成佛也不是為自己,乃至於我們生活、吃飯、喝水也不是為自己;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9.有恩的,我回向給你,這是報恩。

20.有怨的,我回向給你,.這是解除怨結。

21.冤業病,是冤親債主纏身。以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這是調解。他若接受,問題就解決;若不接受,就有麻煩。

22.佛教我們每天念佛、聽經,都將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明了,我們成就了,就是報恩、還債;這樣,就可以減少冤親債主的障礙。

23.我們拜佛、誦經、念佛,都希望回向給歷劫冤親債主,更應當發願:將來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首先我來度你們。

24.超度不需要具備什麼儀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誠心誦經念佛,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25.回向,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心才清淨!

26.回向的意義是“作而無作”,我所作的這個無心,就當作沒作一樣。

27.如果你做樁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沒有了,又迷了,愈迷愈深。

28.回向是幫助你覺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統統不要,統統把它忘掉。

29.福報、善行,是一切眾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給忘掉,這叫做回向。

30.人生很短!在這極短的時光當中,我們要能忍受,縱然有福,不能享盡!

31.我們要認真修福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回向求生淨土,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臨終時候清清楚楚。

32.福報享三成就夠了,其余的布施給一切眾生,回向無上菩提,這才是求生淨土唯一正確的方法。

33.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回向。

34.回向裡面第一個是“常隨佛學”,這一條就是回向菩提;“恆順眾生”,這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35.“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菩提是覺,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徹大悟。

36.學佛一定要找一個榜樣,最好的榜樣是佛。一切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是最殊勝的榜樣,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彌陀的贊歎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跟誰學?跟阿彌陀佛學。

37.我們學佛要以佛做標准,我們要跟佛學。佛不在世了,那我們依靠什麼?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法身。

38.我們除了學佛之外,還要面對社會的現實。在現實社會裡,我們如何來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來過我們現前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恆順眾生”,這個日子過下去才沒有障礙。

39.要順他,不能不順。順的裡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順,是要有理性的順,這樣才沒有錯。

40.“恆順眾生”,眾生無論作善作惡,你要能夠忍得過,你要能夠在這個境界裡頭如如不動,這就是“恆順眾生”。

41.唯有恆順眾生,心裡才不起煩惱,心才會平靜。眾生惡,旁敲側擊誘導他,實在不能的,隨他去!幾時他回心轉意,幾時再來度他。

42.“普皆回向”是總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同生淨土。

43.“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淨無為。

44.“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開;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性。

45.“普皆回向”,心量拓開跟虛空法界一樣,這樣的功德才是圓滿功德。

46.“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將無量劫的恩人、冤親債主都包括在其中,這是最圓滿的回向。

47.很多念佛人雖然天天念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那是口皮上的發心,心裡是實在不想去。他們發的是凡夫心,沒有發菩提心。

48.要真正發心願生西方,那才是無上的菩提心;這個心很難發,為什麼?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貪嗔癡慢、是非人我統統捨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極樂世界。

轉載自:天祥菩提精捨

 

淨空法師關於回向的開示

 三輪體空和回向是兩樁事情,三輪體空是講理,回向是講事。三輪體空是觀慧,也就是智慧觀察宇宙人生。何謂三輪?譬如你修布施,有能施、受施以及所施之物,這就是三輪。體空是這三件事都不可以著相。我們做好事,絕對不著相。如果人家接受我的布施,就常常想我對他有恩惠、我做了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那三輪就不空了。不空就是世間有漏的福報,是屬於福德,不是功德。如何修的才是功德?修布施不著相,心裡痕跡都不落,修的就是功德。功德與福德不一樣,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果,而福德只是享受來世的福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不過如此而已。回向是擴大自己的慈悲心。我們凡夫心量很小,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很少替別人著想,更難替社會大眾想。心量小是很大的過失,這是修行不能開悟證果最大的障礙。經論上常說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周遍,就是周遍恆河沙數的諸佛世界,而那也是我們的心量。但現在我們的心量小得可憐,兩個人都不能相容,連夫妻都打架鬧離婚,這個心量多小!回向的真正目的就是拓開心量,無論你修的是功德還是福德,自己不享受,將這個果報貢獻給一切眾生,這是回向眾生;貢獻給法界,范圍就更大了,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回向實際,實際就是心性,我所作所為只有一個目標,即是求明心見性。所有一切果報都希望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回向的用意是拓開心量,恢復自己的真心本性,是這個意思。一般人回向達不到此目的,都是做一點功德回向父母,回向自己將來升官發財,還是為自己,所以是小心量,不是佛菩薩如此開闊的心胸。這是應當要明了的。(淨空法師)

◎“回向是破執著,把所有一切所修福報功德都分配給大眾共享,這叫回向。不回向,所修功德是有限量的;一回向,所修功德福德是無限的,唯心所變。佛與大菩薩的福德智慧是圓滿的,因其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淨空法師)

◎“除狹劣障,成廣大善者,顯益及所為也。 這就講回向的利益。回向的利益實在講拓開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窄狹下劣的心胸拓開了,像諸佛一樣能夠真正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修回向行最重要的意義。底下講若不回向,其心狹劣。肯回向者,一毫之善, 這是講小,毫是毫毛,一根汗毛,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皆遍法界,故雲廣大。 所以會修的,他為什麼念念都能修圓滿廣大的善法,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他懂得回向,這一回向心就清淨了,心裡頭一樣東西都沒有了。回向才能真正做到三輪體空,不回向三輪不空,他著相嘛!回向就是不著相。如回聲入角,聲則遠聞。功德回向,亦復如是。 這是作一個比喻來說。角,從前古時候吹號角一樣,像現在我們吹號,我們聲音本來很小,經過這個角回聲在裡面,聲音就擴大了,就能夠遠聞了,取這個意思說明回向的的確確能把你所修的功德擴大。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 這指前面的九願,禮拜是第一願,隨順是第九願,乃至包括當中的七願,把這些所有的功德統統回向法界眾生,回向菩提實際。向諸佛也是向菩提,有的地方講是回向菩提,回向菩提就是此地講的回向諸佛。那麼你自分的功德不但不減少,而且與虛空法界一樣大,所以下文說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一定要以誠心,要以真心,真誠之心來回向。回向菩提,就是回向佛果,前面講回向佛果。第一個是回向眾生,這一段是回向菩提。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講的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願是真實的願。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皆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這個願是發心代眾生苦。回向一定要發願,回向跟願有連帶關系。那麼回向跟願有什麼不同呢?確實有不同。你發願,你未必做到,你要做不到,拿什麼回向?沒東西回向。回向是做到了,你這個善事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後你才能夠拿這個功德去回向,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並沒做到,這不同就在這個地方。願離苦得樂,截惡成善。令盡界眾生, 這個界就是法界,盡法界虛空界的眾生,皆得如是,則橫遍十方,當得如是,則豎窮三際也。 你看菩薩心量多麼大,他的心是真心,不是打妄想。為什麼呢?他有這個願,他就做到,做不到是緣不具足,不是他不想做,緣不具足。緣不具足,他的願是圓滿的,正如同楞嚴經上所說的一念發心的時候,圓滿功德,是這個意思。如果有這個願,又有這個力量,沒有去做,那你這個願是假的,是虛願,不是真正的願,真正的願一定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到

 

 

上一篇:色情泛濫對現代人的惡毒傷害
下一篇:學者研究:“好人有好報”真實不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