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地藏法門說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地藏法門說明

《大日經》雲: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乃是證佛道之不二法門。菩提心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覺悟心,乃佛法之精髓。然諸法皆有緣起,生起菩提心亦需因緣具足,否則菩提難生,依《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起修,則為修菩提心之殊勝法門,經中文雖淺顯,但義理深藏,發心修習,所獲功德,不可思議。譬如經中所雲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亡母之事,雖系明敘地藏本事,實則暗說發心之法,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其母即為念母之恩、報母之恩,繼而推而廣之,發起廣大誓願,生出菩提之心,故學者修習地藏法門,亦先當思念吾母之恩義,生起感恩慈悲之心,再思量眾生在無始劫前皆為吾之父母,對吾疼愛有加,如護已目,如愛掌珠,由此學者便易對無量眾生發起之廣大無邊菩提之心,地藏法門之殊勝由此可見一斑,此發心之法,亦暗合儒家之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佛家之慈悲,何限於人道,乃可遍布於過去、現在、未來六道無量眾生。《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所提及地藏本事、修習方法皆為佛菩薩令六道眾生發菩提心、種成佛因所設之善巧方便,或誦經、或稱名、或忏悔、或發願、或塑畫形象、或瞻禮贊歎、或布施供養,或解說因果,種種法門,不一而足,理法兼容,皆達佛道,學者宜深心體會,依法而行,切不可將本經隨意放過,甚至附會俗論,以為誦地藏經只為超度亡靈,大法小用,不啻明珠暗投。

修習地藏法門,學者應常懷忏悔之心,即在佛菩薩聖像前,聖心發露所行罪業,誓不再犯。經中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由此足見眾生業障之深重,學者不僅應忏悔今生罪業,還忏悔無量劫來罪業。地藏經中,為消業障,亦設方便,如《如來贊歎品》曰: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忏悔者,至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志心稱名,能令六根清靜,業障消除,為忏悔之大法,學者常習,必能大開智慧,多遇聖因,早成佛道。

學者誦經之時,當觀想現世及無始劫以來父母、兄弟姐妹等親眷,對已有恩之人,坐在已身左邊;又觀想現世及無始劫以來怨仇、冤家債主等怨敵,對已有怨之人,坐在已右邊,無量無數六道眾生,亦在身邊環繞,學者懷慈悲之心,音不高不低,速不疾不遲,觀想眾生與已一同讀經,最後悉發菩提之心,以此種心誦經,可利益無量眾生。修習之初,學者可將功德只回向累世冤親;待到誦讀純熟、心思專一之時,便可改為回向法界眾生。

或有同修,誦讀地藏經,依照修習次第,起初只回向冤親債主,而後或夜夢亡人,晝感不安,以之為患,惶惶不安,私自揣度,以為回向有誤,遂改為回向法界眾生,隨後再無所夢,身體亦安,遂暗自慶幸,以為得法,其實大謬。夜夢亡人,乃先亡之人見生者誦經具大功德,於是夢中現身,求其超度;晝感不安,乃生者消除往世來障之征兆,此正顯誦經之效,生者本應愈加用力精勤,孰料生者為一己之私,為求不見亡人,體心安泰,口稱功德回向眾生,實將功德回向一已,何利眾生?法無高下,修有次第,凡夫起修,初則雜念紛飛,心思難定,縱有功德,不過一二,回向冤親,尚不足用,何況回向法界眾生?其後亡人夢中不顯,非被超度,實因生者誦經,名大實小,無功德故,已無利益於亡人,亡人自然不現。凡夫分別心重,以為回向冤親債主為小,回向法界眾生為大,卻不知發出世菩提之心為大,求世間安樂福報為小,若回向冤親,然與回向法界眾生,功德並無二致,何況眾生無始劫來,因果輾轉,因蔓不斷,六道重生,無不曾為自己的父母冤仇,回向雖異,然功德小大,何有差別?菩提心生,則諸法平等,何秘拘泥事相,徒增業障,修習之初,回向冤親債主;修習之末,回向法界眾生,此乃事殊理同,因機修法,不必妄加分別,《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發心之要,學佛之人不可不慎。何以讀誦地藏經,得無量功德利益?以誦此經者、聞此經者,能發菩提心故,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因果不虛。

學者所持名號,弘一大師在其編述《地藏菩薩聖德大觀》中有教:占察經卷上,詳示占法中雲: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诃薩。准此,持名之時,應雲南無地藏菩薩摩诃薩,斯為善矣。若因句長未易持誦者,可略摩诃薩字,直雲南無地藏菩薩。但有仍欲依彼舊習南無地藏王菩薩者,亦宜隨其好樂,因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相符合也。由是可知,地藏菩薩、地藏王菩薩之稱皆有經典可據,學者可任選其一專持。

除誦經持名之外,學者亦應誦持滅定業真言。經中雲佛有三不能:一者,不能滅定業;二者,不能度無緣;三者,不能盡眾生界,然又傳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何也?欲明此理,須知何者為定業?《優婆塞戒經》曰: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專心作做,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故學者忏悔往昔所犯罪業,定業可轉為不定業,因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地藏菩薩以大悲願故,遂設方便,而說滅定業真言,然學者若能至心忏悔,發心精進,則何業不能滅轉,何咒不能消業?或有不信,以此咒名稱為藏經所不載,遂為質疑,學者若加考證,使知此咒實為藏經中《陀羅尼集經》所載之地藏菩薩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滅、粉碎一切罪業、罪障、惡業之決,故華文自古稱此咒為滅定業真言,此雖為地藏菩薩法身印咒之變稱,然此稱不失地藏菩薩本意,況流行於世能令學者發起信心,故後世大德亦不復改,現世人心不古,不能聞即信受,竟以此稱不載於藏經為由,妄加誹謗,書蠹嚼文,死於句下,著實可歎!

學者誦經,至少應至四十九部,並且日日不斷,以修其心,此後還應勤心不退,誦二百部以上;若專持地藏菩薩名號,每日應一萬聲以上,連續百日;若持滅定業真言,應數過百萬以上,如是修行,方見成效,切不可一曝十寒,一日只誦佛名號數聲,未見利益,遂懷疑慮,譬如砌磚建屋,日砌一磚或數磚,即終日歎怨,為何屋不能住?若日日勤勉,則屋必速成,令人不受風霜雨露之侵,蟲蛇虎狼之害,若日不精勤,善少業重,何能見效?得果必要種因,妄心求法,法何可得。誦持之數,本亦為相,實不必拘泥,然眾生心思散亂,幫強以為數,令其精進。

修習地藏法門,見效速緩,果報大小,著在發心。或有誦經百部,不見驗證,即退初心,以為佛菩薩願力或許有虛,而不論自己發心是否為正,發世間增上心則果小效緩,發出世菩薩提心則果大效速,學者妄念末消,願力不具,如魚游水,終不脫海,何況出離三界,此《椤嚴經》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能發起菩薩心,志心精勤,三字五字、一句一偈即可感應開悟,何待百部萬聲?

若學者事務繁忙,無暇專修,亦可將修行與工作、生活相結合,隨時隨地發起菩提之心,《賢愚經》有貧女供燈一事,貧女自立誓願:我今貧窮,用是小燈,供養於佛,以此功德,令我來世,得智慧照,滅除一切眾生垢暗,即得佛授記,為燈光如來。貧女僅供小燈一盞,何以得成佛果報?因發菩薩心,故得大功德。學者效此,平時掃地,意想在掃除自己,眾生之三毒;一日三餐,意想供養佛法僧三寶、六道眾生,如此等等,若學者時時能如是至誠發心,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何門不入?

中土通行之念佛法門,觀世音菩薩法門,亦無上殊勝,學者不可厚此薄彼。法法相印,願願相攝,經中所言二十八種利益,實與淨土極樂境界,並無二致,不可隨意分別。修習何種法門,不過為佛菩薩應機而教,學者宜一門深入,覺知法味,再修他法,方可諸法融通,博而不雜,萬不可淺嘗既止、妄論高低,謗法毀教,反造惡業。弘一大師亦普勸淨宗道侶兼持捅地藏經,淨宗道侶修持之法,固以淨土三經為主。三經之外,似宜兼誦地藏經以為助行。因地藏菩薩與此土眾生有大因緣。而地藏本願經,尤與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勸淨宗道侶,應兼持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經中有言,南閻浮提眾生,與地藏、觀音二大士最有因緣,故地藏法門與南閻浮提眾生甚為對機,地藏宏願,諸佛贊歎,學者深入,在世間則有求皆從、諸橫消滅、去處盡通;出世間則善果日增、菩提不退、畢竟成佛。學者得修地藏法門,乃前生行善之福報,後世成佛之因緣,地藏功德,不可思議,修習者必得聖賢擁護,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盤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望學者對地藏法門珍之惜之並笃行之!

三寶慚愧弟子果念敬書

佛歷二五四八年立夏

 

 

上一篇:做官有做官的因果,富有有富有的因果
下一篇: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持誦須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