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金剛念誦的要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念誦的要訣

 

金剛念誦的兩個要點:


1.一口氣一口氣地念
2.唇齒不動.
對於".唇齒不動."剛開始很難做到,就暫丟一邊,起先訓練".一口氣一口氣地念".金剛念誦其中一個要點是要把咒音聽清晰

金剛念誦的要訣

(一)氣功修煉

金剛念誦是一種最高的氣功修煉法,重點在換氣方面。換氣時務必把嘴巴閉起來,或慢慢吸,或一吸進來就停住,等氣滿了再跟大家念誦。而吸氣的時候只用心默念就好了。

要達到唇齒不動,首先,要練習一口氣一口氣念。一口氣能念幾句就念幾句,念到必須換氣了,就把嘴巴閉起來,再用鼻孔吸氣,懂得這個方法,對身體健康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二)配合呼吸

一口氣一口氣配合呼吸的氣來念,一句連一句的,中間不要呼吸,只用舌頭和嘴巴發音,這樣無形中身體內部也在呼吸。念到這一口氣實在接不上了,小腹都癟了,這時就讓它松弛下來,把嘴巴閉起來不要吸氣;讓它自己吸氣。就像以尼龍奶瓶喂奶一般,裡面的奶吸光了,沒有空氣,奶瓶不是都癟了嗎?而當你嘴巴一放松,空氣自然進來就膨脹了,這就是最自然的氣功。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身體也就自然調整好了。此時一點妄念都沒有了,因為呼吸都來不及,還有時間亂想嗎?等吸氣充滿了再開始念,如此周而復始,一口氣一口氣的,慢慢從三句、五句乃至十句、二十句越來越增強,經常這樣練,就會達到“氣滿不思食”,當然這並不是胃腸有毛病。

(三)都攝六根

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身體不好的人,不一定要跟到那麼長,中間短一點就可以休息了,根據這個原理不斷練下去,身體自然會有改善。

念誦的時候要“都攝六根”,眼睛開著沒關系,但是眼神要收回來,收回到自己內在,乃至收回到後腦,收回到與虛空合一。

(四)念茲在茲

一般念佛念到最後,喉嚨都會沙啞,這是念佛的方法錯了。正確念佛的方法是念茲在茲,輕松自如的,金剛念誦要念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空、無相、無我”的境界裡,然後“唇齒不動”,只有舌頭在彈動。初步的功力還不到時,嘴唇微微動也無妨。

(五)體、相、用

金剛念誦具有其“體、相、用”。其“體”實際上即是大般若。一邊念誦,一邊把身心放松、放空靈。能與“空、無相、無我”相應,當下,你念出來的佛號或咒語就不一樣了。倘若你又懂得以“唇齒不動”去發音,讓“氣”慢慢從丹田一股股的上來,清清楚楚的,對於身心的調和,效果就更殊勝了。

“唇齒不動”是金剛念誦的“相”,而金剛念誦的妙“用”則是念到某時候,全身氣脈都會發動。這時,自然會有一種空靈的感覺,慢慢讓你達到“心氣合一,能所雙亡”,所以金剛念誦就是道道地地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發揮到最極點了。

(六)轉化“四大”

金剛念誦念得好,全身暖相就起來了,身體感覺非常舒服、非常暢快,大冷天一點都不覺得寒意,大熱天也一點都不覺得煩躁。

金剛念誦是使“四大”轉化的總關鍵;同時也是淨化報身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把握得到金剛念誦的要領,整個身心自然就在一片空靈的光明中。即使尚未到達,各位亦應在意境上先做觀想。觀想久了,自能達到身心兩調的效果。

(七)攝心調氣

實際上,金剛念誦已含括了觀想和唱誦。金剛比喻般若,比喻能夠把握佛法的實相;乃至一個人對自己心性的完全了解。換言之,實相般若即金剛,念誦即在調氣,所以金剛念誦同時涵蓋了攝心與調氣。

————摘自《無上甚深妙密法》

三業供養

在修法過程中,如何做到身,口,意三業供養呢?當我們全身投入,全神貫注時,任何地方有不舒服都不要去理會,要很虔誠地將整個色身供養准提佛母,口業很虔誠的誦咒,意業也很專注地觀想,這才是真正的法供養,無畏供養。能持續如此,自然可以得到忘我的境界,進一步與空相應。

心月孤懸

所謂“心月孤懸”,即“內空心中、升起一滿月輪”。你把色身都觀空掉了,當然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心月輪了。行住坐臥,言行舉止無一不是在此境界中,則身心沒有不起變化的。

氣吞萬象

“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清涼月代表非常清明、光亮,也代表溫潤、純潔,“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真空妙有,那境界是無量無邊的,能以這種心念唱誦,氣象當然不同凡響了。

光音交融

我們一邊念咒、一邊觀想心月輪在膻中穴的地方,等於見地與修證雙管齊下,交據一處,念咒時,每個字都要念得清清楚楚。因為文字本身是光,你一念到咒語,它就放光,光與音同時合而為一,便是“光音交融”。

心光無量

光音交融之後,當然即是心光無量——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的境界,亦即常寂光國土,故當下即淨土了。能如果用心、持咒,欲見十方諸佛,又何難之有呢?

定慧等持

倘若大家真正能體會到“光音交融,心光無量”的意境,則整個身心自然進入定慧等持的境界上,所以這“心月孤懸,氣吞萬象,光音交融,心光無量”可說是修煉法,報,化,三身的核心。各位宜把握這個口訣,修起來才容易上路。則報身之日日增長,氣象之月月轉化,才有可期之時。

------------------------------------------------ ---

念誦持咒與金剛念誦法

一、金剛念誦

上等的念咒法是“金剛念誦”。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一口氣一口氣念”,另一個是“唇齒不動”。要達到唇齒不動,首先,要練習一口氣一口氣念。持咒時,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念咒,一句連一句的持咒,中間不要呼吸,也不要憋氣,任其自然,只管用舌頭和嘴巴發音,這樣無形中氣在自然呼出,一口氣能念幾句就念幾句,念到這一口氣實在接不上了,就再接著吸一口氣,再如此循環往復的念。

  等到這種金剛念誦的持咒功夫純熟了,到一定程度後,你就不需要管什麼再吸不吸氣了,你一口氣念完了,小腹都癟了,這時就讓它松弛下來,把嘴巴閉起來不要吸氣;它自己會去吸氣,不需要你刻意去深呼吸。就像以尼龍奶瓶喂奶一般,裡面的奶吸光了,沒有空氣,奶瓶不是都癟了嗎?而當你嘴巴一放松,空氣自然進來就膨脹了,這就是最自然的氣功,但雖然要換氣,而念上卻清清明明,咒語是不間斷的,一個字一個字在心裡念得很清楚。這樣,我們的身體也就自然調整好了。此時一點妄念都沒有了,因為呼吸都來不及,還有時間亂想嗎?等吸氣充滿了再開始念,如此周而復始,一口氣一口氣的,慢慢從一口氣能念三句、五句乃至十句、二十句越來越增強,經常這樣練,就會達到“氣滿不思食”,當然這並不是胃腸有毛病。懂得這個方法,對身體健康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金剛念誦”在轉化“四大”,攝心調氣上有很大的功用。一般來講,如果念佛念到最後,喉嚨都會沙啞,這是念佛的方法稍微偏了一點,但是可能心意過份投入,過份忘我了,這也不是壞事,或者可能身體啊喉嚨啊,有點什麼毛病。正常人的正確念佛的方法是念茲在茲,輕松自如的,金剛念誦要念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空、無相、無我”的境界裡,然後“唇齒不動”,只有舌頭在彈動。初步的功力還不到時,嘴唇微微動也無妨。慢慢讓你達到“心氣合一,能所雙亡”,所以金剛念誦就是道道地地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發揮到最極點了。可以成就無上功德!

二、念誦中的微妙原理

關於念誦的出聲念與默念:可出聲念,也可微聲念,也可默念,視各人情況而定。通常出聲為陽,過度則傷氣;默念為陰,過度則傷血。動以助陽,靜以養陰,動得過度則傷陽,靜得過度則傷陰,正如酸味養肝,過度則傷肝一樣的道理。人如果平時動得少,出聲念或大聲念則可助陽,震通經絡,並自然的幫助你排除雜念妄想;人如果平時動得多,則多默念以收攝身心而養陰,這樣直接對身體有好處的。

在持誦念咒過程中,會有一種自然的過度,出聲念一陣後,就自然會轉為微聲乃至默念,這個不用強求,到一定程度自然會過渡過來。唯有雜念多時,可以以大聲念來排除妄想雜念。特別有一種追頂念佛,還有一種快速的誦經法,一旦你跟上這個速度,就逼著你少了妄想雜念,一心跟著做了,這樣呢,消業障很快的,但也要找個跟得上的速度,不要盲目求快。等到人的身心比較清淨了,自然而然就默念多了,出聲為陽,默念為陰即音,內在的力量強大了,內在的心音就強大了,就不需要往外求,不用出大聲了,你一出聲,甚至站在那裡一動心念,就有攝受力,加持力,影響力,外在的影響也影響不了你了。人都是因為內在的力量不夠,才去向外求的,講究儀軌啊,講究禮儀啊,而內在力量強大的人,就不需要老去求外力。

念誦持咒不管是綿綿不斷,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可以,都以自然而然達到綿綿不絕為一個基本標准,身心覺受以達到清淨無雜念為基本標准,這樣算是一個持咒達標的境界-----本無一個標准,但是這裡勉強弄個標准,用來衡量我們用功的程度如何。若是身體有病的部位,可以想著這個部位而念咒,甚至觀想咒音落在這個病區部位,這是可以的,看情況能否掌握。

很多老修行人按共性的修行方法來修,沒有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具體調整,普遍所傳的,都講究輕聲持咒或默念,對心理的安定有很大效果,但對色身的轉化效果不大,不肯用心力,就難以打通經絡竅穴,得到的也是身心的輕安,但這種輕安是有程度的,經受不住考驗,一遇到需要力氣,勞累時,就容易生病了,受不了了,這是偏重於求清靜,沒有真修實修苦修的結果。就象地上不平,牆上不平,就用點裝飾紙一貼,看上去平了,實際上很多問題沒解決,要把路修好,就要重起爐灶,搞個革命,真修實干,而不是糊弄一下,牆上不好,就要重新抹平,而不是粉飾太平。這也是修行中的微妙分別,很多法門講究大聲喊佛,講究忘我投入地念佛喊佛,就有效果,都依照各人的情況而進行調整方法。

現代人都生活條件不錯,受不得勞累,營養不錯,只愁營養過份了,偏了,而不是愁營養不足,要多用減法而少用加法,這是社會環境變化的必然結果,因此現代人多陽虛,需要提振陽氣,需要多運動,需要動靜平衡,平衡陰陽。因此,象多拜忏啊,大聲念佛喊佛啊,倒是切合實際需要的,但是這些道理要明白,才能根據具體的人來調整。

三、關於“入定”

入定,是最常見的修行中的詞,也是很多人追求的境界。但是這個“定”呢,也有不同層次。

身心安定是一種定,是福德中來,人能於事無礙,事事順遂,心安理得,就是福氣。這樣人的身心都是安定的,沒有大的煩惱障礙。等到福氣享受完了,他的苦惱也來了,病痛也來了,所以,定只是一時的狀態,不是究竟的安樂。

身心靜定,則是修行中來,這更加細分各種不同的情況。在不同的境界下,有不同的定與亂。修行求的那個定,就是自己在不同層次時的著力點,自己時常與這個著力點相應,就是一種“定”,比如與上師相應法,就是一種定,每當煩惱與障礙現前時,就與上師相應,與定境相應,自然就有了智慧與喜樂。沒有人沒有煩惱,多數修行人,都是有很多煩惱而來修行的,來求得安心的,二祖慧可就去找達摩禅師求“安心”的。人有煩惱障礙,不能安心,都是有障礙,或是外在境遇的障礙,或是身體疾病無法治好,或是內在心靈的痛苦煩惱無法解決。

你在不同層次修行時,定於那種功課之上,境界之上,就是在“定”,比如有人喜歡誦經,一遇到煩惱,就運起那個功夫,比如去誦經啊,也可以得定,進入經中的境界,這樣你平時遇到燈心時,一誦經,就容易平息煩惱,生起智慧來了,至少暫時平息,然後逐漸升級,逐漸就克服煩惱障礙。從這個角度講,你能安於功課,就是一種定,安於運動,也是一種定,比如安於拜忏,於拜忏中也可得定境;但這些是初步的定,真正禅定,則是有不同的境界的,有初安境界,有甚深禅定境界,會得到身心安定乃至於大智慧;人若能安於變化,於事無心,於心無事了,於各種煩惱境界而不動心,不住隨緣,隨緣不住,則是大定。能得大定,則細微流注斷滅,各種妄想雜念自然早就除了,這個境界實在很難得的。

四、各法門的入手處

為什麼任何修行法門,歸根結底都要注重要養德,要利他,要從修心性上來入手呢?因為修行人,到一定程度後,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不同程度激活了,都具備一定的能量,如果這時候產生了嗔恨心,就很容易影響到他人的潛意識,容易影響到他人的因緣果報。雖然他現前的果報是已經因緣和合成熟的,但是在一段時間後,遠則來生,近則幾年後,就會不自覺的受到報應。甚至做大惡事的人,引發強烈的嗔恨心,報應就在眼前,所以很多人做了大壞事,比如殺生,殺到一些有修行的物命,立馬就會受報,福氣削了,運氣立馬轉差。命運不可能絕對算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修行人千萬不要生嗔恨心,這樣的嗔恨心念,容易損到別人的福德善根,這種損傷是無形的。但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你損傷了人,也損了自己的功德,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修行講忍辱,就是這個道理,一因一果,真實不虛。所以憨山大師說,有人打我罵我辱我,都且由他,過得幾年,你再看他!人起壞念頭,發大嗔恨心,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來------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你都會得到結果,因為你每一個言行與發行,都在法界種下了一個緣起力,就一定會得到一個反作用力,甚至這些力經過循環與放大後,得到的果報可能是N倍於你所發出的。

佛家修行法門,偏重於修心性而得成就。淨土宗以萬緣放下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來入定,主要是從身口意中的心意來修行入定,側重於心,真正修行要有成就後,身心氣脈也自然暢通;密宗注重氣脈明點,是從身心兩方面兼而修之來求入定,身心並重,身不安則心難靜定;佛教各種修行法門,象過午不食、素食齋戒,持咒念佛,放生施食,積福法門,都是教人了業障,淨身心,通過這種方式來修行,排除障礙,而得清淨智慧的光明境界。

道家法門則從經絡竅穴入手,偏重於從身體這個角度,求得身心安定而入定靜,所以道家講靜坐,入靜講得非常多。當然修行是殊途同歸,修到高層次時,道家也講心性修持,積德修福慧,但在普遍意義來講,多數是從天人相應,從身體經絡竅穴等角度來求得入定,這可是道家修行法門的專長,因此道家與易經、命相、中醫、武術等各家學說相通,是中華文化傳統的集大成者,但這些,都偏重於六道之內的范疇,偏重於身體的范疇。

修行方法,要依照各時代的不同社會特點來選擇,也要依照各人不同的特點來選擇,不捨一法,不取一法------教有萬法體性無殊不可取法捨法非法非非法。社會生活形態的變化,是社會共業之流的結果,個人的境遇是你個人業力的結果。你生在這個時代,就有著這個時代的共業,當然共業之中也有各人的業力不同。比如現在是快餐時代,越是大城市,人們走路的步伐都不同的,匆匆忙忙象趕路一樣,吃飯也不得安寧,修行哪能得到安心,你要讓人家去坐禅,他還有好多事呢,坐兩三分鐘就有各種事情找來了,所以淨土念佛法門才適合大眾需要,適合這個時代特點,當然有機緣的人,還是可以去習禅定,要機緣具足,閒人需要有那個清閒福氣的,南懷瑾先生講“清福最難”,這可不是假的,從這點來看,古代人,雖然沒有現代人這麼多姿多彩的生活,但他們確實清福多一些。

五花八門權教義,一切聖教不相違。各種修行的法門,都只是修行悟道的途徑,是寶筏,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在修行上,以佛學為究竟解脫的完備的學問,當然,若是修行到高層次,則當然是殊途同歸的。

---------- ------------- --------------

念誦法要——金剛念誦與頂針念誦 陝西金頂寺,覺囊傳承,明舒上師

我們在這裡再給大家講念誦的方法,我們在念誦金剛薩埵百字明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念修的方法,因為什麼呢?我們念那麼多,一百萬遍咒,念誦的量是很大的,如果不注重念誦方法的話,不很恰當。出聲念誦容易傷氣,默念不出聲容易傷心,傷血。要金剛念誦最能夠養氣養身,不但是修密的人誦咒,就算修淨土的人念佛也是要這樣。印光大師在他的開示錄裡面也特別這樣強調。這個金剛念誦是什麼呢,就是說開始修的時候嘴唇微微地動,不出聲或者出小聲,有點嘟嘟哝哝的,但是心裡面,咒音很清晰。最開始就這樣念。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是,嘴唇微微地動,出小聲,小到自己聽清楚為原則。逐步逐步呢,就嘴唇微微地動,不出聲了,但是心裡面的咒聲仍然要清晰,然後逐步逐步就做到嘴唇不動,舌頭在嘴裡面上下這樣輕輕地擺動,並不是說象打木魚那麼快,而是念咒雖然快,但是上下輕輕地擺動,就把心裡面這個憋勁給舒緩出去,這樣就比較好。這就叫做金剛念誦。

金剛念誦其中一個要點是要把咒音聽清晰,我們的心往往是比較散亂,心很難把它約束住,讓心能夠專注在一境當中,專注在這個修定,在定境當中,專注在觀想金剛薩埵專注在甘露降注,專注在這個聽著咒音上面,往往是不容易。這就像猴子一樣,你要他不動吧,他是動習慣了的,你要他不動,你就拿繩子把他捆起來。一根繩子捆不住了,捆了一根繩子他跑不了還能動,那就再加一根繩子,要他動不了為止。

所以說我們光誦咒不行,一邊誦咒還可以一邊打妄想,好多人在誦咒的時候他一邊在念咒心裡還一邊打妄想呢,念長的咒,比方說楞嚴咒念到中間,誰一下打斷他,根本不知道現在念哪。所以說一邊誦咒還要一邊聽清楚,一邊聽清楚還要一邊觀想。這樣這個猴子他跑不了也動不了。

所以這個聽清楚怎麼聽,也有講究。我們怎麼聽,嘴裡出聲耳朵聽,對不對?不是這樣的。

如果嘴裡出聲耳朵聽的話,那不出聲金剛念誦的時候怎麼聽的呀,所以我們剛開始講練習金剛念誦最開始的時候嘴唇微微地動,出小聲,小到能聽清楚為止,這個聽清不是耳朵聽清嘴裡的發聲,而是什麼呢,就是說,聲音很小很小,可能就聽不清,要耳朵聽就聽不清,但是呢我們心裡面有個清晰的聲音,這叫做內聲相。大家有這個體會嗎,體會到了沒有,誦咒的時候,雖然沒有出聲,或出得很小聲,聽不清楚的,但是心裡面有清晰的聲音,叫內聲相。我們的心專注於這個內聲相上面,不散動,這就是聽清了。不是用耳朵聽清嘴裡的聲音。

因為我們好些人啊念咒他說念得慢,怎麼有些人念得那麼快呢,有些就是一小時我念兩百遍都很吃力很吃力,他怎麼能念三百多四百,這怎麼回事呢,這個就是有區別了。如果你是嘴裡發聲,耳朵聽清快不了,再快都不快,有一次我給大家念咒念得很快然後大家就說呀,很快很快,我說這不算快,這是慢,能聲音發出來還能聽得清,已經不會快了。因為我們那個發聲的器官哪,他快到那個,好像那個器官的那種機械運動生理運動一樣的,他快不到一定程度去了。他有一個極限突不破的。

但是如果說我們心專注於內聲相的話,我們的這個聲音可以很快。這個念咒很快,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心很微細,所以說呢念咒就特別快。我們心裡面的念頭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是非常非常快的,平時我們不修行的人察覺不出來,因為不修行,我們的心很粗,我們很多細微的念頭觀察不到,最開始打坐修行的時候呢,他就開始有感覺了,覺得好像妄念很多,這個並不是說你修行了之後好像妄想增多了,煩惱增盛了,不是那麼回事,而是說你定力增強了,心靜了,能看得清你的這些妄想。

這就好像空氣中的灰塵一樣,空氣中有很多灰飄來飄去我們看不見,但是如果,大家有沒有見到過,一股很強烈的陽光照射下來的時候,我們看見有很多微細的灰塵在那裡飄動。是不是這道陽光來了的時候這點空氣不干淨了,有那麼多灰了?不是,本來就有,而是這道陽光把它照清楚,你能看見。我們心相不細的時候,也看不清這些細微的念頭,實際上我們心相如果細了,那麼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咒音接一個咒音他就自然很快,明白嗎?所以說,我們念誦的時候除了剛才說的金剛念誦,還有一個叫頂針念誦。

頂針念誦就是說一個咒音在心裡才清晰,下一個咒音馬上頂上去,記住用的不是你接上去是頂上去,好像主動地頂上去一樣,中間不留空隙,這樣我們誦咒的時候妄想插不進來,心無法散亂,而且一個咒音接一個咒音還聽得清清晰晰,這樣就容易得定。我們心念有多細呢,大家聽說過黃粱夢這個故事嗎?

有一個人去趕考,然後他們結伴,到一個廟裡去食宿,然後呢一個伙伴在那邊拿黃粱(一種糧食)來做飯,邊上一個老和尚在那兒打坐,然後他們幾個趕考的秀才在那議論,我要是考上進士了、我要考上狀元了能怎麼怎麼樣,過一會呢,他就做了一個夢,但他不知道是一個夢,過一會呢他覺得從廟裡起程了,到京城,然後呢考上狀元了,然後當官了,逐步逐步官越來越大,後來就做到宰相,做到宰相之後呢,他權傾一時啊,可以說是權傾朝野,他可以這樣弄那樣弄,巴結他的人怎麼樣,不巴結他的人他怎麼整他,怎麼樣收錢,怎麼樣欺壓那些百姓,簡直不得了,到後來呢皇帝已經駕崩了,新皇帝即位,有人告他的狀,就把他抓起來了,把他家產沒收了,把他家裡的人都作為奴僕給充公了,然後把他給流放了,到邊境邊界地區,這路上還被人殺了。殺了之後呢又投胎一個乞丐家庭,變成一個女的乞丐,天又很寒冷,經常又沒有飯吃,後來長大一點了,然後她父親也是一個老乞丐就把她給賣到一個富人家庭裡面去做妾,做小老婆。然後又怎麼樣受欺負,最後呢她丈夫被人殺了,然後呢,然後大老婆說是她勾結殺的,然後又冤枉判罪,要把她處死刑,正在這個時候她心裡面想著多冤枉的時候,想著她記得起前生自己造了多少業,所以想到前生冤枉了人,今生搞得也真是太冤枉了。

這個時候呢,突然一下夢醒了,他過了兩輩子啊,也是一場夢,那個時候那個黃粱飯還沒煮熟,所以稱為黃粱美夢。然後這個打坐的老和尚睜開眼睛問他,怎麼樣,當宰相好不好啊。你看,我們的心念是這麼微細,還有修禅坐的人打坐的,有的就是,我有一個師兄,他打坐的時候昏沉了一下,大概睡了十來分鐘,他說他昏沉的那十來分鐘啊,他自己以為過了兩三年,做了不少事,最後醒過來一看,就睡了十幾分鐘嘛,還有一個師兄弟,他也是修禅宗,他在打坐的時候,他就是昏沉一下,大概也就是不到一分鐘,幾秒鐘或者十幾秒鐘,因為從那個監香的人走那一段路看得出來,他就以為是兩三個小時,他以為睡了一大覺呢。

所以說有的時候,我們打坐時心很細的時候,確實能看到自己的念頭非常非常地快,非常非常地微細,所以說我們心細了的時候呢,如果說我們每一個念頭一個咒音,每一個念頭一個咒音,那念咒確確實實就是非常快,如果頂針頂緊了,妄念插不進來,誦咒確實就是非常快的。南傳佛教裡面也講到,就是說我們心時剎那,就是說容納一個念頭那個最短的時間是非常非常短的,所以說心真的很微細的時候,誦咒能夠非常快,藏地有一個活佛,他就說他靜下心來的時候能夠在這麼一彈指的時間之內念八遍六字大明咒。

六八四十八個字啊,也就是說他彈兩下指頭,一遍百字明就可以念完了,所以這就非常快。所以我們一個是要金剛念誦,金剛念誦最能養氣養身,第二個頂針念誦,頂針念誦誦咒的速度快,妄想插不進來,容易得定。當然這個頂針念誦的時候,好些人就說,我就算是不出聲,我還是念不快呀,他的問題在哪呢?他的問題他雖然不出聲,他那個習慣,他有個模仿出聲,他好像是用自己的那個發聲器官,用那個模仿出聲那個動作一樣的,這樣他那個聲音就慢。

他那個念咒就慢。你不要去模仿,你不要管那個聲音發不發得出來,你只抓住心念,心念裡面咒音清晰,就可以了。還有呢,就是念的時候你聽清為原則,一個咒音才一聽清,下一個咒音馬上頂上來,而你不要去分辨,“嗡瀉惹班雜兒黑如噶,唉,我念的是不是念的噶,噶字後面清楚了沒有,是不是該念下一個音了”,不要起這種分辨,實際上我們很多念咒,他無形之中有這麼一種、多加了一個分別的校對程序在裡頭,他就慢。

所以說,念咒的時候要連貫,你看我們平時念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唱誦可以這樣,真正心裡念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他是連貫的。所以他是什麼呢,中間沒分句沒逗點,一條線這樣拉下來。要這樣念。還有,念的時候你轉不快,有一個辦法,轉圈,心裡面好像轉圈一樣的,他就沒有阻礙了。

我們舌頭在嘴裡面上下擺的時候也可以想到是這樣轉圈一樣的,他這樣呢就有一種轉圓圈畫圓,就有一種順暢的感受。這樣誦咒就能快。還能清晰,還能妄念插不進來。

當然我們誦咒不是只講快,誦咒要如法是講不快不慢,什麼叫不快不慢呢,一小時念多少遍百字明算不快不慢,不一定,各個人不一樣,每一個人他修到不同的階段也不一樣。怎麼叫快,如果你念得來覺得憋氣,氣虛,胸悶,心浮氣躁,快了。一個是快了,一個是念誦沒調整好。如果說你感覺到你念誦的時候,妄想能插進來,慢了。

這兩種過失都沒有,就叫不快不慢。所以每個人不快不慢是不一樣的,你修的階段不同的時候,也是不同的。剛開始初修的時候,可能一小時兩百遍,正好是達到不快不慢的要求,有可能你修得多了,你到一百萬百字明念滿的時候,你是五百遍六百遍一小時是不快不慢,那也可能的。

所以我們念誦的方法,就是金剛念誦、頂針念誦,需要慢慢地體會。這個不能想到我一下就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他講的怎麼我做不到,這個是要慢慢體會的,一般呢,一個人你只要用心,經過幾個月的念誦的體會,那麼他就能達到,能達到了,這不但是念咒能快,而且念咒的質量也好,心氣也調得好,妄念也插不進,同時心相也變得微細,對今後修定都是很大的幫助,大家慢慢體會。

---------------   ------------------------

南懷瑾老師對'金剛念誦"的開示:
金剛念誦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心聞洞十方,當然獲圓通(下)節選:...所謂金剛念誦如此--唇齒不動,音聲、氣脈在裡面念,完全融在一片音聲氣海裡,這個裡面就是指你的色殼子。所以用不著修氣脈,氣脈自然都震開了。但是我們念誦不在求氣脈震開,在求專一得止,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一樣的道理...
...老實講,金剛念誦也就是一口氣一口氣唇齒不動的念,一身百千萬個細胞都在動,都在念,身心全投進去了。開口念也是這個道理。“南無薩哆喃三藐三菩陀......嗡部林”盡量舌頭在拌動,唇齒不動。“南無......”一下就心氣合一了,嘴巴自然懶得動,那是因為心氣向內歸一了...
光明起處塵念空節選:我們以金剛念誦持准提咒,初步一定要誦的非常平順,使得脈相平和,不可時或過與高亢,時或有氣無力,這樣脈相不平和,心也無法止靜。所以金剛念誦的效用之一是以調氣來調和身心,大家一定要很精進、很密集的地來修。
瑜伽念誦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心聞洞十方,當然獲圓通(下)節選:瑜伽念就是心念,也是默念。意要觀想,都攝六根,耳根回轉來,眼根回轉來,你身心的念頭與觀想配合為一,才能得止。瑜伽念誦也在念呀!不是不念。
2 口念耳聞、心念耳聞、心念心聞
一、參問:何謂「口念耳聞」、「心念耳聞」、「心念心聞」,三者有何不同?
(本問題適合修心中心無相密法、藏密有相密法、淨土念佛法或金剛念佛法)
普通修念無相密法、念佛法有三個層次境界,一為「口念耳聞」,二為「心念耳聞」,三為「心念心聞」等。初機行者所做修法均是「口念耳聞」,起碼要修入「心念耳聞」,才有一點境界的樣子,而「心念心聞」是心眼有開或微開的人之境界。茲將其用功方法及現象,在此向各同參略述。
「口念耳聞」是初修行者的狀態,用口念時系受諸於第六意識控制,由「動身發語獨為最」的偈語可知:「嘴巴發語音是由第六意識控制」。念咒或念佛者只覺得嘴巴在動,咒或佛號從嘴巴出,若用解剖生理去感覺,口與頭內腦中意念不相契合,亦即與心格格不入之感覺。若也用耳根去觀嘴巴念出的聲音,守住此聲音即不會被外境牽引而成念佛不專心,此符合第一階段修行是在斷外塵緣之說。此現象只有進入第二階段的行者,才能真確地體會第一階段「口念耳聞」與「心念耳聞」之不同。「口念耳聞」,即嘴巴在動的時候,專心用耳朵聽聲音,因為若不聽聲音,就很容易打妄想。念時念得太大聲會傷氣,因為氣一直放出去,所以嘴巴在念時,氣要含在嘴巴裡面,不要一直往外吐出去,要讓氣回流入喉頭灌到丹田,這才是正法。若行者修完法會覺得很累,可能就是念咒時,把氣一直吐出去所造成。正確方法是吸一口氣後,把氣含在嘴巴,不要主動的把氣吐出去,念咒時,讓氣在嘴巴裡面,咕噜、咕噜返回喉嚨而到丹田,只有一點點氣從嘴巴跑出去。這樣愈專心念咒,氣愈旺,等到這樣慢慢專心念咒,氣通到頭部時,這時就要進到「心念耳聞」階段。
當念咒、念佛有成後,體中氣機會入頭殼腦內,可由自性覺知察覺到咒語或佛號發出的地點,如此即可進入「心念耳聞」之第二層次修行。「心念耳聞」是嘴巴已不大能自在地動,僅能微微地動,而腦筋處亦出心聲,利用耳朵注意口出之微微聲音及前額腦筋處發出的心聲,此時已可忘記外來的干擾塵境。這是一個重點,很多人就是在這個階段,沒辦法專心用耳根把咒抓住。如果可以抓住的話,能發覺腦筋裡有字出來,一個字接一個字出來,若你不是很專心去抓它,就容易起妄想。至此階段,要像「貓咬住死老鼠」不放。這樣就是如可覺知的我,去抓住從上額頭那裡飄念頭出來的那個點。如此,每個字都不放過。
如何又是「心念心聞」?可覺知的主人翁才是「真心」,用此心來聞從頭腦頂端流露出來的念佛聲、念咒聲,這就是「心念心聞」。會起心動念的心,本來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或第七意識的妄想心,而另外還有一可覺知起心動念或念從何處起的心。在用功方法上,此境界夾雜著嘴巴能動、微動、不能動、又能動的輪流狀態。嘴巴能動、微動,念頭都能從上額頭處出來,咒是從那裡出來的;從咒出來的起點,覺知的心就要抓住它,抓著它不放。這跟我們在看妄想念「貓抓老鼠」不一樣,仔細分析「貓抓老鼠」,有好幾種境界。如果妄想心一直起來,我看著妄想念,不被它所轉,那個也是「貓在抓老鼠」,是不為妄想境所轉。現在修法,咒是自己冒出來的,主人翁要抓這個,一字一字從窠臼出來的那一點地方抓著,一絲一毫不能放下,不要說腳或身體在痛,若再注意那裡,心就注意到痛了,不會注意咒出來的那一點了,這就沒有咬到死老鼠。因此,「心念耳聞」是嘴巴微念,耳朵去聽它,再來的「心念心聞」就是用主人翁去聞心聲。
其實,萬法都是一樣的,觀痛也一樣,用主人翁來觀哪裡痛,一直抓著痛的那一點,是用色身在修;同樣的道理,現在不修身根,而是修心根。我在觀那邊痛,誰可以觀?誰被觀?只是換個角度,觀的「人」都一樣,但是被觀的對象變成心根,念頭要出來的那個,而且不要放棄那念頭,抓住念頭就不要放棄,不要被腳痛、聲音、…拉走,一拉走後,工夫就白用了。
同學不必用雙盤坐三、四小時,可以用雙盤坐一、二小時後換成單盤,去專心持咒。起先抓著咒語,口念耳聞,修得如法時,才會知道氣怎麽一直竄到腦筋裡面。第二階段的「心念耳聞」,做到很得力的時候,不會被外在雜音抓走,或被內在妄想念抓住,耳朵一直在咒語上,這樣氣自然會沖到頭部內,頭頂處「啵」一下,你就知道氣進去了,此時還是用「心念耳聞」。氣入腦中以後,動嘴巴好像是多馀的,氣會逼得嘴巴僅能微動,聲也變成氣聲,如此就是「心念耳聞」的境界。
最後,主人翁已經完全現出來了,當嘴巴動不起來時,覺知的「真心」就可以抓著從上額頭咒語自然出來的那一點抓住它,這就是「心念心聞」的境界,不必用耳根來聞,因已無微聲或氣聲,只有心聲心念而已。到最後連念咒、念佛的心聲也會起不來了,就進入一真法界,了了知覺而無其它雜念。此時身體的某地方氣賬或只覺腳微痛或無覺,進入如如自在的禅定之中。

------------  --------------

金剛念誦法介紹
    金剛念誦是發源於印度瑜珈行者與西藏密宗行者的一項修練法門,又叫做音瑜珈(intra yoga),其傳承古老而秘密,是瑜珈行者用來以開啟身體脈輪、啟發拙火的重要方法之一。 金剛念誦深藏許多奧秘,初練時是以聲音配合呼吸,來振動身體氣脈及腸胃內髒,進而使身體健康,內氣充足。進階的練習,則需要配合觀想,身口意三密合一,還有其它許多秘密在裡面,不在這裡多談。

金剛念誦分為開口念誦與閉口念誦兩種,初學金剛念誦者必須先以開口念誦練習發音與調氣,待上軌道後再改以閉口念誦為主。 傳統的金剛念誦教法強調身、口、意三密合一,“身”是以標准的瑜珈蓮花座為佳,無法雙盤的朋友至少要要求自己單盤,雙手要結手印;”口”即是念誦,強調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吸氣快而滿,一口氣長念不斷,氣念盡再吸,發音需沉而密,要盡量放松,音調不宜太低或太高以免造成喉嚨的負擔;”意”則是初學者必須把意念聽住口念,專心在口中發出的聲音上,進一步則是觀想上師、本尊與壇城,練習過程中需保持意靜、無妄念而且不昏沈。

需留意印度與藏密的修法要求必須經過具備真實傳承、有證量的上師灌頂傳授習練方可成功,練習前必須結界、迎請護法神明及上師加持,練習完必須解界回向。現下有些瑜珈修行團體也會強調相同的觀念。這些在練習小屋都不會教授,在練習小屋練習只會進行音聲練習,只能帶來身體的效果,請不要期待會有其他神秘的作用出現。 有些印度瑜珈門派把金剛念誦說的很神秘,例如說要求上師給你一個自己專有的梵音來練習。我不鼓勵這種說法,雖然有完美的上師來教導是夢寐以求的,但是一般人也可以透過自修獲得一些好處。如果練習者不期待有神秘的宗教經驗,在下覺得以身體練習的需要來進行念誦是無所謂的。如果有上師或很好的傳承,以宗教的方式進行練習則當然是更好。金剛念誦的方法可以用來念誦任何咒語或是佛號。

金剛念誦的自修與團體共修方面有不同的練法。自修首重個人的調氣與調音,有時念快有時念慢,聲音時高時低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音調。團體共修則需要全體一制的音調與速度,這時需要帶領人使用樂器敲打節奏以帶領念誦速度,其馀同修則調整自己的音調與眾人一制,各自換氣但不使念誦聲音斷絕。練的好則旁人聽起來會分不出有幾個人在念誦,而且氣氛優雅感人。

金剛念誦在初階練習時可以有驅除身體濕熱、排毒、強化胃腸、引動身體能量等功效,中期練習目標要讓心氣合一,進而引動拙火讓氣入中脈,後期練習則沒練到無法透露。總之該如何進行最好有上師指導,而且還要配合許多知識與毅力,通常是很少有人能到中期程度的。 練習小屋的金剛念誦目前不舉辦團體練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台北信義路十方禅林書院報名參加准提法共修。
    金剛念誦練習心得:
    一、練習時口水很多,如何因應?答:在入氣或出氣盡時,嚥下口水,然後繼續念誦。
    二、呼吸時要像練氣功一樣縮放小腹嗎?答:一切以自然為原則,吸氣時氣吸到下丹田,不必強調小腹鼓起,不過在開口念誦後隨著念誦的出氣,小腹稍微縮緊直到出氣盡,輕輕做就好,不要太用力。
    三、念的很累、喉嚨發痛,該如何?答:這是尚未抓到要領的緣故。念時出氣要細緩輕松,聲音不要高但也不要壓的太低,發音要從腹部使力,不要在喉嚨用力,練習久了就會知道該如何做。
    四、念久了肩膀酸痛,身體僵硬,可以休息嗎?答:初學者未抓到放松的要領,身體保持一個固定姿勢久了當然會酸痛。記得要在念誦之前先做三個深呼吸,在呼氣時放松肩膀、脖子。練習中如果身體僵硬酸痛可以再作一次,其馀的待練習上手之後身體自然會提供答案。
    五、每次練習要多久才有效果?答:一小時以上。
    六、金剛念誦練習有無任何禁忌?答:一是不要吵到別人。二是練習時不要過飽或是過餓。三是不要在空氣骯髒的環境練習。
    七、如何知道我練習有進步?答:第一會先打嗝放屁,第二會全身發汗,第三大便會異常的多、髒、臭。這些都是初步的排毒反應,但不一定出現在每個人身上。再練下去身體會虛脫無力,然後可能會引發身體舊有病痛發作。這些都是進步的現象。有膽量繼續下去的朋友請到留言版跟我聯絡一下。
八、這金剛念誦是屬於佛教修行嗎?我不想加入任何宗教可以練嗎?答:這來自古老的瑜珈修練,不需要加入任何宗教也可以練,秘密傳承就是不屬於宗教、秘密相傳的意思。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法門修持儀軌
下一篇:元音老人:念心經真的很不可思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