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智悲翻譯]科學家與佛教思想的對撞(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智悲翻譯] 科學家與佛教思想的對撞(2) 
 
    7、英國數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red North Whitehead)。

 

    與羅素(Russell)共同撰寫《數學基本原理》,是一個被專家普遍認為在相關數理邏輯和哲學主題內,最重要最具學術價值的著作。他宣稱:

 

佛教是歷史上應用形而上學方面,涉及范圍最為廣大的例子。”

 

未來的歷史課程,應該以這一時代解決科學與宗教之間矛盾關系的問題為中心。以宗教標志為基礎並因此,人們得出生活的意義,而有效的科學知識可以塑造和控制我們的生活。”

 

 ——沃赫聞,馬丁在“佛教和科學:探索信心和理性的邊界”一文中引用的,《宗教:東與西》,2001年6月,77-79頁。 

   

8物理學家薛定谔

 

薛定谔(1887~1961,奧地利)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量子力學中著名的波動方程,即薛定谔方程。下面這一段話說明,量子力學的理論和實驗對粒子的實在性、恆常性觀念造成了沖擊。

 

薛定谔曾針對這種唯物的原子及原子組成成分的觀點,警告我們:“最好不要把一個粒子看成一個恆常的實體,而應看成是一個瞬間生滅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連續不斷,而造成了恆常實體這樣的錯覺。”

 

——薛定谔,《科學與人文學》,劍橋大學出版社,1951 

 

    9物理學家勞倫特·諾塔爾

 

    勞倫特·諾塔爾(Laurent Nottale,1952~今,法國)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一位科研主任(a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CNRS),多次獲得法國的各類科研或論文獎。他創立了標度相對論(Scale Relativity),旨在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統一起來。(維基百科)

 

 勞倫特·諾塔爾曾說:“有些哲學家走得更遠他們得出結論說無論物質還是意識任何事物都不是固有存在的。如果我們追溯這一思路的歷史,似乎最初出現在東方思想中,是由悉達多·喬達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

 

這個概念並非虛無主義,它不否認現實或者存在,但它卻是對存在本質的最甚深的見解。如果事物並非絕對意義上的存在,但依然存在,那麼它們的本質,就必須要在把它們聯系起來的關系中尋找。

 

只有這些事物之間的關系是存在的,而不是這些事物本身。事物就是關系……未來的物理學能否成功地建立一個目前還僅僅是純粹哲學設想的方程式呢?”

 

——勞倫特·諾塔爾(文章名為法語)

 

      10英國詩人T.S .艾略特

 

 佛教對於艾略特的吸引不僅僅是哲學上的。涅槃是滅盡煩惱,即欲望的湮滅,從執著中解脫——因此,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 在年輕的艾略特心中,曾有過一個高於一切的要獲得解脫的願望。

 

佛教的絕對論與他在莫拉斯的思想中所發現的任何思想,一樣是不間斷的,盡管也許正是這些理由吸引了他,東方宗教和那些想從家族中掙脫出來的人,有更多的浪漫友好關系,否則這種捆綁會束縛他。

 

彼得·奧克沃德對英國詩人T.S .艾略特(1888 – 1965)的評論。

 

     莫拉斯(Charles Maurras,1868-1952):法國著名政治家、作家。

 

    11、英國小說家福斯特

 

在寺廟外的聖殿後面,生長著聖樹。在這個聖樹下,或者說是在這個祖樹下,佛陀曾靜坐在那裡。滿是金葉的廣場嵌滿了樹干和樹枝,幾英畝的花園裡面長滿了樹木和鮮花,布滿了還願石,小佛堂、地獄、雕像。寺廟位於庭院裡的深處,低於周圍的水平面。

 

當一個人向上驅動並看待每件事,就都像是突然從堤壩邊緣出現一樣,這樣的觀點正如書中所說:‘不容易被忘記’。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可能有任何類似這樣的事情。

 

E.M.福斯特(1879 – 1970)英國小說家 

 

     12、德裔美國精神分析師和社會哲學家弗洛姆

 

人放棄了對父親般的上帝作為父母般的救贖者的幻覺——但是他也放棄了所有偉大的人本宗教的真正目的:克服一個自我本位之‘我’的局限性,實現愛、客觀、謙虛並尊重生命,以至於生活的目的僅僅是活著本身,人和他的潛在本質成為一致。這是偉大的西方宗教的目的,就像他們是偉大的東方宗教的目標一樣。

 

然而,東方沒有一個超凡脫俗的父親概念的負擔——救世主是一神論宗教,用來表達他們的憧憬和願望的神話概念。道教和佛教優於西方宗教,因為其具有一個理性和現實主義的信仰。

 

他們能現實地和客觀地看待人,沒有任何人,而只有‘覺悟’者來引導自己,並且人能夠被他引導,因為每個人都具有自我覺悟和證悟的能力。這正是為什麼東方宗教的思想,道教和佛教——及其混合的禅宗*,對當今的西方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Erich Fromm (1900-1980)
German American Psychoanalyst and Social Philosopher

* The Japanese meditation tradition

 

禅宗佛教幫助人類尋找其存在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應基本上與猶太基督教的傳統相同,然而還不得違反合理性、現實性、和獨立性這些現代人的珍貴成就。矛盾的是,東方思想用西方理性的思考更相適宜,而西方宗教與其本身思想之相應卻遠不能如此。

 

艾瑞克·弗洛姆(1900 – 1980)

德裔美國精神分析師和社會哲學家

 

來源:《智者贊——名人贊佛及佛教》

(澳大利亞達彌卡法師編輯

智悲翻譯中心 圓唐

校對:耀安

 

上一篇:生命輪回—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17)
下一篇:坐花志果:妒奸誤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