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忏悔的人 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這樣忏悔三次 保證因緣馬上變
淨空法師: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現在賢劫千佛,過去莊嚴劫千佛,未來星宿劫千佛齊出來度他,也沒有辦法。忏悔,是每個修行人每天的必修課,甚至是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每剎那每剎那的必修課。只要沒有成佛,就要不斷地忏悔,一直到你成佛為止,才圓滿。忏悔就是改過,不斷地改習氣,消業障。業障消完就成佛,習氣改完就成佛,忏悔忏到極點,就成佛了。
為什麼說不忏悔的人,佛都救不了。佛無時無刻不在度眾生,但哪些眾生得度呢?肯忏悔的那一部分眾生得度,肯回頭的那些人。佛度眾生是平等的,不是說這個眾生我度,這個眾生我不度他,不是這樣的,不管是善人、惡人、一闡提人,謗法之人,一視同仁,沒有分別心,一切眾生與我是同一體。所以說佛光普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每個眾生都在佛的救度范圍,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眾生沒有得度?沒有得度的,就是不肯忏悔的人。所以眾生得不得度,並不在於佛,而在於眾生自己。佛有三不能,其中之一即是“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是有緣?能相信、肯忏悔的人,這是有緣人。不相信,不肯忏悔的人,就沒有緣。
那就象有好多人對佛法不理解,就有這樣的疑問,都說佛光普照,為什麼不來度我?為什麼只度一部分眾生,不度另一部分眾生?還說佛的智慧是圓滿的,為什麼不用神力把這個世界的眾生一下子度盡?為什麼佛不把這個世界變成美好的世界?就這樣來謗佛。你不肯回頭,你不肯忏悔,佛怎麼度你?下面舉三個例子,打三個比方來說明。
第一個比方,好比有一位母親,和兒子失散了多年,現在找到了,千方百計救度孩子,接兒子回家,可是兒子不認這個母親了,一見母親就逃跑,一見母親就逃跑,母親一面追,兒子拼命地跑,就算前方是大火坑,有百千鬼怪毒蛇也不顧,還是要一味地逃跑,母親拼命地呼喚,也沒有辦法,只能傷心欲絕淚流滿面。這個兒子不認這個母親,還一味地抱怨,我的母親好殘忍好狠心,不來救我,不要我了。你說這個孩子,愚癡不愚癡?
第二個比方,有一個人生病了,得了絕症,別人勸他到醫院去看醫生,他偏不去,也不吃藥,也不打針,也不治療,他自己也知道他的病很痛苦,但他就是不聽別人的勸告,拒不就醫,還說,你們不是說現代的醫學很發達很高明嗎?既然醫學這麼先進,你來把我醫好啊!這個醫生很可憐他,給他開了藥方,親自送來,他不但不服用,還拒人於千裡之外,他自己就是死活不吃藥、不打針、不接受治療,醫生來主動給他治,他還逃跑,邊逃跑還邊說,醫生太不慈悲了,不來救我,醫學是假的,是迷信!根本不能救人!
第三個比方,月亮在天上普照,本沒有意思要照到哪裡,不管是平地還是高山,是湖泊還是海洋,一律普照。地上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一個月亮的影子,沒水的地方就看不到影子,或者有水但水不平靜也看不到,只有清淨的水才能看到月影,這並不是月亮的問題而是水的問題,所以你不能怪月亮只能怪水。人的心妄想雜念,就好比水波動渾濁,感應不到佛菩薩的加持,就好比濁水現不出月影,不是佛菩薩不救你,你不肯忏悔,不肯回頭,你不知道你每時每刻都在做著錯事,所以就一直墮落下去。佛菩薩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救你,也只能流淚歎息,無可奈何!
淨界法師:這樣忏悔三次,保證因緣馬上變
如如佛光,祝福同修,法喜充滿,一心念佛
這樣忏悔三次,保證因緣馬上變! 我跟你保證,因緣馬上變化。
成就一個安全穩定的功德,這個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看修行有二種人:一種是初學者,一種是老參。初學者,他才不管你安不安穩,初學者就是他沒有功德,他趕快看到什麼功德都搶著要,拜佛也很用功、持戒也很用功、到廚房工作也很用功,因為初學者他沒有功德,所以要的就是功德。
但是老參的修行就不是這個意思了,諸位要知道,老修行,當然我們也要去追求功德,但是你要一個重點,要把你已經造作的功德保存下來,這很重要。
我們可以這樣講:你是一個初學者,你有資格發脾氣。(呵──)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功德,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你根本沒有樹,怎麼燒也無所謂。但是你是老參,你沒有資格發脾氣了,因為你這個樹太多,你連一點香煙都不能存在,這個太危險,因為你輸不起了。所以你的功德愈大的時候,你要愈謹慎,絕對不能夠晚節不保。諸位要知道,你功德愈大,你發一次脾氣的損失,那就不得了。
你說他一個初學者,反正他也沒功德,他耍耍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哈──),是不是?他根本就沒有功德林嘛。所以佛陀講忍辱,這個對老參是特別重要,你要求一個安穩的功德。就是說,我們回憶剛出家的時候,花了很多的心在這樣貧脊的土地,現在好不容易蓋上一片森林了,你要好好地保存它。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不了。那這個問題是在哪裡呢?我們應該分析分析,一個人為什麼會發脾氣?我們的內心,古人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內心能夠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萬物,但是包容不了一點點的委屈。你會發脾氣,你就是有委屈,你覺得這個是不公平的,你就是認為不公平,你才發脾氣。你認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價不成對比,我不應該得到這個結果。
但是諸位要知道:因果它不是講今生的,是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諸位你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所有的外境、所有的逆境,都是你內心的罪業變現出來的,跟別人沒有關系,事實上如此。
所以我們遇到了逆境,你不應該發脾氣,你應該到佛前忏悔,因為你一觀照:哦,我有這個罪業。那你到佛前忏悔,你就說:「我弟子淨界,過去曾經造了一些罪業,所以這個罪業逼出來的時候,變現這個痛苦的果報,我向佛菩薩至誠地忏悔。」說三次。我跟你保證,因緣馬上變化。
我們一個人很大的悲哀,是什麼悲哀?惡性循環。你過去造了罪業,這個罪業變成逆境的時候,你自己感到委屈,感到委屈就發脾氣,發脾氣就又造罪業,造了罪業,這個罪業表現出來的時候,又是一片逆境,這個時候你要發脾氣,發脾氣又造罪業。那你這個痛苦,幾時能夠消除呢?你這個不是惡性循環嗎?
所以修行人要把痛苦從這個地方,古人講:「截斷妄流」,從此打住。你只有一個方法,透過智慧的觀照,看到一個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因為他感到委屈。為什麼他有委屈呢?因為他作出錯誤的判斷,他認為痛苦是別人給他的,所以愚癡是所有罪過的根源──無明。
其實我們說穿了,人沒有什麼好委屈的。前生的你創造了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創造了來生的你,你必須要為前生的你負責,難道不需要嗎?你前生選擇這樣做,那你今生必須要無條件地承當。因為前生的你創造了今生的你,所以你今生不是為你自己負責,還要為你前生負責,就是這個道理。重點是你不能糊塗,一個人絕對不能對因緣法作出錯誤的判斷,這樣子是不可以彌補的。
特別是我要提醒所有的老參,當你內心有一點點戒定慧功德的時候,我必須提醒大家:你沒有發脾氣的理由、你沒有發脾氣的空間,因為你輸不起了。你只要發一個脾氣,你可能要從生命當中,回歸到過去過去,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才為這個發脾氣付出代價。所以諸位要知道,我們不但是往前沖刺,這個安穩也是很重要,把你既有的功德好好地保護得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佛陀的慈悲,看到菩薩有這個問題,他白天、晚上修習功德,佛告訴他:你要修忍辱,要向內觀照,一切的問題,都是前生的你創造的,你必須為前生的你負責。
所以我們遇到了逆境,你不應該發脾氣,你應該到佛前忏悔,因為你一觀照:哦,我有這個罪業。那你到佛前忏悔,你就說:「我弟子淨界,過去曾經造了一些罪業,所以這個罪業逼出來的時候,變現這個痛苦的果報,我向佛菩薩至誠地忏悔。」說三次。我跟你保證,因緣馬上變化。(淨界是自己的名字或者法號)
只忏悔以前的罪業能徹底清淨業障嗎?
達真堪布
忏悔的時候,要在諸佛菩薩、上師三寶面前發誓發願:“從今以後縱遇命難,再也不造這些惡業!”這個決心是返回對治力。有這個決心才能徹底彌補罪過,徹底恢復原狀。沒有這個決心,忏悔做得再好、再如法,也只能減輕罪業,不能徹底恢復,因為你沒有返回對治力。如果還想繼續造業,繼續犯戒,還有這些想法,就說明了你不是真心的忏悔。
若是你真心忏悔的話,還能有這些念頭嗎?剛才服毒藥了,現在搶救過來了,但是你說,自己斷不了這個,以後還要喝。你能有這個想法嗎?不可能吧?同樣,忏悔的時候如果還想繼續犯戒,還想繼續造這些惡業,那你就不是真心忏悔了,就不能徹底恢復原狀,不能徹底清淨惡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