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為了孩子家長要修煉自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有個妹妹,叫羅玲,從小學習就比我好,和我是一個中學的,比我低一個年級,高考的時候她考了學校的文科狀元,讓我這個做哥哥的非常的慚愧,因為我學習再好也考不過她。

    那時候電視熱門,她就以高分優勢進了北京廣播學院,後來她從廣播學院畢業了(現在叫中國傳媒大學了),做過電視台的編輯和主持人,很多年前,移民澳大利亞了,在那裡又讀了電影學碩士,用英文給人寫電影劇本。

    再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她因為身體的原因,在澳洲未能如願懷孕,澳洲醫生無能為力,最後她回到國內,我給她服用中藥,結果在三十八歲那年,生下了自己的寶貝女兒,現在這個小朋友這份兒可愛啊,是全家的寶貝,家裡因為她而歡聲笑語的。

    三十八歲的女人生了孩子,其對孩子的“超愛”我算是見識到了,妹妹因此而對兒童問題倍加關注,教育的書搞了無數,網絡書店的送書的人幾乎一周得去幾次我們家,論讀書,我妹妹和清代醫家徐靈胎有一拼,我回家一看,桌子上鋪得全部都是書,從心理學的到老子、佛教,最後到量子物理,看了無數的書,最後從培養兒童發展到關注人生終極問題,最後,有一天,突然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悟道”了,她明白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王陽明、量子物理等等說的原來都是一回事兒,只是形式不同,如果明白了這些道理,人生會很幸福的。

    我聽了,心中暗喜,這正與我的工作結合上了。

    因為,我給孩子看的比較多,很多朋友孩子遇到問題了,會來咨詢我,我接觸多了,發現很多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所以,很多時候我是在給家長調理,幫助他們改變想法,也就是讓家長養心。

    比如,那天聽一位醫生講,一個孩子,母親認定自己的孩子要在音樂界出人頭地,非讓她苦練小提琴,結果搞得孩子頸椎變形,已經開始粘連了,醫生看了不斷搖頭。

    比如,我見過一個家長因為順從孩子,在旅游途中應孩子要求給孩子吃了兩個月的洋快餐,結果孩子從一個體型正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超級胖子,四處調理沒有結果。

    比如,我見過一個家長是單位領導,說一不二,特別能干,喜歡為孩子安排一些,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結果孩子變得膽怯羞澀,不喜歡與他人溝通,在家長身邊如同膽小的小白鼠,體質羸弱。

    等等情況,我見過非常的多,很多都是孩子身體上的疾病,追根溯源,卻往往是家長行為、心理上的問題導致的。

    所以我在給家長講課的時候總是強調:“要調理孩子的身體,要先反思家長的行為”。

    那天我看妹妹寫的一些文字,突然發現了她寫的“為了孩子,家長要修煉自己”這段文字,覺得很有道理,就給拷貝了下來,給大家看看。

    以下引自羅玲的文章: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身教重於言傳。因此,養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父母自身先要做得好,先要成為你希望孩子成為的那個樣子。古人說要“正心”、“修身”、“齊家”。這個順序很有道理:首先我們要悟道,然後要改善自己的思想行為,然後是教育孩子、搞好家庭關系。

    因此教育好孩子的首要一點是我們自己先要有明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並且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出好的表率,就是要做好身教。最後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教育——“言傳”,即用正確的道理來教育孩子。

    可以說父母自身修煉的過程本身就是實施教育的過程。

    養育孩子給了我們第二次認真學做人的機會。

    很多家長會無意中對自己和對孩子采用雙重標准。我們認為自己是成人,有種種借口,可以放任一些。並且我們認為自己都是在背著孩子的時候放任自己的。我們以為只要孩子看不見、不知道,就不會學去。其實孩子是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孩子擁有超級洞察力,他們能看穿我們的一切。我相信每一個有孩子的人對此都深有體會。

    如果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有不一致之處,那麼我們就是在教給孩子言行不一。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和背地裡表現出兩個樣子(這遲早都會被孩子發現),那麼我們是在教孩子做兩面派。

    君子要慎獨,父母更要“慎獨”。身為父母的我們要牢記:要想孩子不知,除非己莫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還體現在家庭文化上。

    父母一手創造了每個家庭的獨特的家庭文化,而在很小的時候,這個家庭文化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世界。即使當孩子大了,接觸到幼兒園、學校和外界社會,家庭文化的影響程度依舊是絕對性的。

    家庭文化包括每個家庭特有的生活習慣、氛圍(現在常被稱作氣場)、交流方式、人際關系、以及所有這些所體現出來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是,他會很驚訝地發現原來別的家庭跟自己家時如此不同,宛如兩個不同的世界。其驚訝程度不亞於我們第一次出國時所體驗到的文化震撼。

    這個家庭文化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調。在這個文化裡,氛圍是和諧的還是緊張的;人與人之間是互助的、可以互相溝通互相信賴的,還是隔閡的、互相指責埋怨的;生活方式是懶散的、缺乏樂趣和創造性的,還是充滿活力的……這些都決定了孩子將來怎樣看待世界,怎樣對這個世界做出反應。

    在孩子走出家庭之後,同一個外界社會,對出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孩子意味著不同的含義。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家庭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孩子未來的一生裡就將遭遇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家庭變成你希望孩子未來生活的世界的樣子。

    除此以外,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還體現在更深的、更微妙的層次上。這將是悟道給我們帶來的新的認識。

    根據“新科學”(新科學是指我妹妹看的量子物理等理論的內容)的種種結論,我們將不再把孩子跟父母的相似之處簡單地歸因於基因的傳遞。相似是因為我們跟孩子由於關系密切、接觸之多而導致能量的互通、意識的互動都更加頻繁深刻,以至於在某個層面上,我們跟孩子已經融為一體。

    我們跟宇宙萬物都是連接的。由於血緣的關系、由於共同生活的關系,我們跟孩子連接的程度遠遠超出跟其他事物連接的程度。

    由此可以推斷出,我們的情緒可能在跟孩子沒有任何接觸溝通的情況下,被孩子感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過去人們把這稱為心靈感應。現在我們可以想象,這種感應並非我們以為的那樣罕見,它應該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

    如果宇宙是全息性的,那麼我們父母的每一個思想和行為都應該在孩子現在或將來的生活裡得到體現。

    如果我們此刻正在生氣抱怨,那麼在另一個角落裡的孩子很可能也正在經歷著某種糟糕的事情。如果我們心存愛心,善待世界,那麼孩子必將相應地感知到世界對他的愛和善意。

    我們的所作所為,乃至起心動念,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回應。孩子將成為我們的某種投影。

    所以,為了孩子,家長要修煉自己。

    我沒有想那麼多,我只是覺得家長如果把自己擺正,那麼孩子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會更加健康的!

 

上一篇:藥師法門修學綱要(附:藥師法門簡易修持儀軌)
下一篇:好色者遭奇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