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永覺禅師:般若心經指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般若心經指掌

清 永覺禅師著

 

般若心經指掌請益說合刻跋

古今疏心經者,不為不多,然求其好疏不可得。永覺大師以天縱知見,為此指掌,光前絕後,獨揭斬新日月。其子為霖禅師,著請益說一篇,探赜鉤深,說破他人說不到處。余視此二注希有,如優昙華,不敢辄擅其美,刊行於世,以贻後學。若有英靈衲僧,悟空華之無蒂,知玄珠之有光,庶幾不辜他說經作注之心矣。

(日本)貞享(四年)(我清康熙二十六年)歲次丁卯季夏十八日薩州福昌住持覺海叟澄圓謹題

般若心經指掌序

般若無知,諸法本寂,根由一真之妙體,影現二谛之浮名。似實似虛,非虛實之所能擬;亦離亦合,非離合之所能明。所以空而非空,有而非有,互成不妨互奪,並存亦可並亡,泯立無閡,隱顯自在,是謂般若之玄宗也。怎柰凡心易惑,智火難然,如舉網以張風,似從波而捉月,徒歷艱辛,翻成障礙;由是百苦交纏,千殃並集,都由此一念之執耳。茲般若心經者,文約而義寔豐,詞顯而理殊奧,首開空色兩門,專破有無二執,有無盡而實相可顯,色空合而妙義方圓,日用明此,般若之道,思過半矣。嘗見諸家注釋,罕臻其奧,惟賢首、孤山二疏,果彌法壇老將,但廣摭經論,侈布筌□,非初學之所可通。故茲特為指掌,使其易見,所以便初學也。然萬裡之行,起於跬步,觀者幸毋忽焉!(注:‘彌’疑是‘稱’)

歲在甲午(順治十一年)孟秋佛歡喜日

鼓山比丘元賢稽首和南序

老漢行年今八十,世間事事皆收拾;

惟這影子遍諸方,敗露重重遮不及。

會麼!

有相身中無相身,低頭方見明歷歷。

永覺老人自題

般若心經指掌

清鼓山傳法沙門 元賢 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此雲智慧,即神悟玄奧,妙契真源也。‘波羅蜜多,’此雲彼岸到,即由此妙慧,翻生死過盡,至真空之際也。般若是體,波羅蜜多是用,必合體用以成名者,乃是簡不到彼岸之慧也。‘心,’是喻,喻此經乃大部六百卷之精要,如人之一身,雖有五官百骸,而心為之主也。上六字是所诠之法,下經字乃能诠之教。‘經,’訓正、訓常,亦訓徑,謂此所诠之法,乃聖凡同禀之正軌,今古不易之常道,亦即是出凡入聖之要路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乃據行而略標綱要也。‘觀自在菩薩’者,以此菩薩妙慧,圓照空有,了無掛礙所以能有能無,可空可色,得大自在,故得此名。菩薩,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眾生,稱菩薩者從略也。‘行深般若’者,謂所修行之般若,乃是人法雙空,惟一實相,非同二乘偏淺所觀也。‘照見五蘊皆空’者,謂達見五蘊自性本空,即二空理深慧所見也。五蘊:色、受、想、行、識也。色,即五根五塵及法塵之半分,非止幻身也。受,謂幻身領納外塵而得受用,有苦有樂及不苦不樂之殊也。想者,謂心緣外境而成相也。行,謂造作念念生滅遷流不息也。識,謂分別前境也。識是心王,受、想、行皆心所,合之一妄心也。‘度一切苦厄’者,謂證見真空,苦惱斯盡,當得遠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苦也。原夫凡夫之人,執五蘊為我、我所,由是起惑造業,輪回六道,甘受諸苦,無有出期。二乘雖不執為我、我所,而猶執蘊為實有,所以耽空滯寂,視三界為牢獄,不發度生之願,是謂焦芽敗種,無成佛分。佛深愍之,故為說此般若之法,使其知五蘊本空,則身心如幻,世界如化,二執永亡,三障頓消;可以長御白牛,廣運眾生,同至彼岸,而佛與眾生之名俱不可得矣。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下至三藐三菩提,皆就機而廣陳實義也。‘捨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權現聲聞,為眾上首,故佛呼其名而告之曰:吾所謂照見五蘊皆空者,非是離蘊之空,乃即蘊之空也。汝宗中但知蘊中無人,而不知蘊亦非實,必欲滅色方可見空,是取斷滅空也。當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未可差殊而觀。蓋空之與色,本是一體。色乃空之色,未嘗不空,故不異空。空乃色之空,未嘗不色,故不異色。豈可於色外取空,滅色見空哉!佛復恐人猶存空色二見,故又告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谛恆存,一味常顯,非一非二,亦一亦二,涉有而不累於有,觀空而不醉於空,存亡無礙,圓通無寄,般若玄旨,盡在斯矣。‘受、想、行、識,’雖非質礙之物,但均屬幻有,其望真空與色無殊,故曰‘亦復如是。’此乃般若之要義,學者宜盡心焉。問:舊解有水冰之喻,世多相襲,今何不用?答:以其法喻之不齊也。空色雖有相成之義,然非壞色以顯空,亦非壞空以顯色;今水結為冰則水相壞也,冰融為水則冰相壞也,壞一顯一,是全不知空色之義,故今不用也。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指前五蘊也。‘空相,’即五蘊空之相狀,乃二空理顯也。蓋有法,則有生滅、有垢淨、有增減。今法既亡,惟一真空,豈復有生滅等之可言哉!古有作道前、道中、道後釋者,非是愚意。真空相顯,即佛亦且不立,況道前、道中、道後乎!又諸法空相,有師作真空、實相釋者,愚意不敢襲用。以經既明言是諸法空相,何得改作實相!彼將謂諸妄既銷不真何待,則空相便是實相也。不知幻色、真空,俱以實相為體;若悟實相,非獨真空是實相,即幻色亦實相也。故法華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今但認空相為實相,則其為實相不亦偏乎!且空相雖是實相,而實相中著不得空字,不若但依經文為正。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空中,’即前諸法空之中也,真空相現,萬法俱泯,故皆無之。非是壞法,性本無故,下並准此可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總是色心二者隨機開合,故不同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明真空中無十二因緣也。此十二本緣覺所觀之境,一曰無明:謂昏迷覺性也。二曰行:謂作業也。此二支乃過去所作之因。三曰識:謂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謂母胎中漸生諸形相也。五曰六入:謂胎中成六根也。六曰觸:謂出胎後六根對六塵也。七曰受:謂領納世間好惡等事也。此五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八曰愛:謂於世間生貪愛也。九曰取:謂於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謂作有漏之因,能招未來之果也。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因。十一曰生:謂受未來五蘊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之身老而死也。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此十二支,該三世因果,一一相因而生,名流轉門;亦相因而滅,名還滅門。真空之中,悉皆離之,生滅何有,亦以性本無故也。

無苦、集、滅、道。

此明真空之中無四谛也。四谛本聲聞所觀之境。苦,即世間眾苦,世間果也。集,即造作諸業,世間因也。滅,即涅槃,出世果也。道,即八正道,出世因也。真空之中,悉皆無之,亦以性本無故。

無智亦無得。

此明真空之中,非但無前諸法;即知空之‘智,’亦不可得。非但能空之智不可得,即所知空理亦不可得。至此,則藥病兩亡,心境俱泯,惟一實相而已,是為般若之極功也。問:前色空雙立,今何一切皆無?答:前之所立,立而未嘗不盡;今之所無,無而未嘗不存。蓋言有者,但有其相,而性元無也;言無者,但性本無,而相非壞也。故存而正泯,亡而恆立,般若之旨本如是也。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下因言無所得而顯有所得也。依此無得之光,即得心境皆空,觸處洞然,而解脫‘無礙’矣。既無礙,則隨其所向,無生死苦厄之障,故‘無恐怖。’非獨無恐怖也,即無始以來‘顛倒夢想,’亦可‘遠離’矣。顛倒夢想,乃無明煩惱也。既無煩惱,則‘究竟’可至‘涅槃’之地。涅槃,此雲圓寂。德無不備謂之圓,障無不盡謂之寂,此言其因能竟果也。非獨菩薩依此而得至涅槃,即‘三世諸佛’亦無異路,惟‘依’此而證無上正等正覺也。涅槃是佛之斷果,正覺是佛之智果。今菩薩言涅槃,佛言正覺者,乃佛語互略,意必俱備也。問:前既言無所得,今又言有所得,何也?答:此有所得,正得無所得而已,非別有所得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羯帝羯帝,波羅羯帝,波羅僧羯帝,菩提薩婆诃。

前是顯說般若,後是密說般若。既顯說而又密說者何?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所入有異故也。又顯說能生慧,滅煩惱障;密說令誦持生福,滅罪業障。為滅二障,成二嚴,故兩說也。今將說密咒而先歎其功能者,所以勸進行人,使其樂持,以取速效耳。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破癡暗,名‘大明咒。’能顯至理,名‘無上咒。’能齊極果,名‘無等等咒。’佛不與眾生等故,稱無等。然能與諸佛等故,重言等也。‘能除一切苦’者,三苦、八苦、一切苦也。‘即說咒’等者,前未顯咒詞,故今顯之,此不可強釋,以是佛之密語,非因位所知,但當信受持誦,以求除障增福可也。

般若心經指掌終

附:永覺元賢禅師傳略

永覺元賢禅師,福建建陽蔡氏子,生於明萬歷六年(一五七八)戊寅,幼習儒,年二十,為邑名諸生。讀書山剎中,聞僧唱雲:‘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忽覺通身歡喜。參壽昌慧經和尚,有得。歷十余年,親殁,往壽昌落發,時年四十。次歲圓戒博山,居香爐峰三載。歸閩,居金仙庵,閱藏三載。崇祯七年甲戌,出住鼓山湧泉寺;乙亥春,開法泉州開元寺;丁丑出主建州真寂寺,寺為聞谷大師所建,接納缁素,首以淨慈設化,曾囑師撰淨慈要語二卷,以廣宣念佛、放生。辛巳歸閩,主寶善寺,次結制開元,復還鼓山。前後住鼓山三十年。

清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丁酉九月朔,示疾,不食者二十余日,首座問末後一句,如何分付?師索筆書曰:‘末後句,親分付;三界內外,無可尋處。’越三日中夜,引首座手書曰:‘不有病了,’令扶起,遂坐脫。當十月十七日子時,世壽八十,戒臘四十也。

元明以還,曹洞一宗,衰微已久,至萬歷間,壽昌無明慧經禅師傑出,始中興於世。壽昌入室弟子,凡數人,其最著者,惟博山無異和尚與永覺元賢禅師耳。禅師之道,廣大精微,其學貫通該博,其見地圓明超絕,其說法縱橫無畏,其所守嚴,其所養到,其福德壽考,尤稱圓備。四坐道場,大作佛事,言滿天下,道被域中,遠及扶桑,凡叢林久參耆衲,罔不腰包來觐;而海內賢士大夫,亦多折節問道。其生平語錄著述甚富,計有:重編無明慧經禅師語錄四卷、永覺元賢語錄三十卷、繼燈錄七卷、建州弘釋錄二卷、淨慈要語二卷、洞上古轍二卷、□言二卷、禅余內外集、捨利塔號、最後語。更有楞嚴經略疏十卷、金剛經略疏一卷、心經指掌一卷、及四分戒本約義四卷、律學發轫三卷等,俱已刊行於世,並皆收入大藏。

 

上一篇:淨空法師:人生酬業,面對債務、癌症、失業要及時看破
下一篇:心經:常誦心經的好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