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大寶法王:了知恐懼的對境,都是緣起性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題一:看DVD的開示或修本尊法,是不是算得到口傳?

法王答:我看連灌頂都得到了!(開玩笑的)像我們今天的教學,不只是在場的各位聽聞,現在在internet上,全世界都同步看到了;但是,我確定在現場的各位是在聽課,至於在DVDVCD前的人是不是在聽課,那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說,除非特別的根器或特別的狀況,看DVD算是得到口傳教授,一般的狀況,“要在互相知情的狀況下,口傳才算數”,也就是傳法的上師要知道誰聽到了,而聽聞的弟子要知道上師現在是在傳法,這樣才算數,“而且如果你懷疑自己到底得到口傳了沒,那你就沒得到口傳!


問題二:尊貴的法王,恐懼是從何而來,又去了哪裡?

法王答:要了知恐懼的對境,都是「緣起性空」的(有因緣和合的顯相,但本質是空性),是你自己的恐懼自己造出了一個害怕的對象,它並非實有,只是像水中月一樣的顯現,即使是像水中月,也需要「平靜的水面」這樣因緣和合才能顯現,了知它是緣起性空的,就可以遠離恐懼。我小時候會害怕打雷閃電,後來知道它是什麼因、什麼緣產生的,知道它是夏天的雲層摩擦撞擊產生的,就不會再害怕。我們都是因為不了解卻忽然經驗到,才會感到害怕。

問題三:請問法王,我們應該怎麼處理負面的想法,譬如說現在來到印度,特別想念自己那個沒有污染、干淨、舒服的家,覺得這趟旅行簡直是個「自我處罰」(現場學生大笑),現在每天都有頭痛、胃痛一大堆病痛跟著我,我怎麼處理這些負面心情?

法王答:我昨天已經告訴過各位,你們有機會來到比哈爾省,是很難得的。你們來這裡並不是來郊游野餐,不是為觀光而來,你們是為心的修持而來,頭痛、胃痛都成了修心旅程中的經驗,修心的口訣才是真正要得到的。有時生點小病也不錯,證明你真的來菩提迦耶了,疾病真的是修行道上的莊嚴。但是你們還是要自己多注意,喝干淨的水,注意食物,氣候的變化也要多留心。

問題四:我們平常為什麼要特別觀修慈悲?慈悲與貪著的愛有什麼不同?

法王答:慈悲不是外在的東西,平常就要准備和培養,遇到對境,才會自然生起。我們昨天說到貪欲的煩惱,今天再針對這些問題解說一下。

有慈悲的愛,是要給他自由,而不是控制,根據他的需要,給予全然的幫助,而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去占有。「不捨棄」是很好的,但不可以貪愛心互相占有,事情就會開始轉變。愛應該是更開放、更多的給予和自由,這樣愛和貪著就不會混淆不清。

至於瞋恨,通常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有些人卻不想改變瞋恨的心,甚至以為這還有用處。瞋心大作的時候,可以試著想起上師的口訣,或者自己喜歡的經典,這樣對讓心平靜有幫助,“自力不夠時,可以靠外力”。上師的口訣或經典,都是我們心力不足時,可以依止的清淨「外力」。當你發現自己越來越生氣,別再專注在那個點上,要試著改變焦點,轉移對境,否則接著你可能付諸身語的行動,開始罵人或打人了。

有個故事說,有個牧羊人因為他的一只羊不乖,他就揍了它,羊跳起來亂跑,結果撞到別的羊,其他的羊也開始跳起來亂跑,他就滿場追著羊打,這只、那只,打到他累癱了,終於停下來、忍不住笑起來,覺得自己真是蠢透了。處理瞋恨就是這樣,如果你有很多個焦點,你就不會氣到把第一只羊殺了。

問題五:我們如何了解到「勝義谛」?

法王答:依靠世俗谛,才能了知勝義谛,因為世俗谛的緣起顯相,有長才有短,有壞才有好,有西方才有東方,這些相對存在、相依而存的事物沒有一樣可以獨立存在,我們才會了解它「自性空」的本質。即使是水中月,也要靠平靜的水才能顯現。再譬如杯子,我們放水的時候,它叫水杯,放茶的時候,它叫茶杯,因為緣起的不同給了不同的名字,但杯子是一樣的,因為它的本質是空性的,所以可以做水杯,也可以做茶杯。再譬如有種草藥,人吃了有毒,但孔雀吃了羽毛卻會變漂亮,是良藥或是毒藥,就要看吃的是誰,這也是一個相對的例子。

不可以離開世俗谛,而了知勝義谛,否則容易落入斷邊;但是了知空性的人,還是能見到杯子的顯現。

問題一:我們應該如何對沒學佛的朋友解釋「輪回」和「轉世」?

法王答:先不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首先,當我們有親人朋友死亡,我們會放不下、捨不得,希望他不是永遠離開,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都希望不要和所愛的人「永遠分離」,所以我們其實很自然就會接受和相信「輪回」。

再來,未知的事情,我們不要先否定,輪回就是這樣。許多過去覺得未知或不可能的事,現在漸漸都被科學家證實了,也許有一天輪回也可以被科學證明,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小孩子記得前世,他們許多並不是佛教徒,所以我們對輪回可以懷疑,但不要抱持否定的態度,要有好奇心,不要先否定它的可能性。

再從佛教的邏輯來看輪回。嬰兒有心識和呼吸,一定有同類的前因,才有延續的存在,有前一口呼吸,才有第二口呼吸;特別是心識的相續性,心識的前一因,必定不是物質性的「色法」,而是心的明覺、心的感知力,否則一切(物質性)色法都可能成為(非物質的)心識了(那就不合理了)。心能明白覺照一切,所以稱為心,從「前一剎那的心識」的邏輯,證明有輪回。

對大部分的人來講,「輪回」很難現量直接體驗到,只能用比量推論到。其實透過禅修,我們粗分的心會變細,有些人就可以記憶起前世,聽說催眠也可以。

問題二:尊貴的法王,請解釋什麼叫「對治法」,並請舉例說明。

法王答:對治法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行動,一種是修心。譬如施受法(自他交換法),觀想眾生的惡業如同黑煙一樣,被我們吸進來、被我們承擔;再觀想自己的善業如福德、長壽等如同白煙呼出去、給出去。有人說,修了「施受法」(吸了別人的黑業、病氣)會打噴嚏、流鼻水,要知道修這個法重點是心的改變,而不是身體。要觀想心裡有盞代表我執、我慢的油燈,當他人的黑業一吸進來,我執的油燈就吹熄了。如果佛陀一修施受法就感冒、流鼻涕,那他豈不是要一卡車的衛生紙?那阿難陀、捨利佛那些大弟子,豈不是一天到晚要幫佛陀處理擦鼻涕的紙?

當我們修施受法,隨著呼吸觀想,呼出去的時候,把福德給眾生,重點是要有布施的心,給完就不會覺得空空的,而是覺得很富足,因為那是把東西給了所愛的人,留下的是更珍貴的光明和歡喜。

有人覺得把好的都給別人,不好的留給自己,那我不是吃虧了?但什麼是吃虧呢?真正利益到別人就不是吃虧。譬如器官捐贈,你有兩顆腎,現在有個人需要一顆腎才能活下去,你會很高興的捐給他。但那要看實際的狀況,不能說因為你是大乘菩薩道的行者就非做不可,“如果你沒有布施的心,那你就會後悔”,那就不好了。“帶著利他的心做,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三:大家都越來越忙,時間越來越少,要怎麼修行?

法王答:聽說在紐約,你不用看日歷,只要看看窗外,看人群移動的速度,就知道今天是周間上班日,還是周六日的假日。我也感覺到時代越進步,節奏越快,人似乎快趕不上了。我到美國訪問時,住在一個很高的大樓,四周一看都是水泥叢林,人的動作都很快,好像到了未來城市。“心要放松、調柔,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工作,但要隨時讓心休息,讓它有彈性,這樣再忙也是可以的。我也很忙,雖然都是在寺院裡面,但也有忙不完的事,一旦找到讓心平靜、調柔的方法,外面再忙,心還是可以自在的。

無論再忙,都要有正念和正知,就像有人掉進大海,要告訴自己我會游泳,然後努力朝岸上游去。有了正知正念幫忙,你就會像在上空俯看這一切,就像個游戲,你就會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問題四:一個初學者可以馬上學觀音儀軌?或者要先經過一些教導?

法王答:首先要經過灌頂,它是一個介紹和引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口訣都在裡面了,如果你專注谛聽就可以了解,那就可以開始修了;如果沒有,直接修,就不好。

問題五:我了解貪欲的根本來自我執,也了解佛法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但有時覺得這兩者同時存在我心裡,該怎麼辦?

法王答:經典上說,佛陀以他的禅定力到一個貪欲聚集的市集,所有人的煩惱都會止息,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我們可以做的是,一早起來,就對世界投射一個心念,希望每個人都不生煩惱。有些人喜歡打扮,如果為了吸引別人、引起別人的貪欲而打扮那就不好,我們應以慈悲和善為莊嚴而打扮。我們要盡力做自己能做的,譬如比哈爾省不干淨,我們可以自己把垃圾撿起來,丟進垃圾桶。

問題五:敬愛的法王啊,為什麼有些人好看、有些人不好看?有些人耳朵大、有些人耳朵小?(現場大笑)為什麼每個人都有特征,這是為什麼?

法王答:我們藏族的老師,喜歡拉學生的耳朵,所以藏族的耳朵都比較大;聽說在漢地,因為佛陀的耳垂很長,就認為耳垂大的,福德也大。

業力有身、語、意業三種,由心會展現不同的相,身、語、意常保持和善,你就會有個美好的相,觀音菩薩總是微笑看著眾生,因為他身、語、意都是善的,當你身、語、意都和善了,你的身形外相也會變好。(接著法王開玩說,我擔心我總是不笑,接著不知道相貌會怎樣,還好我有顆善心。)

問題六:法王您曾提到說,佛陀證悟時,大地為證,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法王答:第一點,大地是一切有情、無情的基礎,是一位平等的母親,平等地承擔、養育一切,所以它是最有力的證人,證明佛陀的證悟。第二點,佛陀的利他事業都在這大地上,所以大地可以為他作證。

問題七:地球上有一半是女性,度母也發願以女身成就,但也有經典說要「轉女成男」,怎麼辦?

法王答:(開玩笑的)你也可以早上是度母,晚上是男性,這樣是很好的平衡。利益眾生,就是給他需要的。經典上之所以說要「轉女成男」,那是因為過去在印度社會,女人身份很低下、過得很苦,女人都不想當女人,有這樣的心聲,經典是呈現這樣的心願。度母知道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所以她發願以女身證悟。

重點是怎樣才對眾生有利,我就發怎樣的願,有熱情也很重要,你要確信你投身為女人修持成就可以利益女人,這樣這個願才會成辦。

來源:噶舉大祈願法會網站

 

上一篇:金剛經:《金剛經》儀軌?如何念?如何回向?
下一篇:緣份的秘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