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清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禅蹤》雜志

    學佛以來體會了越來越多佛法中的不可思議。因為馬上要中元節了,中元節是我們出家人的自恣日,也是我們出家人又長一歲的標志日。大家要自我總結,回顧過去一年中自己的得失。一年來所學太多,這幾天的回顧,最大的體會好象是明白了什麼叫清閒。

  記憶中的清閒是下午茶手中的報紙;是運動場邊上三五好友的喘息;是帶著小狗狗去散步;是帶著小孩去公園放風筝等等置身事外的清閒。因為生活、工作、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這種置身事外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人為之生病、高血壓或者處於亞健康狀態。總是抱怨忙啊忙,難得片刻的清閒。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有個假期還要忙著趕火車,趕著給自己在風景區照張像。

  而在出家後從根本上體會到了什麼是清閒。因為出家人行的是無為法,做任何事情是加倍認真努力地去做而對結果不執著。由於工作、生活、學習條件相對較差,身體是比較疲勞的。但心態卻是很清閒的,因為我們只是在做事情的時候認真努力執著,而對結果不執著。從而我們每天疲勞地躺在床上的時候很快入睡,或者打一會兒坐就能很快恢復體力。而對於簡單的飲食由於認真去吃,所以身體健康。不用去計較得失是非;不用去計較你多我少;不用去計較吃虧與占便宜等等對立。心裡沒有了執著,雖然身體會疲憊,但心裡卻是清閒的。這就是最近總是忙,有時忙得完不成自己的功課甚至忙得沒有時間洗澡洗衣服。或者忙得邊繞塔邊和祖師說話。但是不管多忙總有時間用來打坐。這就是心裡無事、無對立而感覺清閒的原因。

  老和尚前一段時間跟我說:“未出家時嫌事多,出了家後事更多。”當時沒有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並且他老人家即使“事更多”卻也從沒有感覺忙碌,總是從容自在清閒的樣子。現在自己總算有點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心裡不裝“事情”,每件事由當下的智慧去解決。這裡一定要注意“事情”是指的人我是非等對立的問題,不是事件的過程。事件的過程是要好好把握,認真對待的。絕不能有所輕視,否則就變成不為了。所以無為法實在是我們做事情的最佳辦法。這在《金剛經》裡也有講:“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寶積經》裡也說:“無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無為最安”。我們只要行無為法,那麼我們就超越了清閒與忙碌,我們就能真正地清閒了。

  呂洞賓修道成仙自認為是清閒的人並寫下了:“一日清閒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結果被黃龍祖師罵為:“守屍鬼”。說明呂洞賓只是知道置身外事的清閒,還不知道忙碌中的清閒。雖然得道成仙,但是還沒有真正超越並得到解脫。

  所以清閒是一種超越並解脫的狀態;是行無為法的結果;既是清靜;也是忙碌。老和尚教我們最簡單的行無為法的方法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只要我們用感恩的心去面對社會,不用對立的心態去解決問題,那麼我們總能清閒自在;只要我們用包容的心去和諧自他,我們就不會心存對立,那麼我們總能清閒自在;只要我們用分享的心去回報社會,即使我們再忙碌,我們也會感覺清閒自在;只要我們用結緣的心來成就自己的事業,那麼我們即使再忙碌,我們也是清閒自在的。

  希望我們每時每刻都能體驗清閒。

 

上一篇:本煥老和尚出家80余載募得資金六億余元
下一篇:苦難的另一面是恩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