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對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帕奧禅師(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紀念日開示)
(依上座部佛教,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日子都同樣在毗捨佉月(vesakhamasa)的月圓日。有人將此日翻譯為衛塞節(vesakha day)。毗捨佉月相當於陽歷的四月或五月。)
釋迦牟尼佛在竹林村度過他最後一次雨安居時,他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雨安居前一天那個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忍的背痛。
在過去的某一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跤者,那時他將對手摔在地上,而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個月,這個惡業的果報現起了。此業的力量非常強猛,它的果報將一直持續到死亡才停止。這種痛苦稱為“至死方終之苦”,唯有在死亡來臨時它才會停止。
佛陀以他的決意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心。首先,佛陀修行色七法及非色七法的觀禅進入阿羅漢果定。阿羅漢果定是指:以涅槃為對象的阿羅漢果心,長時間地持續生起。由於觀禅的修行強而有力,佛陀的阿羅漢果定也強而有力。從該定出來之後,佛陀立定決心:“從今日乃至般涅槃日,願此病不再生起。”因為此業的力量強,所以佛陀每天都必須發如此的決心。這種果定稱為壽行果定(護壽果定或命行果定)。壽行果定指維持壽命的果定;護壽果定指保護壽命的果定;命行果定指維持命根的果定。佛陀每天都如此修行。
雨安居後,佛陀四處游方,最後到達毗捨離。於毗捨佉月月圓日之前三個月,也就是陽歷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塔,佛陀決定捨棄生存的意願(捨壽行)。這是什麼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毗捨佉月的月圓日,我將修行此果定;之後我將不再修行此果定。”這個決定稱為“捨棄生存的意願”。
那天,當眾比丘聚集在大林精捨的講堂時,佛陀向比丘僧團宣布他捨棄生存的意願。佛陀對會中的諸比丘說:“諸比丘,我已告訴你們我親身證悟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之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開發它們、勤習它們。”
佛陀只教導他親身體驗的法。在此,佛陀說明他對教法以及僧團的期許:僧眾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一個期許。
但是單靠背誦是不夠的。佛陀指示僧眾應實踐教法。在巴利文這叫asevitabba,翻譯為實踐,意即:我們應一再地實踐以了解教法。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二個期許。
佛陀指示僧眾要開發真理。當我們實踐教法時,成長與進步是必要。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實踐教法時,唯有善法出現在我們的心路過程中。它們是:戒善法、定善法及慧善法。這些善法必須持續不斷地生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如果佛陀的弟子證悟阿羅漢果,他的修行就算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必須實踐、開發、修行,直到阿羅漢的階段。要達到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必須一再地修行。所以佛陀開示勤習,教導我們應該經常修行。這是佛陀的第三個期許。
為什麼這些期許會出現在佛陀的心路過程中呢?“這是為了使純淨的教法能夠確立與久住。”換句話說,這是為了維護純淨的教法,使它源遠流長。每位佛教徒都應盡力維護此正法,不使它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努力,然而我們應如何做呢?再重復如下:
一、我們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我們應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體驗來了解佛法。
三、我們應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這些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如果是佛教徒,就必須遵循這三項教誨修行。不遵循這三項教誨的人,只是掛名的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們應立定決心:
我們將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我們將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了解佛法。
我們將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若我們如此實行,才可說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做呢?“這是為了大眾的安寧與和樂,基於對世界眾生的慈悲,為了天神與人類的幸福與快樂。”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我們將能使佛法傳遞於後世,將能教導天神及人類以下的教誨:
一、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實踐佛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了解佛法。
三、持續修行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果我們如此做,諸天及人將能得到這世間的種種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涅槃。如果不將佛法牢記於心,也不修行佛法,那麼我們本身對這些法尚且不了解,又如何能教導天神與人類學習佛法與修行佛法呢?因此,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我們佛教徒就應該嘗試將佛法牢記在心,在修行中實踐它們,開發它們直到證得阿羅漢果。
你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嗎?在《沙門果經》的注釋裡有一句話:“真正的三寶信徒能透過修行來表現他們的虔誠。”對於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或她是真正的佛教信徒。如果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你應徹底地學習這些教法,修行它們,毫不間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般涅槃前的重要遺教;如果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遺教修行。如果我們對自已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地,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世尊佛陀的教誨。那麼,這些教法是什麼呢?它們是: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五根(pabcindriyani)
五力(pabca balani)
七覺支(satta bojjhavga)
八聖道分(ariyo atthav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菩提分法),在此我將簡要地加以說明。在《巴利三藏》中,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教導三十七道品。總結巴利三藏所說的教法,不外三十七道品。若加以歸納,則只有八聖道分。更精要地說,則只有戒、定、慧三學。
首先,我們必須學習戒學,以便依戒奉行;若不了解戒學就無法淨化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學習止禅以控制心,使之專一;若不了解止禅的修行方法,那要如何培育禅定呢?若不修行禅定,我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心呢?然後,我們必須學習慧學;若不懂得慧學,我們又如何能開發智慧呢?因此,為了淨化我們的行為,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其次我們必須實踐及開發這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
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多次如此策勵弟子:“這是戒行,這是禅定,這是智慧。當禅定以戒行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當智慧以禅定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智慧完全開發的心是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與無明漏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自己的心,它就會具備卓越的定力,而能透視究竟的色法。色法以色聚的形態生起,而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透視究竟的名法、透視名色法的因緣、透視名色法及其因緣生滅的本質。這種透視力稱為智慧,是因為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得以開展。專一的心與智慧乃是意志力,能導致證悟涅槃,破除所有執著、煩惱與痛苦,以及從欲望之染與生死輪回中徹底解脫出來。
由此可知,禅定必須以戒行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遵守五戒是必要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使用酒等麻醉物品。
這五戒是所有在家佛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如果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在家佛教徒(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也因而失效。
(注:①優婆塞、優婆夷:信仰佛法的在家男居士、女居士。
②皈依三寶:皈依:依靠。三寶:佛、法、僧。皈依三寶:以佛、法、僧作為依靠,這是正式成為佛教徒的表示。
③若在家居士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他或她必須重新求受五戒,然後謹慎地遵守。若再違犯,則必須再重新求受。)
佛教徒也應戒除邪命(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不應使用以殺生、偷盜、邪YIN、妄語、挑撥、粗語、绮語等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財物。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不道德的生意: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物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因此,戒行對所有佛教徒都非常重要,不只是為了證悟涅槃,也為了未證涅槃前死後能投生善道。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不容易投生善道,因為在臨終時刻,所做過的惡行通常會出現,萦回在他的心裡。他將以這些惡行當中之一種作為心的對象,死後通常投生於四惡道中的一道受苦。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安寧也是重要的。若沒有清淨的戒行,一個人無法得到快樂與安寧。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仇敵所圍繞;一個有許多仇敵的人無法得到任何快樂。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一個無戒無定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年,他的生命仍然不值得稱贊,還不如只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
為什麼呢?因為透過禅定而完全開發的心,能產生透視涅槃(生死輪回的終點)的卓越智慧,並且能息滅所有煩惱與痛苦。因此,我們必須以戒為基礎而修行止禅與觀禅。修行止禅與觀禅時,我們必須修行四念處:
身念處(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
受念處(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心念處(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
法念處(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
什麼是“身”呢?修行觀禅時有兩種身:色身及名身。色身由二十八種色法組成,名身由心與心所組成。換句話說,這些是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
至於止禅法門的對象,例如:安般念(入出息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四界分別觀等也稱為身。為什麼呢?因為它們也是色法的組合。例如:呼吸即是一群由心產生的色聚。如果分析這些色聚,我們將發現每一色聚裡包含九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與聲音。同樣地,身體骨骼也是色聚的組合。如果是一具有生命的身體骨骼,它共有五種色聚。當我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時,它們包含了四十四種色法。
在身念處方面,佛陀教導兩種修行方法:止禅與觀禅。佛陀在身念處中提到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等,所以我們修行安般念時即是在修行身念處。止禅法門皆屬於身念處。當禅修者修行止禅成功之後,他轉而修行佛法觀禅,辨識二十八種色法,那也是在修行身念處。
在修行名業處的階段,當他辨識感受時,那是受念處。當他辨識心時,那是心念處。當他辨識觸心所時,那是法念處。但是,只辨識受、心與觸並不足以達到觀智,還必須辨識與它們相應的其余名法。辨識名與色之後,也必須辨識它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這是緣攝受智。證得緣攝受智之後,正式達到觀禅的階段時,我們即可強調色、或受、或心、或觸。所謂“強調”並非指我們只辨識一種法而已。我們可以著重於辨識色法,但也必須同時辨識名法。然後,當我們辨識名法時,也正是在辨識受、心及法。
我們也可以強調感受。然而,單單辨識受是不夠的,我們也應當辨識與它相應的名法、依處(根)及對象(所緣);依處及對象是色法。心念處與法念處的修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此,觀禅即是觀照這些色名法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些法一生起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它們受著不斷生滅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在這些法當中,並沒有一個穩定、永久、不變的靈魂,因此它們是無我。對這些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辨識,即稱為觀禅或覺照的法門。因此,當你修行止禅與觀禅時,我們可以說你在修行四念處。
修行四念處時,你應具備充分的四正勤,即四種正確的精進。四正勤是:
努力防止尚未生起的惡法生起;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法;
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止禅善法、觀禅善法、道果善法等);
努力開展已生起的善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何修行呢?你必須修行四念處。當你修行時,必須具備充分的四種精進:“即使肉與血干枯,只剩下皮、骨與腱,我也不放棄修行。”(注:這是佛陀成道之前,坐在菩提樹下修行時所發的願。)
如此精進修行時,你必須具備四神足(成功的四項要素)。
四神足是:
一、欲(chand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意願。
二、勤(viriy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精進。
三、心(citt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心念。
四、觀(vimams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觀智。
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沒有不能達成的事。
以戒行為基礎而修行止禅與觀禅時,我們也應具備五根。
五根是:
一、信(saddha):我們必須對佛陀及其教法有夠強的信心。
二、精進(viriya):我們必須有夠強的努力。
三、念(sati):我們對所修的對象必須保持夠強的覺察明記。
四、定(samadhi):我們對止禅與觀禅的對象必須有夠強的專注。若修行止禅,我們必須只專注於安般念禅相、遍禅相等。若修行觀禅,我們必須只專注於名、色及其因緣等。
五、慧(pabba):我們對止禅與觀禅的對象必須有夠強的了知。
這五根能控制禅修者的心,使它不偏離導向涅槃的八聖道分。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根,我們將無法控制我們的心,無法達成目標。這五根有力量能控制我們的心,使心不離開修行的對象,此力量也稱為意志力。當我們強調此意志力時,五根也稱為五力。
跟四念處一樣,七覺支也非常重要。七覺支是:
念(sati)
擇法(dhammavicaya):即觀智。
精進(viriya)
喜(piti)
輕安(passaddhi)
定(samadhi)
捨(upekkha)
此外,還有八聖道分。即:
正見(samma-ditthi)
正思惟(samma-savkappa)
正語(samma-vaca)
正業(samma-kammanta)
正命(samma-ajiva)
正精進(samma-vayama)
正念(samma-sati)
正定(samma-samadhi)
換句話說,八聖道也就是戒、定、慧三學。我們必須有系統地修行此三學。這些法合起來是三十七道品,或譯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期望弟子們能牢記這三十七道品,並且修行它們,直到證悟阿羅漢果。若能如此修行,我們也將能把這些法傳授給後代。這樣的話,我們以及後代的眾生,都能得到這世間種種的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出世間的涅槃。
佛陀進一步說:“諸比丘,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斗。”我們不應忘記無常的本質。由於忘記無常的本質,所以我們對自已、兒子、女兒、家庭等還存著熱切的期望。如果能了解無常的本質,那麼終此一生,我們都會努力脫離無常。我們不應忘記佛陀的規勸:“諸比丘,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斗。”
佛陀又說:“如來般涅槃的日子已近了。再過三個月,如來即將進入般涅槃。”這說明佛陀將完全地離開世間,這些話聽來實在令人傷心。
然後佛陀又說:“我的年壽已盡,所剩壽命短暫。”同時,佛陀也向阿難尊者敘述他年老的狀況:“阿難,我已朽弱、衰老、高齡、年邁。我今年已八十歲,生命已用盡。阿難,正如一輛老舊的馬車,必須費很大的艱難,才能維持它組合不散;如來的身體亦然,唯有靠忍耐支撐才能勉強維持。阿難,只有當如來不理會外在的對象,息滅某些感受,進入及住於無相的定境時,他的身體才會舒適。”
佛陀接著說:“別離了,我將離開你們,只依靠我自已。”這說明佛陀將入般涅槃,離大家而去。他已將自己的依靠提升到阿羅漢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因此,阿難,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你的島嶼,以佛法為你的依靠,不尋求其它的依靠。阿難,比丘應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他的島嶼,以佛法為他的依靠,不尋求其它的依靠呢?”
答案如下:“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及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自己的心。”因此,我們應保持正念與精進。但是,對什麼保持正念呢?我們應對四念處或名色保持正念。換句話說,對諸行保持正念。“susilahothabhikkhavo”意思是“諸比丘,你們應淨化自己的戒行,應學習成為具足清淨戒德的比丘。”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修行戒的訓練,即:正語、正業、正命。
佛陀說:“susamahitasavkappa”。“susamahita”說明我們應修行禅定的訓練,即:正精進、正念、正定。“savkappa”意指智慧的訓練,即:正思惟及正見。接著,“appamatta”的意思是以觀智透視諸行無常、苦、無我的本質。“satimanto”則說明當我們修行戒學、定學及慧學時必須有足夠的正念。最後,佛陀說:“勇猛精進追求法與律的人將能超越生死輪回,滅除一切痛苦。”因此,如果希望解脫生死輪回,我們必須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行,那即是修行八聖道分。讓我們在死亡來臨之前精進地奮斗吧。
願一切眾生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