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陽景物偏,龍舟競渡古今傳。
數莖蒲葉劍刻砺,一樹榴花火欲燃。
苦海無邊何日出,樂邦有路幾時還。
玉池流水洄漩處,陣陣香風泛白蓮。
——《勸修淨土詩》省庵大師作
潘菊英,江西省九江市人,生於一九二五年九月六日,平生為人正直善良勤勞,於一九九三年皈依佛門,隨後次第求受了五戒和菩薩戒。老菩薩皈依佛門的因緣乃是九三年老伴去世後,自己感到很失落,恰逢善知識引導,便皈依了三寶,在以後的佛法熏習過程中,老菩薩逐漸成為了一位精通佛理的正信佛弟子。老菩薩經常聽淨空法師講法的光碟,還多次去東林寺打佛七,經常幫臨終者助念送往生,後來便常年在寺廟長住護法,養成了每天按時早晚課的修行習慣,即使逢年過節時被兒女接回家後,依然堅持每天凌晨三點起床誦《無量壽經》和念佛。兒女們出於對老人的孝順和尊重,不干涉老人的信仰,但是對於佛教並不相信,老菩薩也不把佛教的要求標准強加給兒女,以免他們徒增煩惱,而是善巧方便地讓兒女陪伴自己一起觀看法師講經說法的光碟,雖然自己吃全素,但是默許兒女吃三淨肉,讓他們起碼做到不殺、不吃活物。並且還見縫插針地交代兒女說如果想真正的孝順自己,自己將來的往生事宜,就一定要佛教的方式來辦,不然自己多年來的修行就全白費了。
潘菊英老菩薩生前在東林慈善安養院誦經
潘菊英老菩薩生前與東林慈善安養院的老人們一起念佛
二零零九年重陽節,東林慈善功德會下屬部門安養院正式成立後,潘菊英老菩薩與其他多位老人第一批入住進了安養院,老菩薩每天與大眾一起共修念佛,甚是精進和歡喜,直到二零一零年七月二日,老菩薩突然中風暈倒,送醫院搶救後,留下右側身體癱瘓的後遺症,家屬把老菩薩接回了家中慢慢調養。回家後老菩薩能慢慢地扶著牆練習行走,但是表達口齒不清,吃飯需要人喂,有時會出現不能辨識熟人的現象,盡管如此,老菩薩對於念佛從來沒有忘記過,每天依然撥動佛珠,或者按念佛計數器,表明老菩薩一直在心裡堅持默念佛號。
二零一一年六月二日,老菩薩的身體狀況突然變壞,神智不清,完全無法再坐穩,往地上倒,痛覺消失,然後開始進入持續昏迷狀態,但是還能接受喂水,直到六月八日,也並沒有好轉的跡象,家屬見狀,決定向東林慈善安養院求助,安養院立即安排蓮友們上門晝夜分班對老菩薩進行臨終助念,期間蓮友勸導家屬為老人放生一次。助念兩天後,老菩薩於六月十二日晚七點三十分左右安詳捨報,接下來大眾繼續為其助念四十八小時,遺體探視顯相四肢非常柔軟頭頂發熱後,方入殓裝龛荼毗,六月十六日早上開窯撿靈骨,發現老菩薩的骨灰雪白,並留下很多彩色的捨利花表法。
從臨終前到臨終後整四天的助念過程當中,家屬對於佛教的認識與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先前的主動向佛教組織求助為母親進行臨終助念的行為,純粹只是出於對母親平生心願的一種尊重而已,並非從心裡認同佛教的送往生理念,甚至對於蓮友們在開示時說到的忏悔偈,私底下還覺得大眾很是誇張,直到母親咽氣二十四小時後第一次探視發現遺體柔軟如棉時,方覺得神奇不可思議,蓮友趁機對家屬進行了佛法引導,家屬開始願意用心聆聽。潘老菩薩生前就有跟家人說過,西方極樂世界乃是黃金鋪地,修行人如果修得好,火化後就會燒出如同捨利花般的靈骨。當時家人根本就不相信,並跟母親半開玩笑說,那您將來百年之後留下“捨利花”給我們看看行不,老菩薩往生荼毗後,真的留下了大量如同捨利花般的彩色靈骨,家人再一次感到神奇不可以思議,對佛法生起了恭敬之心,並主動向蓮友們請教佛法。
潘菊英老菩薩於六月十二日晚7:30分左右安詳捨報
東林慈善安養院蓮友為潘菊英亡靈做開示
東林慈善安養院蓮友為潘菊英老菩薩進行24小時輪班助念
潘菊英家屬參與助念
眾蓮友輪班助念
對潘菊英老菩薩遺體進行溫度探測
入殓
家屬拜別
法師主持裝龛儀式
封龛
鄰居拜別潘菊英老菩薩
於高山寺撿靈骨.
骨灰雪白
同花朵般的靈骨
家屬感恩東林慈善安養院對其母親的臨終關懷
後記:
東林慈善安養院對本次助念過程進行總結,共提煉出以下三點經驗教訓,供今後工作參考:
一、本次助念,除了東林慈善安養院的蓮友外,還有許多老菩薩生前結交的蓮友自動發心參加。在助念過程中,由於各自知見不統一,但又沒有提前溝通協調,因而出現了各方的蓮友多次自行指導家屬去做各種繁瑣的禮拜、忏悔、繞佛等各種配合工作,讓家屬無所適從、心生煩惱。
二、由於家屬並不信佛,也不懂得佛教的各種禮儀規矩,在供桌的高低、助念現場的布置等細節方面有不正規的地方,蓮友的糾正指導工作應該在助念前期進行,如果助念已經進行了很久,當隨順現狀以保持助念現場的安靜肅穆,切忌當時重新調整現場的布置,也切忌以嚴肅的口吻和措辭去警示家屬說各種細節的不如法會導致何種嚴重的後果,以免引起家屬的恐慌和煩惱,該糾正指導工作可以在事後跟家屬交流,讓他們明白怎樣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三、因果規律,絲毫不爽,種善因必得善果。老菩薩自己臨終往生時雖然置身的是一個家屬不信佛的環境裡,但是由於自己平常經常幫別人助念,種下了善因,在自己往生時就自然感召了眾多蓮友來參加助念,助自己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