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 
	 
	  
	
	蔡禮旭:子路受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小故事大智慧:子路受牛 
| 
 蔡禮旭老師  |  
|   |  
    夫子的另一位學生子路,他看到有人落水,等到快淹死了,才趕緊跳到水裡把人救起來。因為我們知道,救溺水的人不能馬上救,要等到他差不多昏過去再救。有人說這樣太殘忍了,但溺水的人意識已經喪失,他抓到任何東西都會拼命往下拉,如果你在這時救他,會被他拉下去。所以,救人也要有理智,等他快昏過去了,他的身體松軟了,你很容易就可以把他救起來。
      這個人很感謝子路救他一命,就送了一頭牛給子路作為謝禮。子路看他很真誠,就把牛牽了回去。世俗人看到子路接受別人報答,好像不如子貢清廉。但是消息傳到夫子那裡,夫子就稱贊子路:“從此以後,我們魯國人勇於救人的事跡就會愈來愈多。”接受別人至誠的感謝,會帶動整個社會救人助人的風氣。
      聖賢人所考慮的,是一個行為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我們現在做任何事情也要學會思考,做了之後究竟對自己、對家人有什麼影響?甚至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有人可能會說:“哪有這麼嚴重!”社會是大眾所組成的,當一個人丟垃圾,所有看到的人都會覺得丟垃圾是正常的;當一個人撿起垃圾,就會喚醒大家不要糟蹋大環境的良知。 |  
|   |  
|      |   
    
     |          
     |                                                                                     
    
                                                                                                       
     |                       
      
      
     |          
     |                                                                                     
    
                                                                                                       
     |                       
    
	上一篇:全國八位著名教授主任級醫師提供的經驗方 
	下一篇:蔡禮旭:從存心去判斷善的真假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