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這是「善因善果」這章裡頭總說,整個篇章所講的是讓我們合乎道的就是世道,這個道是指天理、是指我們的良心,佛法裡稱作性德,合乎性德,合乎天道人心的,那就要去做;不合乎性德,不合乎天道人心的,就退避不做,這可以說是善惡總說。什麼是『是道』?什麼是『非道』?我們必定要以自性來做為衡量的標准,而古聖先賢所說的這些道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所以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所教誨的,他們是聖人,見到本性的,他們所說的就是是非的標准。這個『則』字,「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兩個「則」字給我們一個非常深的印象,它表明要我們要毫不猶豫,凡是合理的、合乎天道人心的就要去做,沒有絲毫的猶豫;不合乎的這些非道就趕緊退避,以免惡報會現前。這裡也是教我們念念當中都懂得省察自己,這修持根本的下手處就在自己的念頭。
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他經過雲谷禅師的點化之後,自己總結反省自己有哪些毛病、習氣,才致使自己沒有福報。孔先生給他算了命,說他沒有兒子、沒有功名,而且短命,只有五十三歲,自己反省確實有很多非道。那什麼是非道?了凡先生自己省察,沒有功名的原因,是因為自己不能夠積功累行,不能夠耐煩做事,又不能夠包容別人,時時還以自己的才智去蓋人家,這裡底下講的「每好矜誇」。講話、做事都非常莽撞、輕率,不思後果,所以就容易得罪人。這些都是叫薄福之相,怎麼能夠得科第?有科第的人、有功名的人,那都是有福相的。福相從哪裡看?就從人的言語造作上面看。因為人的言語造作全都是自己心的流露,自己心上什麼樣的一種念頭,身體就會有什麼樣的相貌,瞞不過人的。有智慧的人就從人的容貌、言語、動作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吉凶禍福。所以我們說看相,真正高人,他是直觀看過去,就知道你這個人有沒有吉凶禍福。
他沒有兒子的原因,自己反省,自己好潔癖,喜歡干淨,一點髒的東西都容納不下,不耐煩,不能夠有包容這些骯髒、包容人家過失的這種雅量,而且容易發脾氣,善怒。你要知道和氣是先天,天地蘊育萬物之本。沒有和氣的人,怎麼會有兒子?所以天是一種仁愛之德,天好生,和氣才能生;愛發怒的人,這就很難有後代。而且了凡先生反省自己,心地沒有仁愛,見到有人值得憐憫的時候,也不加以憐憫,忍心去捨棄;看到人家需要幫忙,也不去救,也不去幫。自己矜惜名節,不肯去救人,這些都是無子的相。再加上自己生活習慣上也很多不好的,比如說他愛喝酒,愛一個晚上不睡覺,打坐,他是靜坐,了凡先生愛靜坐,有時候通宵達旦。現代人他們也是這樣,他們愛通宵達旦,但是他不是靜坐,靜坐還比較好,現代人打麻將、看電視,這些都是毛病,不知道保存自己的精神。再加上他愛講話,多言耗氣,這些都是沒有兒子的相。怎麼能夠怨天尤人?全都是自己造作,自己的感應。所以了凡先生悟出了自己的非道。難得的是他勇於改過,「非道則退」,這些過失毛病慢慢的改過來。然後在是道上面,該做的,他就去勇猛精進的做。所以他做起來,真正到了戰戰兢兢,不敢得罪天地鬼神,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他發誓行三千善事,善事十年圓滿,又發願三千件;第二個三千件善事圓滿了,他又發願做了一萬件善事。第一個三千件善事,十年完成;第二個三千件善事,三年完成;第三次他發願一萬件善事,一念之間完成。那是他做了一個縣官,為全縣的百姓減糧、減稅減了一半,使萬民受福,所以一念就把萬件善事圓滿。他的果報現前,他求功名,考上了進士,這是命中沒有的,孔先生給他算了命,最多是秀才,沒有舉人,更不可能有進士,但是他考中進士。他有一個兒子,本來命中無子,他有一個好兒子;本來五十三歲應該是壽終正寢,但是他活到了七十三歲,這《了凡四訓》四篇是教訓自己的兒子的家訓,他六十九歲的時候寫的。所以你看看「是道、非道」,你這是抉擇果報就不一樣。
在佛法上講,是道、非道跟世法所說的有不同。世法上講的是道,那是指一般講的倫理道德,包括一些禮儀規范、法律規章要遵守。佛法裡講的,那是講完全符合性德,這裡講的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是我們師父提出來的。淨宗學人要修這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五個科目,這就是是道,我們要勇猛精進。在這裡我們就不展開,大家如果要對這些名相要深一步了解,可以看我們師父上人的《三皈傳授》,或者是《認識佛教》,這上面都有很清楚的說明。下面講完總說以後,太上就給我們一條一條的來講,什麼是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