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偷盜的三種情況略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偷盜,也就是不予取。將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他人的東西,在沒有經過他人同意的情況下,通過某種手段將它占為己有,這就是偷盜。偷盜可以分三種:強權不予取,盜竊不予取,欺诳不予取。

    第一、強權不予取。通過自己的勢力權力,用強硬的手段奪占別人的東西。比如君主不依靠合法稅收,而是通過權勢非法獲取,或憑借暴力手段掠奪別人的財物;掌握權力的人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

    第二、盜竊不予取。在暗地裡偷偷摸摸地竊取別人的東西,別人看不見,就趕緊拿。

    第三、欺诳不予取。通過欺诳、詐騙的手段占有別人的東西。做生意的人很容易犯這個戒。

    現在做生意的人很多。我們不要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去做生意,而應該發心為眾生提供方便。有付出就有回報,有利潤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你不能特意去求回報,更不能為了回報欺騙他人。

    完整的偷盜也要具備四個因素:對境、動機、行為、結果。

    偷盜的對境:是指屬於他人的受用,自己沒有權利擁有和使用的。“他人的受用”不僅指財物,也包括如名氣、地位、機緣等。若是沒有經過對方同意據為己有,就屬於偷盜。

    偷盜的動機:心裡想偷盜、騙取、占有別人的東西。有這種想法,這種念頭,就是動機。動機有三種:有因貪心而偷盜的,比如貪別人的財物而去偷盜。也有因嗔恨心而偷盜的,因想報仇、傷害他人而去偷盜。還有因愚癡而偷盜的,不知道偷盜是一種罪業。

    偷盜的行為:不管是自己親自去搶、偷、騙,還是讓別人這樣做,都一樣,采取某種行動、方法、手段,最後自己確實得到了,這就是偷盜的行為。前面所講的三種不予取,都是偷盜的行為。

    偷盜的結果:自己得到了,心裡也把這些東西視為己有了。當相續中有這樣的想法時,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偷盜惡業。 

    一般來說,偷盜的果報是轉生為餓鬼,在餓鬼道中感受痛苦,很難出來。好不容易出來了,轉生為人了,那個時候還要感受貧困的果報,自己擁有的財物也容易丟失,容易被別人偷盜。

    如果這樣的惡果在我們身上成熟了,就不要再怨恨。你再怨恨,就又結惡緣了,將來還要感受惡果。應該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這樣我們才能了緣了債,才能不再造惡業。

 

上一篇:達真堪布:毛病越少,命運越好
下一篇:法王晉美彭措:百業經(4)駝背人—無意害兄受駝背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