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一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上回我們已經將第七章講解圓滿,今天從第八章開始學習,第八章是「孝治章第八」,我們先把這一段的經文來讀一下: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鳏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這一段的經文是講到明王以孝治理天下。在邢昺的疏裡面他有介紹這一章的主旨,這疏也是《孝經正義》的解釋。「《正義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順人情以為教。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次『三才』之後也」。邢昺,這是北宋的大儒,他在《孝經正義》,這是注解唐玄宗的《孝經》的注,所以它是注解的注解。《正義》當中說,夫子是孔老夫子,在此章講述了明王,明王是聖明的君王,他們以孝德來治理天下,自己能夠愛敬盡於事親,然後以德教加於百姓,所謂是正己而後化人。用孝,這是孝道,來治理天下的話,自然就感得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我們說國泰民安、世界和諧。前章,這是指「三才章第七」,「三才章」告訴我們的是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把人的孝行跟天地之德合起來。所以前章是告訴我們,「先王因天地、順人情以為教」,天地就是自然,因著自然來教化,這個因就是依據的意思,自然是什麼?是我們的本性,依著我們的本性本善來教化,這是最有效果的。孝道就是本善,是每個人本有的性德。所以先王很有智慧,這都是聖賢他們依據著人的本性、天性,順著人的情感,孝裡頭也有人情、情感,你看看兒女跟父母之間的那種親情,那也是天性,隨順著這種天性的情感來立教,所以教化很容易推廣,很容易就能夠使人心向善,社會和睦。這一章就告訴我們,明王,「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明王,這是古聖先王,他們用孝道來治理天下,這都是因天地、順人情的教化,得到天下大治、安定和諧,所以這一章的名字就叫「孝治章」,這個治理的治古音讀作持,孝治章,這是在「三才章」之後。
我們來看看唐玄宗對此章的一個簡單的注解,『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這句話是原文,下面就是唐玄宗的注解,「言先代聖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為孝理」,這是解釋本章的第一句話。夫子講的「昔者」是過去先王,古聖先王,「明王」就是指聖明之王,他們以孝來治理天下,為什麼?因為孝是至德要道,至高無上的品德,至為重要的道理,能夠轉化人心,所謂是百善孝為先,當人的孝心一開,百善皆開。所以以這種至德要道來教化人,這是最容易的,而且效果最顯著的,這就是孝理。下面第二句經文講的,『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這裡講的,這是唐玄宗注,「小國之臣,至卑者耳」,小國的臣民那是極為卑賤的。當時周朝是有八百諸侯,有的國很大,有的國很小,做天子的,這是聖明的君王,是誰?文王、武王,他們連小諸侯國的臣民都不敢輕視,這裡講的,「主尚接之以禮」,主這是指明王,天子,對待小國之臣尚且用正式的禮節來接待,而「況於五等諸侯,是廣敬也」,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諸侯國?諸侯國的國君當然更是接之以禮。這是講到廣敬,廣是廣大、普遍的意思,敬就是禮敬,對待一切人都是這樣的禮敬,這叫廣敬。
下面說的,『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這是講到天子能夠這樣的對眾多諸侯國,上至國君,下至臣民,都能接之以禮,以禮相待,就自然能得到萬國之歡心。「萬國,舉其多也」,這是一個比喻,不是真正的數字,它是講有很多諸侯國。人能夠以禮敬對待天下人,就自然得到天下人的禮敬,自然得到天下人的歡心,這就是講到孝道。孝它很注重一個敬字,所以孝底下往往跟著一個敬,孝敬孝敬,如果沒有敬那就不稱為孝。這種敬心從哪裡培養的?從敬父母那裡培養的,然後把這個孝敬的心推廣至萬國、推廣至天下。得到的結果,這是下面講的,「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歡心,則各以其職來助祭也」,這是講到行孝廣敬的這種美善的結果。用這種孝道來理順天下,就自然得到天下人的歡心,他都能夠擁戴這位天子,當這個天子要祭祀自己的祖先的時候,萬國的諸侯、臣民都各以其職,以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地位來參加祭祀,這叫助祭。這是什麼意思?就是過去講的進貢,各個少數民族的這些諸侯國他們有自己的特產,都紛紛拿著這些特產來進貢,用這些貢品來幫助祭祀天子的祖先。這是因為天子能夠禮敬諸侯,所以得到諸侯的禮敬。祭祀祖先這就是對祖先盡孝。所以當我能夠以禮待天下人,以恭敬之心待天下人,天下人不僅恭敬我,而且恭敬我的祖先,通過這樣我們就達到對祖先的行孝。
這裡講到明王,「明王之以孝治天下」,這個明王是講到做子孫的應如何來侍奉自己的祖先,也就是以禮待天下諸侯,使到自己祖先也能享受到祭祀,這是古代諸侯都有這種禮節。現在我們來看一個國家如何用孝道來對待其他國家,首先我們自己國家,要從天子至於庶人,從領導,國家領導人,一直到百姓,都奉行孝道,以愛敬存心,所以當我們舉辦一些在國際上一些活動,自然就會有其他國家響應,這好像是助祭一個道理。譬如說我們國家八月份就准備開奧運會,我們自己國家能夠推行愛敬的這種教育,自己和睦,對待別的國家也能夠禮敬,就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禮敬、其他國家的擁戴。如果是我們國家遭受苦難,譬如說五月十二號四川汶川大地震,這是國家的苦難,我們國家自己從上至下都能夠團結,都能夠以愛心來互相幫助,幫助我們災區的災民,去救援、去奉獻,我們自己的這分心、這種舉動,也自然能夠帶動起別的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所以我們看到就在五一二大地震之後三天,就已經有一百五十一個國家和十四個地區,以及很多的國際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們這個災區災害表示慰問。所以當我們自己國民能夠由愛心來互相幫助,才能感得別的國家用愛心來支持,愛心是可以喚起愛心的。假如我們國家自己看到災難並沒有立即動作,並沒有很重視救援工作,也就不能感得其他國家對我們如此的同情、支持。令我們感動的是,看到有一個愛莎尼亞駐華的大使翁卡,他在地震後三天就到北京的紅十字會血液中心為地震受災的災民們獻血。所以我們看到,我們自己對別的國家能夠以愛敬來對待,才能感得其他國家對我們也愛敬對待。
我們繼續來看唐玄宗的注解,『治國者不敢侮於鳏寡,而況於士民乎』,這是《孝經》講到治國的人,剛才是講到天子,現在是講到諸侯。「國」是諸侯,做為諸侯,「理國,謂諸侯也」,他是治理一個國,在古代國就是諸侯所統轄的范圍,諸侯他不敢侮於鳏寡,對鳏寡孤獨都不敢欺侮。什麼是鳏寡?注解上講,「鳏寡,國之微者」,當一個男子失去太太,這就稱為鳏,一個女子失去先生,這就叫寡,鳏夫、寡婦這在一個國家裡面是屬於地位很微賤的。在古代,如果是失去太太而不能夠再娶,這一定是家裡很貧窮,或者是一個寡婦,也是所謂她的力量很單薄,沒有很多人去體恤她,所以稱為國之微者。國君尚不敢輕侮,對待這些鳏寡孤獨的非常弱小的人,做為一國之君都不敢對他們有輕侮,不僅沒有輕侮的言行,看不起他,或者甚至虐待、刁難,這些都不可以有,連內心裡都不能有看不起對方的心態,純是以一顆愛心、敬心對待他們。所以連這些鳏寡孤獨尚且如此對待,「況知禮義之士乎」,知禮義這種人是在社會上受到大眾的敬佩,所以他是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聲望。在百姓當中,百姓一般稱為是民,在百姓當中知禮義者就稱為士。所以這裡說「而況於士民乎」,就是知禮義的百姓,對待他們當然就更加要用禮敬。所以能夠如此去做,這個果報自然就『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唐玄宗注解說,「諸侯能行孝理,得所統之歡心,則皆恭事助其祭享也」,做為一個諸侯國的國君,能夠對待自己的子民都這樣以孝敬之心對待,當然可以得到所統之歡心,所統就是所統治的,就是百姓,得到百姓的歡心、擁護、愛戴。所以百姓們也為國君著想,國君要祭祀祖先,他們也恭敬來助祭,所以使到這一國的社稷能夠長遠。
孟子有一句話說得好,他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說君子跟別人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就在存心不同。君子是什麼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仁是仁愛,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這是仁,所以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那麼愛敬。他也以禮存心,對待別人都以禮敬,禮是身體的形相,敬是他的存心,禮者敬而已矣。所以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裡對人是一分恭敬之心,他肯定對人就有禮貌,如果在禮節上面有缺失,就表明他敬人的心不夠,所以內心和外在是完全連在一起的。仁者愛人,君子以仁存心,所以他是愛人,愛護人、關懷人、尊重人、照顧人、幫助人,所以以仁做為他自己的人生觀。有禮者敬人,心存著禮義,對待別人自然能夠禮敬。而人跟自己是一體的,你看這個仁字,人字邊一個二,二人合一這叫仁。這二人是什麼?任何兩個人他們都是一體的,人與我本就是一體。所以懂得愛人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愛的人,能夠尊重別人的人他才是自重的人,不懂得愛人、敬人,說老實話,他也不自愛、也不自重。這個理很深,講到一切人、一切眾生實際上都是同體的。佛法裡面有講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十方三世佛,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眾生是未來佛,我們每個人都是未來佛,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這是一切眾生跟佛都是同體,共同一法身,一個身。所以我們才能夠體會得為什麼古聖先賢教我們愛人、敬人,因為愛人、敬人就是自愛。下面講「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講到因果,愛人是因,人恆愛之是果,「敬人者,人恆敬之」,我能夠敬人,這修好因,就能夠得到好果,人恆敬之。所以能夠愛人、敬人,自然得到人們永恆的、永久的愛敬。我們看到周總理過去對每一個人都尊敬,對待自己每一項工作都是盡心盡力,這是敬業,敬人、敬業,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做出很多難能可貴的這些奉獻,他能夠這樣的愛敬人,感得全國人民對他的愛戴。所以當他病逝以後,你看北京十裡長安街都是這些百姓在為他送終,連聯合國都給他下半旗。這是什麼?愛敬他人得到的果報。
我們繼續看下面的經文,『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這是講到卿大夫之孝,《孝經》它的邏輯都是自高而卑,從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這麼講下來。卿大夫他有家,他是治家者,這是治理一個家族謂卿大夫。要知道古代的家跟我們現在概念中的家是不一樣的,現在人想到家,小倆口帶個小孩那就是一家,這個不是古代那個家,你看古代的家都是大家族,少者七、八十口,多者幾百口人。根據記載,明朝的鄭濂,他家裡有一千多口人,所以明太祖送他一個匾額,叫「天下第一家」,他是七代同堂。所以一個家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能夠把家治理好他就有能力治國,能夠把國治理好他就有能力和平天下。大學之道都講了,「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孝經》當中講的這個理跟《大學》是一樣的,想要把家治理好必先要修身,由身而家、而國、而天下,身不能夠修好,家不能齊、國不能治、天下不能平。如何把家治理好?這是講到家道。我們的老師淨空老教授在上個月月初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國際儒學普及工作座談會,這是葉選平,這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現在是國際儒聯的會長,他邀請老人家我們老師去做一個開幕發言。我們老師在發言當中就談了中華的家與家道,家最關鍵的是和睦,所謂「家和萬事興」,要有和睦的家就必須要有家道。古來的家都由四個要素組成,所謂是家風、家規、家學、家業四個要素才能組成一個家。如果只有家的硬體,而沒有家風、家規、家學、家業,這就不成為一個家,那就家破了。什麼是家風?這是倫理道德,儒家講的五倫八德。我們常常聽到忠信持家,或者是孝悌傳家,這也就是倫理道德,家風。一個家有家規,規是規矩,全家的家族的人共同遵守的這是規矩。每一個家都有它的家規,可以說都是大同小異,因為這一個家的家長都是有智慧的長老,他們訂立家規的目的就是讓一個家能夠綿延長久,能夠有百代的子孫保持他的家業,所以就不得不注重這個家規裡面的倫理道德,重視做人。而《弟子規》這篇文章它就是中國家規的集大成,所以它所講的實際上都是把古老的家規裡面的要點匯集起來,以《論語》當中的這一句話,「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希望要恢復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要從恢復家與家道開始,而我們要去落實必須從家規學起,那就是《弟子規》,《弟子規》就是教我們修身齊家的,能夠把《弟子規》做到,家就能齊,進而治國、平天下。
湯池是我們師父上人淨空老教授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就用這本《弟子規》,簡簡單單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你看能把湯池鎮四萬八千居民教得真的是懂禮義,能夠在家行孝悌,在外能夠愛人、敬人,社會民風得到很大的改善。這可以看到《弟子規》的威力,也能夠看到《大學》裡面告訴我們的,要齊家、治國、平天下必先修其身。中心的老師們他們自己先做到《弟子規》,才能夠有如此好的教化的效果。《弟子規》教人無非就是教孝、教敬。在家裡,你看「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在這個家族裡面,對地位卑賤的臣妾都不敢輕忽,不敢怠慢。臣妾,唐玄宗注解裡面講的是「家之賤者」。臣,我們說在家裡的奴婢,古代大家族都有伺候的人,這叫臣,妾,古代男子大家族裡面可能會有納妾,這也代表一些奴婢、婢女,這都是在家裡面地位輕賤、卑微的。你看一個家的家長帶領著這麼大的家族,而對於臣妾都不敢無禮,更何況是對妻子?妻子是家之貴者,一個家裡面做太太,做夫人的,或者是家長的兒女,那都是有身分,高的身分,在家裡地位貴的,當然更加要禮遇。能夠這樣對上下都禮敬,所以『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就得到全家人的歡心,整個家族,這裡是大家族,好幾代人都能和睦、都能安樂,都能夠擁戴這位家長,大家都是齊心,很團結,真的是一體。《弟子規》上講「兄弟睦,孝在中」,家庭能夠上下歡心,上下和睦,做父母是最高興的,用這樣和睦相處這種做法來孝敬雙親,來奉事祖先,祖先在天之靈也得到安慰。
唐玄宗的注解裡面他說到,「卿大夫位以材進,受祿養親,若能孝理其家,則得小大之歡心,助其奉養」。卿大夫,這是一家之主,他有大家族,他在國家擔任職務,以他自己的才華來貢獻國家。卿大夫可以是天子的卿大夫,也可以是諸侯的卿大夫,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是做公務員,當官的。他能夠以自己的才華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而領取俸祿,拿到薪水,用這種薪水、俸祿來供養自己的父母親,這是盡孝。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所以家庭也能穩定。當然現在工作,不僅就是政府公務員,其實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可以以自己的才華做出貢獻,而獲得薪水、收入,來奉養雙親,來養家。「若能孝理其家,則得小大之歡心,助其奉養」。要知道,孝順父母不僅是拿錢供養父母而已,只是滿足父母的物質需求那不能夠稱為盡孝,要懂得孝敬父母,能夠使父母歡心。父母喜歡什麼?看到一家都能夠和睦,大家團團圓圓和和樂樂,這就是要一家之主懂得以孝理其家。這個孝心我們前面有說過,這就是一體的心,一個家它是一體的,無論尊貴卑賤都是一體的,都是一家人,所以都要尊重。所以,妻子是家之貴者,我們固然要尊重,臣妾是家之賤者,我們也是要尊重。我們了解這是一體,尊重的心才能生起來,就好像人的身體,你說頭是高貴的,高高在上,腳它是卑賤的,在人體的最下,它的形象上雖然有高低貴賤,但是它是一體的。你不能說我只要頭,不要腳,把腳就砍掉了,那就破壞一體,這身就受到損壞。身如此,懂得修身他就懂得齊家,家亦復如是。所以對妻子也好,對臣妾也好,都要以這個孝敬之心,當然在禮節上是要分高低貴賤,但是在心上的那種敬意是一樣的,這叫做以孝理其家。
以一體的心對待家人,當然「則得小大之歡心」,小的就是指臣妾、奴婢,這些卑賤的,大是指妻子、夫人,或者甚至是父母、長輩,這是高貴的,他們都能歡心,他們都能夠和睦的團結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而幫助這位家長來奉養,奉養什麼?奉養自己的雙親,或者是祭祀自己的祖先,因為你把他看成一體,他也就把你看成一體。所以恭敬尊重人很重要。這裡講的「不敢失」,失是什麼?失禮。在語言上冒犯,在行為上失禮,這就叫失。所以做為一家之長,他言行都非常謹慎,乃至於起心動念都能夠觀照,觀照住自己的念頭,假如有傲慢的心,假如有輕視別人的心,立即把這個念頭改掉,這個福報就很大,真的是家和萬事興。家要和首先自己身心要和,尤其是我們起心動念要以和為貴。什麼是起心動念以和為貴?在內心裡沒有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對立的念頭,沒有跟別人起矛盾、沖突的念頭,沒有不平,也沒有傲慢,更沒有怨恨,純是敬人、禮人,這就招來很大的福報。我們看到在春秋時期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左傳》上記載的,有夫婦兩個人,這是在晉國,先生叫做郤缺,他跟他的太太真是相敬如賓,相敬如賓是他們互相之間雖然親愛、親近到成為夫妻,在一室之內,但是禮節仍然不缺,互相之間恭敬。每天太太都拿著飯送到田裡來供養他的先生,而且在獻上這個飯菜的時候都是舉案齊眉,恭恭敬敬,這先生也是非常禮敬的接受過來,天天如是。正好這天一位晉國的大夫,叫做臼季,他出使路過這個地方,看到這夫婦兩個人竟然相待如賓,如此的互相恭敬,非常贊歎。他說得很好,他回去禀告晉文公,告訴這個國君,他說「敬」,尊敬的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這是講到能恭敬,這個敬是敬人、敬事、敬物,這是什麼?德之聚也,德行的凝聚,德行的表現就在於恭敬。如果有傲慢,對人、對事不敬,德行就不多,德就散了,就不聚。所以能敬必有德,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夠敬人、敬事、敬物。我們看到我們的老師淨空老教授,他真的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那麼恭敬,不管是身分高的人來拜見,或者是一般普通人,他只要見到,總是以禮相待,臉色沒有絲毫怠慢,連對很小的物體他都是那一分恭敬心。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有一次陪同我母親去新加坡拜候老人家,老人家也是非常有禮,招待我們喝茶,在喝茶之間我就很注意我們老師的行為,就發現他拿著用過的一條紙巾,已經擦過很多遍,已經不能再用了,他就恭恭敬敬的把這張紙就這樣疊起來,然後輕輕的放在一邊。這個動作做得非常自然,沒有一絲毫的造作,可是我在旁邊看了就非常感動,這就是性德的流露,本善的流露,這就是德行。你看晉國的大夫臼季他說,「能敬必有德,敬,德之聚也」,德行凝聚在就是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們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對小物體都如此的恭敬,我們能夠想像出來對人更是如此。就像《孝經》裡講的,不敢失於臣妾,何況於妻子?不敢失於卑賤的人,何況尊貴的人?而實在講,我們體會得,我們老師這分恭敬心實際上是平等的,是不分高低貴賤的,一味的恭敬,這種恭敬心是性德自然流露,不管對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人,它自然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看到他做得如此自然,沒有絲毫造作。
所以古人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教導我們如何來學習恭敬。出門,這講的夫子,孔老夫子出門的時候都好像要見一個貴客,每天都像見貴客一樣,穿著得體,形貌、神態都是那種恭敬,因為一出門就要見到人,不管見到誰,都是恭敬。使民是要人做事的時候,請人幫忙的時候,就好像在行大的祭祀禮,對別人的那種禮敬,請求別人幫助,非常謙卑、恭敬別人,這就是德行。所以當臼季對晉文公這麼一介紹,說這個夫婦兩個人相敬如賓,肯定是很有德行。晉文公聽了以後,馬上就把郤缺,這做先生的招來,委任他做大夫,後來把這一個地方也封給他,他成為卿大夫。所以你看看,一個人能夠常存恭敬之心,自然就有無量的福報。所以人的福分實際上都是在我們心田裡頭種下的,一個人能愛人、敬人,可以說他已經注定將來有福;一個人如果傲慢,看不起別人,對人無禮,可以說他已經注定將來有不好的果報,不僅是沒福,連災害都可能要降臨在他頭上。
這裡講到妻子,有一段邢昺的疏,這個文字也值得提一提。疏「雲『妻子,家之貴』者」,這是解釋唐玄宗的這句話,「案《禮記》哀公問於孔子,孔子對曰:妻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妻、子家之貴者也」。這裡有一層意思很值得提一提,為什麼說妻子是家之貴者?妻子是太太跟子女。邢昺引用《禮記》魯哀公跟孔子的一段對話,哀公問孔子,孔子回答他,「妻者親之主也」,所以一定要恭敬。這個妻,就是做太太的,為什麼叫親之主?這個主有主人的意思,有一家之主的意思。我們通常概念當中都覺得做先生的應該做主,為什麼當太太的都做主?孔子說這句話含義很深,因為一個家庭能不能夠興旺,做太太的是至關重要。我們看到周朝開國的三位太太,那是周文王的奶奶太姜,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和周文王的太太太姒,周家三太可以說是幫助周朝建立八百年的基業她們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三位太太都是聖人,記載當中說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文王的時候德行非常注重,言行都很謹慎。記載中說,她目不視惡色,耳不聽YIN聲,口不出傲言,在身、口、意上面都能夠謹慎沒有錯誤。眼睛不看不好的東西,非禮勿視;耳朵不聽那些YIN聲,非禮勿聽;口不出傲言,非禮勿言。當然她能夠這麼做到是因為她能夠做到非禮勿動,這個動是心,起心動念,她能夠起心動念都謹慎,所以她身、口上也沒有過失。她能夠這樣修養德行,這是對文王的一個最好的胎教,文王之所以日後成為聖人是母親的功德,所以古人講,有文王之母才有文王的聖德。所以我們看到周朝它之所以成為中國歷朝歷代最長久的一個王朝,就是因為開國的這些天子有聖德,而聖德源於母親、源於太太。所以孔子說這句話,「妻者親之主也」。從這句話我們可以了解到孔子不是重男輕女,其實他重視女性比重視男性更加,因為女性在一個家族裡面她是繁衍後代,教養後代,使到家族能夠綿延下去,做先生的那是負擔起經濟,養活家庭的這種義務,男主外女主內,內比外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對太太要更加恭敬。
現代人講究所謂的女權,叫喊男女平等,要這些女性也出來工作,跟男人們去爭這些工作,去競爭,不要顧家裡。這是什麼?這是反而對女性的不敬,本來女性的這個使命是最為神聖,她負擔起教養後代的義務,一個家族可以說命運都維系在當太太的手上。所以真正能夠把這個道理弄明白,對一個家的太太我們自然就恭敬。誰首先要恭敬?當先生的首先要恭敬。就像郤缺,春秋時代晉國的郤缺,夫婦兩個人相敬如賓,先生感恩太太養育後代,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有後太太可是負擔起最重要的使命。這有後,不僅是說生兒育女就叫有後,更重要的是要教導他們。愛迪生,這是大科學家,曾經都說過,他說得很俏皮,他說愛孩子母雞都會,最重要的是要教育他們。生兒育女母雞都會,如果不教導他們,怎麼能稱為有後?所以先生要恭敬太太,當太太的當然也要自重自愛,要勇於承擔起教養兒女的使命,效法周朝三太。真能夠幫助這個家族養育出一個聖人來,那就是對家族最大的貢獻。「子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講妻之後要講子,做兒女的,這是父母親的後代,當然我們要恭敬,恭敬兒女也等於恭敬父母。我們要看到這「親之後」,如何才能夠使親有後?讓我們的家族有後代?最關鍵的就是教育,所以家庭教育至為重要。家庭教育裡面首重倫理道德,只有是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的這個家庭,他的家族才能夠長久。所以《了凡四訓》上說得好,「有十世之德者,必有十世之子孫保之;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孫保之」,你的德行有多厚,你就有多少代的兒女保你的家業。這個德行自己能夠做得好就能夠帶動兒女,教育這樁事情是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自己要修好自然影響家人,就能夠把道德的家風傳遞下去,這才稱為有後。
一個家如此,一個國也如此。我們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靠什麼能夠維系五千年大一統長盛不衰?就靠我們的文化教育。文化當中最重要的是倫理道德,這是中華的道統。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民族有後,我們這一代就要直下承當,自己認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實踐中華傳統文化,然後把這種道統傳遞給下一代,這樣才是做為一個民族大家族裡面的貴人。所以說「是妻、子家之貴者也」,我們中華民族就是個大家庭,每一個人都有這個使命來傳承傳統文化,不能讓文化斷在我們手上。所以講到妻和子,茂森也有一些感觸,多講幾句。這裡面《孝經》當中講的,明王是「不敢遺小國之臣」,這是恭敬,連小國的臣民都不失禮,講到諸侯,「不敢侮於鳏寡」,對於鳏寡孤獨的這些身分地位卑賤的、勢單力薄的人,都不敢輕侮,都不敢失禮,卿大夫「不敢失於臣妾」,這都是講到恭敬之心。劉炫,也是古代的一位大儒,他也注過《孝經》,他有一句話講得好,他說「遺謂意不存錄,侮謂忽慢其人,失謂不得其意」,這是給我們特別解釋不敢遺小國之臣這個遺,還有不敢侮於鳏寡的侮,不敢失於臣妾的失。這個遺就是講什麼?不存錄,就是你沒想到。譬如說我們逢年過節送禮、請客,禮尚往來,我們都要想到,如果應該去聯系、應該送禮的人我們沒送到,這叫遺,沒想到。當對方知道以後他心裡就不高興,因為什麼?你對他怠慢,這是人情交往。所以明王,這是做天子、做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而他都沒有忘記對小國之臣行禮,這就是不遺的意思。侮,不敢侮於鳏寡的侮是欺侮,侮是忽慢其人,忽是輕忽,慢是怠慢,沒把人放在眼裡,這就是輕忽,對人不能恭敬,態度傲慢,這是慢,這都叫欺侮。我們欺侮人,人家有機會也會欺侮我們。失,不敢失於臣妾的失就是不得其意,就是在家裡每一個家人他們心裡所思所慮我們都要體會到,這叫得其意。所以做為一家之長要很心細,細心去體會別人的意思來幫助別人,這是對人的恭敬。所以連家裡卑賤的奴婢,因為他也要為家裡做貢獻,我們都要時時刻刻想到他們,安慰他們,讓他們心能夠歡樂、歡心,這樣家裡才有凝聚力。
我們繼續看下面經文,『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夫然」,夫,這是語氣助詞,沒什麼意思,沒有意義,然,這是講到我們能夠像上面所說的那麼做,上面所說的是舉例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要懂得一個理,什麼理?就是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常存著恭敬心,對在生的人,父母,我們要盡心孝養。譬如說一個家裡,一切的家人我們都要恭敬,才能夠使家裡和睦,那父母就心安。所以「生則親安之」,父母在世他心安,一家之主能夠安親。一國之主,能夠使一國,這是國家領導人,讓一國的百姓都能夠和睦相處,這個國家領導人的父母也心安。父母走了以後要祭祀父母,「祭則鬼享之」,這個鬼就是指父母的靈、祖先的靈,他們能夠享用祭祀。所以唐玄宗注解中說,「夫然者」,就是你能這麼做,「上孝理皆得歡心,則存安其榮,沒享其祭」。這個孝理是什麼?就是孝敬,這個理就是敬,以恭敬之心對待一切人,得到一切人的歡心,家庭和睦,國家安定,天下和平。「則存安其榮」,當父母的,如果是一家之主的父母,家庭因為和睦而顯貴,這安其榮;一個國家領導人的父母,因為這國家領導人治理國家治理得好,受到人民的愛戴,自然人民也尊重他的父母,在生的時候父母親就很歡喜。沒就是去世,父母親去世也能享其祭祀,不僅是他親生兒女祭祀,而且如果這個兒女是一家之主,他能夠以孝治家,一家人都來祭祀去世的父母;如果這兒女是一國之主,古代講的是天子、諸侯,那麼這一國的百姓都能助祭,所以過世的父母也能享受一國百姓的祭祀,這是真正對父母盡孝。
祭祀我們要懂得它的意義就是在於孝道,它是一種孝道的活動,它不是為了拜鬼神求福、求保佑,如果以這個心來祭祀那就不對了,為什麼?這還是為個人打算,他不是孝敬心。所以真正以孝敬之心來祭祀,不僅是父母在天之靈得到安樂,而且對自己德行提升也是有很大幫助,它是培養孝心的。古人有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夠常常祭祀祖先,這個社會風氣也一定會很良善,人民都很厚道。為什麼?你想想,他連過去久遠的祖先都念念不忘,常常祭祀,常常懷念,那麼眼前的父母他怎麼可能不盡孝?所以民風就能淳厚。有人可能會問,父母去世了,他真有靈魂嗎?夫子講的「祭則鬼享之」,是真的嗎?所以你看,孔老夫子他也承認有鬼神,也承認有輪回,雖然子不語怪力神變,不講那些鬼神的事,但是夫子他是承認的。你看《孝經》這裡就明文顯現出來,「祭則鬼享之」,證明父母的靈魂他也能享用祭祀,所以孔老夫子也承認輪回。你看孔老夫子在注解《易經》當中也說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氣,父母父精母卵交匯就成為一個載體,精氣為物,游魂為變,這是講投胎,游魂入了受精卵它就成為一個生命。所以夫子他也承認有輪回,只是沒有說得這麼多,不像佛家、道家講得這麼究竟圓滿。
現在的這些科學家們也在探索這種鬼神,所謂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這種問題,也用大量的科學證據證實人有輪回,確實是人死了以後這個靈還存在。西方有很多所謂瀕死體驗,這是人在去世前,瀕臨死亡的時候,就會常常出現靈魂出體的現象,然後他們又回來,回到體內,這人就蘇醒,蘇醒之後他能夠跟醫生報告剛才靈魂出體之後的現象,瀕死體驗證明人有靈魂。身體雖然會死,但靈魂確實存在。在義大利有一位著名的專家叫馬協婁.巴希博士,他是專門研究鬼神的,證明鬼神存在。他從一九四九年就開始做這項研究,做了幾十年,確實他用科學的手段證明鬼魂存在。他一般是用一種電子的收錄機來收錄那些鬼神的聲音,他試驗一般是找一些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母親思念孩子,所以請這些母親來做試驗。真的能夠把孩子的亡靈招回來,而且能夠通過這些電子通訊設備跟他母親對話,還能錄音錄下來。這些試驗做了很多,足以證實真的人死了以後確實靈魂仍然存在。所以孔老夫子講的「祭則鬼享之」是符合真相的,現代科學在逐步證明,身體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也包括我們的靈魂,靈性的生命。
這些鬼神要祭祀他們,所以他們能夠也得到安樂,就跟人一樣,人你去恭敬他、禮遇他,他也安樂,他歡喜,鬼神也如此,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現在如果說不祭祀鬼神,這鬼神可能他也會發脾氣,他會搞出一些天災人禍。所以你看《孝經》底下這句講的,能夠「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就得到什麼結果?『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所以孔老夫子他不僅是講人道這方面,人當然要安定和睦歡喜他就不鬧事,鬼神也是要這樣,所以給他祭祀,才能夠達到天下和平。所以這是冥陽兩界都要進行工作,這是夫子的明文的開示。所以要達到天下和平,這兩方面工作都不可以忽略。「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沒有災害,這些禍亂也停止,天災人禍都沒有。唐玄宗注解裡面是這麼說到,「上敬下歡,存安沒享」,對上位的人能夠敬,對下面的人也能敬,他們就歡喜,上下都歡喜。存安,就是現存的父母他也就安心,因為就不會有禍亂發生。如果家裡面鬧矛盾,這家就會有家庭悲劇發生;如果一個國家鬧矛盾,就可能會有國家暴亂。所以上下都要和睦,內外都要歡心,父母才安。沒享,這是去世以後他能享用祭祀。你看這講到兩方面,現存者和去世的人兩個方面,所謂存安、沒享,這都是孝治天下的內容,不能只要一面,兩面都要照顧。「人用和睦,以致太平」,這個人就是百姓,百姓都能和睦,太平天下就得到,用我們現在胡主席的話講,和諧世界就能實現。「則災害禍亂,無因而起」。現在災害禍亂很多,地震、海嘯、風災、台風、飓風、美國龍卷風、南北兩極的冰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溫室效應,這都是天災。人禍,這是戰爭、沖突,天天都不間斷,還有恐怖主義這些活動。這些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有不平,心有煩惱。
佛法裡面講的,其實天災跟人心是緊密相連的,人的貪心感應是水災,人的瞋恨心、不平、怨恨的心,這是瞋恚,感應火災,火山爆發,火災,人有愚癡這就產生風災,有傲慢、有不平,這就產生地震。所以要化解災難要從人心做起,怎麼做?「上敬下歡,存安沒享」,用我們的孝敬心對人,化解災難不要求別人,求自己。為什麼?因為這個世界,乃至這個宇宙,都是我心所現物,要改變這些境界,沒有別的,改變內心,真正內心裡沒有貪瞋癡慢,這就是災害禍亂無因而起,它沒有起災禍的因,當然就沒有災禍的果。所以你看看古代每逢有天災人禍的時候,做皇帝的都要齋戒沐浴,都要祭祀天地,自己反省過失,改過遷善,大赦天下,以祈求化解災難,得到天下和諧。這就是經文裡講的,『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聖明的君王,聖明的國家領導人,他以孝治天下就是這麼做的,「如此」就是這樣做。有如此因就得如此果,以孝治天下的因,得到是什麼?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唐玄宗注解裡講的,「言明王以孝為理,則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應」。聖明的君主他以孝為理,用孝道治理天下,所謂孝道就是個敬意,敬天下人如同敬父母一樣。諸侯這是在下位的,諸侯以下,這是包括卿大夫,包括士、民、百姓,都能夠化而行之,他能夠轉化,化是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感化、教化,他就能轉化,他行之,行什麼?行孝,他也能效法這位聖明的領導,能夠「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上下都在行孝,上下都恭敬,互相恭敬,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這是和諧社會。「故致如此福應」,如此的福應就是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天災人禍都沒有,所有的人都幸福安樂,這是福分。這個福分是應,要以什麼來感它才有應?以孝、以敬去感,才有如此福應。邢昺《正義》裡面有一段話也說得很好,「《正義》曰:此總結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所以最後一句經文這是講到總結。「言明王孝治其下,則諸侯以下各順其教,皆治其國家也」,所以在上位的人能夠做好樣子,行孝、致敬,諸侯以下,下面就效法上位的,各順其教,順著明王的教化,能夠自己諸侯治國,卿大夫治家。「如此各得歡心,親若存則安其孝養,沒則享其祭祀」,你看每個人都各得其所,真的像古人講的,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大同世界。父母親若存在,他在生安其孝養,他能夠很安樂的接受孝養,「沒則享其祭祀」,他死了以後能夠享用兒女後代的祭祀,「故得和氣降生,感動昭昧」,和氣降生,家和萬事興,能夠感動上天降下福報。「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災害之萌不生,禍亂之端不起。此謂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這裡就講到實際上就是和諧世界,普天之下和睦太平,這和諧世界,災害都不萌生,禍亂也都不起,天災人禍自然就化解。為什麼?因為人心都良善、都和樂,沒有那些天災人禍的因,當然就不會結那個天災人禍的果。這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能夠得到如此之美,這種美就是大同世界。所以教育就比什麼都重要,《禮記.學記》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只有教育能夠轉化人,使人心能夠和善,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我們看經文最後一句,是引用《詩經》,『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唐玄宗注解裡面講的,《詩經》裡面說「有覺德行」,這個覺是大也,這是有大德行的意思。「四國順之」,這是「義取天子有大德行,則四方之國順而行之」,四方之國是東、南、西、北四方。因為這一國的天子能夠有這個大德行,所以四方,乃至少數民族,我們現在說的其他國家的,都能夠歸順,都能夠效法這位天子,這位國家領導人,以孝治天下,都能夠在自己國家裡頭構建和諧社會,在世界上共建和諧世界,靠什麼?就靠孝道,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這一品,今天講的這章經,可以說完全是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大道,這要從我自身做起,修身才得以齊家、治國、平天下。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分享到此。如果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一集) 2008/7/10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1
|
|
|
|
|
|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集)
下一篇:通靈居士果卿答如何消除墮胎之罪障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