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五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孝經》,今天我們從「五刑章第十一」開始看起。我們首先來將此段的經文讀一下: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這一章是繼上面「紀孝行章第十」以後,「紀孝行章」講的是孝子如何行孝的,這一章是反過來說明,如果不孝這就是大罪。所以「五刑章」,刑是刑罰,古代有五種刑罰,這裡面講到五刑,五種的刑罰,有三千條罪名,什麼罪最大?不孝的罪是最大的。我們來看唐玄宗的注解,他注解這第一句『子曰』,「子曰」就是孔子說的,『五刑之屬三千』,五大類的刑罰總共有三千條,『罪莫大於不孝』。唐玄宗注解「五刑,謂墨、劓、剕、宮、大辟也」,這是把這五大類刑罰的名目說出來。什麼叫做墨?就是如果人犯罪,就會被官府抓起來在臉上做個記號,就像現在人紋身似的,在臉上的一塊皮膚上面把印記烙在上面,不能夠洗刷下來。這是告示大眾這個人曾經犯過罪,所以要警惕他的行為。如果遭到這種罪罰,可以說是一個大恥辱,而且這個恥辱是帶著一生的,這種印記就像紋身似的,一生都會留下來。如果遭受到這種墨刑,這就是讓父母、家人蒙羞,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現在人他沒有犯刑法但是都很喜歡紋身,自己給自己刻上這些烙印,古代的人他是只有犯了罪才受這種墨刑。五刑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叫劓刑,鼻子邊一個立刀,這是念億字。這個劓刑,我們看這個字就能會意,它是用刀把鼻子一塊給割掉,所以這個記號就比墨刑更加的明顯,而且更慘,鼻子被削掉,這個相就破掉,很難看。為什麼要用這種刑罰?這也是告誡世人,假如犯了刑,這是大不孝,而不孝當中如果是損毀自己的身體,因為官府的刑罰,因為自己犯了罪,而遭受身體的毀傷,這就是大不孝。
第三種刑罰叫剕刑,非字邊一個立刀,這種刑罰就是把腳給砍掉。這種刑罰也是很慘,等於把人整成殘廢。
第四類是宮刑,宮刑這是讓人失去生殖的能力,男的就會被閹割,就好像古時候做太監似的,女子也是用類似的方法,讓她失去生育能力,這是宮刑。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是犯了重罪,遭受了宮刑,這也是大不孝。
第五大類叫大辟,這種刑罰就是極刑(死刑),這個人犯了罪極重,不能夠留在世間,所以要把他的生命給奪去,或者是斬首,或者是把他絞死,這一類的刑罰。
這五刑當中它每一類刑都有多種,總共加起來有三千條,所以「條有三千,而罪之大者,莫過不孝」,這些罪條裡面,這是古代記載的,所說的最大的罪就是不孝之罪。為什麼?因為天地之間父母的恩是最重的,假如是我不孝父母,就是天地間第一等的罪人,所以當然可以接受這五大類刑罰的懲處。在古代有一種叫做親權處分,就是如果父母到衙門去告狀,把自己兒子如何如何不孝跟官府去訴訟,官府就不必去審問,直截了當把這個兒女抓來進行判刑。甚至是如果父母說這個兒女大不孝,應該把他殺頭,官府也二話不說抓來就殺頭。為什麼?這是因為父母是最愛兒女的,這是天性,假如兒女的行為讓父母如此的傷心,如此的絕望,甚至要跑到官府去告狀,說自己兒女不孝,甚至要把自己兒女置之於死地,可見得父母的心真的是傷透了,心都碎了,這種兒女確實也就沒必要留在世間。這是古代的親權處分,父母雙親的權利,他有權讓自己兒女受刑。這個親權處分在民國以後就被取消,現在都講究人權,連兒女他自己也要對父母講人權,父母不能夠干涉兒女,兒女他有自己的天地,他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父母也奈他無何,現在就變得是這樣一個世道。在過去不孝的罪那是大罪,是最大的,現在很可惜,這些刑罰也都沒有。從法律上來看,也沒有專門的制定關於孝道方面的法律,孝道只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倫理道德,但是沒有真正有力的、系統的法律保障。所以應不應該恢復為孝道來立法?這是應該的。
我們也看到真有這樣的提議者,在幾年前四川成都市有一名律師,姓李,他向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呈交了一份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議書,這個孝法,孝是孝道,為孝道來立法。這一位律師他提議,像我們國家對於公民如何盡孝這方面的法律規定不多,很少,在中國的婚姻法裡面略有提及,但是很不夠詳盡,應該有必要專門為孝道立法,而且也應該規定國家的公務員,就是國家要選拔干部、任聘領導,應該首先看這個人他有沒有孝的德行,看他對待父母有沒有盡到贍養的義務,能不能夠尊敬父母,如果是不恭敬父母的,不能夠盡到自己為人子女的責任的,他就沒有資格參與這個公務員的考核,也沒有資格做領導。這個非常的好,這跟古人選拔人才標准一致,你看古人選拔人才他有兩個標准,一個是孝,一個是廉,所謂舉孝廉。一個人是孝子,他才能對國家、對人民盡忠,一個人能夠廉潔,他就能夠知足常樂,他能夠守法,他能廉潔奉公。所以舉孝廉這是自古以來選拔官員的標准,首重德行。我們看到古代孔子當年說到,犯罪裡頭最大的罪就是不孝罪,如果是領導干部對待他的父母不能夠盡到義務,如果是父母投訴說這個兒女怎麼怎麼不孝,這種公務員的資格確實需要重新考量。特別是我們現在國家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世界。和諧從哪裡來?從孝道產生,《孝經》上「開宗明義」就說到,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能夠構建和諧社會。所以確實是很有必要恢復孝道的風氣,把孝道做為一個受到法律保障的一種正式的道德行為。這是從「五刑章」當中我們得到的啟示,相信如果真能這樣做,一定會倡導起一個孝道的、尊老愛老的這麼一種社會風氣。
經文當中底下說,『要君者無上』,「要」就是要挾、逼迫,「君」是領導,如果對領導去要挾、去威逼,這種人他心目中沒有領導、沒有長上。所以你看看唐玄宗這裡講的,「君者,臣之禀命也」,君者,在古代這是天子、這是皇帝,「臣之禀命也」,是臣子們所遵依、所禀受命令的這位領導。對君王如同在家裡對父母一樣,對君王的尊敬猶如敬天一樣,所以古代稱為君王叫天子,天之子,所以敬天子就如敬天,這是一種恭敬到極處。如果是對於君、對於自己的領導還敢要挾,這是「無上也」,他心目中已經完全沒有長上,可以說是不知天高地厚,這種人他必定是會最終導致身敗名裂。我們看到三國時代曹操,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就是要君者,挾持著皇帝獨攬大權號令天下,他的心目中當然沒有皇帝,所以他自己才會說出「寧願我負天下人,也不可以讓天下人負我」。他心目中是極端的自私自利,最後導致他自己滅亡,一代奸雄逃不過報應。在傳說當中,主管地獄的東岳大帝廟的門口上面掛著一幅對聯,對聯上講,「陽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這是上聯,下聯說到,「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所以曹操在現世就遭世人的唾棄,最後身敗名裂,他來世生生世世也必定是遭受苦報。所以要君者,無上的人,心目中沒有長上,沒有尊長的,這種人大不孝,所以他的報應也必定是很慘的。
我們繼續看到,下面講到『非聖人者無法』,這個「非」就是誹謗,我們用現在話來講是批判,對聖人進行批判,甚至是誹謗。自己不相信,他得不到利益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卻偏偏要進行誹謗,讓別人也不相信聖人,讓別人也因此遭受到苦難。因為聖人他是唯有一顆利益大眾的心,他沒有自我,就是像「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所作所為與天道是一樣的,只是一顆純粹的利益大眾的心,而沒有絲毫害人的心,他絕不爭名聞利養,絕不爭自己的利害得失,完全是奉獻。聖人的行為是我們社會大眾最好的榜樣,聖人的言語是我們最好的教材。在中國你看這幾千年民族能夠維護大一統的局面,人民基本過上安定和睦的日子,真的是靠有儒釋道三家的教育,這儒釋道三家的聖人他們真的是功德無量。孔子被後人稱為至聖先師,給我們的垂訓能夠令二千五百年之後的我們依然受益。道家的老子,這是道家的始祖,被尊為是天尊、太上老君,這是聖人。佛家的釋迦牟尼佛也是聖人,乃至在中國歷史上的,像再古的,有文王、武王、周公,再古的,有堯、舜、禹、湯,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在儒釋道成就的人,聖賢人,他們的教化都是利益這個社會,對於社會有帶來很大的安定、和平的幫助。
如果是我們去批判他、毀謗他,說他是什麼封建、迷信,這是老舊的思想,一概全盤否定,這種人叫「非聖人者」,他就「無法」,我們講無法無天,這個法就是法則,心裡頭一點法則、一點規范都沒有。因為聖人他所制定的都是人符合自己本性本善的行為規范,這些法則都是真正幫助人回歸本善的,幫助社會恢復和諧的。如果去批判這些聖人的教化,必定是擾亂社會,必定使到人心無所依從,這種罪就很大。就像古時候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果他也是報應很快,他的這個王朝,自己想著希望能夠千秋萬代都是他的王朝,自己稱自己是秦始皇,然後到二世,希望還有三世,到百世、千世、萬世,結果?他到二世就沒了,他的兒子就亡了朝。為什麼?因為非聖人者,就是他已經把這個正確的法則,符合本善的法則給打破,他心目中沒有這些法則,所以自然他就會遭到天地之間這種報應,他如果違背天地,就遭到天地的報應,如果違背了人心,天理良心,必定遭到民眾的推翻。我們看玄宗皇帝他解釋,說「聖人制作禮樂,而敢非之,是無法也」,這裡主要是講儒家的聖人,最早制禮作樂是周公,周公制禮作樂,他真的是用這種手段來構建和諧社會。他作的禮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的這種關系的行為規范,作的樂都是啟發人心,使人心向善,正直、誠實的這種音樂,這種藝術,可以真正讓人心和善、社會和諧。如果是批判,像批判周公,甚至批判孔老夫子,這都是造成社會動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面說到的,『非孝者無親』,對孝敬父母這種行為、這種言論進行批判,所謂是說跟自己父母要劃清界線,說的這些言論叫「非孝者」。「無親」,就沒有父母親。一個人父母親是他的根本,就好比一棵樹它有根它才能夠茁壯、成長,如果根給斷了,那麼這棵樹很快就枯死了。所以非孝者,就是批判認為孝順是不對的這樣的人,他也就很快他自己也就不能夠在世間久留。所以玄宗皇帝注解說「善事父母為孝」,如果是說父母不必要孝順,不需要這樣按照像《弟子規》那樣去做,說這些都是過時的東西,現在都是二十一世紀,進入信息時代、科技時代,那些老一套不用了,說這種話他自己已經是目中沒有父母,他就是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很快他就枯竭。所以我們看到媒體裡面報導的,說在五一二大地震當中,有一位跑跑先生,甚至他發表言論,因為他在大地震當中正在教課,他是個中學老師,結果地震一發生,他就不顧學生自己先跑掉,這完全是自私自利。結果居然還有記者來采訪他,他對記者還大言不慚的說,假如是要救人,我最多是救自己的女兒,我連父母可能都不救。你看這是非孝者無親,他心目中哪有父母!如果試問一下他,假如你自己年老了,也突然有一天發生地震,是不是你也願意你的女兒不來救你?她先是自己跑掉,你心裡是什麼樣的感觸?
所以『此大亂之道也』,這是「大亂之道」,這大亂之道講到上面三種,這是玄宗講的,「言人有上三惡,豈唯不孝,乃是大亂之道」,如果人有這上面講的,「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這種人他哪裡說僅僅是不孝,而且他是制作大亂的因素。所以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道,所謂言論自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他為了自己出名,可以去批判這些傳統倫理道德、批判孝道、批判聖人,這是制造大亂之道。如果是在過去,你看孔子的時代,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大司寇,這一個官,他統轄的地域裡面有一個人,叫少正卯,他就是胡說八道,他就是常常講這種非聖人的話,批判聖人的,不講倫理道德的,所以蠱惑人心,而且他口才特別好,真的是誰都說不過他。孔子看到這個人,找不到他什麼罪名,如果現代來講,他有言論自由,他沒有犯法,可是孔子當時就把他抓起來,給他殺掉。什麼罪名?就是擾亂社會。所以這個社會能夠安定,大家有一個善惡是非的標准。現在言論自由,誰想說就說,也不知道這個說出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就是什麼?會產生大亂,大亂之道。特別是「非聖人者無法」,這一句話我們單提出來多說說。聖人他所說的都是傳統的這些倫理道德這些文化,這些倫理道德是不是聖人自己制定的?其實不是的,你看孔子他自己說,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是至聖先師,他所做的是什麼?只是匯集古聖先賢的這些倫理道德行為規范這些教育,垂訓於後世。
我們問了,這些倫理道德行為規范是不是這些古聖先賢制定的?像周公制禮作樂,是他制定的、他規定的?其實說老實話,也不是,他所規定的實際上都是每個人本應該有的行為。一個正常的人他的本善沒有流失,他還是有具足本善、性德的這種人才正常。這種人是什麼?是聖人。所以人人本來都是聖人,《三字經》開拔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聖人所制定的這些規矩、這些法則,無非就是把我們的本善,我們的本性的性德,把它用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我們共同遵守的法則,所以也不是某個人制定的,他所制定的都是我們每個人本來應有的這些行為。所以聖人所制定的這些法則它是出乎我們的本心,也要靠我們人心去維持。人心裡頭首先要有一種法則,有一個規矩,有一個秩序,這樣的話他行為必定是如理如法,必定是很有規矩、很有秩序的。這是什麼?性德的流露。所以就像這天體自然的運行,我們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地球有它自己運行的軌道,圍著太陽轉,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圍著地球轉,九大行星也各自有各自的軌道,你看各行其道,很有規矩、很有秩序。這是什麼?這自然現象,自然而然,這就叫做性德流露。所以自然的法則它都是這樣的有規矩,人類的法則也是如此,所以聖人所制定的這些法則讓我們遵守,無非就是讓我們恢復本善、恢復性德。真正恢復性德的人他也就不需要這些規矩,自自然然他就行出這些規矩來。
我記得我在第一次到新加坡拜會我們的師長淨空老教授的時候,我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老人家做什麼事情都是循規蹈矩,很有秩序,有條不紊,從衣服穿著到他的一舉一動,乃至杯子、碗、書本等等這些用具,該擺在什麼地方都擺得非常的整齊和有秩序。那天末學的母親帶著我一起去拜見老師,在一起喝茶,我就在留意觀察,老人家用一個紙巾,用了好幾次的紙巾,每一次都把它疊好,這一個紙巾不是用完之後就把它擰成一團隨便亂扔,而是一點一點的用,用完之後就把它疊好,疊好以後就放到旁邊,整整齊齊。這是他完全自然,沒有絲毫造作,這就是性德流露,人本來就是這樣的。如果是說人他不守這些規矩,這可能是社會後天的污染,自己生活放逸,行為放逸,聖人才給我們制定這些規矩讓我們遵守,讓我們遵守的目的無非就是讓我們回歸到本善上面來,恢復我們的性德,等你恢復性德以後,你自然所做的就合乎規矩。就像孔子他老人家講的,他到七十歲隨心所欲不逾矩,他隨心所欲的做事情,可是樣樣都合乎規矩、合乎法則,為什麼?因為這是性德流露,完全是本善起作用,不需要特別加意念去遵守規則,他都自然而然把這個規矩表現出來,這就是聖人,完全恢復性德。在沒有恢復性德之前,我們凡人必須要遵守規矩。所以聖賢的教育就很重要,聖賢教育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包括人倫的關系,倫常,倫常也是一種法則。
儒家講的五倫關系,這個五倫關系它也不是人為制定的,也不是周公規定一個人要有這種五倫關系,它是人自然就有的。你看他一出生就會面對父母,他就有父子的關系,他也自然就有兄弟的關系、有君臣的關系,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將來有夫婦的關系,還有朋友的關系,這些完全出乎自然的。聖人教導我們要守著倫常道德,在五倫關系中守住十義,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君仁臣忠、長惠幼順,就要遵守著這個義務,倫常關系才能和睦。這種義務、這種規矩他也是本來應該這麼做的,也是本善。所以如果把這些傳統的倫理道德批判成是過時的東西,不合時宜,他心目中沒有法則,社會就一定會亂,倫常一亂,真的父不父、子不子,做父母的不知道如何做父母,做兒女的不知道如何做兒女,家也不寧,社會自然就不安定。所以要構建和諧社會還是要恢復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把我們的古聖先賢重新端出來、請出來學習效法。
真正遵循聖賢之道來生活,實際上不僅是人倫的關系處得很好,社會很和諧,而且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和諧。現在你看看我們所面臨的是地球的災難,地震、海嘯、風災,種種的災難好像一年比一年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的冰加速度融化。這些都是什麼?破壞自然,為什麼?因為把法則給破壞,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要遵循著自然的法則與自然相處,要愛護大自然,這樣才能夠維系健康的、持久的地球。現在地球之所以變得這樣的千瘡百孔,很多樹木被砍伐,水土流失,氣候的反常其實都是人的行為所造成的,這種行為是一種自私自利,是一種貪圖利潤,追求欲望的驅使下造成的,那些都不符合聖人所說的法則。聖人教導我們溫、良、恭、儉、讓。溫就是溫和。良是善良,善待一切人和善待環境。恭是恭敬,恭敬不僅是恭敬人,也恭敬大自然。儉就是節儉,生活不要求豪華、享受,豪華、享受會使這些大自然的資源加速度的被消費。讓是忍讓、禮讓。如果人能夠遵循著這些行為規范,大自然也不會對我們有這種報復。所以如果人有這三惡,要挾君上、要挾領導,或者是批判聖賢之道,批判孝道,這種三惡就是造成社會大亂,這都是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看到的。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一章,這一章「五刑章」我們就學到這裡,第十二章是「廣要道章」,我們來先把本章的經文讀一下: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這是「廣要道章」。在北宋邢昺的注解《正義》裡面他講到這章的一個宗旨,《正義》是這樣說的,「《正義》曰:前章明不孝之惡,罪之大者,及要君、非聖人,此乃禮教不容。廣宣要道以教化之,則能變而為善也」。這是講到承前啟後,前面「五刑章」所說的是不孝之惡,這是最大的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而且講到要君,就是要挾領導的,批判聖人、聖賢的,這都是禮教之所不容,不符合禮教的。現在要反過來,「廣宣要道以教化之」,就是應該大力的宣揚聖賢之道、宣揚孝道,廣是廣泛,宣是宣揚。要道是什麼?就是孝道,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孝道是至德要道,來教化大眾,使大眾能夠轉惡為善,從惡變成善,這是「廣要道章」它所講的,這是宗旨。所以用「廣要道」,廣就是廣泛的、詳細的來說明。因為本經的首章「開宗明義章」就提到這是至德要道,但是只是提了一個名相,沒有詳細的說明。這是下面《正義》講的,「首章略雲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詳悉」,這就是第一章「開宗明義章」,只是簡單提到這是至德要道,說孝道是至德要道,但是沒有詳細的講解。所以「於此申而演之,皆雲廣也」,在此地第十二章就是詳細演述來說明,所以用廣字,「廣要道章第十二」。下面一章是「廣至德章」,再下面一章是「廣揚名章」,這也是第一章提到的揚名顯親,這都是詳細說明。
「故以名章,次五刑之後」,這是講到為什麼這一章放在「五刑章」之後。因為首章特別說到至德然後是要道,把至德放在要道之前來提,這裡是要道先於至德,第十二章是「廣要道章」,到第十三章是「廣至德章」,為什麼反過來來開解,先講要道再講至德?「謂以要道施化,化行而後德彰」,所以要道就是要用這種聖賢的教育來進行施化,施是布施、推廣,化是教化。化行,大眾因為接受聖賢的教育而轉化,而後德才能彰顯,所以至德放在要道之後。「亦明道德相成,所以互為先後也」,所以要道和至德這是相輔相成,它也可以互為先後,所以在第一章,至德在前,要道在後,在此地,詳細說明的,就把要道放在前,至德放在後。我們來看本段經文,『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玄宗皇帝注解說,「言教人親愛禮順,無加於孝悌也」,這是注解得很簡單、直截。「子曰」就是孔子說的,這部經從頭到尾都是孔子的敘說。他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我們現在構建和諧社會,希望百姓都能夠相親相愛、團結互助、和睦共處,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孝道。「教民禮順」,要教導大眾能夠知禮、能夠和順,「莫善於悌」,最好教學就是教悌道。我們看到現在確實有不少的媒體已經意識到媒體教育對於和諧社會的貢獻,就像山東電視台專門有一個「天下父母」的欄目,是專門講孝道的,確實找到的這些事例都十分的感人,這就是推廣孝道,教民親愛。孝道真的能夠轉化人心,而且轉化的非常的迅速、非常的有效果。
茂森在上個月參加了在廣州市舉行的國際儒聯座談會,聽到一位從海南省海口監獄來的一位代表,他是海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張發先生,他管轄下面的海口監獄用《弟子規》來教化這些服刑人員,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原來他們都一直在摸索如何能夠把服刑人員教化好,使到他們將來服刑刑滿以後,出到社會不至於重犯這些違法行為。這就是要通過轉化他們的人心,因為法律的規范不一定是有效的、徹底的規范人行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道德,法律後面它是道德,而道德起於人心,孝是德之本也。所以他們就想到用傳統文化、用《弟子規》來教化這些服刑人員。而一開始他們在摸索當中,效果並不理想,後來發現,最重要的,要使到教化效果能夠卓著是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所以這個司法廳副廳長就組織了海口監獄的民警,分批來到安徽廬江的湯池文化教育中心進行學習,學習《弟子規》,在這裡上課。慢慢的這些民警們他們也通過學習《弟子規》轉化了自己,過去用比較粗暴的方式對待犯人,現在懂得常常都是用一種關懷、照顧、愛護他們的方式,自己先落實《弟子規》,結果轉化這些犯人效果就特別好。海口的監獄也專門有定期的親情交流會,讓犯人跟自己的父母親見面,在這交流會上犯人為自己的父母獻上一首「跪羊圖」,孝道的歌曲,然後給自己父母洗腳、忏悔。所以親情交流會上總看到父子之間或者母子之間抱頭痛哭的現象,我們真正看到孝心把一個服刑人員的良心喚醒,他真正生起慚愧之心,他真正願意做個好人。所以這個教育的效果非常的好,這些服刑人員他們再出去,刑滿以後出獄他都變成好人,因為他心裡存著孝道,存著孝道以後他就不會想要干那些無恥的事情,因為知道,做那些事情,違法、犯罪的,那就是大不孝,讓自己父母憂心、痛苦。
其中有一位原來是做過縣領導的,因為貪污受賄而被關到監獄裡面。一開始他學《弟子規》,還看不起《弟子規》,因為他自己很有文化,結果後來受到民警的這些行為的感動,因此他有了轉變。而真正轉變他的是有一次監獄放他回家裡過一夜,他回家裡跟他母親在一起,母親已經衰老了,他跟他母親在一起談心,談到很晚,讓母親睡下以後,他自己怎麼也睡不著,於是他就到自己院子裡面,看到院子裡還有很多樹葉,他就想到要給自己母親做一點事,就拿起掃把來掃這些樹葉,掃著掃著之後就看到,忽然看到自己的母親正依偎在門邊看著他,兩只眼睛都噙著淚水。這位服刑人員他自己非常的感動,從他母親的眼神裡面好像看到母親的那種又悲又喜的心情,想到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給他父母做過什麼家務,而這次因為在監獄當中學了《弟子規》,回到家裡有這種反常的表現,讓他母親感覺到很驚喜,所以母子倆就抱頭痛哭。這我們看到真正用《弟子規》、用孝道的教育,把人的心從惡轉變為善。
所以「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所謂「百善孝為先」,孝心一開百善皆開,他的善心就能夠生起來。這是講到,特別提的是國家做為領導,希望能夠使到全社會的人民相親相愛。最重要的是什麼?要教孝道、教悌道,悌道可以使人民禮順,守禮、和順。在邢昺的《正義》裡面,他解釋說「此夫子述廣要之意」,這是孔老夫子講廣要道這個意思,「言君欲教民親於君而愛之者,莫善於身自行孝也。君能行孝,則民效之,皆親愛其君」。這是提到另外一層意思,也是很好,他說到如果是做為領導人,君,就是領導,「欲教民親於君而愛之者」,教導大眾、百姓,對領導能夠尊敬、能夠愛戴,親於君就是愛戴和尊敬領導,而愛之者,就是愛領導,這是上下能夠和睦,「莫善於身自行孝也」。這最重要的是什麼?自己要做一個好榜樣來行孝,當社會大眾看到這位領導自己在行孝,君能行孝,則民效之,大家都效仿他,效仿他也就對他格外的尊重,親愛之心就生起來,親是以他為親人,把這位領導看作是自己的親人,對他那種愛戴、尊敬。這是國君、領導為百姓做個好樣子,才能夠使百姓親愛其君,也就是他才能夠生起忠誠的這種心。國家如此,所有的團體都是如此,企業,事業的單位,乃至一個家庭裡面的家長,企業的老總,這些都是領導,領導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對他忠誠,能夠愛戴,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力行孝道,做一個好樣子出來,而能夠教導大眾也來行孝,大家都能夠行孝,他對他父母能夠盡孝,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就能夠盡忠。所以忠和孝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
底下講的,「欲教民禮於長而順之者,莫善於身自行悌也」,這是講到要教導大眾對於尊長、領導能夠有禮,能夠順之,就是聽順,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行悌道,悌就是尊敬自己的兄長,尊重長輩。「人君行悌,則人效之」,人君就是人的領導,可以是國家領導,可以是企業任何團體的領導,這個領導能夠行悌道,他能夠尊敬自己的長輩、自己的兄長,則人效法之,大家都效法他,都跟他學,以他為榜樣。「皆以禮順從其長也」,自然大家也能夠尊重自己的長輩和兄長,也就自然能夠守禮,能夠聽順領導。所以要讓自己的下屬忠誠、能夠順從,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要做個好樣子,自己有孝悌之道,自然就能夠使下屬、使民眾有對自己親愛禮順之心。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經文,『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是講到要「移風易俗」,移風易俗是什麼?是轉化社會風氣,最好的方法是用音樂、用這些藝術。我們來回頭看看唐玄宗的注解,他講到「風俗移易,先入樂聲。變隨人心,正由君德。正之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於樂」。這是風俗的移易,就是要轉變一個社會的風氣。社會的風氣從哪裡能看得出來?往往通過音樂,這些歌聲、歌曲,我們現在泛指藝術,通過這些媒體當中的藝術,大家喜聞樂見的是什麼東西,這就很能夠看出這個社會的風俗它有沒有轉變。因為音樂、藝術它都是反映人的性情、愛好的,也反映當時這個社會的這樣的一種狀態,政治、文化、經濟種種的狀態,都能夠看到會在藝術表現出來。這些藝術它是隨著人心而轉變,所謂變隨人心,人的心轉了,性情、愛好變了,藝術也就跟著變。正由君德,這是講到要轉變社會風氣我們要懂得轉變藝術,用藝術來教化這些社會大眾,包括現在的所謂的電影、電視、音樂、美術,種種的藝術方法、這些節目等等,來教化人心,這就使到政治清明、社會和諧,這是由於君德,由於領導人他們的德行感召,他們的眼光,所以能夠做到移風易俗。
下面講,「正之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於樂」。正之與變,這是講到要正社會的風氣,要變換這個社會的風俗,就是轉變民風,使這個社會更加和諧,最好是用音樂,用音樂、用這些藝術的方法來彰顯。當然社會的狀態如果有變化,也往往會反映到這些音樂、藝術上面,彰也是客觀會反映出來,彰顯出來,所以如果想要移風易俗,最好的就是從藝術、從這些音樂、節目這裡入手來轉變。
底下講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這是要使到上下能夠和睦,上位的人能夠得到平安,我們說政府它能夠安定、能夠穩定,大眾也能夠和睦。「治民」是治,治是什麼?安定,也是安定的意思,最好的方式是用禮。唐玄宗注解中說,「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人必須要遵守禮儀,禮儀是可以能夠將君臣、父子之間的這種等級、分別,把它彰顯出來。所以君臣,就是現在講的領導與被領導,領導與被領導的這個關系一定要明確,這樣人他在這種關系當中他就自然懂得如何去做關系才能夠順。父子之別也是如此,就是父子之間關系要懂,要知道如何處理,父母對兒女要慈愛,兒女對父母要孝順。男女、長幼,這是講到夫婦、兄弟長幼的這些順序,它都是有講究的,能夠講究禮才能夠上下能夠安定,安上化下,就是使上位的人能夠安定,不會出現不穩定因素,下面的人,這是處在下位的人,他也能夠守禮,他能夠受教化而守禮。
我們來看,這個是講到「移風易俗」和「安上治民」這一段,講到用禮和樂。邢昺在《正義》裡面他的解釋也很好,他注重在做領導的自己要先做到。邢昺的注釋上講到,「欲移易風俗之弊敗者,莫善於聽樂而正之;欲身安於上,民治於下者,莫善於行禮以帥之」。這是講到希望移風易俗,這是講到天子他的職責、他的使命,就是把社會風俗裡頭那種不好的弊端,敗壞的這些部分,要把它去除,留下的是好的風俗。怎麼樣去做?莫善於聽樂而正之,這是講到天子自己要這麼做,他要自己去聽美好的音樂。就像古代這些音樂,它都有正人心這種作用,聽到這些美好的樂章,人良善的心就被喚起來。就像舜王他有韶樂,武王有武樂,這些聖人他們都有這些樂章,良善的音樂我們帶頭去聽,這是做天子的他要做一個榜樣。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自己要去看那些好的、優秀的文藝表演的作品,帶動社會大眾也一起去看這些優秀作品,而不要去看那些不良的這些表演,所謂色情、暴力,種種不善的、有副作用的這些節目,統統都不要去看。自己先這麼做,而能夠把民眾導之以正,往正路上去帶,這樣漸漸也就通過這種文藝節目而移風易俗。
但是現在來講,這個事情光靠國家領導人也很難,因為什麼?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人人他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而且文藝表演的節目又這麼多,真的是龍蛇混雜,好的少,壞的多,所以民眾現在所看到的這些文藝表演,很多,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不善的。電視台裡面播放的,媒體裡面傳播的這些影視的內容,我們看到真的是很多是鼓勵殺盜YIN妄、暴力、色情這些內容,這是把整個社會風俗導向很不好的方向。所以大家學了都學這些,特別是年輕人,看到這些不良的節目,他就有那種不良傾向,所以青少年犯罪也增加,年年在攀升。現在又多了一個—網路,在網路上這些色情的、不良的內容更加的多了,特別是這些所謂的殺人的游戲,在網上也很多,還有YIN穢的網站,這都是讓青少年心受到極大的污染。所以現在要導正這個社會風氣確實很不容易,如果不是下大決心來整治這些媒體裡頭的、網路上面的這些內容,確實是很難收到效果,所以社會風俗確實就變得愈來愈弊敗、愈來愈差。我們就看美國,美國自從二戰以後,經濟確實是發達,但是青少年犯罪率、離婚率、各種不良的社會現象,都在一年比一年的攀升,主要問題都出在於媒體、這些影視界的節目還有網路。所以這個是要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要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善於聽樂而正之」,做領導人自己先做一個好樣子,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聞,不好的內容我們不看,旗幟鮮明的把那些不健康的內容把它進行打擊、進行整治,才能夠正社會風俗。「欲身安於上,民治於下者,莫善於行禮以帥之」,這是講到上位的人,領導人,希望自己能夠安穩,古代的天子,現代的是政黨,一個政黨執政也是如此。政黨裡面的這些黨員,想要讓這個政黨政權能夠穩定,百姓都能夠安定和睦,「民治於下者」,就是把大家都安定和睦,最重要的是執政的政黨這些領導人,要「善於行禮以帥之」,要懂得禮,用禮來規范自己,自己做一個表率,大眾就能夠效法。這裡講到是禮和樂。
在邢昺《正義》當中他引用《詩序》裡面的一段話講到,是講到樂的,「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這是講到音樂的力量,就是媒體、節目、藝術它們對於社會風氣來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種貢獻。如果在治世,這是社會安定,這個時期的音樂我們可以聽出來,必定是安以樂。安就是很安定的,讓人心聽到這種樂曲他的心就安了,不會起很多邪知邪見邪思,樂是快樂,聽到之後心情會覺得很快樂。這樣的一種藝術,它必定感召政治和諧、社會和睦,這是治世的音樂。如果是亂世之音,是怨以怒,社會大亂的時候你聽聽這個音樂,裡面充滿著怨氣、憤怒,這種政治也都是治理的國家也必定是不和諧的,政治上面不清明、不和諧。我們聽到尤其是西方傳過來的那些所謂的搖滾樂,那些很粗犷,那種把人的心都能夠震撼起來,讓人心思不寧的這些樂曲,特別是用色情、暴力的節目,那都是產生怨與怒,想到這是亂世的現象。亡國之音哀以思,如果是一個國家衰亡,必定是人心他很悲痛,那時候的音樂、樂曲、節目都是充滿哀痛的,其民困,百姓聽到這種樂曲他也就不能振奮。所以音樂、文藝的力量是很大的,因為它能夠影響人心。
《禮記》上有一句話說,「大樂與天地同和」,這是講到真正偉大的樂章、樂曲,跟天地是同和,韻律都是跟天地相應的。為什麼?實際上大樂,偉大的樂章,它也是符合人的本性本善,所以當人聽到這些音樂,他的本善也被喚醒,所以說大樂跟天地是相和的。所以聖人制禮作樂目的不是說讓這些樂曲能夠給大家有一點享受,感官上去享受一下,不是,這些樂曲、這些藝術,是幫助人啟發本善、恢復性德。所以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音樂和藝術。在傳說當中伏羲氏,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古的祖先,他就造出琴瑟,那些彈奏樂曲的樂器,可見得音樂起源得很早。真正美好的樂曲它是能調和心靈,使人能夠與天地相和,和諧一體。人學了這些樂章,對他的身心提升、靈性提升都有好處。而樂跟禮它是一體的兩面,禮是外在的,樂是內在的。所以儒家講究的,以禮治身,以樂治心。這個禮就是規矩,你有規矩,這是表現你的心是一種和諧的狀態。而音樂要彈奏得很好,這個音樂是好的音樂,是美妙的樂章,也必須要以一種和諧的心態去彈奏,彈奏起來也必定要按照規矩彈奏。所以每個音符該怎麼個彈法都有它的規矩,不能亂,節奏快慢它都要講究規矩,如果是亂了規矩,這個樂章聽起來就雜亂無章。所以禮和樂它是一體的兩面。所以這裡講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把禮和樂合在一起講。
講到禮,在《禮記》上講,「禮雲: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非禮無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親。是也」。所以禮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最和諧的一個距離,人只有真正依禮行事,他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他與人之間關系和諧,所以他自己也是很安樂的。如果沒有禮就沒有辦法明確人倫關系,人倫壞了,人與人之間他沒有長幼之分、沒有上下之分、沒有君臣之分,結果做起事來就變得非常混亂。所以禮就是辨明君臣、上下、長幼這種位置、這種次序,辨明親疏貴賤,所謂男女、夫婦、父子、兄弟這種關系。人一生都是要講究禮節,講究禮這才稱為孝。在《論語》當中我們看到,魯國的一位大夫叫孟懿子,他曾經來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是「無違」,無違就是不能夠違背禮儀。他跟孟懿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對父母要依禮來孝敬。父母在生的時候以禮去奉待,如果父母離開人世,我們要葬之以禮,以禮來埋葬,來給他辦後事,之後每年祭祀都要依禮來去做,這樣才算是盡孝。
世間人都要講究禮,我能夠講禮,別人自然對我能夠講禮,因為禮就是恭敬人,如果我能敬人,別人就能敬我,所以禮是一種相對的禮。但是我們要學儒,學到高級處就要學聖人,學聖人就不能只停留在相對的禮上。什麼是相對的禮?所謂禮尚往來,你對我有禮,我就對你有禮,這叫相對的。聖人他們是做絕對的禮,絕對的禮是不管你對我有沒有禮,我對你還是這樣的有禮。就譬如說行孝,這個「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我們要對父母,真正聖人的境界是絕對的。《弟子規》上講,「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如果親愛我,父母對我有禮,父母對我的禮是慈愛,我對父母的禮是盡孝,父母愛我孝不難,但是親,父母如果不愛我、憎恨我,像大舜的父母對他那樣的迫害,而還能夠行孝,還能夠守著做兒女的禮,這就是聖人的境界,所以這是絕對的禮。做為天子,孔子希望效法古聖先王,做到像舜那樣的成為一個有絕對禮的這種聖人,自然能夠感得百姓的愛戴,安上治民、和諧社會就真正能做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分享到此地,明天我們繼續跟大家做匯報。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五集) 2008/7/15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5
|
|
|
|
|
|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四集)
下一篇:我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