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梵語,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可指大徹大悟的人,佛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智慧和覺悟,佛教如今被叫做佛陀教育,就是智慧和覺悟的教育,絕非迷信。
學佛並不會比別人或是學佛前過的更優越,曾經的生活,物質條件還在繼續,不會因為念經拜佛而被佛獎勵榮華富貴的好日子,但是學佛以後,會用一種全新的態度、佛化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有的人過的很幸福,並不是她得到的比別人多,比別人好,而是她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結局就會不同。同一件事,用感恩的心和自私的心去對待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所以幸福的人並不比別人得到的多,命不好的人也並不比別人過的更差,只是用錯的思想去面對了,用善的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必得善報,用惡的自私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也必得惡報。有個寓言講:有個人到了地獄,這裡的人都過的非常痛苦,很饑餓,不是因為沒有食物,而是因為吃飯的勺子太長,這些地獄的人沒有辦法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裡,所以他們很餓,過的很痛苦,這個人又到了天堂,天堂裡每個人都過的很幸福,但這裡的條件和地獄裡沒有絲毫差別,可為什麼這裡的人過的很幸福呢?因為這裡的人互相喂飯所以每個人都能吃飽,過的很幸福。正所謂"境隨心轉"。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
佛不會“授之魚,而是授之以漁”,佛告訴人們這些人生的真相,因果的道理,善惡的標准,和得到幸福的原理,讓人們自己去種善因,得善果。
命運到底是不是注定的?是。命運能不能改變?可以改變。每天命運都在做加減法,多一個善念就加一分,多一個惡念就減一分,加減相互抵消,命運就不會被改變,如果善念多過惡念,命運就被改變了,相反也一樣,所以《了凡四訓》中雲谷禅師說大善之人和大惡之人命運拘他不住,命運雖然注定了,但人心卻瞬息萬變,善念惡念都在一念之間,所以命運中又有了變數。斷惡修善,災消福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今天你給別人帶來的痛苦,明天一定加倍的報應回來,有的現世報,有的來生再報。
我自己的命很不好,我以前常怨天尤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過的這樣痛苦,後來有幸接觸到了《了凡四訓》才知道了命運的真相,命不好都是自己造的,剛開始理解的還不太深刻,後來我對照自己的命運,想了前因後果,正如書中所說的道理一樣,我感情很不好,每一段都以痛苦而結束,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我會過的這樣痛苦,而別人卻過的那麼幸福,我知道了因果的真相後,反省了自己的過錯,才恍然大悟,你今生、此刻,所遭受的痛苦都是前世、曾經,強加給別人的,自己痛苦的時候應該反省,曾經別人也因為自己這樣痛苦,應該真心愧疚,真心幫助傷害過的人過得好,才能消除業障。因為我曾經傷害過別人的感情,所以我如今以同樣的方式被別人所傷害,被傷的更深,我每天都在承受愛別離的痛苦,這是我的報應,我欣然接受,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明白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害人終害己的道理,不去作惡。如今很多女孩子去當第三者,很多人去找情人,對自己的愛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只顧眼前的快樂,卻不知道報應有天終會降臨,我觀察過我身邊婚姻和生活幸福的女人,她們都有一些共同點,和她們相處給人感覺很舒服很溫暖,她們並不一定長相很漂亮,她們都不愛抱怨,為別人付出的多,不愛斤斤計較,對感情忠貞,勤勞,穿著大方得體不性感也不暴露,生活有規律,沒有害人之心。也有一些人,他、她們長的很帥氣很漂亮,他們換不同類型的女友,她們很風情,被很多異性喜愛,傷害了一個又一個愛他們的人,錯過了一段又一段好感情,最終卻孤獨一人。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接觸到傳統文化,佛陀的教育,明白因果和命運的真相,不敢作惡,對人友善,不斤斤計較,內心充滿感恩和謙虛,常忍辱。在大事上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而不得既施於人的原則,就是找到自己覺得最痛苦的事情,一定不去強加給別人,找到自己最渴望得到的事情,自己得不到就成全給別人。在小事上細節上就按照《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去做,定能得到幸福。
每天讀一遍《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每周讀一遍《了凡四訓》,吃素食,常去放生,常助印經書,至少日行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