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中國媽媽”缺的三樣東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媽媽”缺的三樣東西

 

“中國媽媽”都是極愛孩子的,甚至會愛得死去活來。但是,在我看來,“中國媽媽”對孩子的愛裡面,缺了三樣東西:

第一樣東西,是“平常心”

小時候聽過一個字謎,謎面是:“和尚多一條巾,道士多兩只眼,本是平常兩個字,難死秀才千千萬。”謎底是什麼?就在謎面裡,“平常”是也。“道士”即“倒士”。平常心大家好像都知道,平時口頭也經常說到。其實,真正做到平常心是很難很難的。平常心很不平常(只有理解了很不平常後,它才真正是平常的)。所謂平常心,就是凡事不區別、不挑剔、不計較、不刻意的心,說白了,就是“怎麼都可以”。有了平常心,我們做人做事就比較從容、淡定、灑脫,空間就大;反過來,沒有平常心呢?自然就容易緊張、局促、小器,空間就小。

試問一下:我們現在的家長愛孩子,是“怎麼都可以”嗎?顯然不是,而是“怎麼都不可以”。我們的家長愛得比較功利、比較刻意。他們對孩子有很多、很嚴苛的要求,只能這樣這樣,不能那樣那樣,清規戒律極多。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他們心裡有很多張家長李家短的分別:這個好,那個不好;這個貴、那個便宜;這個第一,那個第二——全是算術問題。算術就是算計。愛算計就沒有平常心。

打一個比方,咱家對門有個孩子叫張小明,跟咱的孩子是一個班的。好了,我們的比較就沒完沒了了:比個頭、比長相、比聰明、比成績,成績裡面還可以比語文、比數學、比英語、比大考、比小考等等。“隔壁家的孩子”永遠是中國兒童的噩夢;咱家孩子的噩夢就是“張小明”。

缺的第二個東西,是“慈悲心”

什麼是慈悲心?就是對地球上所有人、所有生靈、所有事物的善良、悲憫之心。說白了,就是“心善”。中國媽媽也心善,但並不博大,比較狹隘,往往有單一的指向性、投向性,更多的只對自己的孩子;對於自己孩子以外的人和物,可能就沒有那麼多關注度、那麼多善心了。

打一個比方,我們愛自己的孩子,而對張小明可能就不那麼愛了,或者表面還好,潛意識裡沒有那麼好,因為在我們心裡,讓自己的孩子把張小明從各方面比下去正是我們的目標,這裡有我們藉以找到心理平衡的參照系。

缺的第三個東西,是“公正心”

公正心的反面是不公正、偏袒、偏護。中國媽媽愛孩子,經常不顧原則、犧牲原則,不考慮社會公平正義。當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問題需要有人來干涉、來處理、來解決時,我們會本能地偏護孩子。

打一個比方,咱家的孩子考試偷看張小明的卷子,被老師發現了,把家長請去。我們可能沒有去教育孩子,反而抱怨張小明故意“放水”讓咱家孩子看:“這不是把我們給坑了嗎?”

缺乏平常心、慈悲心、公正心,是中國媽媽愛裡缺的三個東西。這三個東西翻譯過來,相當於西方傳統文明裡“自由、平等、博愛”的三大公理。沒有平常心,犧牲的是孩子的自由;沒有慈悲心,犧牲的是社會的博愛;沒有公正心,犧牲的是人際關系的平等。愛得功利、愛得自私、愛得偏袒,這是中國媽媽愛的三大通病。

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的“愛”其實是圍繞自己轉的,是有攻擊性、有殺傷力的,所謂“愛一半恨一半”。愛的是孩子滿足自己意願的那一半,恨的是背離自己意願的那一半。說到底,是愛自己。多少中國的兒童,就是在媽媽們愛的擁抱下、愛的旗幟下、愛的承諾下、愛的借口下,被整得死去活來!

 

上一篇:午餐吃什麼可防犯困
下一篇:如本法師:“空”的含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