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為什麼說佛恩遠勝父母恩?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谄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右」,就是前面念的這段經文,「以經法漸滅,燒痛轉劇,故復誡令捨惡修善,奉持經法」。佛滅後這些狀況,其實佛都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的。看到經文,想到世尊當年在世慈悲到極處,反復的叮咛、告誡,一定要懂得捨惡修善。佛是這麼樣教人,我們看看幾乎所有各個族群的聖賢,各個宗教的教主、創始人,都是一樣的慈悲,一樣的口氣,叮咛、囑咐我們後人。在過去二百年前的中國人,大多數都能夠接受,也能夠依教奉行,所以社會還算是安定、和諧,居住的環境確實是像前面經文所說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是往後的人對於聖教逐漸疏忽,信心衰了,不是沒有,裡面確確實實有了懷疑,尤其是西方工業革命之後,把近代科學的文化帶到中國來,科學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懷疑,於是我們對傳統文化開始懷疑,對祖宗開始懷疑,對儒釋道懷疑,但是那個時候還有人學,所謂是守舊的這一派。但是再往下傳,守舊這一派傳人少了,愈來愈少,趨向於科技的是愈來愈多,一直到今天,守舊的人幾乎沒有了,有也無能為力。就像佛在此地所說的,「經道漸滅,人民谄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這就說現在,我們今天社會狀況,佛統統都說出來了。可是災難的頻繁,社會的動亂,和人活在世間沒有安全感,更談不到幸福。所以從每一天我們看到自殺,就能體會到他為什麼要自殺。奇怪的是自殺的年齡到小學生,十幾歲未成年人,他為什麼要自殺?這些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從經文裡面看,佛在這裡教我們「轉相教誡」,這句話是救苦救難的唯一方法,聖賢的東西得要教。如果這個世間有十幾個二十個人教,我相信人民是會回頭的。現在可以用這些工具,衛星電視、因特網。現在的印刷術進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書籍可以大量的印刷流通。但是一定要有人去做,一定要有人去教,這問題才能解決。教的人心要像佛心,佛是什麼心?真誠的愛心。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甚於父母念子』。「《會疏》曰:父母限一世」,父母對子女的情愛是一世的,一世過去就沒有了,再也找不到了,但是「佛於無量劫」,佛對眾生愛護,無論眾生在哪一道,佛沒有不照顧的,佛照顧我們是生生世世,只要我們能接受,我們不排斥,這個緣決定會遇到,佛菩薩為我們安排。「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佛對於一切眾生平等愛護,因為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父母有分別、有執著。「父母惡不孝,佛愍惡逆」,這不一樣。子女不孝,為什麼不孝?報怨來的、討債來的,那肯定不孝,父母厭惡這些兒女,可是佛不然,眾生做五逆十惡,佛菩薩不會怪他。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佛沒有分別執著,佛知道這些造惡的人是什麼原因,他曉得。我們前面讀過,沒人教,佛真是非常憐憫這些造惡的眾生,說出他們,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就是沒人講。
所以教育,教育的根是在家庭。中國五千年來社會可以說長治久安,動亂的時間都不長。春秋戰國是因為沒有統一,那個時候是諸侯國。秦始皇統一之後,十五年亡國。為什麼會亡國?他用的方法錯誤,用法律、用武力,武力可以奪取政權,不能治國。十五年亡國,漢取而代之。漢武帝就聰明了,就想到治國要用什麼方法,他知道「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他懂。教什麼?那個時候諸子百家,學說多而且雜,每一家都很有道理,都很有見地,用哪一家來做為國民教育,這是當時大家討論的事情。武帝最後接受董仲舒的建議,采取孔孟學說。孔孟在當時跟諸子百家地位是平等的,沒有超越,漢武帝這個決定,把孔孟的地位提升了,變成諸子百家之首。這是孔子跟孟子作夢也沒想到的,在世的時候不得志,沒想到後世采取他們的學說、他們的主張,做為治國最高指導原則。這個決定影響中國兩千年,可以說一直到清朝末年,這兩千年改朝換代很多次,可是這個政策一直傳下來都沒有改變。只是到民國不要它了,這個疏忽帶來這一百多年的災難。
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又想起古聖先賢的東西,古聖先賢這個火還沒有熄掉。在佛門裡面,晚近印光大師極力提倡,這就是說佛門有一些守舊的把這個薪火傳下來了。李老師非常守舊,一生全心全力在這上下功夫,念念想找傳人,一生沒有遇到,我們這幾個人跟老師比相差太遠了。年輕的時候沒有學習的環境,所以學習的時間不長,自己要顧到生活,沒有人指導,學習非常困難。所以佛法裡面常講,心安而後道隆。在這段期間當中心安不下來,這是戰亂的最後,國家沒有統一。一直到今天,幾個人能夠把心安下來好好的去做學問?每天看到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信息,都會叫人憂心忡忡,大環境讓我們不能夠心安。小環境,在家人要為事業,要照顧家庭生活,勞碌奔波,出家人沒有道場,也是非常辛苦。想到過去古時候他們修行,住在一個山上,幾十年不下山,我們多羨慕,他們有福報。這個道場裡頭真有道,道場裡頭培養人才。佛跟道都有寺院、有道場,儒家有書院,都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民國沒有了,民國一直在動亂。這是把我們這一代衰的外在的原因說出來了。內在的,我們的根性不如古人,差很遠,儒釋道的承傳都比不上上一代。
民國初年不是沒有人,是有人,但是軍閥割據,社會動亂。歐陽竟無辦支那內學院也只辦了二、三年,戰亂,你不得不停辦。應慈法師辦華嚴大學,一年多就停了。太虛大師的閩南佛學院在廈門,中日抗戰的時候他們搬到四川去了。這多困難!師資不如過去,學生也不如過去,我們想到這是衰。真正有使命感的人,真正有發心的人,不怕苦的人,太少了。佛提出兩個條件,就是承傳佛法的人,第一個以戒為師,第二個以苦為師。不能持戒,不能吃苦,這個重擔你擔不起來,要能持戒,要能吃苦。現在我們這麼多年下來,要能忍辱,什麼都要忍,你不能忍就不能成就。你真正學好,現在人不贊歎你,還得毀謗你,你還繼續干嗎?真正做個幾十年,成績做出來了,人家才會覺得你還不錯。肯不肯幫助你?難,不容易。所以這是一份非常艱苦的古文化事業,所以年輕人不願意學,太苦、太難,沒人幫助你。
我們再往下看,「父母養色身,佛於內心」,佛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故雲甚於」,這就是佛對我們的恩德超過父母,你一定要認識,你不認識就不知恩,不知恩,報恩的念頭生不起來。「意謂佛以平等大慈,於無量劫養我慧命,遠非父母所能及,故雲甚於父母也。」這是真的,我們今天學佛不是這一生的緣分,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學習,決定不可能在一生一世遇到佛法成就的,不可能的。所以每一個同學都不是偶然的,過去生中總有很多世學佛,你遇到這個法門你才會相信,你才會接受,你肯修,動個念頭想發心求生極樂世界,這不是小事情,這不是偶然的事情。所以佛的恩德確確實實甚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