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神通故事
大虛法師開示:
在歷史上,注疏、講解這部《觀無量壽佛經》的大德其實是非常多的,歷史上有很多。像有名的,比如智者大師、吉藏大師、四明尊者等等,這些大德,他們都注疏過這部經典,他們的注疏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的注疏在所有注解中都是佼佼者,但其中最最著名的,還是要數唐朝的善導大師,因為善導大師寫了一本《觀經四帖疏》,有居士看過嗎?《觀經四帖疏》,呵呵,《觀經》都沒幾個人看過,《觀經四帖疏》可能看過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這本《四帖疏》是非常重要的,這本疏號稱是“楷定古今”之作,這本疏一出來,淨土法門“全仗佛力”和“專稱佛名”的兩大核心要義就被確定下來了,這兩大核心要義的確定是從這本疏開始的——《觀經四帖疏》,是從這本注疏開始的,善導大師的功勞。天下修行者從此趨之若鹜,對念佛法門再無懷疑,千百年來,因此而得利者不知凡幾。
因為這本書,也因為善導大師自身的德行修為,所以大師後來就被求生淨土的修行者公認、尊奉為了我們淨土宗的第二代祖師。
我們前面講的廬山慧遠大師是第一代祖師,善導大師是第二代。這個善導大師的故事,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說一說,因為大師不但是我們淨土宗理論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同時,在淨土法門的實際修持上,他還是一位千古罕見的大成就者。
據記載,善導大師的祖籍就在山東淄博的臨淄地區,和你們山東籍的居士是老鄉,你們有一個好老鄉。而且,大師在十歲的時候,小小年紀,就依止山東的一位法師出家了,好像叫做明勝法師,這說明善導大師的善根因緣很深厚,宿有善根,小小年紀就入門了。
剛開始,大師修學的是三論宗的經典,其它宗派的經典,他的師父也讓他經常讀誦《法華經》和《維摩诘經》,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在實修上面應該全力用功的法門。
一直到他受戒以後,有一次他很偶然地進入了受戒寺院的藏經樓,大師一看,呀,這麼巧,他就想到了自己心中那個懸置了很久的問題,所以他干脆就趁勢,跪在了藏經樓的大藏經前,默默祈禱,祈求佛力加庇,給他指示一條明確的修行道路。
祈禱完後,他就在藏經樓的書山卷海中憑感覺這麼一抽,隨便一抽,隨便拿了一部經典,打開一看,就是這部《觀無量壽佛經》。大師這下子高興極了,他心想,看來我今後的歸宿就是在淨土、就是淨土了。
所以從此以後,善導大師就依照這部《觀經》,依照上面講述的方法開始努力用功,開始精進修持起來。古德就是這樣子的,一旦修行,全力以赴,一旦全力以赴修行,那麼很快,沒有幾年,他的觀想功夫、念佛功夫就成就了。
善導大師經常能在定中,清清楚楚地看見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寶相,什麼樓閣、金台、蓮池之類的,種種殊勝無比的境界難描難繪,和佛陀在經典裡面講的一模一樣,所以善導大師對淨土、對淨土法門的這個信心,絕對信心,是從實踐體驗中來的,不是迷信,更不是柏拉圖式的浪漫幻想。
曾經有一次,在唐朝那個時候,當時的中州,具體不知道在哪裡,當時的中州有一個西京寺,一個寺廟,善導大師正在和某位金剛法師辯論念佛法門的優劣好壞,知道吧?有人喜歡辯論嘛,辯論這個淨土法門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殊勝還是不殊勝?當時可能是因為那位法師對念佛法門有所疑謗,有懷疑,甚至有誹謗,不懂就誹謗,所以善導大師就給他好心講解一些道理。
這樣的人,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從古到今,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既不研究相關經論,既不聞思,也不實踐修證,一聽到淨土法門,一聽到這個念佛法門,就說,哦?就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就這麼簡單念念就能往生,就能了生死啊?不可能吧?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他們不知道,這幾個字,沒錯,是很簡單,六個字,寫在紙上很簡單,說出來也很簡單,誰也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但就是這六個字,它一旦和信心、和心性相結合,那就大不簡單了!這實際上是心地法門啊,了解嗎?這個念佛法門,它可不是哪個人停留在口頭上隨便念念就能整明白的。這六個字,
“南無阿彌陀佛”,它所指向的,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偉大而深沉的奧秘,那是埋藏在我們所有眾生內心最深處的、最大、最了不起的秘密!這六個字代表和蘊含了非常偉大的精神力量,只是普普通通六個字。所以,淨土法門,念佛法門,不客氣地說,根本不是那些小根小器、小智小慧的人能弄明白的,這是大乘圓頓法門!
那麼,善導大師給那個法師講啊講,他很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給那位金剛法師才解說了沒幾句,就發現對方根本聽不進去,人死心眼兒、認死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所以大師後來也懶得講了,他干脆就發誓說:
“如果念佛往生這件事情是真實不虛的,那麼殿堂內的所有諸佛聖像就請你們放出光來,證明此事!如果往生這件事是虛妄的,那麼就請你們和我一起下地獄吧。”
善導大師一發狠,就說了這個話。結果這話剛說完,話音未落,當時寺院殿堂裡邊的所有佛菩薩聖像,居然真的就大放光明起來!
那個金剛法師一看,親眼看到,事實為證,這才無話可說、心服口服了。這在當時是很轟動的一件事,所以,只要真有信心啊,就會真有感應,這個佛菩薩的威德神力真是不可思議的!
善導大師雖然說他自己已經修成了這個觀想法門,但他後來真正提倡的,卻不是觀想法門,而是持名念佛一法。
大師在他自己那個《觀經四帖疏》裡,在第三卷中,他寫到:“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意思是說,各種修行法門都是很好的——當然好啦,都是佛陀說的,對吧?——各種修行法門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和持名念佛相比較的話,那就完全沒辦法比了。
這個判斷,我相信是來自於大師多年的親身體驗,因為《觀經》的十六觀他都修成了,觀想、觀像、持名念佛,他都修成了,所以他自己有一個很直觀的比較。
這一比他就發現,佛陀講的其它法門好不好?當然好!但是對定慧淺薄的凡夫,尤其是對末法時代、對末後世的那些業障深重的凡夫來說,這些法門可以說是太難修、太難修,太難成就了。只有這個信願念佛之道,善導大師說:“惟此法門,速超生死!”不但速超生死,還能以凡夫心直接往生彌陀報土,這就很稀有、很稀奇了!
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阿彌陀佛為我們眾生創建的這個西方淨土,是實報莊嚴土來的,不是方便有余土,也不是凡聖同居土。而阿彌陀佛示現的,則是報身佛,不是化身佛。
我們凡夫之所以能夠往生這個報土,去到這個世界,一下子越過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一下子越過那麼多鴻溝,這完全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攝受,這完全是佛力加持的結果。這個世界按道理,本來是只有法身大士、大菩薩才能進去的,阿羅漢都進不去,說實話,我們凡夫就更甭想了,所以這個法門有多殊勝、有多難得?
善導大師後來之所以專弘持名,就是因為他從這個簡單易行的念佛法門裡,深刻感受到了佛陀救護一切眾生的慈悲本懷——本懷,了解嗎?否則他老人家自己這個觀想法門已經成就了,他已經修成,那他為什麼不提倡這個啊?對不對?像善導大師這種人,這種真正的大成就者,是絕對不會亂說話的,這點希望大家明白。
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分析一下這個《無量壽經》的四十八大願,就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這句名號到底有多重要了,這樣子你們才會明白善導大師提倡持名念佛的苦心。在四十八願裡面,嗯,先說明一點,阿彌陀佛的這個四十八願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願願關聯,不可或缺,不可以人為的分割取捨。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些非常重要的的大願裡面,卻有一個核心,有一個核心大願,那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這是本願中的本願,號稱“大願中王”。圍繞這個核心,跟彌陀名號有直接關系的大願,總共有十四願之多,幾乎占了四十八願的三分之一,這說明了什麼?有人思考過嗎?彌陀本願的真正要點是什麼?這個在《無量壽經》裡並沒有明確宣說的答案,在我們這部《觀經》裡面卻說到了,那就是佛陀在《觀經》的最後叮囑阿難的那句話,你們翻到最後可以看到——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對這句經文的解釋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善導大師的理解,這個理解完全正確,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為什麼說佛陀的本願是希望大家一向專念、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呢?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最易行持,最易往生,最易了生脫死,最易普渡眾生的一個法門,所謂“萬修萬人去”啊,它是最能暢佛本懷的修法,因為它能救度最多的眾生,所以這是佛陀的核心本願,乃至十方諸佛的本願統統都是這個,其實都是這個,和這個不相違背。
因此,善導大師的思想是有一個發展變化過程的,他從最初的觀想、觀像念佛到後來的提倡持名念佛,可以說,這個是他在淨土法門的實修探索中,一個很大的跨越,是一種質的改變。善導大師的後半生,在實修方法上,他給眾生示現的狀態,除了專一念佛之外,還是專一念佛,不再修觀想,不再修其它法門了,除了念佛,還是念佛。大師念佛不像我們,這位老人家在修持上是異常精進的。據記載,善導大師每次長跪念佛,他是跪著的,知道嗎?長跪念佛,他長跪念佛的的時候,他不念到這個力氣枯竭啊,那是絕不罷休的,絕不停止。他冬天念佛,長安那邊,那個時候的長安,西安、西北那邊,零下幾十度,他居然可以念到汗流浃背,由此可見大師用功之勇猛。
大家這裡要注意,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以善導大師這樣的根器,這樣的智慧,他還這樣拼命地念佛,難道他不知道淨土往生是“全仗佛力”的道理嗎?他這樣做不知道算不算是自力呢?這兩個問題我建議你們先好好想一想,自己先參一參,正確答案我們後面再說。
那麼,由於大師是這樣的用功,所以日積月累下來,那個道力就不得了了,非同凡響。大師曾經在大眾面前公開演示,他每念一聲佛號,就會有一道光明從口裡射出來,“阿彌陀佛”,就有一道光明,肉眼看得見的,一聲佛號,一道光明,他念十聲佛號,就會有十道光明,乃至百聲千聲,亦復如是,這就很神奇了。善導大師示現這樣的瑞相,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搏取名聞利養,他是為了激發大眾的信心,為了激勵大家誠心念佛,精進辦道,這點大家要清楚。那麼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大師就被當時的人尊稱為“光明和尚”和“光明善導”了,他住的寺院也因此被皇帝賜名為“光明寺”,還賜了他一個大大的匾額。
大師在長安弘化的那些年,被他影響教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據《往生傳》裡面講:“士女奉者,其數無量。”信奉他的人,男男女女,“其數無量”,度化的人已經沒有辦法計算了。在另一部《往生西方略傳》中,則有記載說:“三年之後,長安城中就已經被念佛的人給充滿了。”大家要曉得,我們大唐王朝的這個都城長安,現在的西安,那絕對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所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就是形容長安的。這樣的城市,常住加流動,那得有多少人口啊?念佛的人居然可以充滿這個城市,那是一個什麼概念?所以大師以一己之力,他居然能把佛法傳播到這個程度,那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那麼在善導大師的弟子中,受大師感化,和大師一樣精進修持的人非常多,有一生讀誦《阿彌陀經》十萬卷乃至五十萬卷的,有每日念佛數萬聲乃至十萬聲的,其中一生證得念佛三昧的人不計其數,臨終顯現瑞相、往生淨土的人,也不計其數!根據這樣的歷史記載,那麼大家可以自己去發揮想象了,當年善導大師對淨土、對念佛法門的鼎力弘揚,那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種盛況空前?那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這裡講個故事,很好玩的一個故事,很有意思。當時在長安城,有一個姓京的屠夫,北京的“京”,很少見的姓,他是一個殺豬宰牛的屠夫。因為善導大師勸人吃素念佛啊,那個信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滿城斷肉。呵呵,滿城斷肉,大家都不怎麼吃肉了,買肉的人越來越少,那賣肉的就沒生意啦,賣肉的沒生意,那殺豬的屠夫也就被迫下崗了。所以這個姓京的屠夫他非常氣憤,他很恨這個善導大師,他有一天就持刀入寺,帶著他的殺豬刀到寺廟裡來,他要干嘛呢?他要找善導大師算賬,他打算豁出自己的一條命去,一命賠一命,也要想辦法把善導大師給宰了,他心裡就動了這樣的惡念。結果呢,他才見到善導大師,還沒來得及罵上兩句,善導大師就指著這個西方的天空,告訴他說,“你看!”大師沒有跟他廢話,只是告訴他說:“你看!”
這個姓京的屠夫扭頭一看,哇,不得了,只見西方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那種清淨莊嚴的壯觀景象,那種無法形容的攝受力和震撼力!大家如果也能見到,相信你們就會明白了,那是可以粉碎一切執著的偉大境界!這個姓京的屠夫,當下“咣啷”一聲,這個屠刀就掉地上了。這個本來滿心殺機,很惡的一個人,當下被感動得,立刻跪地向大師頂禮求忏悔,而且呢,他馬上就回心發願說:“我要立刻求往生!馬上走!”這個屠夫的性格說實話很急,比我還急,說得不好聽是有點兒極端,他還真的就拋下了一切。他爬到寺廟外邊的一棵高樹上,站在很高的地方,就面向西方大聲念佛,然後就從樹上“嗯”——跳下來,死了。說實話,這種精神很可取,但這種行為很不可取,容易引起誤會,大家千萬不要傻呼呼地跑去亂模仿。幸好,當時在場有很多人,大家都同時看到了一個很奇異的景象,有一尊化佛引導著一個天童子模樣的人,從這個屠夫的頂門“嗯”,就這樣出去了,大家都看到,證明這位屠夫居士已經蒙佛接引,順利往生了,還算好。
這件事情也很經典,在當時曾經一傳十、十傳百,上過長安“新聞快報”的頭版頭條,轟動一時。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善導大師當年在長安弘化的法席之盛、攝眾之廣和影響之深,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後來有很多大德都感慨說,像善導大師這樣的人啊,如果他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那也必定是某某大菩薩的化身!不是彌陀,就是觀音,不是勢至,就是普賢,總而言之,你們只要去看看他一生的這個言傳和身教就曉得了,那絕對是佛菩薩才能有、才會有的大權示現!這個觀點我認為一點沒誇張,我又要舉雙手雙腳贊同了。
根據《香光閣隨筆》的記載,大師在往生前,他所住的寺院正在他的監督下畫壁畫,畫那個淨土變相圖,他忽然呢,畫著畫著,他突然有一天就很著急,就催促大家、命令大家說,你們要盡快完成!弟子就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吾將西歸,可住兩三夕而已。”我只能再住兩三天,我就要往生了。結果兩三天後,善導大師就忽然示現了一點小小的病相,一點小小的疾病,然後他就回到房間裡,把這個房門掩上,躺在床上沒多久,就“怡然而逝”了——這是原文,“怡然而逝”,很安祥地,帶著微笑走了。
大師往生之後,“身體柔軟,容光如常”,那個樣子沒變,房間裡呢,“異香音樂,久而方歇”,房間裡邊還能聞到很奇異的香味,聽到很奇妙的音樂,很久很久才消失,這個正是決定往生的瑞相啊,對不對?像這個記載,我認為才是關於善導大師往生的正確記載,前面那兩種說法多少都有點兒扯,不可信。
之所以跟大家講這麼多、介紹這麼多善導大師的往事,那是因為我們往後講《觀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肯定要引用到大師寫的《觀經四帖疏》,裡面有很多很寶貴的開示,都是已經成為定論的東西,我們往下講解的時候,會給大家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來源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