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卻無所不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卻無所不知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下面講無所畏,有四種,大乘經教裡常說四無畏。「無畏者,又雲無所畏」,沒有畏懼。「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也。」諸佛菩薩在大眾當中講經說法教學,態度自然,沒有畏懼,不怕人提問。提問答不上來,這就難看了,畏懼從這來的。任何提問他都對答如流,沒有一個問題把他難倒,這不容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有沒有人故意刁難他?有,很多,諸位在小乘經上就能看到。《放牛經》,釋迦牟尼佛沒放過牛,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我放牛,牛應該怎麼照顧?怎麼能把牠照顧好?他就給你說,樣樣都知道。這是什麼?這是一些人不相信如來有一切智,什麼都懂,不相信,故意找一些麻煩來考試他、來考驗他。佛都給你講得頭頭是道,讓你心服口服。
  
  這個有四種,叫四無畏。第一個,「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這是一般人不敢講的,連孔老夫子也不敢講。孔老夫子答復人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來問我,我知道的我跟你講,我不知道的,我告訴你這個我沒學過。哪一個人敢講他是一切智人?只有佛敢講。這個佛,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就是真佛。十力、四無畏他有沒有證得?證得了,初住菩薩就證得,所以在十法界裡面度化眾生,他真的是無所畏。他不學的東西他都會,為什麼?他明心見性了。一切法不離自性,只要見性,一切法自然就全都通達,無論你問什麼,沒有不知道的。釋迦牟尼佛在世,我們知道,他求學,十九歲離開家庭,親近當代的這些大德,大師大德,宗教的、學術界的都親近過,十二年。十二年能把東西統統學盡嗎?不可能,學一輩子也不可能。像現在的大學,每一個科系你去念四年,十個科系就四十年。有沒有一百個科系?那一百個科系不是要念四百年嗎?你哪有那麼長的壽命。你不去讀你就不知道,讀了未必能完全知道,你才曉得這個事情之難。

 

    這些諸佛菩薩他不需要學,他所要的是見性,是開發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要的是這個東西。見性了,那就是一切智人;不見性,世間聖人都做不到。所以佛門裡面稱聖人是什麼?明心見性才稱之為大聖,四果羅漢是小聖,只脫離六道輪回,沒見性,明心見性才真正是大聖,稱他們為菩薩摩诃薩。惠能大師見性,在中國,《六祖壇經》給我們做了印證。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學過經教,見性之後他居然有能力解釋一切經。你念給他聽,哪個地方不懂,哪裡懷疑,他會詳詳細細講給你聽。這個例子在中國出現的,這樣的人很多,用他來做代表。《五燈會元》裡面,一千七百個人,他們的智慧能力跟惠能大師是平等的。還有《景德傳燈錄》裡頭,教下大開圓解,念佛理一心不亂,都是這個境界,同一個級別,他們都有這個能力。中國古人讀書跟現在人不一樣,現在人求知識,古人求智能,智慧能成就一切智,知識不能。知識你沒有學的,所謂隔行如隔山,它不能貫通;智慧能通,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全通。這是東西方學習的方法、理念、目標、效果不相同的地方。

 

    ===========================================================================================

 

    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遍虛空遍法界。什麼時候能見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心淨則佛土淨,你的清淨心現前就見到。所以往生第一個條件就是清淨心,與念佛多少沒關系,一念清淨心你就見到,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念出來,就相應了。念再多,心不清淨,那就是古大德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你心不清淨。心清淨跟佛就相應,他是清淨心,他是平等心,他是正覺心、大覺心。大覺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真心本來大覺,現在為什麼不覺?這個不覺的原因就是我們迷了。怎麼迷的?心動就迷了,不動就是覺。所以佛經常常用水來做比喻,比喻心,水要清淨,沒有染污,水要平,沒有波動現象,這個水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如果水骯髒、有波浪,它這個照見的功能就失掉。我們的心,所以心不能動,動就壞了。為什麼古聖先賢祖師大德教導我們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為什麼不教我們同時廣學多聞,要我們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修定,不是修別的,就是把我們的真心找回來,真心找回來之後你再廣學多聞,那就方便了。龍樹菩薩把真心找到,他證到初地,別教的初地就是圓教初住,他有能力用三個月的時間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部貫通,那就廣學多聞。能嗎?真的嗎?
  
  在中國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見證,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平常他講經說法,後人把它記錄下來,編成一本書《六祖壇經》,裡面有他的行誼,也就是他一段的歷史。我們看了之後,他從學佛到成就,弘法利生,沒有看到他在哪個講堂去聽一次經,沒有這個記錄,也沒有記錄他在哪個禅堂去坐一支香,沒有這個記錄,那其它就更不必說了。唯一記錄他聽經聞法的,就是五祖忍和尚召見他,半夜三更,讓他在方丈室,對他一個人講《金剛經》大意,應該是講到四分之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開悟,開悟之後就不要講了,他全都明白了。法達念《法華經》念了十年,他念《法華經》三千多遍,《法華經》的分量很大,一天只能念一部,三千多部就是十年,不知道《法華經》的義趣,到南華寺去參拜六祖,禮拜的時候頭沒著地,六祖看得很清楚。等他起來就問他,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你禮拜的時候頭沒著地,你有傲慢,有什麼值得驕傲?他就說了,他讀了三千多部《法華經》。六祖問他《法華經》的大意,他答不出來,他反過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這個經我沒聽過,你念三千多遍,應該背得很熟,你念一段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六祖說:行了,別念了,我全知道了。跟他講《法華經》大意,他開悟了,再拜就頭著地了,這《壇經》上記載的。
  
  那我們就明了,龍樹菩薩如何用三個月的時間,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通了,不就這個意思嗎?一部經要看多少?看二、三頁就行了,不要從頭看到底,哪這麼麻煩。這部經講些什麼,你念給我聽,念個幾句,全都明白了,不必再念了。《大藏經》三個月能不能通?能,沒問題。這是什麼?廣學多聞。祖師教我們,那個恩德不知道多大。不是限制你,是讓你具足覺悟的能力,然後你再去看,一看就通達明了,沒有這個能力不能廣學多聞。為什麼?廣學多聞你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能。現在人講的知識,知識不管用,知識是非常狹隘的,而且往往有後遺症,智慧沒有,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決定沒有後遺症。智慧從哪裡來?從戒定裡頭來的。教你一門深入,這是戒律,你必須得遵守,你就是念這一部經,不可以念第二部,反復的去念。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得定,讓你的心整個定下來,心不會往外面跑,這是一種方法,是修定的方法。一般人,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三、四年,心真定下來,得三昧了,再有個三、四年,開悟了。悟了之後,老師把廣學多聞這個門打開,你什麼都能學,什麼都能看,什麼都能接觸。成就你什麼?成就你後得智。後得智什麼?無所不知。你沒有根本智,根本智是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

 

    佛菩薩教人無盡的慈悲,這裡面有真的愛,幫助你、成就你,你不相信就沒法子。最忌諱的就是沒有得三昧之前廣學多聞,全是知識,不是智能。所以古人的標准,開悟之後才可以博覽群書,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這個方法只有大乘佛法裡頭有,佛教傳到中國,把這個方法帶給中國。儒也學到了,道也學到了,知道這個方法好,所以儒道它也是走戒定慧的路子。非常可惜的,現代人不懂,跟著西方人走。今天社會問題、地球災變問題,知識解決不了,解決不了趕緊回頭找老祖宗學智慧,問題就解決了。還是老祖宗那一套比現在人厲害,現在人怎麼比都比不上他,老祖宗是絕招,他的本事是什麼?明心見性。在娑婆世界如是,在他方世界亦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全走的是這條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念佛還是這條路,叫你老實念佛就是持戒。這一句佛號念到底,經學不學沒關系,等你開悟的時候你經就自然通了。我們今天不是用念佛來修定慧,我們是用讀誦來修定慧,行,一樣道理。你把整個意念集中在這一點,就是佛講的,《遺教經》上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要把心集中在一點上。心是智慧,心是光明,光明不能夠照十方,照十方那是起作用的,像陽光普照射十方,隔一張紙它就透不過,如果這個光要是集中在一點,變成激光,鋼板都穿透,多厲害,集中在一點,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佛菩薩、老祖宗是教我們把這個心的力量集中在一點,集中在一點你得定,你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多省事!心要集中一處的時候,極樂世界是老家,什麼時候去都行,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有沒有方法防止?沒有法子防止
下一篇:淨空法師:念佛應爭取達到的標准是什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