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二河白道圖解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河白道圖解釋

 

 

「三者回向發願心」。言「回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願生彼國,故名「回向發願心也」。

又回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回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不得往生。或雲:汝等眾生,曠劫以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系屬三界惡道,雲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禀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萬差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

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

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裡。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

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鎮憎如火也。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鎮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鎮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鎮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輪回,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發願心」。

又言「回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回向」也。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大安法師:只要你願意去,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垂慈接引
下一篇:殘忍煮龜、自己被煮,死法雷同的驚人的因果報應實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