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李叔同和宣化上人堪稱是節儉的楷模。弘一大師李叔同在新中國成立前曾經留學幾個國家,是個非常有才華的奇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朋友好多都是社會名流和政府官員,但他本人卻淡泊名利和虛華,醉心於學問、學術和佛教的研究。新中國成立後,李叔同先後在幾所大學任教,1975年在杭州一寺院正式剃度,皈依佛教。說到這裡有一個傷感美麗的故事:據說大師削法為僧後,他美麗深情的妻子誠子小姐(日本人)回日本前曾經專程去過杭州那家寺院看望他,希望能夠見大師最後一面,結果大師始終沒有露面,誠子小姐等了三天帶著一顆失望而破碎的心回國了,此後再也沒有來中國。由此可見,弘一大師當初一心向佛的虔誠和決心!這叫我們俗世的人感動,也叫我們汗顏!
弘一大師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終生學習的優秀品質,無論是學問和學術,也無論是修行傳道,抑或是做人生活的細節,處處都閃耀著那種我們須仰視才可以看到的偉大和光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終生養成的異常簡樸的生活習慣,他那種節儉的程度是一般人所難以想象的。大師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一床破被褥,一張破涼席,一把破扇子和一條破毛巾,特別是他的毛巾已經用了十多年,實在是破的好像不能用了。他的朋友夏丐尊實在是看不過去了,給他備了一套新的被褥和毛巾,大師卻連連推辭說:“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好好的,都還可以再用的。”
真是無獨有偶,宣化上人也是節儉的叫人感動。一張餐巾紙他總是用兩天,每次吃罷飯用餐巾紙的一角把嘴擦擦,然後把餐巾紙疊起來放在口袋裡,下一次再用時再疊一個角,如此這樣一張餐巾紙總是用兩天的。有一次在美國萬佛城做法會,到場的居士非常的多。中午萬佛城給居士們提供免費的午餐,所吃的蔬菜好多是從超市撿來的菜幫子或者是不太新鮮的蔬菜,抑或是老一些的青菜。宣化上人和居士們吃的是一樣的飯菜。吃過午飯,宣化上人走到一個飯桌前,發現有一個居士把嚼過的蔬菜吐到了桌子上,於是就問:“這為什麼不吃呢?”那個居士說:“我咬不動。”上人二話沒有說,伸手把他嚼過的蔬菜夾起來放進了自己嘴裡,嚼了嚼吃掉了,並且說:“我們不敢浪費呀,我害怕我沒有那麼大的福報。”而實際上呢,那個把蔬菜吐到飯桌上的居士比宣化上人年輕多了,面對宣化上人他簡直羞愧地無地自容!當時在場的所有居士都被感動了,他們齊刷刷地跪在地面向大師叩首。看到這兩個小故事,諸位有何感想呢?
有時我想,我們俗世的人們對於這種節儉的傳統美德真的是太欠缺了,短視的人們只顧眼前的生活和利益,資源耗盡我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物質豐富了,很多人們有意或者是無意中都把這種美德給忽略了或者是丟棄了,特別是那些80後和90後的孩子們,好像什麼都不稀罕,糟蹋東西,浪費資源的現象隨處可見。很多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一次性茶杯,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鞋墊,等等,真是浪費的很!好多人們對於生活中的用品即使不是一次性的也用不了幾回,比如說衣服,那些時尚女人們總是穿不幾次就閒置或扔掉了,叫人寒心的是很多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過度浪費和消費的行為!還有名車豪宅的氣派,婚嫁喜宴的奢華,公款吃喝的腐敗,等等,都意味著驚人的浪費和過度的消費!我的婆婆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她活著的時候總是說:住在山邊不能曠燒柴,住在河邊不能曠費水,否則那有罪,要下地獄的。還說,一個人的一生所享受的福祿是有定數的,浪費完了就活不成了,因為沒有福祿了當然是死路一條嘛!婆婆的話很經典,值得我們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去深思!在此我建議俗世的人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杜絕浪費,比如,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度電,每一分錢,看似是小事,實際上是大事,因為節約乘以十三億是多麼叫人驚喜 ,而浪費乘以十三億是多麼叫人恐懼!所有的同胞們,所有有良知的中國人,學學弘一大師和宣化上人吧,行動起來,我們堅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未來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