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不勞而獲的咒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勞而獲的咒語

 

有天眼的國王

過去有一個國家叫迦屍國。這個國家的國王,善於用嚴正的法典治理國家,因此很有政績。在他的治理下,迦屍國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一副太平景象。國王雖然治國有方,恩澤萬民,但卻有一件十分遺憾的事,就是已年過半百卻一直沒有子嗣不僅是國王和王後,就連全國的臣民和百姓都在擔心未來國王駕崩後,誰來繼承王位呢?全國國民每日都不斷地為國王燒香祈禱,盼望著王後或王妃趕緊生個小王子。

或許是舉國上下誠心所至,感動了老天,王後終於懷孕了!十個月過去後,王後果然生下一子。但是奇怪的是,這個兒子面部是平平白白的肉面,沒有眼睛和鼻子,只是在下面的部位有一張和正常人一樣的嘴巴,能「哇!哇!」地哭著。

雖然兒子沒有眼睛、鼻子,但到底是王室的骨肉。到了王子出生的第七天,國王仍然設宴集會,邀集群臣進行慶賀,並按習俗請了許多相師和道士,來為王子取名字。按照當時迦屍國的禮法規定,國王兒子取名要參考長相、參考生辰八字以及父母方面的特征。因此,聽到國王征集王子的名字,有個婆羅門就問:「國王老年得子,實在是我們全國的福氣。請問哪位知道王子的身體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嗎?」

宮內的一個侍從回答說:「王子出世以來,長得又白又胖,體格健壯,是帝王之相,只是王子的臉面平坦,除了嘴以外,並沒有眼睛和鼻子。」婆羅門聽了,回答說:「既然是王室之胄,沒有眼鼻,也沒什麼關系。那就根據王子的異相,取名鏡面吧!」

為了讓王子健康成長,國王和王後挑選了四個奶媽晝夜服侍小王子。一個負責替王子洗澡;一個負責為王子換尿布;一個負責懷抱哄逗;一個負責喂奶。小王子在奶媽們的細心照顧之下,一天一天成長。鏡面王子雖無眼鼻,但是他博聞強記,又用心學習,刻苦研究法典,學有大成,並研習出一套治國之道。等到他長大成人,老國王命終,就把王位傳給了沒有眼鼻的鏡面王子,王子便成為鏡面王了。

雖然鏡面王沒有眼睛,但能洞察事情的毫米;雖然沒有鼻子,卻嗅得出香臭,王公大臣們都稱鏡面王獨具慧心與「天眼」。因此當王子登基之後,把迦屍國治理得更為井井有條。全國的老百姓,見國王雖然沒有眼鼻,但治理國家的能力卻遠遠超過了他賢能的父親,讓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

當時朝中有個大臣,聽說國王長有天眼,不太相信,多次想測試國王,但一直沒有機會。有一天,鏡面王命令那位大臣負責改建宮殿,並要求新的宮殿要比現在的宮殿更勝一籌,不僅要在殿上刻好文學,雕上飛禽走獸、花草人物,而且要每個房間都要畫上精美的彩畫,讓新皇宮充滿藝術氣息。

「哈哈!機會來了,我倒要看看國王是不是真有傳說中的天眼。」那個大臣命人抓來一只猴子,並給猴子穿好衣服,然後把它放進一只用皮革縫制的大口袋裡。大臣把大口袋扛在肩上,來到鏡面王跟前,對他說:「按照大王發布的命令,臣已經找到了為您建造新殿的能工巧匠,請大王指派他工作吧!」

鏡面王耳聽八方,早已洞察這是怎麼一回事了。他心知這是大臣想測試自己是不是真有天眼,於是既不愠也不怒,不慌不忙地念了一首詩:

「看到此生靈,眨眼又亂蹦,秉性急又躁,臉面皺紅紅。

殘折花果樹,對人多不近,怎能造宮殿,放歸野林中。」

眾大臣見鏡面王不用眼睛看,就知道大皮口袋裡有一只猴子,果真具有天眼,人人稱奇,同時也為有這樣一位 明君而感到欣慰,並且更加信服了。在梵授王治理國家的時代,菩薩降生在迦屍國一個富有的商人之家。菩薩長大成人後,漸漸領悟到世間一切禍患都是人類無止進的欲念所招致,只有消除這些欲念,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
  於是,菩薩收拾了簡單的包袱,腳穿草鞋,身穿布衣,捨棄原來榮華富貴的生活,步行數百裡,到喜瑪拉雅山去做隱士。他一路餐風露宿,從恆河中汲水而飲,在恆河中濯足洗臉,一直走了許多個月才到達他向往的地方。
  在一段時間的禅定生活中,菩薩修行的境界在不斷地進步中,也有了五種神通。後來,他的聲名遠播,許多人不遠萬裡前來追隨他,拜他為師。菩薩在那裡,成為眾多苦行者的老師。
  喜瑪拉雅山的山坡上有一條小蛇,經常爬出來外邊悠游閒晃。小蛇無意中爬進了一個苦行者的淨修室中,這位苦行者見到小蛇,產生喜愛之心,把它收養在一個竹籠裡,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
  這條被收養在竹籠中的小蛇,被眾人稱為竹蛇。苦行者待竹蛇盡心盡意,無微不至,有如對待親生兒子一般,眾人便戲稱他為「竹蛇爹」。
  菩薩聽說了竹蛇的事情後,便把那個苦行者召來:「聽說你養了一條蛇,這是真的嗎?」
  苦行者誠實地回答:「是的!」。
  「你如今正在修行,切不可與蛇接近,快將它放歸山林吧!」菩薩勸誡著苦行僧。
  苦行者因為長久與小蛇相處,感情深厚,已經分不開了。於是,他便向菩薩解釋說:
  「這條蛇與我互通靈性,它尊敬我如同尊敬老師,它已經成為我的親密伴侶和精神寄托,沒有它,我會活不下去的。」
  菩薩無奈地搖搖頭,說:「玩物喪志。愛欲乃是一切禍患的根源,你將來會因這條蛇而喪命的!」
  苦行者愛蛇心切,不聽信菩薩的勸告,一意孤行地繼續將竹蛇養在屋中,像從前一樣盡心地喂它、寵它。
  有一次,所有的苦行者都相約出去采集果子,他們來到一個地方,見那裡的果樹長得非常茂盛,於是就在那兒多住了幾天,以便多采集些果子回來。
  「竹蛇爹」也隨大家一起出去采集果子,但這次他不能帶竹蛇去,只好把它放在家中。
  幾天後,牽腸掛肚的竹蛇爹一進家門,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竹蛇。
  他一邊走一邊想:「我這幾日在外飽嘗野果,卻苦了它在家中挨了數日的餓。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慰勞它。」
  竹蛇爹急忙著打開竹籠門,把手伸進去,撫著竹蛇的頭說:「來,孩子,你餓壞了吧!」
  竹蛇這幾日餓得心中發慌,正在惱恨之中,它怒不可遏地一口咬住了伸進來的手。
  竹蛇是一種劇毒的蛇,所以苦行者頓時中毒倒地,喪生在竹蛇身旁。這竹蛇深知它過去的那種終日飽餐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便竄出籠子,逃回樹林中去了。
  當其它的苦行者看到竹蛇爹中毒身亡的情景,又驚愕、又悲痛,急忙跑去報告菩薩。
  菩薩吩咐將遇難的苦行者收斂起來火葬。在焚化屍體之際,菩薩坐在眾苦行者中間,念了一首偈頌:「剛愎自用者,不聽善者勸;猶如竹蛇爹,命喪旦夕間。」
  菩薩向凝神靜聽的眾弟子宣講說:
  「這位苦行者修行時心神不靜,一邊在追求禅定,另一邊卻想給自己的精神尋求另外的寄托。他盲目寵愛一條蛇,而不問對象是善是惡,一味把信任和精力施授予它,這無疑是引火自焚哪!」
  菩薩慈悲地告誡所有的苦行者,讓他們都能夠安於禅定的法樂中。苦行者們從此淨化心念,潛心修行,制約自己的一切愛欲。
  菩薩往生之後,他的靈魂安然升入梵界。他的追隨者們仍遵循他的訓戒,經過苦心修修,個個相繼升入梵界天上。
在波羅奈城有一個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師,他是全波羅奈城名聲最大的老師,教授著五百個學生。
  有一個名叫桑耆沃的學生,從老師那學會了起死回生的咒語。但是,這個學生性情浮躁,他剛學了一部分,還沒有掌握解咒的方法,便自滿起來,不肯再學了。
  一天,桑耆沃和他的同學們一起到森林中去撿柴,看見林間地上躺著一只死老虎。桑耆沃便對同學們誇耀:「嗨!老師教過我起死回生的咒語。我啊!能讓這只死老虎重新活過來唷!」
  「如果你真有這種本領,就快使出來讓我們看看吧!不然我們可不相信呢。」說罷,同學們都紛紛爬到樹上,從枝葉間探出頭來,觀看桑耆沃的表演。
  桑耆沃站在死虎身邊默念咒語,並用石子投擲死虎,那死虎一下子跳起來。
  「嘿!你們看!我很了不起,很了不……。」只見老虎猛地向桑耆沃撲過去,一口咬住了他的脖子。沒等桑耆沃明白是怎麼回事,他就命歸黃泉了!
  桑耆沃一死,咒語失靈了,老虎也馬上倒地身亡,兩具屍體倒在一起。
  同學們在樹上都嚇呆了,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慌忙地爬下樹,背著柴回來,向老師報告了這件事。
  同學們一邊說,一邊為失去了一個伙伴而傷心落淚。
  老師也難過地搖著頭,用手拍著學生的肩膀說:
  「仁慈和善心,施前當三思;施於好為善,施於惡惹禍。孩子們!不辨善惡,濫施恩情的人,只會把災禍引到自己身上來,慈悲的同時,也應該擁有智慧呀!」
  「老師,原來起死回生的咒語這麼危險啊?」學生哭著問。
  「我教給桑耆沃起死回生的咒語時,本來應該一起教給他解除咒語的方法和行咒的規矩。可他剛學完起死回生之咒,就大叫說自己可以去普救眾生,不願再往下學,結果……。」
  學生中有人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聽了老師的話,羞慚得低下了頭。
  最後,老師慈悲地教導著所有的學生:
  「學習中的浮躁是千萬要不得的,你們一定要牢記桑耆沃的前車之鑒,以免重蹈他的覆轍啊。」

不障修行
  佛陀在只樹給孤獨園講經的時候,有一位很年輕的長者子常常去聽經,覺得佛陀的教育既實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裡的老母親卻很不高興,雖然她不喜歡兒子常常親近佛陀,不過,她非常疼愛兒子,也不忍違背兒子的心意。
  有一天,長者子向母親提出要求:“我想出家為沙門!”
  然而,他的母親怎能接受呢?她說:“只要我還在世的時候,你絕對不能出家。”又說:“而且這段時間內,你要認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賺很多錢才行。等我阖眼之後,要修行才由你去,現在只要一心一意賺錢就可以了,不可以親近佛陀。”
  長者子很孝順,他答應老母親的要求,順著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順“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親還在的時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順媽媽。
  他日日夜夜都專心於賺錢,但是他賺來的錢,母親都捨不得用。有沙門來托缽,她也不肯布施。有時甚至大聲辱罵出家人;若是乞丐來到門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總之,她非常悭貪,沒有一點兒施捨心。
  她把兒子賺的錢換作金銀,然後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銀都藏在裡頭;盡管兒子賺再多的錢,她總是說不夠用。經過很多年,他的母親因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親往生後,長者子就到僧團出家修行。
  長者子出家後跟隨在佛陀的身邊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後來,他找到一個清淨之地,就向佛陀請求到那裡築茅棚靜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來了一位衣著褴褛、蓬頭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燒過一樣,非常丑陋,她向裡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來問她:“你從哪裡來的?為何這般模樣?又為何啼哭?”
  她說:“尊者,還認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親,因為我悭貪、辱罵賢人又阻礙你去修行,世間的惡業無所不作,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道,受盡了種種苦楚煎熬;現在想要解脫苦難,唯有仗著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聽了心裡非常悲苦,沒想到自己出家那麼久,而母親卻在餓鬼道裡受苦,他問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說:“一定要將我所有的東西拿去布施、造福、遺愛人間,我才能解脫。”
  他不知道母親生前都把金銀藏起來,便問:“有什麼東西可以布施呢?”
  他的母親說:“我把金銀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銀挖出來,布施給貧困急難的眾生,也可以供養有道的修行人。”
  於是,修行者趕緊去處理,他舉行一次無遮大法會,也就是布施的法會,他把地窖裡所有的金銀換成糧食、物品,於四十九日內,凡是饑餓、貧困的人來,一律有求必應,把所有的家產完全布施出去。
  圓滿的那天晚上,他的母親像天人一樣,穿著潔淨的白衣來到尊者面前,向他叩頭道謝,感謝尊者為她造福,讓她得以免除餓鬼之苦,而且托兒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從這則佛陀時代所發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現代的眾生;平日財物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廣為布施多多植福。

彌勒佛的前身
  從前,世上有一個國王名叫智力,他有一個兒子名叫智止。他們都潛心向佛,非常虔誠。國中有一位比丘,與智力國王是很好的朋友,國王和國中的人民都很尊敬愛戴他。
  有一回,比丘的大腿上不幸長了一個大毒瘡,請遍了國內名醫,用盡了各種良藥,都不能治愈。國王和王後、王妃們聽說後,都非常傷心,時時為他擔憂。
  有一天國王在宮中打盹,夢見有個仙人對他說:
  「要想治好比丘的病,就要用活人的血肉給他吃,只有這樣,比丘才能痊愈。」國王從夢中驚醒,想著夢中的情景,心中半信半疑,更加悶悶不樂。
  「父王,您怎麼看起來憂心忡忡呢?」太子智止關心地問著他的父王。
  「唉!比丘的病一日更重一日,我剛剛夢到一個仙人,指點了我一帖藥方。」
  「這不是可喜可賀嗎?怎麼陛下看起來更加郁悶呢?」一邊的大臣疑惑著。
  「可是,仙人說,必須要用活人的血肉才可醫治。這怎麼辦呢?取活人的血肉,多麼殘忍啊!更何況,要去什麼地方可以得到活人的血肉呢!萬一,沒有藥效,豈不多造了孽。」智力國王皺著眉說。
  智止太子看到國王如此著急,便對國王說:
  「父王!您不要發愁,世人一心向佛的重道之心是不可違背的,與之相比,人的血肉反倒是最低賤的東西。這事就交給兒臣去辦吧!請父王不要擔心。」太子說完便默默地退出王宮。
  智止太子回到自己的住所,便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血肉,請僕人炖煮後,送給比丘。不知情的比丘吃了後,大毒瘡確實立即痊愈,眾人都驚訝不已。
  國王聽到比丘病愈的消息,十分高興,但又聽聞割肉治病的是自己的兒子,心疼之余,便趕往太子住處探望。
  「兒啊!你還支持的住吧?」國王擔憂地問。
  只見太子如往常般地走到國王面前:「啟秉父王,割肉的傷處,方才不知為何地神奇痊愈了。」
  「哎呀!真是太神奇了!一定是上天在考驗我們的仁愛之心啊!」國王和太子及眾隨從們紛紛跪下來感謝上天。國王便將全國的財富,都賜給了太子,並告訴太子:
  「將來,我們一定要更加護持佛法,以慈悲之心治理我們的國家。」
  當時的智力國王是彌勒佛的前身,智力太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不勞而獲的咒語
  古時候有一種咒語,叫做「雲月咒文」,這種咒文有無法估量的價值,相傳當天空中的彩雲和明月相結合的時候,只要把雲月咒文反復念上幾遍,就會從天上降下金、銀、珍珠等七種寶雨來。而精通這些咒文的人,就稱做「咒文師」。
  在波羅奈國的村落裡,有一位這樣的咒文師。那時菩薩降生在一個婆羅門的家庭裡,少年時,他就跟隨這位咒文師學習「雲月咒文」這種技藝。
  有一回咒文師要到相鄰的契帝耶國去做法事,因此帶著弟子離開了村落。途中經過一處荒蕪的山林時,忽然沖出了五百名的山賊,師徒二人就被攔路搶劫的山賊抓住了。
  這伙山賊為了得到他們的錢財,留下咒文師當人質,要徒弟回家拿錢來贖師父。
  山賊恐嚇地說:「如果不馬上拿錢財回來,就等著替你師父收屍吧!」
  「師父您多保重,我很快就會回來的!」徒弟含淚向師父告別,並再三叮囑咒文師說:
  「師父,我看了天相,今明兩天就是彩雲和明月相合的日子。您萬不可為了擺脫山賊的折磨而念動雲月咒文,讓天降下寶雨。如果您念動了咒文,不但救不了自己的性命,連這五百名山賊也將不得存活!請您一定要記住啊!」
  徒弟向師父千叮咛萬囑咐後,便飛快離開了山林,晝夜兼程地趕回家拿贖金。
  第二天晚上,山賊們喝醉了酒,把咒文師痛打一頓,之後又用繩子把他捆起來,綁在一棵茂密的大樹上。咒文師被打得遍體鱗傷,正痛苦無奈地仰天長歎時,只見彩雲布滿天空,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在其中。
  看到這種情景,咒文師心想:「今夜就是彩雲和明月相合的日子。如果念動咒文,天上就會降下無數的寶雨,山賊們見到了這麼多金銀珠寶,還不把我放掉嗎?我為什麼要在這裡苦苦地忍受折磨呢!」
  急著脫離險難的咒文師,早就把徒弟的叮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喂!你們綁架我是為了錢吧?如果我給你們許多財寶,是不是可以放掉我呢?」咒文師對山賊大喊著。
  山賊們回答:「只要你能讓我們發財,一定會讓你平安地離開這裡!」
  「那好,你們趕快我放開,讓我沐浴淨身,等一下我念動咒語,你們就可以獲得無數珍寶了!」
  山賊們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咒文師的話去做了。
  咒文師做好了念動咒文的一切准備,便面對雲月相合的方向反復念起了咒文。頃刻間,天空中猶如下雨一般撒落了無數閃耀著光芒的金銀珠寶。
  山賊們每人都得到了許多珍寶,心裡十分高興!但是他們心中卻有著更奸詐的念頭:
  「原來咒文師本人就是個寶物,既然他可以給我們帶來財富,又怎麼能放走他呢!」於是,山賊違背了事先許下的承諾,依然把咒文師扣在身邊。
  這時,另一伙盜賊路過這裡,他們個個武藝高強,很快就打敗了這伙山賊。
  「為什麼要抓我們?」山賊問。
  盜賊們回答:「廢話!當然是想得到錢財!」
  山賊們又問:「如果給你們許多財富,是不是就可以放掉我們呢?」
「只要你們能拿出更多的財寶,保證讓你們平安地離開這裡!」
  於是,山賊們七嘴八舌地說:「我們這些財寶都是那個咒文師,凝視天空,念動咒語,從天空中降下來的。你們只要把他帶走,不就可以得到無窮無盡的錢財了嗎?」
  盜賊們聽了,果然把山賊全釋放了,只把咒文師留著。當天晚上,盜賊頭目就對咒文師說:「喂!快為我們降些珠寶吧。」
  咒文師回答:「我也很想為你們降些財寶,可是我的咒語,必須是在天空彩雲和明月相合之時才能靈驗,今夜天空烏雲壓頂,我怎能給你們降寶雨呢?」
  盜賊頭目有些不耐煩地問:「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這種時候很難遇到,一般一年才有一天,昨夜才遇到這麼一個天相,再想遇到,就要等到一年以後了。」
  「哼!你這妖道,故弄玄虛來欺騙我們。你不能為我們降寶雨,還要讓我們平白養活你,破費錢財,不如現在把你殺掉!」盜賊們覺得自己被欺騙,氣得揮刀就把他劈成了兩半,咒文師就這麼死了。
「這一定是那些山賊們為了脫身而編造的謊言!」
  「是啊!把我們當白癡啊!看我怎麼修理他們!」
  盜賊們立即出發追趕上那伙山賊,把他們也全殺了。然而,悲劇並未結束,當他們自己分配這筆財富時,由於分贓不均,發生內讧,引起了爭斗,最後演變成你死我活的內戰,最後只有兩個盜賊僥幸活了下來。
  這兩個盜賊把這些財富隱藏在一個小村莊裡,雖然他們有許多的錢財,但卻沒有糧食,只能一個人留下看守,另一個到村裡去買些食物。
  「如果我一個人獨自吞下這筆財物,那我將是世上最富有的人,為什麼要讓他分走一半呢?一定要殺了他才行!」留守的盜賊這樣想著。
  而去買食物的盜賊也在動壞念頭:「如果我一個人獨吞這筆財物,那我將是世上最富有的人,為什麼要讓他分走一半呢?我一定要毒死他!」
  過了一會兒,買食物的盜賊回到了他們隱藏的地方,一進門,就被那個留守的盜賊一刀給殺了。留守的盜賊看到如此多的財富都歸他一人所有,不由得欣喜若狂!拿起買來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結果毒性發作,不久也死去了。
  就這樣,為了財寶,咒文師和所有的山賊、盜賊都因此丟掉了性命。
  當咒文師的徒弟回到家中,取得錢財趕來要贖回師父時,卻不見那伙山賊的蹤影。一路尋來,看到的卻是山賊們和師父倒在血泊中的屍首。
  這時,徒弟不禁傷心地歎息道:「師父不聽從我的忠告,不但毀了自己,也毀了他人。凡是想用不義手段發財的人,結果就是死亡。這一點連我聰明的師父也不例外啊!」
  從此之後,徒弟再也不學這些不勞而獲的法術了,轉而入山苦修,發願救苦救難、普渡眾生。

 

 

上一篇:德山悟道,不拘佛經
下一篇:《心地觀經》: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