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故道白雲》讀後感:乞食、持戒、道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侯你的到來;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觐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輪回,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引子是我老師在讀了《故道白雲》之後給我發來的短信,現在我也有幸把這本書讀完了,最後一段是在醫院的候診椅子上讀完的,讀到佛陀滅度的那一剎那,我淚如泉湧,渾身顫抖,不能自已,只好坐在那裡任由情感的河流肆意奔騰,靜靜的感受眼淚流過臉頰時的濕潤……醫院沸騰如同市場,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但那一刻這一切於我不存在,我只是活在我的感覺裡,與天地同悲,與歷史共殇……


  第二天還去醫院等候就診,把書又帶著,重新翻看,曾經因為故事的敘述不清楚而流連的地方也逐漸清晰起來,原來閱讀中的疑惑也開始明朗開闊起來……
   
    一、乞食

  現在寺院的僧人已經有了食堂,不再需要象佛陀在世時那樣托缽行乞了,我們的時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環境還是經濟方式都有了與古代巨大的不同,現在想來,很難理解乞食的意義,所以我一直以來對僧人乞食的概念缺乏真實的感受,也不能真正明白它的要義。
  曾經有過一個說法:為了結緣,為了僧人一旦成道還會回到人間,重新投胎救度曾經供養過他們的人,這樣能夠保證法脈的延續雲雲。
  這個解釋始終難以令我悅服。即使輪回因果法則裡是這樣的,我也覺得還是有點牽強。
  書讀到最後,我突然有些覺醒:我在290頁的上部寫下幾個字“乞食的意義:無私無我與眾生融為一體。”
  回頭看P84頁,耶捨要加入僧團,佛陀問他:“一個僧人,把身心全部投入於體悟解脫,以幫助自己和其他人。他又要集中他的精神,去替別人解決苦難。你肯發誓遵守這條道路嗎?”
  耶捨說:“當然,大師,我發願遵從。”
  “那我便收你為徒吧,我僧團裡的弟子對叫比丘,即行乞的人。你每天都要去乞食養活自己,又要修習謙虛之心和別人保持接觸,以便接引他人體解大道。”
  閉上書,我對乞食有了更深的理解:乞食除了能夠給予僧人絕對的時間來求證大道,還有徹底的對財物的放下,並且在享受無償的供養之後,智慧也必須無償的供養出去,因此智慧與財富找到了流通的通道,布施找到了不需要具體交換的方式。佛陀請他的弟子“自由地到外面去與別人分享覺悟之道,去散播解脫和開悟的種子,以令其他人得到安樂。請你們透徹地給別人教導解脫之道的美妙內容和綱領。無數的人將會因你們的弘法而獲益。”(P87)
  正是乞食能夠為比丘帶來真正謙卑的心態,無私的、無我的、無掛礙的心態,能夠無償地分享智慧的果實,因為他們生存的方式裡唯一的意義就是發現真理,成為別人的道路,隨時隨緣向所有的人呈現這樣的道路。
 

    二、 持戒

  象遵守法律一樣遵守戒律,我們的心因此而平靜。
  以前我是很反感由外部的戒律限制人的思考的,一直以來我希望由內而外的戒律,就如同法律的問題不再是法律的問題,是由道德水平導致的覺悟下的自然地遵守。
  我不反對嚴格的戒律,只是反對在導致本體不舒服的情況下教條地持有完全不能理解和執行的戒律。比如我們還不能不吃肉的情況下,不能了解和理解不吃肉的意義的前提下,去堅持素食,這樣的素食只是教條的執行所謂戒律;我也否定獨身或者禁欲的戒律對在家人的意義。我以為凡是不能明白其所以然的東西,都是無法真誠的遵守的,最多是從眾的行為,其中隱藏的是對自我的不負責任。
  但是一旦我們以理性的覺察明白了戒律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就能夠真正從心底放下對戒律的排斥,放下對戒律的壓迫感,而變得輕松的活在戒律之下,正如同我們的道德水平遠遠高於法律的底線時,法律就象空氣一樣成為我們的生活背景,成為我們呼吸的習慣動作。我希望所有的戒律都是出於這樣的認識而自覺的行為。
  在本書中,我看到所有的戒律都是在清晰的闡明之後才被接納,被悅納,而後遵守只是個非常自然自如的行動了。
  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書裡的“在家戒律”。
  
  耶捨的雙親向佛陀鞠躬禮敬,然後坐在佛陀前面的矮凳上,佛陀對他們說教在家弟子的基本修行五戒條。(P85)
  “第一戒是不殺。所有眾生都害怕死亡。如果我們真的行了解和慈愛之道,便必定要遵守此戒。我們不只是要保護人的生命,還要保護其他動物的生命。遵守此戒會令我們增長慈悲和智慧。
  第二戒是不偷盜。我們沒有權利偷取別人的東西或巧取豪奪。我們應該想辦法幫助別人自立維生。
  第三是不作任何不道德的性行為。不要干擾他人的權利和義務。要永遠忠於配偶。
  第四是不妄語。不要說委曲事實或者導致不和與仇恨之言。不要散播沒有確定性的消息。
  第五是不飲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物品。
  如果你們依著這些戒條的精神而生活,你們一定可以替自己、家庭和朋友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協調。你們會發現生活中的快樂比以前多上很多倍。”
  耶捨的母親一邊聽著,一邊感到心內象開啟了歡樂之門……
  
  在這一段裡,我看到的不是束縛,是開放,是舒暢,是生命的喜悅。而我們聞聽這些是什麼反應?是歡樂欣喜接納,並且信受奉行?還是覺得與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我們是不是已經疏忽了內心的需要,被外界的物欲捆綁了很久了,難以對這樣簡樸單純的生活方式產生信念?卻在欲望之下抱怨我們的生活不幸福、不快樂,而找不到快樂的源泉?
  書裡106頁佛陀在忘捨城宮中對頻婆娑羅王等人說法。講授五戒為導致家庭和樂、國家太平之道,對此五戒有更完整的解說。頻婆娑羅王在聽聞說法之後,把一個叫做竹林的園林送給了佛陀做寺院。這是真誠的感激才能激發的行為,因為佛陀除了給予你覺醒的力量、內心的歡樂之外不會帶給你任何外在的物質財富,頻婆娑羅王也不是把竹林園拿來做一個投資,以換取更多的園林,現代錢權交易的經營者們在向當權者賄賂物產的時候應該會想這樣結果吧。 

     三、 道果

  人生為什麼有生老病死之苦?如何能夠解脫?什麼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這些都是導致佛陀出家的重大問題,也是從少年時代就一直糾纏在我心中的問題,我想盡一切辦法來尋找答案,因為身邊沒人理會,沒人指導,所以我一直是孤獨地閱讀古今中外一切聖賢的著作,而不以熟悉著作的話語為要務,也不以尋找廉價的安全感為目標,只是尋找真理,最後千轉百回,終於在佛法裡找到點燃生命的智慧光亮。
  他先後曾經分別依止當時最富盛名的阿羅羅大師和烏陀迦大師,從一個境界修行到達另外一個更深厚的境界,但是即使到達了老師們已經到達而無人能夠超越的非想非非想的寶貴禅果時,悉達多解脫生死的問題仍然在他的心裡燃燒,他不要跟隨那些大師成為別人尊敬的導師,這個不是他的目標,他要的永遠只是證道,他相信自己已經再不能從任何一位大師那裡學得更多了,只有自己獨自達到徹悟。
  看到這裡我停下來思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教育,有多少是為了尋找真理的?大多數的教育都只是為了訓練一個糊口的謀生工具,多少所謂的學者都是在不斷地販賣垃圾,我看到多少“著作等身”的“學者”“文人”“博士”“導師”都是在以訛傳訛的傳播精神垃圾,他們在對生命究竟是什麼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竟然信口雌黃,敢言教育,指點人生,真是荒謬得可怕!
  
  悉達多在證得道果之前也曾經盡量尋求擺脫恐懼、嗔怒和貪欲的辦法,但這些辦法都因為只是試圖壓抑感受和情緒,因而沒有真實的效果。悉達多明白到它們的起因都是由於無明,因此一旦從無明中解脫出來,所有的精神障礙便會自動消散,一如影子在太陽初升之前的不翼而飛。悉達多這些深入的體悟都是他修禅定的果實。
  證到所有的現象的互依性,悉達多了悟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沒有個別獨立的體性。他明白到互依性和無我這兩個原理,就是開啟解脫之門的鑰匙。
  痛苦的根源正是來自有常和有我分別個體的妄見。體悟到這個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無生無死,無起無滅,無一無多,無內無外,無大無小,無垢無淨。有常有我的觀念都是思巧上所產生的虛假分別。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礙都可以超越,因而從痛苦的巨輪中解脫出來。
  在那個著名的夜晚,悉達多進入更深的禅定。他見證到無數世界的盛衰成敗,無數眾生的生生世世。而這些生死全部是現象而非實相。就如同億萬的波浪不停地在海面起伏,大海本身是不落生死的。只要波浪明白它們其實是海水,它們就可以同樣超越生死,不再懼怕,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穩。這個證悟令悉達多超越了生死的羅網。他微笑了,象深夜裡綻開的花朵,發散著一環榮光。那是屬於妙察的微笑,因妙察可以了悟一切煩惱的破滅。
  當我們把心靜定下來以看清楚事物的真相時,我們便可以對一切達到全面的了解,因而將苦惱接受,化為愛心。
  了解與愛心原是一體。真正了解一切,會令我們產生慈悲和愛心,因而導致正確的行為。要去布施愛,首先要去了解明白。因此了解明白就是解脫之鑰。要得到清楚明白的了解,我們就必須留心關注生活,在當下的每一刻去直接體驗生命,以能洞察自身內外正在發生的一切。鍛煉念念留心體察,可以使我們看到一切事物的核心而使其無所遁形。這就是念力的寶庫——它能夠領導我們達至解脫和徹悟。生命的燃亮有賴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行為、正確的工作、正確的精勤、正確的念頭和正確的定力。悉達多稱這些為正道!
  悉達多感到監禁他千百世的牢獄突然被打開了,無明就是監禁他的獄吏。一向以來,他的心被無明所蒙蔽,就象星月被暴風中的黑雲掩蓋一般。因為不停地被妄想的浪潮障蔽著,心識便錯誤地將實相分成主客、自他、存亡、生死等相對意識。從這些分別,心再生起妄見——感受、愛欲、執取和生存之牢獄。生老病死只會把牢獄的圍牆加厚。唯一的辦法就是捉拿禍首獄吏,看清它的真面目。而禍首就是無明。只要把它解決了,牢獄便自然解體,永不會再重建起來。
  悉達多慈悲的慨歎:“所有的眾生都潛藏著開悟的智慧種子,可惜我們多生多世都被淹沒在生死的汪洋裡!”
  悉達多知道他自己找到了大道,他對自己承諾,要把他的發現與大眾分享,以使他們從苦痛之中解脫出來。從他的徹悟中流露出來的,是對眾生一股深切的愛。
  一切生命的奧妙都顯露無遺。每樣事物都變得出奇的新鮮。那藍天白雲是如何的美妙啊!他覺得整個宇宙都是新創造的。
  以上內容見書P63-67
  
  
一行禅師的文字寫的很樸素,卻傳達了至深的道理,深刻地打動我的心,我知道這樣的道我們也可以獨立證得,因為有佛陀的生命指引,我們有了永遠的榜樣,不再害怕,只要我們拋棄一切世俗的欲望,靜下來,聽自己的呼吸,聽自己的心的指引,學著把心向內引導,覺察微妙的心性,覺察我們與萬物的關聯,剝離一切包裹我們的無明,直接體悟生命本身,安靜地處於禅定中,你就可以如佛陀一樣最終證得大道真理,證得我們與宇宙萬物無分別的本來一體的光明,證得永不離棄我們的智慧,找到以天地為家的永恆安全感。
  我為閱讀給予我這樣的確信而熱淚盈眶、喜極而泣!渾身充滿了喜樂!

 

    原標題  :以天地為家

    本文來源:阿子她姨媽

 

上一篇:一行禅師:健康身心的四真谛
下一篇:一位資深女白領:學佛終見自性之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