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 
	 
	  
	
	佛眼看世界,宇宙無玄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佛眼看世界,宇宙無玄機 
  
  
A 
1 
我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回答我是從父母,乃至從宇宙來的, 
這是普通人的見地。 
如果回答本來沒我,勿用作談, 
這是外道的空見。 
如果認識到諸法無我性, 
這是佛知佛見。 
2 
宇宙中含有萬法, 
法法實不別; 
只要完全認識到一法, 
即認識到全體宇宙。 
3 
更重要的, 
“宇宙”僅是一個概念, 
有其名稱無其實性。 
宇宙是緣起而自空性的。 
4 
嚴格地說, 
真理是個科學問題, 
不是個思想信仰問題。 
5 
信仰問題是為解脫自在而存在的, 
若無煩惱痛苦,信仰這個事物不會被誕生出來。 
信仰是人為認識自我所踏出的一條道路, 
若人人一開始就清楚我是誰,信仰將不復存在。 
6 
爭論有神論或無神論—— 
有心論或無心論等都是困惑的; 
這是人沒有如實察知諸法實相的表現。 
而諸法實相——一切問題的答案, 
非常明顯地在那裡。 
7 
宇宙中無作者, 
若有作者,既不會有如此完美的宇宙。 
宇宙中萬法如此精美的是其所是, 
正是無我的傑作。 
諸法無我,亦無作者,是諸佛見。 
8 
宇宙沒有作者, 
以為宇宙實有一創作者, 
是虛妄分別、認虛為實的結果。 
是我執的無限擴大,是有神論! 
9 
宇宙是一個一合相, 
一合相是假名的一合相, 
從這個方面說, 
宇宙並沒有宇宙,只是一個假名字。 
10 
若認一合相為實有, 
那麼,宇宙非常具體, 
出指所指皆是宇宙—— 
宇宙是桌子、沙發、樹、花朵,一切…… 
如果從這個角度說, 
宇宙非常清晰,一點也不含糊和神秘! 
11 
道就是緣起性空。 
俗眼看到緣起有自性, 
聖眼看到緣起無自性。 
12 
道有三大特征: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B 
13 
道不稱它自己為“我”, 
道無我,無我怎會存在一個稱我的人? 
道不創造非道——無我不會創造非我, 
無我還有誰創造非我? 
我且不存,非我何在? 
一切有無,虛妄分別! 
14 
“變”本身就永恆不變, 
離開變,沒有一個永恆不變; 
有限無限、生滅等亦然。 
15 
宇宙沒有游戲, 
是人有游戲。 
一切游戲,是人的虛妄分別, 
及虛妄分別的使然。 
16 
道不是一個東西,是諸法實相。 
以道的方式看問題, 
即是觀察諸法緣起自性空, 
即是以佛眼看世界。 
17 
一切萬法不玄, 
玄在人心迷惑分別。 
一切萬法及其真理,非常明顯地就在那裡, 
是我們不見而自生迷惑玄義。 
18 
世界進步不進步不取決於外部, 
若你心生進步想,即有進步相現; 
若你心無進步念,即無進步相見。 
19 
宇宙中諸法實相不變, 
但諸法從未相同。 
生生不息而又不生不滅, 
正是宇宙中的妙法。 
20 
宇宙並不是封閉的, 
因為並無實法——宇宙。 
時時空,瞬瞬空(無我性), 
正是宇宙的生命和生命力。 
21 
大小多少,虛妄分別。 
於法實際,不關言語。 
一切義生,是心生; 
一切義有,是心有。 
22 
從生到死, 
不是個時間或距離問題, 
是個認識問題。 
23 
人類的幸福或者痛苦, 
不是個實際問題, 
是個虛妄感受問題。 
24 
沒有能讓我們痛苦的外物, 
痛苦從迷惑生。 
C 
25 
不是你在活, 
是你在被活。 
一切不是存在著, 
是一切被存在了。 
26 
要想真正快樂, 
就是退回你的老家。 
在本分地,做本分事, 
是快樂之源。 
27 
不必追求不變, 
離開了變沒有不變; 
不必追求永恆, 
離開了變化沒有永恆; 
不必追求無限, 
無限就在有限之中; 
不必追求絕對, 
相對死了絕對也無法活著。 
28 
追求不變、永恆、無限、絕對 
正是“我”執的表現, 
而這種努力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 
因為實相是: 
並無一個真實的尋求者和探討人。 
29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 
無天、無人、無物、無事, 
然而一切就在那裡。 
像你醒著在做夢(觀夢裡的一切)—— 
明明有,恰恰無。 
30 
求道是如實觀察事物。 
有的,不能觀成無; 
無的,不能觀成有; 
是什麼就觀見什麼,是如實觀察事物, 
是為求道,是為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是為學佛,是為修佛等。 
31 
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在眼前, 
在任何一種事物裡。 
宇宙萬物,皆是切入道的門, 
從一粒沙、一只鳥、一棵樹、一顆星球皆能入道, 
因為法法平等,法法含攝諸法實相。 
觀一法而知萬法, 
這正是宇宙能夠被了解或了解宇宙成為可能的原因。 
32 
求道要的科學家的精神, 
多過藝術家的想象。 
33 
科學不能解釋宇宙中很多現象的原因是, 
科學家是從“一切萬物自性有”的非正見出發的。 
34 
世界並非另有玄機, 
玄機正在一切普通事物之中; 
玄機實無,因迷而有。 
35 
生命的意義在於 
致力刪除它對這個問題的尋求。 
36 
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 
並非是要順手捎點什麼, 
而是認識到,空著手就完全地夠多了。 
空懷才能抱太虛空,不是嗎?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要想不退墮,一定要讀誦大乘 
	下一篇:絕望與希望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