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大家談的話題,叫“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社會和諧”。我講三點:第一個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治國理念,第二就是中華文化中的和諧思想,第三我們特別重點講一下中華文化對於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
(一)中華文化中的治國理念
首先我們看一看第一個問題,中華文化中的治國理念,我們現在都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究竟怎麼樣才能達到?昨天我們聽周老師講課,說中國古代都是大道至簡,中國人認為治國很簡單。怎麼簡單?在《論語》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段話,孔子到衛國去考查,冉有給他駕車子,孔子就說這個地方人口已經很稠密。冉有就問,既然入口已經很稠密,還應該做些什麼?孔夫子就說要“富之”,要使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既然人們已經很富裕了,還應該做些說明?孔夫子又回答了兩個字:“教之”所以在孔夫子看來,只要富之、教之,就可以把這個社會引向和諧的局面。在我們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很多的理念,都是和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在六中全會上我們提出,“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不斷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這和儒家的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儒家也同樣看到,在經濟發展以後,如果缺少了對人民大眾的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社會就非常可怕。
比如說在《論雲》上,孔夫子並不反對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就是說富與貴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但是要通過不正當的、不道義的方式來獲取它,即使能夠處於富貴的地位,我也不處於富貴的地位。他還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通過不道義的方式獲得富貴,這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一樣,意思是說這個我毫不相關,我是絕對不會去這樣做的。所以孔老夫子不反對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他反對的是那種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富貴的做法。在人們富貴之後,如果缺少倫理道德教育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昨天周老師根我們分享《中國人剽悍的一日》這個文章,告訴我們如果缺少倫理道德教育,就會出現《孟子》上所說的“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也就是說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卻沒有良好的道德教育,這個時候人們就和禽獸差得不遠了。既然我們要“教之”,我們就必須提出一種全社會可以普通遵守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所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命題提出以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榮辱觀,就是要讓大家有個普遍遵守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它是怎麼提出來的?絕對不是領導者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領導者在對自然和社會秩序進行了深刻的觀察、理解之上,才提出來的,所以古人在《易經》上有兩句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提出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觀念,絕對不是聖人隨心所欲、主觀武斷地提出來的,他是在觀察了自然界和社會人倫關系、秩序的基礎上,才提出來的。我們講到道德,首先就是道然後才是道德。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秩序,或者規律。而“德”在《說文解字》上,和“得到”的“得”是相通的,也就是說他通過對宇宙自然秩序的理解和洞察,得到規律,然後按著道的規律去做,這才是有德的人。所以我們從這裡知道,聖人提出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是隨意的,而是奠定在對宇宙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秩序、規律的理解和洞察的基礎之上的。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究竟有哪些秩序和規律,讓我們來遵守、來學習?在《易經》上有句話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談到陰陽很多人就覺得這是很玄虛的東西,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從自然界的現象中觀察到這個道理,比如說有日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而我們把這個道理用來觀察人世的變化,又何嘗不是如此?比如說人世的一治一亂,人心的一憂一喜等等,也都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所以一個人如果懶惰,那就一定會有突然倒下來的時候。
中國古人有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叫“富不過三代”。我們看第一代創業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艱苦奮斗,兢兢業業,可以說用自己的雙手打下了一片天體,創造基業。到了第二代雖然條件好了,但是他們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所以還知道克勤克儉,勵精圖治,使這個事業不斷地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活條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有體會到祖輩和父輩創業的艱難,更不知道什麼叫做克勤克儉、勵精圖治。所以久而久之,不僅忘記了祖宗的家風,而且還過起了驕奢YIN逸的生活,這樣就會把祖輩和父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給敗光壞了。當然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這個富不過三代也變了,變成了富不過幾代?兩代。兩代還好,有的是富不過一代。就是說在這個人開始的時候,通過辛勤勞動致富發達起來,但是隨後就過起了驕奢YIN逸的生活,結果這一代還有過去,就已經破敗不堪。雖然那個富不過三代變成了富不過一代,但是他沒有超出一陰一陽之謂道德道理。
所以中國古人也常用太極圖來表示天道的道理,我們看這個太極圖半邊是陰的,半邊是陽的,中間還有個界線,如果過了這個界線,那就意謂著陰陽失去了平衡。陰陽失去了平衡會怎麼樣?那就會引起變化,這就叫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然而我們讀史書的人會觀察到,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有道德、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的家業不僅僅承傳了兩代、三代,而且承傳了百代,甚至千代,這些人又是怎麼做的?這些人恰恰是能夠洞察一陰一陽之謂道德道理,他們教導子孫要謙卑退讓,捨財不貪,克己利人。比如說我們熟知的范仲淹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范仲淹在年輕的時候家境非常貧寒,他自己家沒有錢,就來到一所寺院讀書。在冬天很冷的時候,他煮一鍋的稀飯,把它凍成了冰,然後劃成四個格子,每一頓飯只能吃其中兩格子的稀飯,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他就是憑著這樣刻苦努力的精神,後來考中了科舉做了官,直至做到了宰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范仲淹並沒有因此就過起驕奢YIN逸的生活,反而拿出了錢來興辦義學、義田。
如果我們讀范仲淹的傳記,可以看到范仲淹一生用自己的俸祿供養了三百多家的人口。我們想一想,用一個人的俸祿去養活三百多家的人口,可想而知他自己及家人過著怎樣的清寒生活。他一生出將入相幾十年,家用非常節儉,到年老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很多人聽到這裡,就覺得范仲淹未免太傻,太不替子孫後代著想。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才是為子孫後代著想的最好辦法,為什麼?因為我們讀歷史發現,不僅僅是他的四個兒子都做了宰相、公卿和侍郎,而且個個都道德崇高,能夠繼承父親的遺志,捨財救濟眾人。所以我們看到他的曾孫輩也都非常發達,到了清朝的時候,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長級以上的官員。不僅如此,范家的後代一直承傳到今天,上千年而不衰,仍然保持著這種興辦義田、義學的傳統,受到世人的尊敬。
范仲淹一生的行誼,也讓我們想到了司馬光所講的一句話,“積金於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所以古人教導我們說,這個孩子如果能力比我們強,他會去創造一番事業,那我們留錢給他有什麼意義?如果這個孩子不如我,是個纨绔子弟,是個敗家子,那我們把錢留給他,他也遲早會把它敗壞光,那我們留給他錢又有什麼意義?所以無論是他能力比我們強,還是不如我們,我們把錢留給他,對他都是有害無益。“積書於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像我們自己學了聖賢經典,覺得這個非常好,希望我們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來學習,但是他可能不一定有你這樣的興趣,你把很多的聖賢經典留給他,他也不一定能夠讀。那應該怎麼做?“不如積陰德於冥冥當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像范仲淹這樣,自己一生立身行道,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做個好的榜樣。而他這種德行,庇蔭他的子孫後代有千年之久,這才是一個智慧的選擇。有的人說你講的這個故事雖好,但在中國歷史上是否只有范仲淹這樣一個人能夠做到?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我們讀李商隱的《詠史》,就看到他在詩篇中這樣寫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也就是是說他通過自己學習歷史,得到一段經驗總結:這個國、家族成功就成功在他勤儉持家,而他為什麼由盛傳衰?就是因為他過分的奢華乃至於入不敷出,這是個轉折點。
中國古人經過觀察自然界、社會人倫關系的道理,提出了十二個字,作為人身修養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提出這樣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確立一個一以貫之德價值觀念。也就是說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普遍的價值觀,那就會出現《墨子》裡所說的:“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則十義”的情況。也就是說,當社會上有兩個人,會有一種是非、善惡、美丑的標准;當社會上有兩個人,就會有兩種不同的是非、善惡、美丑的標准;而社會上出現了十個人,就會出現十種不同的是非、善惡、美丑的標准。這樣就會讓人們以“我喜歡,我高興,我願意”,作為評價自己行為的標准。所以在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中講了例子,可以對這句話做個最好的闡釋。他講到美國曾經對自己的八千名中學生,進行了一個抽樣調查,結果這八千名中學生,有百分之七十一的考試作過弊;有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曾經動手打過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曾經在商店裡偷過東西。但是最後一個題,當他們被問到你認為自己的道德高尚嗎,結果出乎意料,居然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學生,都選擇了認為自己的道德是高尚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在美國宣傳的是自由平等,所以人們都是以“我願意、我高興、我認可”的價值觀,來評價自己的行為,他不覺得考試作弊、動手打人、在商店裡偷東西,是道德不高尚的表現。
所以確立這種道德觀,可以為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樹立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如果我們在學校裡所宣講的,家庭裡家長所教誨的,還有我們社會大眾傳媒所傳播的價值觀,不一樣,甚至於相沖突的話,那就不可能樹立起一種共同的價值觀。
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還有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為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價值靈魂。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強調制度建設,強調法制觀念,但是法制和制度並不是為了法律而法律,為了制度而制度。這些法律和制度的背後,都體現和維護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價值。我們看西方的價值,它制度的設計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他們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我們說這肯定是正確的,但是並不足夠,為什麼?因為它雖然維護了公平正義,但卻不能夠引導人們具有團結互助、仁慈博愛的道德情感。所以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同時也可能是個人情冷漠、精神空虛、道德違背的社會。所以在西方我們看到,在法律所管轄之外的反社會行為比比皆是。
什麼叫反社會行為?就是雖然沒有觸犯法律,但是他卻違反了道德,這不是一個和諧社會應該有的現象。比如說青少年吸毒、賣YIN等等,這樣的現象,法律不能夠有效制裁,但不是一個社會應該有的現象。再比如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說有一個孩子他不小心失足落水,在河岸上就圍觀很多看熱鬧的人,這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掉水,非常焦急,於是她就跪在地上向這些人苦苦地哀求。結果這些圍觀的人或者對這個事情置之不理,覺得這又不是我的還,我為什麼要去救他?或者有的人就跟她討價還價,說你必須給我多少錢,少了多少錢我就不去。這些行為沒有違反法律,法律也不能夠給予制裁,但這卻不是和諧社會應該出現的現象,這些現象就稱為反社會行為。通過嚴格的法律監督機制,我們把犯罪的人關進了監獄,只要他觸犯刑法,我們就把他抓起來,但是問題解決了嗎?實際上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到監獄之中,學會了更加詭詐、更加巧妙的作案方式,當他們被放回到社會,同樣還會危害人群。所以在西方社會出現了另一個現象,那就是監獄裡人滿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為憂。這些現象是僅僅靠法律監督機制,沒有辦法解決的。
我們看中國古人的智慧,確實非常佩服,老子曾經講過,“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就說我們法律條文的設置,一天比一天更加嚴密細致,但社會是不是就因此安定?恰恰相反,社會不僅沒有安定和諧,反而違法亂紀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昨天周老師也講到孔老夫子的一句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當我們用政令去引導人,他們觸犯了政令就受處罰,這個結果是人免,這個免並不是免去做錯事,人們仍然會去做壞事,但是他會想法設法地免於刑法的處罰,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們都沒有羞恥之心。正是因為在當今世界,出現了很多誠信危機、恐怖主義、環境危機,西方人也在自己的文化中,找不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所以在七十年代末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因比教授在和池田大作的對話中,就提到了這樣一點:他在系統地考察了各國文化歷史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提出了這樣的論斷:“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界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無獨有偶,在一九八八年有一批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聚會,面對當時世界性的危機也提出了這樣的呼吁:“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國的孔夫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我們想一想,這些人都是某個領域,某個專業中頂尖的人才,很多人也都是科學家,他們能夠提出這樣的論斷,絕對不是偶然的,而是奠定在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之上。很高興的是我們看到十六大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一系列的政策,也都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寶貴的營養和智慧。比如說胡錦濤總書記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就這樣提到:“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現在中國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即有著中華文明的身後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我們的溫總理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也這樣提到:“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我們的成功,將繼承先賢澤被後世。”這是我們國家領導人,在近幾年在國外的演講中多次強調的。
(二)中華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中華文化中究竟有哪些智慧,可以為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借鑒和啟示?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包括了五個方面:第一就是身心和諧,第二就是人際和諧,第三就是天人和諧,第四就是政令和諧,第五就是協和萬邦。首先我們看身心和諧,在《論語》上說“君子坦蕩蕩”,昨天周老師也一再強調,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修身實際上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要做到身心和諧,我們說大道至簡也有三個簡單的原則,大家如果記住這三個原則,相信一定能過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天之中不生氣惱,一天之中不出惡言,一天之中家庭和睦。
中國古人的和諧思想,除了身心和諧,還有人際和諧,那也是我們經常講的五倫大道。這個五倫關系是孟子在他的書中所提出來的,他也是總結古聖先賢教導人們的經驗。他說在社會上有五種基本的倫理關系,只要這五種基本的倫理關系處理好了,這個社會的人倫秩序就會井然有序,那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我們看父子之間有一種自然的親情,父母愛孩子,兒女愛父母,這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下來的。為了使這種親情能夠保持一生而不改變,聖人去觀察怎麼樣才能做到這點,那就是要做到父母慈愛,教導關心兒女,而兒女要孝敬父母,也就是說只有做到了父慈子孝,這個父子之間的關系,才能順著親的方向發展,而不改變。
君臣有義,就是我們講的領導者之間的關系。從這裡我們看到,在中國古人看來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沖突、矛盾和對立的關系,它確實是一體的關系。而領導者,因為他處於一種領導的地位,就要求他要有一種仁愛之心。不能因為自己是領導者,就可以對屬下呼來喚去,不把他當然看,這樣做是錯的。而被領導者,因為他處於被領導的地位,就要求他對領導者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能夠盡心盡力地加以完成。所以這個忠在古代解釋為:“盡己之謂”,也就是你竭盡全力的,把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完成好,這就是盡到了忠心。所以只有做到了領導者仁慈,而下屬忠誠,這個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才不是矛盾的、沖突的和對立的。
夫婦有別這個別字,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職責上的差別。丈夫要承擔養家糊口的職責,他要去創造經濟的收入,使家人衣食無憂。除此之外,這個家庭中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教育兒女。中國人有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無後為大並不是說你生了一個兒子,就做到了有後。它重要的含義是說,你有了兒子要把他教育好,使你的家業、家風和家道承傳下去。如果你生了很多的兒女,但是這些兒女都是敗家子,不僅不能做出一些利國利民的事,反而做出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這樣的兒子你有還不如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所以中國古人對於兒女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而這件重要的職責不能夠交給別人來承擔,必須是由母親親自來承擔。所以因為丈夫和妻子有這種職責的差別,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就可以見異思遷,尋花問柳,這樣做就錯了。而做妻子的,因為她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職責,就要求她自己要有良好的德行,這樣才能夠言傳身教,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那就是做到了夫義婦德,夫妻之間的關系才是和諧的,美滿的。
長幼有序,它講的是一家兄弟姊妹的出生。有個自然的順序,而順序也是不是能夠顛倒的。這個自然順序觸犯,告訴我們做兄長的,應該做個榜樣,能夠關愛兄弟姊妹,使他們能夠向他學習、向他效法:而所弟弟姊妹的對於兄長的教誨,要恭敬、要聽從。所以只有做到了兄友弟恭,這個兄弟姊妹之間的關系才是和諧的。而講到了兄友弟恭,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在法照禅師也寫了一段話,他說:“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
第三我們講一下,“天人和諧”,那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這主要是建立在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我們中國古人對於人與自然之間這種感應、聯系,體會得特別深刻。比如說我們一個人身體的健康,最重要的是要與自然界的規律相吻合,像一年有四季,一天其實也有四季,一天的冬季是晚上的九點鐘到早晨的三點鐘,冬天有冬藏,這個時候就應該休息。如果你子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候還沒有睡覺,還在過夜生活,這等於什麼?這等於穿著很單薄的衣服,出現在寒冬的臘月,那是非常容易生病的,所以十一點鐘到一點鐘應該是熟睡的階段。所以最好的睡眠時間實際上是九點鐘到三點鐘,但是我們現在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深刻,覺得三點鐘就起來讀書,是不是太早了?實際上三點是一天的春天。我們看清朝的這些皇太子,在早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已經起床讀書,“黎明即起,勤政愛民”。所以我們看電視演哪些古代的都說趕著上早朝,天還沒有蒙蒙亮,他們已經起來做正事。但是我們現在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多,十一點鐘可能夜生活才剛剛開始,長此以往對人的身體,也是很大的損傷。中國古人認為這個天補,就是人補怎麼也補不過天補,你吃很多的補品,不如你順著自然界的規律來生活。早晨六點鐘是一天的春生,如果你這個時候還沒有起床,這個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你還沒有起來工作。在星期五晚上我們到一兩點鐘才去睡覺,早晨九點以後才起床,相當於你一天沒有經過春生的過程,直接進入了夏天,就會感覺整天都沒精打采,一天再睡多少覺都補不過來,所以中國古人順應自然的規律來生活。
第四就是“政令和諧”,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國家的法治規章、政治政策,一定要與天道、與人道、與歷史文化的傳統相符合。像在《孔子傳》就記載了一個故事,叫“苛政猛於虎”。孔子帶著弟子過泰山,從泰山的側面走過,看到一個婦人哭得很傷心。他就派弟子去問她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這個婦人就說:“前一年我的公公被老虎給吃掉,去年我的丈夫被老虎吃掉,今年我的兒子又被老虎給吃掉”。這個弟子聽了之後就很疑惑,既然這個地方老虎出沒得如此厲害,為什麼你們不換個地方?這個老婦人無可奈何地說:“因為這個地方沒有苛虐的政治。”所以孔子歎了一口氣對弟子們說:“你們一定要記住,苛政猛了虎。”就說苛虐的政治是比老虎的危害還大,人們懼怕它,甚至比怕老虎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五個和諧就是:“協和萬邦”,這個體現在我們《禮記·禮運篇》講的大同世界上。所以我們中國古代的價值觀是以仁愛為核心,而這個仁愛必須有個根才能夠長養出來,而這個根就是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孝悌之心。有這個友悌之心,我們能夠感念到父母的恩德,感念到父母的不容易,我們才能夠推己及人,想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容易。所以孝悌之心向上提升才是互愛,那就是我們在《論語》上所講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互愛之心再向上提升,我們不僅對別人要有愛的情感,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切實地付諸行動給予幫助。所以互愛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助,就是《孟子》裡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互愛、互助之心向上提升,就是我們在《禮記·禮運·大同篇》上所講的大同世界。這個大同世界是什麼樣的?它講的是:“天下為公”,就是天下不是一家人的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選賢與能”,我們把那些賢德的人,有能力的人選拔出來,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政務:“講信修睦”,人與人講求信用,睦鄰友好,這樣就可以做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不僅僅把自己的父母親奉為父母親,不僅僅關愛自己的兒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使老年人能夠得到贍養,壯年人都能被社會所用,幼年人都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使“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就是使那些老弱病殘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夠得到幫助贍養。這樣一個大同世界,仍然是我們現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目標。
(三)中華文化對於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
第三個問題,我們講一講,中華文化對於我們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現在國家也很重視,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加強文化建設。為什麼我們一直所從事的思想道德建設,卻沒有深入人心;而像今天這樣的講座,卻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而且很多人願意來參加?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虛心地從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來借鑒道德教育的經驗,使我們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沒有遵循道德教育的規律,所以才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總結傳統文化教育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從以下方面進行道德教育,可以掌握這樣的規律,第一就是要明確道德教育的目標。早在《禮記·學記》上,我們提出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無論是建立一個國家,還是建立一個企業,都應該把教育作為根本。什麼是教?同樣,《禮記·學記》上告訴我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使人們善良的方面得以增長,另一個就是使人們的過失得以挽救,這是教育的兩大核心和主軸。我們看看現在的教育,在教育之中更重視的是技術技能的培養、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人格的教育,所以這個教育的核心和基礎給忽視了。
第二就是要注意道德教育的先後次序。《大學》上有句話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先後次序給搞顛倒了,這個教育也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教育應該從哪教起?這幾天我們學習之後,都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百善孝為先”。在《三字經》上,它就給我們非常簡練地概括出來,說“首孝弟,次見聞”,就說教育應該培養人的孝悌之心,然後才去教他知識和技能。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對父母、長輩、朋友,謙恭有禮的態度沒有樹立起來,就讓他學習了很多知識技能的東西,他會學得愈多愈驕傲。比如說我們看《幸福人生講座》,蔡老師講到一個例子,說一個小女孩學英語學得很好,她的母親也很驕傲,帶著她去見她的姥姥,見了姥姥之後就稱贊她。說我這個孩子很聰明,學英語背了很多單詞,不信你考考她。這個姥姥就問,桌子怎麼說?她說叫table,書本怎麼說?她說叫book。問了她很多她都對答如流,確實學的不錯,這個小女孩突然想一想,就問一問這個傘怎麼說,她問:“姥姥,這個傘怎麼說?”她的姥姥沒有學過英語,自然就回答不出來,沒想到這個小女孩當著很多人的面,毫不客氣地說:“姥姥,你可真是個白癡!”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周圍,我們都不覺得是什麼新鮮事。
那是因為什麼?那就是因為我們把教育的次序給搞顛倒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從孝悌之心培養起,孩子尚未有對父母、對長輩、對朋友升起恭敬之心、謙虛之心,就讓他學了很多知識和技能的東西,他學的愈多就愈驕傲,愈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而這樣的一個人,實際上已經是無形之中為自己的人生設置了很多障礙。我們知道老師再有水平、再有學問,他都不可能把它傳達給那些不能受教的孩子;而長官也喜歡那些比較聽話的、恭敬的、順從的孩子,喜歡提拔這樣的人。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為什麼?因為它培養起來的是一個人恩義、情義和道義的處事原則。一個人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沒有樹立起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功利為取捨的做事原則,也就是這件事對我有利,我就會全力以赴;當這件事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我可能就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的社會現象,都是和孝悌之心的根本缺失有關系的。比如說我們看到很多大學生,接受了別人的資助,而沒有去感謝,這個很多的人都去尋找原因,說是制度上的問題,等等。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現代的孩子已經不懂得報恩父母,我們想父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我們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時時去報答。對於陌生人的資助,對於政府的關心,又是怎麼可能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在國外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情形,那就是政府對於那些鳏寡孤獨的、殘疾人、老年人給予了特別的照顧,但是這些人是不是就對政府有感恩之心?不僅沒有感恩之心,還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假證據來欺騙政府,以期獲得更多的資助。我們說,從政府的角度來幫助這些弱勢強體,覺得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的義務,這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被資助的人,也是這樣認為,不對政府有感恩之心,那就完全不對了。從這裡對比,我們感覺到中國的老百姓還是最好領導的。上次我們十七大之前去搞調研的時候,我們就來到了東北,當時李克強同志還在那兒做遼寧的省委書記,他就介紹我們去考察一下撫順棚戶區的改造情況。我們去了之後,這些老百姓真的是感恩戴德,政府對他們的幫助和付出,他們都記在心上,寫了很多的詩來回報,贊美政府對他們做的這件事。我們的校長說不是你們應該感謝我們,是我們對不起你們,實際上這些問題早就應該解決了,我們現在才解決,是我們對不起你們。但是這些老百姓覺得政府能夠這樣做,確實是發自內心地表示感謝。所以從這對比中,我們確實看到了兩種文化底蘊不同,教導出來的百姓也是不一樣。
第三點就是要強調正已化人,領導者和教育者先受教育。我們看到這些企業,無論是劉總的企業,李總的企業,還是葉總、劉總的企業,還有很多這樣的企業之所以能做得好,那都是因為領導者確實秉持了正己化人的理念。像上次劉總在南京交流的時候,他就說他這個企業之中寫了幾個,叫“正己化人,誠敬謙和”,這幾個字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給我自己看的,每天我走過這個地方都要提醒自己。中國古代的人說“教”是什麼?它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上面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去效法,就起到了教育的效果。而這個上在家裡是家長,在學校裡是老師,在一個國家就是領導者,所以孔子特別強調領導者身體力行對於整個社會風氣的轉化作用。他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也就是說,領導者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員工的德行像草一樣,風向哪邊吹這個草就向哪邊倒。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說孩子不好教,自我中心很嚴重,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氣很厲害,對父母沒有孝敬之心。這些都是結果,原因在哪裡?蔡老師講課一語中的。他說讓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在過年過節,大家在一起吃團圓飯,這個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祖父母,我們想一想,我們做父母的夾起菜來把它放在了誰的碗裡?我們很多的家長都是毫不猶豫、不由自主地夾起菜就往孩子的碗裡放;他的奶奶爺爺看到這個情形,也會夾起菜往孩子的碗裡放。這個孩子碗裡放了很多的蔡,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想吃,就是厭吃,因為這麼多人都逼著他吃飯。而從這小小的動作中,我們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孩子是核心,所以小公主、小皇帝就自然養成。我們說沒有人生來就是小公主、小皇帝的,都是我們大人不會教,把他給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而這個教,絕對不是說教。所以很多人說,我們現在的孩子說都說不聽,這話就很有味道,因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在說他,而沒有去把正確的給他表演出來。所以古人說“言教者訟,身教者從”,就是言教,我們都是用語言來教導他們,他們就會起爭訟、起爭執、說你都沒有做到,你怎麼還能說我?他就很不服氣。所以《弟子規》上也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當我們把正確的在生活中給他表演出來,他就會自己去跟著效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很多的領導者世界觀、人生觀,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官位,作為自己升官發財的一種手段,不惜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這些人恰恰是忘記了中國祖先的教訓,“欲是深淵”,當我們面臨欲望和利益的誘惑,自己不過是站在懸崖的邊上,為什麼?因為自己一不小心,一腳踏進了這個懸崖、我們還想後悔,還想翻過身來,還可不可能?那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國人說“一失足成千古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古人教導我們,在面臨這些欲望和利益誘惑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態度?應該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且應該知道“立名以一生,失之僅頃刻”。比如說我們今天能夠做到領導的位置上,我們從上小學、上中學、上高中、上大學,經歷了不知道多少努力,最後終於小有成就,取得了一個位置,坐到了一個受到人們尊敬的職位上,確實是立名於一世。但是失之僅頃刻,如果我們一個不小心,把持不住自己受到了誘惑,所有的這些功名富貴,確實是一眨眼就失去。在這種情況下,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也是為我們的領導干部,提供了一面可以對照檢查的鏡子;我們讀書做官是為了升官發財,還是為了造福社會,回饋人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一種以服務人民為榮,以熱愛祖國為榮,以驕奢YIN逸為恥的榮辱觀,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權力觀結合起來。
第四點就是要把道德教育,視為一個家庭教育、學教教育、社會教育的宗教教育共同構成的復雜體系。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家裡要有父母來教導,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所以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教育,從文王開始,文王的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她就很重視胎教,做到了“目不視惡色,耳不聽YIN聲,口不說傲言”,也就是說,她在懷孕文王的時候,不好看的顏色她都不去看,那些YIN詞歌舞都避免不去觀聽,口裡講的都是很溫和的話,傲慢的言語都沒有,更何況是罵人的、粗魯的話?正是因為文王的母親是一位聖人,所以她教導的兒子也是一位聖人。所以中國古代重視教育是始從胎教,到終的時候是慎終追遠,這個教育是貫穿始終的過程。中國古人特別重視祭祀祖先,它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教育。在祭祀祖先的過程中,實際上都要宣講祖宗的德行,看看他做了哪些為國家、為人民有利益的事,有哪些德行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實際上是一個機會教育的場合。
學校教育是教育的延續,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就是孝敬父母。所以我們中國古人把孝親和尊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什麼會尊師?因為老師教導孩子要孝敬父母。我們在古禮上看得特別明顯,孩子二十歲行冠禮,就是行成年禮,這個時候他的平輩要送給他一個字,表示對他的尊敬。從此以後他的一些朋友、兄弟姊妹、祖父母、叔叔伯伯,都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敬。只要他的父母,還有他的老師可以一生稱他的名,這就表達了老師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在喪禮之中,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老師去世也要守心喪三年,雖然不用穿孝服,但要在心裡感念老師的恩德,時時記起老師的教誨。皇帝平時面見群臣面南背北,接見群臣的時候都是君臣之禮。只有他在接見老師的時候,不能以君臣之禮來接見,必須是以主賓之禮來接見,就是皇帝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這樣表達了對老師的尊重。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人,這個老師起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老師教導孩子孝敬父母,它的內容也很廣泛,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而且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在孔子的時候就有一個弟子問什麼是孝,孔老夫子就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養狗、養馬而言也同樣是養,如果我們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樣能夠把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區別開來?所以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養父母之心的第二個,就是不能讓父母擔憂,也就是說,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的其他任何事情而擔憂,這才是真正的孝子。比如說我們來到學校學習,功課不好,父母會擔憂,這就是不孝;和同學不能相處,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走上工作崗位,和同僚不能相處,長官交給我們的任務,不能夠很好地完成,還會讓父母擔憂,這都是不孝;更何況是打架斗毆,這些不學無術的事情?所以我們從這裡觀察,一個真正的孝子,就是完美的人。所以中國古人講:“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句話經常受到別人的批判,實際上它有很深刻的內涵。而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在日本很多企業仍然沿用,當這個人要從一般的員工,升為一個中級主管的時候,那就要到他家裡看一看,他的父母對他滿不滿意?他是不是個孝子?因為他是個孝子才會對這個公司來盡忠。
還有要養父母之志,也就是說,父母親養育我們、教育我們,也是希望我們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學識,為社會大眾作出一些貢獻,也是養父母之志。這幾個層次,確實是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我們看到每年過年的時候,溫總理可能是在工地上,可能是在農民的家裡,去探望這些員工。他沒有陪在母親的旁邊,我們會不會覺得溫總理不是一個孝子?其實不會,他的母親因為有這樣一個兒子、而感到高興、感到驕傲,她覺得兒子能夠為人民作出很多的貢獻,她就非常地心滿意足。所以《孝經》上講:“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更上層的教育。
社會教育實際上也是道德教育的拓展,在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無論是詩詞、歌舞、戲劇、小說,實際上都是秉持了孔老夫子的一個理念,那就叫“思無邪”,也就是要使人們的這些思想,沒有邪思不正的地方。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詩詞、歌舞、戲劇,都是以弘揚道德、宣講正風、淨化人心為主要內容。昨天我們聽了靳老師的“移風易俗莫於樂”,我們也感受到,這個社會教育,音樂、詩詞、歌舞等等,這些教育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宗教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宗教的核心都是宣講仁慈博愛,所以在國外,這個道德教育主要是由宗教來加以推行和承擔的。我們在美國、新加坡,看到有很多專門的電視頻道來宣講愛的精神,這種仁慈博愛的信仰,對社會大眾也起到了一個很好引導作用。所有的宗教實際上它的理念都是共通的,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2006年,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大會在杭州召開,這個論壇的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什麼意思?就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通繁榮的和諧世界,從哪做起?從每個人的心做起。因為“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這說明我們國家也逐漸認識到,宗教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這是我們講的第四個。
第五點就是要重視並正確從認識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之間相輔相成德關系。道德教育恰恰是要通過各種制度來加以保證和維護的。我們剛才講到了孝很重要,從漢代開始,我們在人才選拔機制上,就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作為官吏的候補,因為這個孩子孝就能對國家忠,一個人廉潔就能不貪。為了使這種人才選拔機制確實起到作用,而不是把自己的親戚好友給推薦上來,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那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也就是說,你這個人能夠把那些優秀的人才推薦出來,你就受到國家最高的賞賜;而這個人有仁愛、有能力、有德行卻被淹沒,你沒有把他舉薦出來,你這個人也受到國家的制裁。正是透過這樣的制度,實際上把這個道德教育真正的落實到實處。
最後一點,那就是要用《弟子規》培養每個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責任意識。我們經常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我們用什麼來建立共識?所有的這些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就在《弟子規》之中。如果我們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集團,都能夠把《弟子規》作為我們企業的文化,我們相信這個企業過不了多久就會走向和諧。《弟子規》看起來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三百六十句,但確實是中國傳統家規、家教、家訓、家道的集大成者。我們可能讀了之後沒有什麼感受,不妨看一看蔡老師的《弟子規》細講,這個光盤可以說影響了很多的人。我們到各地去做講座的時候,也會帶上蔡老師的細講《弟子規》。很多人看完之後都會給我打來電話,而在電話裡有的人都是帶著哭聲,“我們接觸到這個東西,實在是太晚了,我們的人生走了很多的彎路,如果我們前幾年就能接受這樣的教誨,我相信我們不會犯很多的錯誤。”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廣泛推行《弟子規》,相信我們這個社會和諧確實並不遙遠。就像廬江文化中心一位老師所講的:“其實和諧並不遙遠,只要人人都落實《弟子規》。”
2008年12月講於青島企業家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