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30集 2012年11月23日講於香港
這念佛的法門,要念得純熟。純熟的樣子什麼呢?“萬緣齊放”,這就是純熟。我們能夠相信,鍋漏匠的念佛念得純熟,他用了三年的功夫,念到心無二念,一心就是佛號,什麼境界都不能轉,一切順境、逆境隨他去,我就這一句佛號。
救度苦難眾生,我有這個大慈悲心,今天我沒有能力,我也沒有福報,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福報、能力通通恢復了,我再來干不遲;現在要干,干得不好,就干到地獄去了。一念迷了的時候,自己不曉得,絲毫都錯不得,一心求淨土,這對了。慈悲心重,要度苦難眾生,這是要靠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什麼人?加持真正發心的人。雖然是凡夫,佛也能幫得上忙。真正發心就是沒有絲毫私心;有一絲毫的私心,那就是毒素,那是三毒的根,這個東西一膨脹就完了,都變成罪業了。這些事情不能不知道。李老師過去教學,常常用個比喻說,我們眼睛表智慧,能觀察,眼睛裡放一粒塵沙,你就受不了了,會讓你瞎眼。這個“塵沙”代表什麼呢?代表染污,代表不善。那換個善的,放個金剛鑽的行不行?也不行,還一樣要瞎眼睛。這就是說,善與不善通通放下,你的心才真正清靜。
慈悲不能沒有,有慈悲沒有智慧很危險,古人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什麼原因呢?有慈悲心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邪正,也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是非善惡都沒有能力辨別,以為都是善的、都是好的,這就是缺少智慧。這個人樣樣都好,品德也好,做人也謙虛,也有學問、也有智慧,但他有一樁事情有問題,不孝順父母,這就完了。找不到缺點,往根,根沒有;沒根,他干的好事全是名聞利養。連父母都不顧了,他還會顧別人?哪有這種道理!所以中國從漢武帝一直到滿清,國家培養人才,第一個條件是什麼?孝!“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歷代帝王都知道。只要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沒人敢用你。所以從前不孝也裝成個孝的樣子,勉得造成障礙;不敬也做出個樣子。現在人連樣子都沒有,而且還批評孝敬,說孝敬是愚癡,說孝敬是錯誤的,鼓勵、贊歎兒女拋棄父母,鼓勵學生批判老師。
所以現在老師敢不敢教學生?不敢教。很多學校聘請老師聽學生的,學生認為這個老師好,學校聘請,學生認為這個老師不好,下個學期不聘請了。所以變成老師要巴結學生,學生要怎麼樣,都得隨順他,要不然惹他不高興了,他們聯名告狀,這飯碗就丟了。這還能教嗎?這能學得到東西嗎?學到一些是科學技術,倫理、道德、因果一掃而光,沒有了,全沒有了。那這社會是什麼社會?就是今天,社會是動蕩的社會、大亂的社會,災難頻繁。
這樁事情的形成就像古人所說的,“三尺冰凍,非一日之寒”。在中國兩百年,先是疏忽,再是懷疑,再進一步是批判,最後通通拋棄,不要了。人們不知道什麼是倫理,倫理是什麼東西?什麼叫道德?什麼叫因果?全不知道。對這些名詞非常生疏,對這些名相的看法全是負面的。今天是有人起來糾正,把他們帶回頭。李老師往生前一天告訴我們,在身邊照顧他幾個學生,最後的遺言:世界亂了,神仙、諸佛菩薩下凡也救不,你們大家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求生淨土。李老師最後的遺言,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鐘走了。這是臨走前一天下午跟大家說的。他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我們今天學佛,是把念佛求生淨土擺在第一,念念不忘,而且是越早越好。我們是用的這個心,所以才能放得下。
好事要有緣分,緣分是眾生有福。不是我有福,眾生有福。我們可以有一點兒時間為眾生服務;眾生沒福,我念佛,我要把這句佛號抓緊。認識這句佛號無量功德莊嚴,這不是一個容易事情,幾十年才搞明白、搞清楚,再也不搞六道輪回的事。誰喜歡搞,誰去搞,我們沒有權利障礙別人,古大德所說“自作自受”,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所以一定要“念得純熟”,要“萬緣齊放”、“能所頓空”。這句佛號清清楚楚,一個字一個字的念。韓館長往生的時候,我教她念佛是一個字一個字的,阿--彌--陀--佛--。這個念法沒想到,高雄劉醫生他們做水試驗,把這個念法讓水聽,出現的結晶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雙重的結晶,非常好看。我看到這個,對於這個念佛不再懷疑了,信心具足了。這都是無比殊勝的增上緣。只要相續不斷,“無住生心”自然在其中。生的是什麼心?生的是佛心。“無住”,一切放下就是無住。無住,住在哪裡?住在常寂光裡頭。常寂光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叫無住。能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功德,所以叫“生心”。
“此本眾生行不到處。”
這個境界太高了,凡夫沒辦法,體會不到。
“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
這說持名功德。念佛這樁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很容易,道理太深了,境界微妙之極,真的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八地以上的菩薩知道,不夠透徹。可是只要這句佛號“朗然明白”,這四個字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中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續不斷,這是“生心”,生佛心,生真心,這不是妄心。“暗合道妙”,不知不覺的跟性德圓滿相應。
“不行而行,無到而到。”
你自己沒有覺得你在行,自然在行。“行”是行佛道,比菩薩還高一等;“到”什麼?到自性的原點,自然到了。
“句句是佛知見。”
佛號句句是佛知見。
“念念放般若光。”
要真心念,要“萬緣齊放,能所頓空”,才是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這八個字要記住,“萬緣齊放,能所頓空”。世間事別管它了,還有這些事來干擾你,讓你起心動念,那是什麼?那是魔,那是你的冤親債主,你得認識他。
……
告訴我們功夫淺深全在自己,而且人人有份。絕不是說你懂得多少經教,你懂得多少道理,不是,與這不相干;你念佛時間長短,一天念多少聲佛號,這也不相干。不受這些形式的約束,全在用心,心用得純、心用得淨。今天這個世界動亂,我們發了這個心,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念念不捨。能做到什麼程度,全看緣分,絕不計較。有緣就做,沒緣就不做。做歡喜,不做也歡喜;做與不做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放的是阿彌陀佛,這個重要。每天所干的,是把我們的修學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我們每天固定有四個小時,這四個小時“利他”,其他的時間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利他”也是“自利”。念念不離彌陀,念念回向西方,這個是彌陀弟子。如果還有一念為自己,還有一念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不是彌陀弟子。彌陀弟子這一生當中決定見佛,我們要有這種決心,要有這個念頭。這念頭一出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跟佛相應,沒有絲毫勉強,一切不善的意念都沒有了。
緣分不是自己想的。自己想的,念佛就受干擾,緣分是佛菩薩安排的。真正念佛人,什麼心都不操。我這一生,學佛沒多久的時候,也有信徒供養土地、供養房屋。年代久了,五十多年前,人名字都忘記了。他有個別墅在山上,是二戰期間為了避免美國飛機轟炸,在山上挖了防空洞,建了一套日本式的房子,戰後沒人住了,要給我做小道場。我去看了,很歡喜,這個事情向老師報告,老師把我教訓一頓,我不敢要了。以後我完全明白了,那是什麼?那是籠子,進去之後出不來了。我那時候想閉關,住山好好進修,老師說,什麼人有資格閉關?你夠不夠這個條件?什麼樣的資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為什麼閉關?沒人知道,只好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