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靈隱寺監寺談佛教素食:為和諧社會做貢獻
中新浙江網8月20日電(記者 汪恩民 實習生奚偉)“吃素能夠帶給我們的身心平和、喜悅。同時,素食所帶來的味覺享受也充滿了自然意味。”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靈隱寺監寺釋光泉法師在8月20日在杭州舉辦的2011杭州•亞洲食學論壇上告訴記者,素食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響,對目前構建和諧社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釋光泉認為佛教素食是漢傳佛教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中國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佛教飲食文化的核心內容。他表示佛教在中國盛行,中國人有著食素的優良傳統,中國這個民族有著和諧的精神。
和平、和諧的理念是當今全世界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釋光泉認為素食對和諧社會構建有著重要作用。“如果人人能吃素食,社會將充滿祥和之氣,各國之間的爭斗將會減少。”他表示漢傳佛教的素食是落實環保的重大表現,食素清淡可口且不容易鋪張浪費,素食是全球最嚴重問題的解決之道。
“蔬菜和谷物是陽光、空氣、水等元素的直接產物,素食的理念其實直接與大自然產生了近距離的接觸。食素可以減少身體方面少發病的因素,並能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釋光泉說,他認為和諧也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身心健康了,人類自然就能更好的服務他人、為世界的和諧做出貢獻。
中國漢傳佛教徒食素有其重要的依據,釋光泉透露在《楞伽經》、《涅槃經》、《法句經》等許多大乘佛經經典中都提到有關食肉的因果報應,而食素不受惡報方面的內容。
據悉,在古印度,佛教僧團實行乞食制度,隨施主給予而食並不擇素與葷,所以中國僧人最初並沒有形成素食的習慣,直到南朝梁武帝在天監十年(公元511年)頒布《斷酒肉文》勸導和命令僧人遵守素食,素食才成為中國僧人的飲食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