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昌宗法師(劉洙源先生):佛法要領(中編:發菩提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要領

劉洙源先生著

 

中編 發菩提心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一、名義

發菩提心,具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雲大乘心,或雲普賢心,再簡雲發心。義如常釋:阿,無也;耨多羅,上也,為無上心;三,正也;藐,等也,為正等心;三菩提者:三,正也;菩提,覺也,為正覺心。此無上心、正等心、正覺心,心字該通三項,各有所揀。初揀凡夫外道,凡夫不覺,外道邪覺故。次揀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三揀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

問:以上三心,如何融攝?以便下手。答:菩提心者,統為自性清淨心。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初心只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悟。故發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

二、意義

問:雲何為自性清淨心?雲何觀自性清淨心?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枉造輪回,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問:發心究竟為什麼事?答:為見自性。吾故雲: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問:何以觀心便得見性?答: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具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雲:“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心,而修雜觀行,只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問:發心既是觀心,且又重要如是,究應如何觀乎?答:佛說觀心,有一句定義。文殊問經雲:“不發,是發菩提心。”雲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雲不發。雲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遍無際,即是發心。智行於內,不行於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雲:“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龐居士雲:“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又發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捨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圓頓教,即純乎合修。

三、修法

修此法時分二:一、趺坐,二、觀心,說明於下:

(一)趺坐。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禅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颚,鼻對肚臍,背脊筆直,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觀心。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問:此種發心,有異名否?曰:有。心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事忙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松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坐。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剎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勉之勉之。

四、種類

 

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問:大悲大願,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揀去?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五、不發之失

發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經雲:“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古德雲:“無菩提心,三皈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六、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下:

(一)受生利益。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禅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出家功德。

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維摩經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居士發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

維摩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雲:“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雲:“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祗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六)諸佛授記,諸佛加被。

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雲:“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七)能轉女身。

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八)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雲:“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九)遠離災橫。

毗婆沙論雲:“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贊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及瑜伽師地論。

七、不揀門閥

賢劫經雲:“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有三種看法:(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皆非高門,故發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心不虛。(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心,故發心為成佛要道。

問:發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曰:有。從發心起,至成佛止,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璎珞經。上文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八、儀軌

顯揚聖教論雲:“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從今日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饒益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诃薩同行,願尊證知。”如是三說,即合儀軌。

九、結論

余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識教授,三要肯精進觀心。具此三要,無不成者。即剎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以上為劉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剎那修行,功德已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

丁亥夏廖寂慧筆記

 

弘恕居士於此講錄,反覆推求,費盡心力,往返數次,漸臻完善。補充處,提行處,俱合。我中間復增加數句,可加入。今以此稿為定本。同為利人,王廖二君決無成見。我本不欲印,屢書止之,今則睹其賢勞,或印或否,聽之而已。

 

 

上一篇:昌宗法師(劉洙源先生):佛法要領(上編:四句要義)
下一篇:昌宗法師(劉洙源先生):佛法要領(下編:略解楞伽依據唐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