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四)

 

1.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獨歸。

 

2.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不遑僧次】:只有阿難在很早時已被遠地齋主所約請往應齋。別請,是單獨請他一人,本來出家人,不能獨自外出,尤其在自恣日,這已經是犯規。他因赴遠地應供,回來時,又趕不及參加文殊師利菩薩分派眾僧,及諸阿羅漢,應供班次。不遑即不及。

 

3.      【既無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獨歸】:上座有四種:(一)生年上座,年齡較大;(二)戒嚴上座,受戒廿年以上,同時又能嚴持戒律;(三)福德上座,福慧者圓滿;(四)法性上座,已明白法性的道理。

 

4.      阿阇黎,譯意是軌范師,堪做眾人的師范。阿阇黎有五種:(一)出家阿阇黎,跟他出家,為你授沙彌十戒;(二)授戒阿阇黎,教導你怎樣求戒;(三)羯磨阿阇黎,為你忏悔過去罪業;(四)依止阿阇黎,親近他,依他學佛法;(五)教讀阿阇黎,教經文教咒語等。阿阇黎亦具監視的意思。

 

5.      本來出家人外出,應該有二人或三人做伴,單獨出門不合律制的。最要緊的有上座,或阿阇黎同行,才不易受魔障。如果有真正定力,那麼,單獨出門亦可以。

 

6.      阿難還沒有定力,又無上座和阿阇黎同行,所以途中,獨自一人回來,沒有人陪他,幫助他,才發生下面著魔之事。不過我們亦要感謝阿難,如果他不出毛病,我們亦無機會聽楞嚴經;世尊亦不會說楞嚴經,教導我們修正定方法。

 

7.     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

 

8.      阿難獨自回來,沒有趕上分派,前往齋主處應供,所以這天無人供養,他只得自己托缽,在室羅筏城,順次挨戶求乞。‘應器’,梵語缽多羅,即出家人受食之缽,也叫應量器,應自己能食多少,就化多少,不能過多。按佛制:沿門求食,不能超過七家,如無人供食,當天就要挨餓。

 

9.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10.  阿難心中希望,最後之齋主能布施。檀是布施,布施者能超越生死,故出家人叫布施者為檀越。不論是淨與穢、貴和賤,剎利即剎帝利,翻譯做王族,旃陀羅翻譯作屠戶,即以屠殺為職業,印度貴賤分得很清楚,所以屠戶出外時,要鳴鈴持幟,不和良民同道而行,故稱為微賤種族。阿難因要效法佛菩薩行平等慈心,乞食方法不擇卑微下賤之家,一心只是為眾生種福,發願成就一切眾生,所求無量無邊功德,皆能有求皆應,遂心滿意。

 

11.  出家人叫福田僧,在家要求福、種福,必須要供養福田僧。

 

12.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诃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13.  阿難因為知道,以前世尊,亦曾诃責過須菩提和大迦葉,為小阿羅漢。因為須菩提,專化有錢的人,認為有錢的人應該多種福,來生才能得到福報,所以他就捨貧乞富。大迦葉思想和他相反,認為窮人太苦,應該多代他們種福,做善事,使他們來生能得到富貴,如果不幫他們種福,那麼,來生豈不是更加貧苦?所以他就捨富乞貧。

 

14.  我想大迦葉是專修頭陀行,食人所不能食,受人所不能受,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對食物方面,不大注意,故專化窮人。須菩提可能注重飲食,有錢人食剩的東西,都比窮人好呢!

 

15.  世尊知道這二位弟子,心裡存有窮富的分別,不能普遍行平等慈悲,所以責他們為小乘阿羅漢。阿難非常佩服如來所說,不應該有選擇分別的心,而應行平等乞食的方法,世尊是大開方便門,一點都無遮障,還可以消除眾人的疑謗,度即度脫,亦即消除之意,使眾生沒有懷疑和誹謗,大家都生歡喜心來布施。

 

16.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17.  阿難經室羅筏城隍,古時之城外,都有一條濠溝,隍是城外無水之地,徐步即慢步行過城門,郭門即城門。這時他端嚴地整頓威儀,有威可畏,有儀可像。目不斜視,耳不旁聽,恭敬而嚴肅,一點不馬虎、不放逸,來專修沿門乞食的法門。

 

18.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YIN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YIN席。

 

19.  這時候阿難因為次第乞食,而經過YIN室,即是女人賣YIN的地方,是很不干淨之處。他便遭遇到巨大力量的虛幻迷術了。虛幻是不真的邪術,‘摩登伽’翻譯為下賤種,是其母名。此女名缽吉谛,譯為本性,意思是她雖墮落為YIN女,但本性仍未失。娑毗迦邏譯為黃發,是外道之一種,專修一種邪咒,叫先梵天咒,其實他乃冒充是先梵天所傳授之咒,令人相信。

 

20.  阿難相貌生得十分圓滿,和佛差不多。面白如霜,皮膚柔和而細嫩。伽女被他的英俊美貌所迷,即刻求其母,成就他嫁與阿難。其母看阿難是佛弟子,又是出家人,已斷受離欲,又怎能與女人結婚呢?故勸女不可有此種妄想。但伽女苦求,一定要嫁與阿難,否則情願自殺。其母不得已,乃用邪咒,把阿難迷惑了。

 

21. YIN躬撫摩。將毀戒體。

22.  阿難一向是注重多聞,不修定力,故他雖已證初果,但定力還不足,終被邪術所迷,而至神魂顛倒,不知不覺便入YIN室,伽女就到阿難身邊,用手親撫阿難,眼看即將毀壞他的戒體的時候。

 

23.  出家人受戒後,就得清淨戒體,這戒體不能毀壞,一旦毀壞,就好像生命斷絕一樣,所以出家人最重要不可破戒,一破根本大戒就不如死。

 

24.  為何伽女對阿難一見鐘情?甚至連生命都不要,而只要阿難呢?這是因為過去五百世中她與阿難為夫妻,愛習未忘,所以一見就生愛心,亦是其宿生因緣的種子,使伽女什麼都不要,而要阿難做她的丈夫。

 

25. 如來知彼YIN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26.  佛每應供完緣起,照例要為齋主說法。但這次卻是例外,因佛已知阿難被邪咒所迷惑,不能擺脫,在他將要毀壞戒體的時候,即趕快旋歸。當時波斯匿王,和長者居士們,都不知道發生何事?為何佛這樣趕快回去呢?一定是要發表什麼重要的道理吧?大家為了想明白佛法的真谛,故便一齊跟隨佛回只桓精捨。

 

27.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28.  當世尊回只桓精捨的時候,便從他的頭頂上,放出百種寶光,每種寶光,都放出無畏光明,亦即大威德光明,這種光明可以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術邪咒。從寶光中又生出千葉寶蓮。在寶蓮上又有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來宣說秘密神咒——即楞嚴咒。此由化身佛來宣說,表示是密因裡之密因,咒王中之咒王,所以楞嚴咒特別重要。

 

29.  學佛者應該把楞嚴咒學會,才不虛度此生,如果學不會就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把楞嚴咒背熟,才不枉費你們從西雅圖而來學佛法的誠心,如果學十余年亦值得,因為這確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沒有比這更高、更深,切不可失之交臂!阿難已證初果,還要受女難,還得用楞嚴咒來救他,何況我們是凡夫呢?所以你們一定要把楞嚴咒學會,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還可以免除魔難、災禍,救度眾生。

 

30.  現在講結跏趺坐公案:結跏趺坐,即盤雙腿而坐,先將右腿放在左腿上,然後再將左腿搬在右腿上。

 

31.  以前有一位趕經忏的和尚(趕經忏就是超度亡魂,誰家有死人,就專門前往念經拜忏,來超度亡魂),有一天,念完經回廟的時候,經過一鄉村,其時天已黑,被一犬追吠,有一婦人就問:‘誰呀?’其夫從窗口一望,便答:‘噢!是趕經忏鬼!’他心裡納悶,為何不叫我趕經忏神仙,而叫我做鬼呢?

 

32.  及行至橋邊,天適下雨,就在橋下暫避。同時結跏趺坐,以便休息。忽然看見有二個鬼經過,其中一鬼說:‘這裡有個金塔,金塔裡面,有佛的捨利,我們趕快叩頭,就會消除業障。’於是二鬼一齊叩頭。

 

33.  過了一會兒,趕經忏的和尚腿痛,就把雙腿放開,改為單跏趺坐,右腿在上,左腿在下。這時,一鬼說:‘為何金塔變成銀塔?’另一鬼說:‘不管它金塔或銀塔,我們依然叩拜。’大約過了半小時後,腿又痛,便將兩腿伸直。二鬼一見,便說:‘這是泥巴不必拜。’便要打他,駭得他趕快雙跏趺坐,鬼又說:‘咦!又變成金塔,這真是有佛的捨利,才會這樣變化無窮,我們還是趕快叩頭吧!’

 

34.  趕經忏的和尚心想:‘原來結雙跏趺坐,就是金塔,單跏趺坐,就是銀塔,不坐,就變成泥巴,還是要趕快修行啊!’從此以後,他就不再趕經忏,而專心一意,埋頭苦干,一修便修成功,後來人們取他的名字,叫做‘鬼逼禅師’,如果沒有鬼逼他,要打他,他還是拖拖拉拉,耽誤時間,不肯修行,被鬼逼後,才肯精進苦修,這是鬼幫忙他開悟成道,故叫‘鬼逼禅師’。

 

35.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36.  敕是敕令,即命令,命令有大智慧之人,才能救醒迷昧愚癡的人。阿難雖是證了初果的阿羅漢,但定力不足,所以被邪咒所困,伽女所迷,正在最危險的時候,將要毀戒體,幸而未毀,如果已毀戒體,那麼阿難便會永劫墮落,很難再修成功,在這千遠鈞一發之際,佛已知道,就趕快回祇園精捨,即刻結跏趺坐,放光現瑞,頂化如來,宣說神咒,普令文殊師利菩薩,持咒前往救護阿難。

 

37.  在楞嚴咒裡面,有數段是專破外道邪魔,很靈驗的,所以楞嚴咒一念,惡咒便消滅,邪術失靈,阿難如夢初醒,故需攜提扶持他。獎是獎勵,因伽女癡心舊情,故需好言勸導她,獎勵她去見佛,因此二人都歸到佛處。

 

38.  這部楞嚴經的行文,是最好最妙。比中國之古文觀止、四書、五經都好,我平生最喜愛這部經文,本來我想把它背熟,裝入肚裡,但始終沒有時間完成我的心願,我在香港有一個弟子,名叫恆定,他聽我極力贊歎這部經,他就足足費了五年的時間,把楞嚴經和法華經都背熟,也算不負我所望,你們如果願意學中文,那麼就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能夠把楞嚴經的文法學通,則其他的中國文學,亦可通曉。【待續】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上一篇:你知道八個穴位治病嗎?
下一篇:傳遞正能量:貴港市“和為貴•百孝之子”活動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